查看原文
其他

从疫情中你抓住了多少教育契机?展示机会来了!

教育时报 河南教师 2022-10-09

为进一步激发教育系统干部师生的责任担当,引导广大师生把灾难当教材、把困难当磨砺,努力把抗击疫情、灾难反思化为教育契机,3月4日,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印发《关于在全省教育系统开展“把灾难当教材,与祖国共成长”主题教育活动的指导意见》,决定在全省教育系统开展“把灾难当教材,与祖国共成长”主题教育活动。



中小学班主任作为班级工作的组织者

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

以及德育工作的骨干力量

在组织开展“把灾难当教材,与祖国共成长”

主题教育活动中具有巨大优势


为激励全省中小学班主任积极参与此项活动、汇集优秀班主任的教育智慧,并及时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河南省中小学班主任研究中心特面向全省中小学班主任征集、推介战疫主题班会案例。



(点击图片可放大查看)


班会主题


总主题:把灾难当教材,与祖国共成长。


在总主题之下,围绕“生命教育、信念教育、科学教育、道德教育”自设班会主题,可涉及生命意识、理想信念、科学素养、心理健康、卫生健康、生态理念、道德责任等。引导学生深刻理解风雨同舟、携手共进的精神实质,保持良好心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做到与祖国一起成长,用成长的足迹踩踏灾难,让不幸成为通往幸福的桥梁。


案例要求


1.班会设计主题鲜明、集中;充分挖掘战疫中的育人素材和课程资源;环节设计合理,安排精妙,便于操作实施,并阐明设计理念;班会实际效果好,有课后反思及学生的收获感悟。


2.班会案例字数在2000至3000字之间(Word格式,注明作者姓名、电话、单位),并附班会课PPT,以及班会实施中的精彩照片,有视频(或上课片段)的请一并提供。


3.案例文档及照片、视频等压缩打包后,发送至电子邮箱:hnsbzr@163.com 邮件标题请注明:战疫主题班会案例。


4.截稿时间:2020年4月10日。


案例推介


河南省中小学班主任研究中心将组织专家对征集到的战疫主题班会案例进行遴选。


最终,河南省中小学班主任研究中心将向全省教师推介20节战疫主题优秀班会案例;优秀案例还将通过《教育时报》及其系列公众号(“教育时报”“河南教师”“河南校长”“河南班主任”)等平台刊载,并有机会收录到河南省教育厅编辑出版的“河南省班主任素养提升工程”丛书中。



活动组织


战疫主题班会案例征集、推介活动面向全省中小学班主任,不收取任何费用。


欢迎各地教育局、各学校组织班主任积极参与!

 

联系人及联系电话:

罗子超

0371-66355397

13592630195


疫情之后

希望每一个孩子

都能获得成长


欢迎贡献您的智慧

期待您的来稿!




教育时报战疫特刊
↓↓↓↓

一版战疫特刊战疫新声

标题新闻


 李克强主持召开中央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会议时强调:针对疫情变化部署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措施,在有效防控疫情同时积极有序推进复工复产


 民政部:清明节各地可暂缓举办群体性祭扫活动


 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研究部署我省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重点工作


王国生在省管高校领导班子建设座谈会上强调

以领导班子建设为重点

全面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


本报讯 3月25日,省委召开省管高校领导班子建设座谈会,省委书记王国生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重要论述,全面落实全省教育大会安排部署,以加强领导班子建设为重点,全面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省提供坚强有力组织保证。


座谈会上,7所省管高校党委书记、纪委书记先后发言,围绕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加强班子建设等内容,结合工作实际提出意见建议,省委组织部、省教育厅负责同志介绍了有关工作情况。


王国生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牢牢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把高校建设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坚强阵地。要持续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走深走心走实,把阻击疫情斗争实践作为上好高校思政课的鲜活教材,全面提高思政课的亲和力与针对性,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涵养家国情怀,更加深刻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更加有力地激发爱国情、报国志。要持续以党建高质量推动高校发展高质量,以抓基础建设、根本建设、长远建设为重点,把党的建设贯穿于办学治校、教书育人全过程,更好地凝聚广大教育工作者,不忘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为中原更加出彩提供强大人才支撑。要持续营造学的氛围、严的氛围、干的氛围,把全面从严治党各项要求落实到高校党建工作中,严以治校、严以治教、严以治学,强化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加强师德学风建设,积极营造风清气正育人氛围和政治生态。


王国生强调,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领导班子建设是关键。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切实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以思想建设为根本,持续强化理论武装,自觉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在学懂弄通中深化思想认识,在学以致用中解决实际问题,牢牢掌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全面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以制度建设为保障,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建立健全加强党的领导的组织体系、制度体系、工作机制;贯彻民主集中制,建立健全领导班子议事规则和决策机制;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完善选拔任用机制,选优配强讲政治、懂教育、善管理的优秀干部;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建立科学高效的考核评价机制,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高校治理体系现代化。要以能力建设为重点,落实政治家、教育家办学目标要求,采取有效形式加强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全面提高领导班子政治能力、治理能力、专业能力,打造高素质专业化高校领导干部队伍。


任正晓、孔昌生、江凌参加座谈会。


(时闻)


用好战疫教材 培育时代新人

——全省教育系统“把灾难当教材,与祖国共成长”主题教育活动侧记


□河南日报记者 史晓琪 周晓荷 


“在抗击疫情的战役中,构建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们坚韧不拔、从容不迫、爱国爱民的奋斗精神和家国情怀,真正地与祖国一起成长,用成长的足迹踩踏灾难,让不幸成为通往幸福的桥梁,我觉得,这应该是我们教育的本质和追求……”


这是省教育厅厅长郑邦山的心里话。在河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九场新闻发布会最后,这位曾长期在一线深耕的老教育工作者的动情话语,在人们心中激起层层涟漪。


怎样把疫情危机化为教育契机?怎样在灾难中收获成长?由此引发的“把灾难当教材,与祖国共成长”主题教育活动,正在全省教育系统深入开展。


疫情防控期间,郑州市郑东新区昆丽河小学通过网络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本报资料图片


一本意义深远的特殊教材


这是一场因势利导、意义深远的主题教育活动。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这项活动正在激发教育系统干部师生的责任担当,引导他们把灾难当教材、把困难当磨砺,共同完成好这场生命教育、信念教育、科学教育与道德教育。


这是一场全面覆盖、全员参与的主题教育活动。全省大中小学一体化推进,教师学生全员参与,既开展及时有效的教育引导,又注重长远对师生思想的引领,让每一个年龄段的学生都有所收获。


这是一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从第一课堂到第二课堂,从线上到线下,全省各级各类学校用好战疫教材,创新内容与形式,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融入教育活动的点点滴滴。


这是一场滋养心灵、关乎未来的主题教育活动。教育的本质究竟是什么,我们的教育要培养出什么样的人,这场活动正在帮助我们寻找答案。


一个震撼心灵的思政课堂


“当国家有难,80多岁的钟南山院士忘记年龄挂帅出征,无数不惧生死的白衣战士逆行而上……亲爱的同学们,今天,我们是国家力量和家庭亲情全力保护的对象,明天,我们就是担负民族复兴大任的栋梁……”几天前,河南省实验中学“信念教育”主题班会上,焦文韬老师一席话,让孩子们眼中泛起了点点泪花。


用好战疫教材,讲好生动故事,爱国主义成为校园里的主旋律和最强音,激发着学子们把个人理想与祖国命运紧密相连。


郑州大学10家附属医院医护工作者白衣执甲,逆行出征,把无私大爱播洒在荆楚和中原大地。这些感人故事成为思政课好教材,“90后”“00后”青年学子把“责任”二字深深烙进成长的脚印。


河南大学精心组织“开学思政第一课”,推出《祖国强、人民安:新时代经典战疫纪实》等网课、《长江长江,我是黄河》等战疫微视频,强化师生的家国责任感。


河南工学院的学生通过网络学习英雄事迹,线上汇聚爱国力量  本报资料图片


举办战疫新闻作品朗读活动、开启疫情防控专题教育、用童声或画笔送上对逆行者的祝福……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滋养着学子心灵,为他们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

一次破茧成蝶的逆风成长


时代的一粒灰尘落到个人身上都是一座大山,可这大山又何足为惧?看,这些孩子,正逆风生长,正淬火成钢。


一颗向真向善的种子深深扎根。5元、10元、20元……孩子们把计划买心爱玩具的压岁钱拿出来了,驻马店市近10万名青少年捐出约100万元。


一朵理想信念的蓓蕾悄然绽放。“有人说这届高三学生虽‘生于非典、考于新冠’,但苦难孕育着辉煌,我觉得这恰恰是一场难得的人生考验。”省实验中学高三航空六班学生贾昆峰说。


青春的肩膀,正在撑起一片天。河南科技大学学生魏永峰联系好友,多方筹善款、买口罩,并联系基金会将医用物资送至武汉医院。河南版“小汤山”医院建设工地、武汉抗疫一线,从来都不缺河南广大学子援助的身影……


把灾难当教材,与祖国共成长,这场贯穿全年的主题活动,正日益彰显教育培根铸魂的时代主题。


全省中小学

“读优秀报刊,学抗疫先锋”

主题学习暨知识答题活动启动


教育时报记者 张利军


为引导广大师生把灾难当教材、把困难当磨砺,大力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努力把疫情危机化为教育契机,结合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党组《关于在全省教育系统开展“把灾难当教材,与祖国共成长”主题教育活动的指导意见》,河南教育新闻中心、河南教育报刊社近日在全省中小学校启动开展“读优秀报刊,学抗疫先锋”主题学习暨知识答题活动。


本次公益活动坚持把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放在首位,注重引导广大中小学生“把疫情、把灾难当成教材”,进一步树立和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同时,指导师生认真学习疫情防控知识和河南教育报刊社出版的系列优秀教育报刊(电子版),切实做好新学期的疫情防控和教学工作。


4月1日至30日,电子报刊和主题教育文章陆续在“小学学习平台”“初中生学习平台”“高中学习平台”微信公众号发布。文章内容每周更新,涵盖疫情防控知识、新学期各学科知识、爱国主义教育、生命教育、防疫阻击战中的英模人物先进事迹等。由各地各学校根据实际组织师生开展学习,中小学生家长可协助督促,提升学习效果。主题学习完成后,广大中小学生可参加在上述新媒体平台举行的知识答题活动。答题时间为2020 年5月1日至31日。


全省各地小学、初中、高中学生和家长可分别关注“小学学习平台”“初中生学习平台”“高中学习平台”微信公众号,点击底部菜单栏“抗疫学习”进入活动页面,或者通过电脑打开河南教育宣传网(www.shuren100.com),点击进入“‘读优秀报刊,学抗疫先锋’主题学习暨知识答题活动”页面,选填组别和所在省辖市、县(市、区)、学校、年级等信息后,即可阅读电子报刊、学习相关知识并参与答题。


主办单位将根据参加学生的主题学习参加情况和在线答题成绩,评选产生获奖者,并颁发证书和奖品。对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活动的单位和个人,主办单位将授予优秀组织(辅导)奖奖牌(证书),并颁发奖品。



我省“停课不停学”

线上教育3.4亿次

惠及特殊困难家庭学生46万人


□教育时报记者 杜帅鹏 


3月22日下午,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河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专题第三十八场新闻发布会,回应河南省“停课不停学”、网络信息扶贫等社会关切问题。


我省紧密围绕教育部门“停课不停学”需求,优化学校网络覆盖,开展网络资源扩容,提升服务保障能力,为线上教学保驾护航。截至3月21日,全省信息通信业办理师生手机流量扩容37.3万户,宽带免费提速21.4万户,扩容在线教育平台接入带宽4729G,增加在线教育平台内容分发节点32个,服务全省教师及学生家庭线上教育3.4亿次,开通IPTV名校课堂3811套,名校课堂累计观看次数6.3亿次,时长5.9亿小时。


针对全省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非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残疾学生、农村低保家庭学生及农村特困救助供养学生,我省组织三家基础电信企业推出家庭宽带免费提速至300M、赠送10G/月国内通用手机流量或20G/月定向流量、赠送19元助学卡、免费办理宽带产品等多项通信费用减免优惠政策,切实做好特殊困难学生网上学习帮扶工作。各项帮扶措施惠及特殊困难家庭学生46万人,让利金额3345万元。


我省印发中小学校

“厕所革命”工作方案


□教育时报记者 张利军 


为推进中小学校、幼儿园卫生厕所建设,努力补齐影响师生生活品质的短板,省教育厅等七部门近日出台《河南省中小学校“厕所革命”工作方案》。方案指出,力争用两年多的时间,完成学校卫生厕所建设改造,实现中小学(含教学点)、幼儿园厕所基本达到安全、卫生、环保等底线要求。


《方案》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力量对中小学校、幼儿园厕所情况进行摸排评估,以县、区为单位编制中小学校、幼儿园卫生厕所建设方案,制定卫生厕所改建技术方案,分类分校确定改厕模式。2020年,全省要基本解决中小学校、幼儿园不卫生厕所改造问题;2021年,基本解决全省中小学校、幼儿园卫生厕所面积不足、男女蹲位比例不合理等问题。


我省建立县级为主、省级统筹、多元投入的资金保障体系。各地有关部门、各学校要多方筹措资金,切实保障卫生厕所建设和运行维护。民办学校(幼儿园)厕所建设改造所需资金,由举办者负责保障足额投入。



二版战疫特刊战疫先锋

疫路同行,点滴爱心汇集成海

—— 记义务辅导战疫一线人员子女的小水滴志愿服务队


教育时报记者 方慧   


陪孩子做功课、做手工、聊天,大学生变身“知心哥哥”“知心姐姐”……疫情防控期间,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小水滴志愿服务队的72名志愿者,义务辅导42名医护人员子女,解除了这些逆行者的后顾之忧。


3月16日,教育时报记者电话联系上了活动的组织者、小水滴志愿服务队队长李小龙,听他讲述服务队的爱心服务故事。


不能去一线,但他们从未忘记青年人的担当


“前几天,我们辅导的一名学生家长发来短信,夸奖志愿者认真负责,和孩子关系融洽。在一线救治病人时,他不再担心孩子的生活和学习了。能得到家长的认可,我觉得所有的努力都是值得的。”电话那头,李小龙激动地说。


志愿服务的背后,离不开组织者的精心规划


聊起开展这次义务送教活动的初衷,李小龙告诉教育时报记者,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全国上下都受到了很大影响。每天看着网络和电视中战疫的消息,他总想能为疫情防控做点什么。2月19日,上小学四年级的堂弟拿着作业来请教,一下子打开了李小龙的思路。“我突然想到,战疫一线的人们,不管是医护人员、环卫工人,还是地铁工作人员,他们工作繁忙,没时间照顾孩子。而小水滴志愿服务队的大学生们既有时间又有能力提供义务线上送教服务,以此解除战疫一线逆行者的后顾之忧,何乐而不为呢?”李小龙说。


说干就干。李小龙马上向小水滴志愿服务队的指导老师、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团委书记宋智睿汇报。“我当时听到小龙的想法之后,第一感觉就是欣慰。作为大学生,在疫情面前他们没有退缩,而是想着尽自己最大努力为疫情防控做些工作,我非常支持他们。我当即就和小龙一起沟通了具体的实施办法,帮助他们把工作开展起来。”宋智睿告诉教育时报记者。


志愿者认真负责,和孩子相处融洽


确定义务送教服务后,李小龙第一时间发布志愿者招募信息。大学生们报名踊跃,他当天就收到100多份志愿者报名表。因为辅导的学生数量一时还不能确定,所以当时确定第一批志愿者72人。同时,李小龙联系了之前做过志愿服务的郑州人民医院医护人员、环卫工人和地铁工作人员,确认首批接受辅导的42名学生。


2月24日,小水滴志愿服务队“同泽同裳,水滴送教”活动正式开启。


医护环卫战前线,爱心志愿守后方


服务队的志愿者基本都是00后的大学生,辅导质量可以保证。为了不增加孩子们的学习压力,志愿者们商议:让孩子们以学校的网课学习为主,他们来做线上的作业辅导和答疑解惑。


学生和志愿者姐姐越来越熟悉了


在校大学生也要居家在线学习,时间怎么调配?李小龙告诉教育时报记者:“学校2月17日开始上网课,我们从2月24日开始为孩子们辅导功课。我们建了志愿者群和家长群,平均一个孩子分配两名志愿者,线上辅导,每天1-2个小时,具体时间和孩子商量,周六周日针对弱势学科进行辅导。这些学生中小学生居多,有几名是初中生。大部分志愿者都在20岁上下,和孩子们年龄相差不大,很好相处。除了辅导功课,我们也陪孩子们聊天、做手工、做游戏。” 


来自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的隋一博,在这次送教活动中备受家长称赞。他辅导的是一名叫然然的女孩儿。然然的妈妈是郑州人民医院的一名医生,疫情发生后她义无反顾地投入抗击疫情的战斗中,已经很多天没有回家了。一个月来,志愿者每天对然然进行辅导,中午和晚上各1个小时。隋一博是辽宁人,东北口音较重。为了保证辅导质量,他不得不特意放慢语速,认真耐心地和然然沟通。


为了做好辅导,隋一博认真准备


“对然然的辅导,主要是我和另一位志愿者笑笑一起负责,因为然然现在上七年级,功课较多。我和笑笑一人侧重文科,一人侧重理科,轮流辅导,为她答疑解惑。在辅导的过程中,我们也会经常陪她聊天,现在她和我们越来越熟悉了。从前几天的测试看,然然进步很快,成绩名列前茅。我特别开心,非常有成就感。”隋一博告诉教育时报记者。


截至目前,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小水滴志愿服务队已累计线上送教600多个小时,缓解了战疫一线工作人员子女的学习和陪伴难题。“虽然现在我们也要上网课,时间比较紧张,但是我们不会中断目前的送教活动,会一直辅导到他们正式开学。”李小龙说。


接力正能量,让小水滴汇集成大海


采访中教育时报记者了解到,小水滴志愿服务队义务辅导学生功课并非心血来潮,其实像这样的志愿服务他们每年都会开展很多次。


志愿者们手织爱心围巾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小水滴志愿服务队成立于2013年。7年来,志愿者们持续关注环卫工人群体,开展了“爱织暖冬”“骑行送水”“制作爱心粥”等活动。去年冬天,小水滴志愿服务队的360名志愿者编织了220条爱心围巾,送给环卫工人、司机等,让寒冬不再寒冷。他们还自己动手,织了120块爱心坐垫,安装在郑州906路公交车上,温暖着郑州的大街小巷。


把手织的爱心围巾,送给环卫工人


小水滴们的坚持得到了社会的认可。近年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小水滴志愿服务队获得河南省高校十佳志愿服务队、河南省十佳正能量贡献奖、河南省大学生爱心支教公益项目优秀组织奖等一系列荣誉。


正是基于平时组织志愿服务活动的经验积累,才让李小龙能够迅速召集起一支战疫辅导队伍。疫情期间,他们不等、不靠,不畏困难、勇敢担当,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战胜疫情做出属于当代大学生的一份贡献,与医护人员、环卫工人、人民警察……疫路同行,让点滴爱心汇集成海。


志愿者在公交车上装坐垫


“作为大学生,能为疫情做的事情不多。所以我们一定要在后方为战疫一线的人们做好‘后勤工作’,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早日取得疫情阻击战的胜利。”李小龙坚定地说,“我们还会继续坚持下去,为学弟学妹们做出榜样……”

(本文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携手战疫,返乡贡献青春力量

—— 记坚守一线的中牟县黄店镇前杜村37名大学生


教育时报实习记者 苏刚


防控卡点值守、钉钉群建设与维护、贫困家庭学生课业辅导……疫情防控期间,中牟县黄店镇前杜村37名返乡大学生贡献青春力量,携手战疫,“志愿红”成为乡村疫情防控战场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近日,教育时报记者多次电话联系返乡大学生临时团支部书记李昌,听他讲述守护家乡、携手战疫的点点滴滴……


做好车辆检查


勇担当,助力家乡抗疫


郑州商学院大二学生李昌寒假返乡不久,新冠肺炎疫情就暴发了。很快,从城市到乡村,整个河南随即迅速行动起来。李昌所在的中牟县黄店镇前杜村,在村口设置了3个疫情防控卡点,村民轮流值守,严格检查进出人员。


不断增加的新冠肺炎确诊人数,牵动着人们的心,同时也让李昌焦急万分。同样心急如焚的还有李昌的同村好友、就读于河南师范大学的李勇杰。


背起喷雾器,在全村展开消杀工作


“村里的防控人手够不够?”“我能做点什么?”当他们向村委申请加入防控队伍时,考虑到疫情日趋严重,李昌和李勇杰还是在校学生,前杜村党支部书记李继峰拒绝了他们的请求。


但李昌和李勇杰并未就此放弃,他们积极联系校友、同学,相约一起投入疫情防控。很快,就有37名返乡大学生申请加入前杜村疫情防控队伍。


对过往行人做好信息登记


随着疫情防控形势的发展,加上春耕的临近,疫情防控卡点人手愈发紧缺。2月24日,前杜村委会决定:让返乡大学生们“上岗”!年轻的生力军加入了前杜村疫情防控的队伍。他们随即成立了临时团支部,李昌任支部书记,河南科技大学的杜建中任宣传委员,大连理工学院的谢孜源任组织委员,黄河科技学院的李云磊任纪律委员。


前杜村分设3个防控卡点,37名返乡大学生分成3组在卡点值守。村里还为他们调配了志愿者红马甲。从此,一个个身穿红马甲的身影,出现在前杜村疫情防控一线!


引导来往行人加入钉钉群,学习防疫知识


3月5日早上8点,李昌和李勇杰早早来到村口的防控卡点值守。一间活动板房,一张桌子,两条板凳,一把体温枪,一沓登记表,这就是卡点所有的“设施”。虽然条件简陋,但并不妨碍他们工作的热情。登记过往人员、车辆信息,检测人员体温,为车辆消毒……每个环节他们都严格按程序执行。


返乡大学生坚守的卡点,不仅是防控知识的宣传点,也是过往群众的服务点。他们的辛勤工作,得到了群众的一致认可。


春耕来临,防控卡点的部分值守人员陆续投入农业生产中,前杜村本来就不宽裕的值守人手更是捉襟见肘。此时志愿参加防控工作的37名大学生,恰如及时雨,极大地缓解了疫情防控的人手压力。


397户“进群”,一户都不能少


“建设村级钉钉群,村里有什么事情直接在群里通知,方便快捷。但由于人手紧缺,这项工作一直没有推进。”李继峰说,“大学生们加入防控队伍中后,便主动承担了这一任务。”


前杜村由河湾李村、前杜村、东谢村3个自然村组成,总共397户村民。于是,大学生们两人一组,每一组负责一条胡同,挨家挨户上门,手把手教村民钉钉软件的注册和使用。


手把手教村民安装钉钉


“少数村民防护意识太强,大门紧闭,好一番劝说才能入户交流。于是,我们在村头巷尾,只要碰到村民,就现场讲解防疫知识。一天下来,感觉将半个月的话都说完了。”李勇杰在电话中告诉教育时报记者。


不到两天时间,前杜村每户村民至少一人进入钉钉群。李昌团队在群里每天发布最新防控信息和防控知识,村委也借助这一平台进行宣传、调查统计。“有啥事儿,看看群里就能知道,快捷!方便!”村民们对此赞不绝口。


“除防控工作外,大学生们最大的贡献就是提高了村民的整体防控意识。”李继峰说,“疫情开始阶段,村民防控意识不强,防控措施也不是很到位。大学生们走上值守岗位后,对每一位过往村民进行耐心解释。村民们都意识到疫情的严重性,防控意识也慢慢增强了。这对于我们开展疫情防控非常有帮助!”


懂感恩,积极“帮老辅幼”


随着开学日期的一再推迟,居家上网课成了当下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但缺少硬件、无人课后辅导等问题接踵而至,贫困家庭子女和留守儿童线上学习问题尤为突出。了解这一情况后,村委决定,针对有困难的家庭,每户选派两名大学生上门辅导。


走村入户,上门为学生辅导功课


李娜是一名非常健谈的女孩儿,就读于信阳学院。她辅导的李奥胜是一名留守儿童,父母常年在外务工。年事已高的奶奶独自支撑着这个家,除家务外还要照顾李奥胜和妹妹。大学生上门辅导,对李奥胜来说无异于雪中送炭。


据教育时报记者了解,参加前杜村此次疫情防控的返乡大学生,部分面临毕业。在轮流值守的同时,他们还要上网课、撰写毕业论文,但他们依然每天挤出两个小时走村入户上门辅导。“感觉每天都很充实,在辅导孩子的过程中自己也得到了锻炼。虽然我学的是旅游管理,但我也非常愿意成为一名人民教师。”李娜说。


走街串巷,为贫困老人送去生活物资


在上门建群、辅导学生的同时,大学生们还积极为村里的贫困老人送去温暖。杜建中带领郑州大学的杜建敏、漯河职业食品学院的杜建龙、河南师范大学新联学院的杜霜,多次为村里的贫困老人送去温暖。70多岁的田老太太寡居在家,孩子常年在外,独自生活十分困难。杜建龙一行跑前跑后为其采购鸡蛋等生活物资,使其在抗疫期间能安心居家生活……


植树节当天,大学生们还在村西沙土地里栽上一棵棵树苗。


如今,虽然疫情基本得到控制,值守点已撤销,但37名返乡大学生仍时刻准备着为家乡继续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本文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三版战疫特刊教育力量

无惧灾难

成就每个孩子的生命传奇


新密市西大街前士郭小学通过每周一的线上升旗仪式开展线上爱党爱国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帮助未成年人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全方位无缝隙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教育时报通讯员 郭卫民 供图


把主题教育与网络教学有机结合


教育时报记者 刘栋军


一场疫情,一次考验,一堂大考。连日来,济源示范区教体局深入开展“把灾难当教材,与祖国共成长”主题教育活动,取得了明显的育人成效。


据了解,济源示范区高度重视、抓紧抓牢这个特殊的教育契机,注重从抗疫人民战争的总体视角、从中外疫情防控的对比视角,挖掘梳理教育素材。充分考虑目前延期开学学生居家的现实、不同区域不同家庭的条件、不同学段的不同学情,不搞“一刀切”、杜绝形式化,一校一策、一班一案,让主题教育与网络教学有机结合、合理穿插,使全体师生深度参与到这堂思政大课中来。


济源第一中学组织思政课教师精心设计了《疫情当前,请与孩子一起上好这堂思政课》系列网课,教育引导学生在战疫中感知国家的力量、人民的真情、医者的仁心,涵养时代青年爱国爱党的家国情怀和功成有我的责任担当。


济源市沁园中学精心举办“云端”道德讲堂,创新育人新途径。道德讲堂设有唱歌曲、学模范、诵诗歌、讲思政、谈感悟、发倡议等六个环节,借助“钉钉”平台,采用一人主持、视频连线、众人参与互动、评论信息实时查看的形式,进行公开直播。线上线下互动,孩子们从抗疫英雄的先进事迹中汲取了青春的力量。


“疫情在传播,爱也在传播。作为00后的中学生,我也想做个能够温暖别人的人。”济源市济水一中2018级15班学生周安旎用自己的压岁钱购买抗疫物资捐给了学校……疫情发生以来,该校师生汇聚爱的力量,以自己力所能及的方式为抗疫做贡献,共捐款1.6万余元。

…………


10多天的时间,济源示范区各学校灵活开展“网络班会课”、“网络故事会”、师生居家抗疫“微视频”征集等活动。全区教育系统广大师生共创作手抄报近2万份,举行网络思政课近2000节,创作书画作品近3万件,校长、班主任向学生发布公开信近3000封。


让疫情成为学生成长的催化剂


□教育时报通讯员 何梦侠


“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我们必将深刻磨炼战斗意志,获得成长成熟的蜕变。我们都应以青春的名义宣誓:我们不惧、不退,勇于承担起属于自己的那份责任,书写灾难中自己的传奇!”近日,在扶沟县第二高级中学举行的“把灾难当教材,与祖国共成长”征文活动中,三(1)班学生宋格格这样写道。


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扶沟县教体局发动全县各学校把疫情和学科教学相融合,倡导老师们用好疫情活教材,通过主题班会、绘画、书法、征文等多种形式,扎实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生命教育、感恩教育等主题教育,真正把灾难当教材,让学生与祖国共成长,交出疫情防控和思想引领的出色答卷。


扶沟县各中小学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城关镇花园小学开展了创编防疫歌、探究口罩中的科学、以“童心战疫”为主题的绘画比赛,同时坚持疫情期间停课不停训,进行网络教研,多角度解读疫情教科书,指导教师、学生“把疫情当教材,与祖国共成长”。大李庄乡中营小学发动学生和家长收集疫情资料,制作疫情防护手册,召开主题班会,和孩子坦然聊疫情、谈灾难,引导学生微笑面对生活,懂得隔离的意义和价值,懂得最美的逆行,懂得生命的意义。城关镇红卫小学组织师生录制抗疫视频,制作抗疫手抄报、宣传画。等等。



“面对当下的形势,我们一定要用好疫情这个活教材,引导学生关注外部世界,加深他们对生命的思考和认识,激发他们的责任担当意识,激励他们树立远大理想,早日成长为心中有国家、肩上能扛大任的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扶沟县教体局局长翟连生说。


因地制宜

把灾难教育融入日常


教育时报通讯员 谈新生 罗海涛 张明静


近日,罗山县子路镇中心学校少先大队紧抓立德树人主线,夯实爱国教育阵地,扎实开展了系列主题教育活动,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在全县教育系统产生了涟漪效应。


罗山何家冲是红二十五军长征出发地,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挖掘利用好这一优质本土资源,何家冲学院专门录制了红军长征等系列红色故事,每天推送一个小故事给学生。


子路镇中心校在视频推送的同时,还安排学生写好观后感,收集抗疫英雄人物故事,让学生了解家乡、铭记历史,弘扬革命传统,传承革命精神,面对疫情不恐慌、不畏惧。


日前,灵宝市朱阳镇第二初级中学积极组织学生学习抗疫英雄故事,推行感恩教育。图为学生居家期间主动帮助家人洗衣服  教育时报通讯员 严晓洁 供图


子路镇中心校还积极开展“致敬白衣天使,关爱医护人员子女”主题教育,把关爱医护人员子女作为学校抗疫工作的重要内容,充分挖掘“英雄爸爸”“英雄妈妈”的抗疫壮举和感人故事,将图片、视频等通过微信群和学校公众号等形式及时推送给广大师生,同时开展了“我心中的白衣战士”网络征文活动。


农村孩子可近距离接触小动物,学校因势利导开展“珍惜自然、珍爱生命”主题活动,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疫情,保护生命,敬畏自然。少先大队倡导学生在屋檐为小鸟筑巢、呵护带仔的小刺猬、不恐吓墙边的壁虎、不惊扰睡觉的蝙蝠……让学生在日常行动中,充分明白珍爱生命、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道理。


学校还发动组织上千名少先队员,在抗疫期间广泛参与了“红领巾1元微公益网络爱心捐赠”、学唱抗击疫情手语歌《不放弃》、爸爸妈妈我来做、抗疫绘画、手抄报和小作文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让爱接力传递,师生共同成长。


抗疫故事进入专业课堂


教育时报通讯员 张留学 王坤


近日,为做好“课程思政”“专业思政”工作,将思政元素与专业课程知识有机融合,中原工学院材料与化工学院应用化学专业专门成立了专业课程思政研究小组,并以专业思政项目组成员为基础成立了特色党支部。项目组以思政案例建设为抓手,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专业课程,形成专业课程的“思政”契入点,发挥专业课“润物细无声”的育人作用,实现“思政”价值观要求向专业教育语言体系的转化。


老师们积极行动,收集素材,制作案例,在线上教学活动中与学生互动实践,多次通过视频会议交流思路、互通资料、分享案例、畅谈心得,第一批抗疫事迹题材的化学课程思政案例初步形成。


主讲《现代仪器分析》的何方老师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新闻调查·重症》节目里一段一个危重患者经过救治顺利脱下ECMO,重新获得生命的视频开始了她的“重启生命,守护希望——神奇的魔肺ECMO”案例分享。


ECMO是目前针对严重心肺功能衰竭最核心的支持手段,被誉为重症患者的“最后救命稻草”,是一项顶尖的生命支持技术。它是代表一家医院、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危重症急救水平的重要技术手段。在介绍了价格昂贵的ECMO的工作原理、仪器结构、核心部件材料及严苛质量要求后,何方从ECMO启动,以及每天的耗材花费入手,彰显了此次疫情期间国家对患者的免费救治所体现出的日益强大的经济实力,也充分体现了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极大地增强了广大师生的制度自信。


在物理化学课堂上,王坤老师介绍了化学科研人员为疫情防控科研攻关解决技术难题的案例。疫情防控一线医护人员护目镜上总是布满雾气的镜头让人印象深刻,由于视线受阻,白衣战士救治病人速度受影响的情况时有发生。然而,这往往是在与死神赛跑的重要时刻。科研人员充分利用化学知识,通过研发的防雾涂层、防雾酒精喷剂、防雾功能的纳米涂层等可大大减少护目镜上的雾气,这其实是通过改变涂层的浸湿功能和铺展系数,使水不易与镜片相结合而实现的。


在物理化学课中,为了能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点,王坤将这样的实例引入,使同学们在感受医护人员不易的同时,对专业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有新的定位与思考,对专业的认可度也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课题组的老师们还分别以“传世中药抑病毒,灿烂文化增自信”“树立科学防疫意识,合理进行消毒防治——84 消毒液”“磷酸氯喹的老药新用——进入抗疫诊疗方案”“消毒剂量应适可,莫使消毒变投毒”“检测新冠肺炎的CT,你真的了解吗?”“气溶胶传播会导致空气中‘到处飘着病毒’吗?”等为题目分享了其他抗疫事迹课程思政案例。


春天里的直播课


教育时报通讯员 刘院军 王文东 摄


在“空中课堂”教学过程中,内黄县第四实验小学倡导教师根据所教学科结合春季开设亲近自然的课程。3月20日,该校的语文老师、自然老师带上直播“神器”走进大自然,通过直播镜头远程讲解小麦、油菜花、红叶李、月季花、桃花等植物的生长过程,让孩子们在家里也能感受春天之美,学习自然科学知识,为写作积累更多的素材。


助力复工复产

濮阳县为农民工子女设立“服务点”


教育时报记者 刘艳霞


连日来,濮阳县的不少复工复产企业陆续迎来了一些中小学生。濮阳县梨园乡中心小学四年级学生小祝就是其中一个。


小祝家庭经济困难,父亲生病,母亲在家附近的中凯制衣工厂打工。复工后,小祝母亲不能照顾小祝上网课,濮阳县教育局在工厂设置的教师集中服务点,一下子解决了小祝母亲的后顾之忧。



为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因需照顾学生上网课而无法务工的难题,濮阳县教育局日前在网络条件和防疫条件同时具备的复工复产企业及重点村设立“助力转移就业留守学生服务点”,组织优秀教师上门服务,为务工家庭学生提供集中“网课学习”指导服务。同时,该县组织医疗机构专业人员和健康副校长做好服务点的消毒和卫生防疫工作,每天对师生进行两次体温测量,监督其是否佩戴口罩,学生座位间隔一米以上,确保师生健康。


该县还组织村中未返校大学生在乡村按照一对一或一对多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课业辅导,重点对全县495户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施精准服务。目前,濮阳县已在复工复产企业设置集中服务点30个,在重点村设置服务点50个,共组织374名教师和210多名大学生志愿者对有需求的2000多名中小学生开展“网课学习”等指导服务活动。



下阶段,濮阳县将在全县各乡镇全面铺开此项工作,确保凡是有务工意愿的劳动力家庭的学生都能得到照看,做到“应看尽看,应助尽助”,不因孩子上网课而影响务工就业,为全县疫情防控和助力脱贫攻坚贡献教育力量。


分场景开展防疫演练

抓整改做好复学准备


教育时报通讯员 胡振国


为扎实开展校园疫情防控工作,为复学做好充分准备,3月25日,光山县第三高级中学分场景开展预防新冠肺炎应急安全演练,确保开学后全校师生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


在师生入校场景演练中,由40名高三教师模拟的师生编队,按秩序保持一米间隔排队入校。进校过程中,若发现体温异常者,门岗值日队长立即向学校疫情防控办公室汇报情况。学校消毒工作人员随后对相关区域进行彻底消毒。


除了入校演练,该校当天还进行了教室突发情况演练、食堂三餐演练和夜晚就寝演练。学生上课期间,发现自己身体不适后迅速示意任课教师,并在校医的带领下到学校隔离点进行体温确认。学生三餐时间采用分批错时、定人定时定位,任何人不得串时、串位就餐。学生夜晚就寝采用分批错时、定床定位定人,任何人不得串室、串床、串位就寝。在这些环节中,发现有身体异常的学生,班主任、生活老师和值班老师按程序迅速上报处置。


演练结束后,学校还立即召开了应急安全演练总结会,同时要求各部门针对演练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扎实做好整改,为学校正式开学前的准备工作和开学后的疫情防控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四版战疫特刊防控通告

当疫情遇上中考

如何让亲子关系顶住双重考验?


初三是一个特殊的阶段。孩子一要处理人生中第一次大考带来的紧张和焦虑,二要面对青春期带来的心理冲突和矛盾。父母若不能及时对孩子的转变做出教育方式上的相应调整,亲子关系很容易陷入危机。新冠肺炎疫情导致开学延期,考生和父母长期朝夕相处,这又成了亲子关系的一面放大镜,有可能让原有的矛盾进一步升级。当疫情撞上中考,初三学生父母该如何让亲子关系顶住双重考验呢?


合理期待,稳住自身情绪


疫情导致开学延期,考生居家进行网课学习。网络教学虽然有一定优势,但也有其局限性,比如互动不方便、对考生自律性要求很高、家庭学习氛围无法与学校氛围相比等。因此,父母要客观看待现实,不要一味拿居家学习的效率和学校学习效率相比较,对孩子的学习状态设定合理的期待值,给孩子适应和调整的时间和空间。这样父母才能不被焦虑控制,保持良好心态,做家里的“定海神针”,营造积极的家庭氛围。


真诚沟通,满足心理需求


父母在和孩子沟通的过程中一定要把握基本的态度——平等、真诚和尊重,本着解决问题而不是指责、惩罚的原则。尤其步入青春期的孩子对事情有自己的看法,需要一定的自主性空间。父母一定要以平等的态度真诚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受,耐心倾听孩子的真实想法并且尊重和相信孩子,满足孩子对自主性的需求。


家长的陪伴与鼓励对孩子至关重要  郑州市郑东新区康宁小学供图


比如当看到孩子拿着手机,自己心中疑问孩子是在学习还是在娱乐时,不要立刻指责孩子。而是可以向孩子表达自己的担心:“妈妈很担心手机的使用会影响你的学习,我知道这是妈妈自己的问题,你有哪些方法可以让妈妈少一些担心吗?”当我们这样跟孩子沟通时,他们可能就会敞开心扉,主动与我们分享一些他们的状态或学习安排。当父母对孩子的安排有一定的了解时,担心自然也会变少。


对于学习任务的安排,父母不要一味强制孩子遵循自己的安排,而是可以提出建议,逐步引导和培养孩子的自主性和规划能力。


提供信息,把握中考动向


什么时候开学?延迟开学对中考有何影响?考试难度是否会降低?考试时间是否会推迟?当孩子心中有这一系列不确定感时就会有焦虑和压力。因此,父母可以通过正规渠道多关注这些方面的信息,做好孩子的支持者。比如《老师请回答》节目推出了疫情期间特别节目,邀请北京市教委主任等专家为考生解读这些问题,教育部也会发布一些相关文件。当孩子充分了解这些信息后,就会降低对开学和中考的不确定感,提高掌控感,从而更好地安下心来,把握当下。


合理规划,避免手机依赖


居家学习离不开对手机的使用,比如和学校老师联系、接收一些学习材料等。有些孩子自律能力不足,导致其产生手机依赖,把时间浪费在小视频和游戏上,由此产生的空虚感和无聊感进一步促进焦虑情绪升级。因此,父母一定要合理规划居家活动,预防孩子产生手机依赖。在网络学习之余,让亲子居家活动丰富起来,比如家人一起做一道菜、读一本书、看一部电影、做一组运动、聊一聊疫情等。这样不仅可以增进亲子互动和沟通,父母还能借机对孩子进行价值观的教育,加深其对生命意义的理解,扩大孩子的格局和视野。


学生在家进行科学小实验  郑州市上街区中心路小学供图


家校携手,形成教育合力


从学校学习转变为居家学习,孩子难免会有多方面的不适应。父母在多关注孩子状态的同时也要和老师加强沟通合作。学校老师采用直播授课、微课录制、微信答疑、网络班会等多种形式进行停课不停教,力图能起到更好的效果,父母要充分相信学校和老师,按照老师的要求为孩子创设合适的居家学习环境,配合老师做好督促和反馈工作;同时主动了解孩子状态、可能遇到的困难,并及时给予相应的帮助和支持。


以身作则,身教大于言传


在对孩子进行教育的过程中,身教的力量远胜于言传。养育孩子,也是父母的一场自我修行。面对疫情带来的挑战,如果父母情绪心态稳定积极,时间规划井然有序,生活安排丰富充实,格局远大视野高远,不用太多的语言就能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所以,疫情对父母也是一场大考,是用实际行动为孩子树立良好榜样的好机会。


总之,当疫情撞上中考,对亲子关系来说既是“危”也是“机”,父母要避免成为孩子居家学习的“掌控者”和“监视者”,努力做好“引导者”和“陪伴者”,为开学做好充分准备,为中考打下坚实基础。


(来源:“北京考试报”微信公众平台)


扫描二维码

一起学习如何拯救疫情期间的亲子关系


疫情下,老师焦虑怎么办?

可以这样调整!


超长假期中教师也面临着疫情产生的焦虑、教学工作的压力,在如此情况下,老师们又该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维护个人身心健康呢?西安市教育心理学会会长尚华给老师们支招儿——


调整作息时间。超长假期导致生物钟紊乱、作息不规律,应尽早调整生活习惯,以适应开学后的作息表,有规律的作息可降低不确定感,获得稳定安全感。尽早调整作息时间有利于开学后更快地投入工作。


调整身体状态。防疫期间,长时间不能出门,作息不规律导致饮食不规律。无节制的饮食、空闲时间的增多、网络授课压力的增加,让人摄入更多的食物,导致很多人身体发胖、内分泌紊乱、上火烦躁、发困无力。因此,老师们应尽快调整自己的饮食习惯,加强体育锻炼,调整身体状态,以保证更好地投入工作。同时,还应提醒家长督促孩子规律饮食。


调整自我情绪。假期延长,网络授课的进行,让教师在兼顾家庭的同时,需迅速适应新的教学和指导学生的方式,不断变换自身的角色。很多教师面对工作环境改变、网络授课技术不娴熟、开学时间不确定、学生学习效率难掌控、教学进度不明确时,出现焦虑、烦躁、紧张等情绪。因此,教师在提前做好开学教学准备的同时,应通过与家人、朋友、同事、同行交流的方式,调整自己的情绪状态,以便以全新的精神面貌迎接开学。


(来源:“教师君”微信公众平台)


专门为学生和家长准备的

开学防疫指南,请收好!



(来源:“中国新闻网”微信公众平台)


论文、考研、就业......

疫情影响之下,这些问题咋解决?


2020年应届高校毕业生数量达874万人,同比增长40万人,创历史新高。往年的3月,都是毕业生撰写论文、找工作的紧张时刻,也是考研面试的时间。但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高校延期开学,毕业生的论文、考研、就业等问题如何解决?


论文:广泛开启线上答辩,灵活处理选题


3月4日,教育部发布《关于做好2020年上半年毕业研究生学位授予相关工作的通知》,明确对春季毕业研究生可组织开展远程视频答辩,对夏季毕业研究生,因疫情影响无法按时完成学位论文的,可适当顺延培养和学位授予时间。同时,要积极开放文献资源,为研究生完成学位论文提供支持。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南大学等20多所高校发布通知,安排部分毕业生以网络视频方式进行论文答辩。为保证答辩质量,各高校都要求将整个答辩过程录音录像,作为记录留存。


东北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徐新阳介绍,学院相关工作全部改在线上进行,无纸化操作,确保时间与过去同步,做到学生毕业不延期。在线答辩过程中,所有材料都可通过邮件、微信、QQ等提供,原件过后补交。


另一方面,针对毕业生获取资料难、实验调研难的问题,不少高校也出台相应举措。上海交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高校整合校图书馆、出版社等平台资源,免费对学生开放;东北大学扩大校外VPN服务用户范围,方便师生在家中查阅学校图书馆数字文献,访问校内资源。


考研:扩招18.9万,部分采取网络面试


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首次突破300万,达341万人。2月下旬,各高校陆续公布研究生初试成绩,下一步将进入复试阶段。


2月28日,教育部副部长翁铁慧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今年将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比去年可能增加18.9万人,计划增量重点投向临床医学、公共卫生、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专业,以专业学位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


广东学生小陈说,复试延期、研究生扩招让一些同学放弃了复试。不少人认为扩招也意味着研究生竞争力减弱,不如现在找一份工作,积累3年经验,并不比读3年研究生竞争力差。


针对考生关心的研究生复试会以何种形式来进行,目前各高校还没有明确方案。东北林业大学等多所学校提出,根据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不排除采取远程网络方式进行面试的可能。


就业:网络招聘,提供创业、就业补贴


受疫情影响,不少企业暂时停工、停业,裁员、压缩招聘计划等随之而来,让应届毕业生就业更显艰难。对此,教育部、人社部、高校相继出台措施,开拓渠道,为毕业生就业创造条件。


黑龙江、安徽、北京等多地教育主管部门发布通知,安排高校启动网络招聘活动,实施线上招聘。翁铁慧表示,3月份将举办6场网络招聘活动,各地高校也将举办近2万场各级各类网上招聘活动。此外,教育部还推出“线上就业指导,网上就业服务”专栏,“24365全天候网上校园招聘”服务也已上线,为毕业生求职、签约认定创造条件。


此外,安徽、甘肃、广东等多地近日发布通知,针对大学生就业、创业,以及吸纳毕业生的招聘企业给予补贴。安徽对与小微企业签订6个月以上劳动合同,并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的高校毕业生,给予每人3000元的一次性就业补贴;允许有创业意愿的高校毕业生申请为期3年、最高不超过15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并按财政规定给予贴息。


翁铁慧表示,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身体残疾等毕业生实行“一人一策”分类帮扶,并加大对湖北籍毕业生的政策倾斜力度。她强调,如果7月离校时还没有落实工作单位,可按规定将户口档案在学校保留两年。两年内落实单位的毕业生,高校要按照应届毕业生身份帮助办理就业手续。


(来源:“新华网”微信公众平台)


原载:《教育时报》“战疫特刊”

部分素材来源:河南省中小学班主任研究中心



推荐阅读:

划重点丨这些关于战疫的必考题你能答对吗?还不会的话赶紧来学习!

这对网红教师又来撒狗粮了!他们把超长假期过成了你想要的样子~

居家学习,什么样的家长会让孩子更优秀?

版权声明:本公众号原创稿件欢迎大家转载,转载时请务必注明出处“河南教师”。本公众号转载的其他稿件,版权归作者所有,若未能找到作者和原始出处,还望谅解。如原作者看到,欢迎联系我们,我们会在后续转载文章中声明。谢谢!


把灾难当教材,上好这一课↓↓↓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