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戴上口罩后,突然就貌美如花、玉树临风了有没有?

教育时报 河南教师 2022-10-09


复工后的小师心情不是很好,

因为突然发现

以前朝夕相处的同事们

戴上口罩后都变好看了。

小师曾经自以为逆天的颜值

瞬间被狂甩了一条街。


你有这种感觉吗?

就是戴上口罩后,

身边人的颜值都普遍提高了。


这是为什么?



日本一档综艺节目

《Summers的神疑问》,

曾在街头随机

采访了100名戴口罩的女孩,

而只有45人

愿意在摄像机前摘下口罩。



有些女生摘下口罩,

颜值没怎么变。



但大部分,

似乎还是戴上口罩更好看。



口罩眷顾的不止女生,

对男生也有如神助。




在微博上,

也引起很多网友的共鸣。

为什么戴口罩会变好看? 

其实对于这种“口罩整容术”,

东京立正大学的心理学教授内藤谊人说,

最常见的解释就是所谓的

“完形心理(Gestalt psychology)”

或者“空想性错视(Pareidolia)”。


人类的大脑非常智能,

当看到无意义、不相关的事物时

会下意识地找规律

并感知为有关联的图像,

接着脑补出完整的印象。


所以我们看到红色觉得暖,

看到蓝色觉得冷。

古人寥寥几笔水墨,

我们看到了山河月明。



也就是说,

当你看到一个戴着口罩的人

只露出半张脸时,

大脑会自动补全

视觉没捕捉到的脸部轮廓,

并且朝着更理想的方向去添油加醋。


在戴上口罩以后,

不论本来的脸型

是方是圆、是长是扁,

都会被多数人脑补成

底下藏着一张小V脸。



“完形心理”是设计领域

非常重要的理论。

它所传达出来的重要概念是

“整体不等于并且大于部分之和”。


今(明)年的“2020东京奥运会”,

首次使用的动态图标,

就是典型的对“完形心理”的应用。

单独分开就是无意义的图形

组合起来就是运动员,

人们会自己脑补出这些画面。


有网友给明太祖朱元璋

那张广为流传的民间画像

戴上了口罩后,

突然就玉树临风了有没有?



网友神总结:

上半张脸决定脸有多好看,

下半张脸决定脸有多难看。


不过日本的这档综艺

后来又找来一群大学生做调查

要他们为 66 位男女的大头照

打吸引力评分。

打分结果显示:

如果真人长相普通,

那戴上口罩的确会提高分数;

如果你本来就正到超标、帅到爆表,

戴口罩可能还会扣分。



既然戴口罩可以变美,

那就再多戴一阵咯!







教育时报·战疫特刊

一版战疫特刊战疫新声




标题新闻


中央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不允许为了追求零病例而瞒报漏报


国家卫生健康委:4月1日起将无症状感染者情况列入每日通报


我省印发《关于进一步排查隐患堵塞漏洞坚决防止疫情反弹的通知》,加强无症状感染者管理



教育部:2020年高考将延期一个月举行



本报讯 3月31日,教育部发布公告,明确2020年全国高考延期一个月举行,考试时间为7月7日至8日,具体科目考试安排为:7月7日,语文9:00至11:30;数学15:00至17:00。7月8日,文科综合/理科综合9:00至11:30;外语15:00至17:00。


据了解,2020年高考命题将以立德树人为鲜明导向,充分体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要求,着力加强关键能力考查,并综合考虑疫情因素和考生复习备考的实际情况,在保持命题总体稳定的前提下,优化试题情境设计,增强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引导中学遵循教育规律,发展素质教育,助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2020年高考工作面临疫情防控和时间推迟等复杂形势,教育部将指导各地重点加强三方面的工作。


一是加强防疫措施。在今年疫情防控的特殊形势下,各省级招委会将协调卫生健康部门深入研判7月初疫情情况,详细制定疫情防控工作标准,切实加强考试组织各环节的防疫措施,为广大考生创造安全的考试环境。


二是加强考试组织管理。严格规范执行考务工作规定,落实命题、制卷、试卷保管、分发、施考、阅卷等各环节的安全措施,确保考试组织万无一失。


三是加强应急准备。据了解,今年高考后填报志愿和录取时间将较往年整体推迟一个月左右,本科录取预计在8月底结束,专科录取预计在9月中旬结束。高校秋季开学时间也将相应顺延,预计本科高校9月初至中旬陆续开学,高职院校10月初开学。


以往各地中考基本上是安排在高考之后进行,考虑到今年疫情防控和延期开学等特殊情况,教育部将指导各地加强省级统筹,根据各省实际情况确定中考时间,原则上还是安排在高考之后进行。


教育部将积极指导各地统筹做好中考命题、考试组织和教育教学等相关工作,加强初三毕业年级指导,按照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开齐开足规定课程,合理安排复习时间,保证学生体育锻炼和休息时间,同时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防疫一线人员子女、随迁子女、农村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关爱帮扶工作。

(时闻)


我省各级各类学校返校复学方案公布

暑假将调整以弥补课时,中招考试将相应推迟



□ 教育时报记者 杨晓谜   


3月31日下午,省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河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专题第四十四场新闻发布会,就我省各学段开学时间、中招考试是否延迟、如何保证我省音乐舞蹈专业省统考考试公平等问题做了具体介绍。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毛杰,省教育厅总督学李金川,省招生办公室党委书记、主任刘刚等出席本次发布会。



全省高三年级4月7日统一返校复学


发布会伊始,李金川就社会各界、广大师生及家长非常关注的复学时间特别是高三学生复学时间予以回应:


首先,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的态势不断巩固,全国绝大多数地区已是低风险地区,全省174个县(市、区)已全部调整为Ⅲ类县(市、区),我省新冠肺炎疫情本地传播已基本阻断;


其次,中小学生返校复学条件基本成熟,从督导检查情况来看,目前我省各地中小学返校复学的防控条件和组织准备已基本到位,公共防控物资已按至少两周需求量备足,师生和校园公共卫生安全能得到切实保障,达到教育部开学要求;


最后,广大师生和学生家长呼声强烈,目前,离原定开学时间已推迟近两个月,我们对各地各校及部分师生和家长进行了抽样调查,绝大多数都希望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尽快返校复学,全国20个省份已陆续明确开学时间,加上高考日益临近,我省广大师生特别是高三毕业年级学生返校复学的意愿十分强烈。


省教育厅总督学李金川就复学问题在会上做回应


基于以上研判,教育系统工作专班审慎出台了我省各级各类学校返校复学方案:全省高三年级4月7日统一返校复学;中小学校(含市县所属中职学校)其他年级和幼儿园的返校复学工作由省辖市统筹安排,且不早于4月13日,原则上初三年级省辖市域内统一开学时间。


高校(含省属中职学校)涉及面广、情况复杂,其返校复学时间,需根据疫情防控情况另行研判确定,并提前向社会公布,总体考虑安排在中小学校返校复学之后。


各省辖市、各高校的返校复学方案须提前10天报省教育系统工作专班备案,其中,高校复学要坚持“一校一策”和属地管理原则,进一步细化高校师生返校复学方案;按照教育部统一安排,达到开学条件的高校毕业年级和有重要科研任务的研究生可优先返校,其他年级学生有序返校。



调整周末或暑假时间弥补课时,中招考试将推迟


复学前,全省各级各类学校按照“停课不停学”的要求进行了网上教学。复学后,如何做好网上与线下的教育教学衔接?由于疫情所耽误的课程是否会调整周末或暑假时间来弥补?


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毛杰就复学相关要求做介绍


对此,省教育厅副厅长毛杰表示,做好居家网上教学和在校日常教学的有序、有效衔接,是恢复和维护正常教学秩序,特别是保障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为确保教育教学质量,返校复学后,全省教育部门将指导各地各校,按照“全面摸底、精准诊断、一人一案、分类施策”的原则,扎实做好教育教学衔接工作。


将从四个方面具体推进:


一要精准分析学情。加强教研指导,压实学校主体责任,复课后第一时间对学生线上学习情况逐一摸底诊断,对教学效果进行综合测评,全面准确了解学生知识学习和能力训练的盲点、弱点。


二要调整教学计划。根据线上教学整体学习效果和学生个体差异,区分不同年级、不同班级、不同学科等情况,有针对性地制订复学后的教学计划,调整优化教学进度和教学组织方式,促进线上线下教学有效衔接。


三要开展差异化辅导。对因特殊情况仍不能返校上课的学生、线上教学条件保障有困难的学生、防疫一线人员子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以及农村留守儿童、残疾儿童、家庭困难学生,要“一人一策一表”,落实针对性学习辅导和关爱帮扶措施,确保不让一个孩子掉队。


四要强化协调联动。教学衔接不仅是时空衔接、课程衔接和知识衔接,而且是育人衔接、心理衔接和家校衔接,各地各校应建立联动机制,师生家长应群策群力,相互配合,帮助学生更好更快融入校园。


关于疫情耽误的时间弥补问题,毛杰表示,为巩固学习效果,返校复学后,原则上按照中学安排4周左右、小学安排3周左右时间开展教学衔接。由此占用的正常课程时间,可以通过调整周末或占用一定暑假时间进行弥补,小学不需要占用周末。具体调整计划由各地根据实际情况研究确定,并及时报省教育厅备案。


另外,我省中招考试也将考虑相应推迟,具体考试时间待研究确定后,将及时向社会公布。同时她还强调,针对“复学第一课”,各地各学校要严格认真落实,要突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生命教育、科学教育、信念教育等“四个教育”,使“复学第一课”真正成为爱国主义教育课、思想政治理论课、爱国卫生运动和公共卫生知识普及课;各类校外培训机构在当地普通中小学幼儿园全面返校复课前,一律不得组织开展线下培训活动。



调整高招音乐舞蹈类专业省统考考试方式


3月30日,经省教育厅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决定,我省2020年普通高校招生音乐、舞蹈类专业省统考将于4月6—11日进行。


省招生办公室党委书记、主任刘刚就确保考试公平、考生健康安全等做介绍


考试安排将把考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一是将以往全省集中考试调整为分散就地考试,减少考生“赶考”流动;二是科学编制考试计划,预约考试时间,以考生就读学校为单位分时错峰考试,最大限度降低考试聚集;三是报名点与考点联防联控、无缝衔接,做好健康排查、点对点送考、考试全程防控、考后组织返回,实行闭环管理,减少考生与外界人群的接触,既免去了考生奔波“赶考”和家长的“陪考”,又降低了交叉感染的风险。


刘刚表示,公平公正是考试的生命线。我省将利用标准化考点管理系统,做好考生身份验证、网上巡查、视频监考和考务指挥,加强考试过程监控,防范违规舞弊行为;全省统一录制环境、统一录制程序、统一视频标准,录制现场设主、副两个机位同时录制视频,考生通过现场屏幕同步看到录制过程。视频录制按高考管理要求组织实施,以规范性、统一性保证考试视频的安全性和省统考的公平性。


全省考试结束后,我省将组织集中评分。实行考评分离、集中评分既是疫情防控之需,也是今后艺术专业考试改革的方向。集中评分是对以往现场评分办法的改进和完善,采取考生视频分发和专家组评分双随机、集体定等、分组打分的办法,专家组集体确定考生赋分等级,实行一生多评,在等级范围内由五位评委背靠背独立打分,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后的平均值即为考生得分。


会上,开封市教育局局长娄和彦、济源一中校长韩玉奎还分别就开学前的准备工作做了具体介绍。



教育部印发通知,要求做好中小学开学准备



本报讯(教育时报实习记者 苏刚)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为做好中小学开学后的教育教学工作,教育部办公厅3月31日发布《关于做好2020年春季学期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就开展战“疫”专题教育、做好教学衔接、加强毕业年级指导等方面做出具体部署。


《通知》明确,要普遍开展战“疫”专题教育,充分用好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形成的宝贵教育资源,认真组织开展以“普及防疫知识、弘扬抗疫精神”为主题的战“疫”专题教育,针对学生年龄特点,注重教育效果,给学生上好一堂“人生成长大课”。


要精心做好教育教学衔接,学校要对延期开学期间学生居家学习情况进行逐一摸底和诊断,精准分析学情,有针对性地制定教学计划,切实做好教学衔接。没有开展新课程线上教学的,应实施“零起点”教学;已开展新课程线上教学的,要认真进行串讲复习,在确保每名学生都较好地掌握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再进行新课程教学。


要注重加强毕业年级指导,各地各校要统筹考虑初三和高三年级学生参加毕业升学考试的特殊情况,切实增强毕业年级教学计划的针对性、实效性,有序安排好各项教育教学活动,努力保证复习时间,提高复习效率。要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引导学生加强体育锻炼。







我省将冰雪运动知识纳入中小学体育课



本报讯(教育时报记者 张利军)为进一步提升全省冰雪运动和冰雪产业发展水平,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体育需求,近日,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促进冰雪运动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大力推进冰雪运动进校园,将冰雪运动知识纳入中小学体育课教学内容。到2025年,培训冰雪项目校园辅导员2000名以上。


根据《意见》,我省将以青少年为重点,扩大参与群体,丰富赛事活动,普及冰雪体育文化。到2025年,全省基本形成发展基础更加坚实、普及程度大幅提升、竞技实力不断提高、产业体系基本完备、服务供给日益充足的冰雪运动发展格局。


我省将大力推进冰雪运动进校园,推动将冰雪运动知识纳入中小学体育课教学内容,分阶段、分步骤、分层次举办体育教师冰雪运动培训班,推动冰雪项目校园辅导员队伍建设。到2025年,力争创建全省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冰雪)30个、全国青少年校园冰雪运动特色学校30所、全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冰雪)30所,培训冰雪项目校园辅导员2000名以上,打造3—5项青少年冰雪运动赛事。


同时,还将实施“雏鹰计划”,构建冰雪运动后备人才选拔、培养、保障体系。到2025年,全省培养和引进冰雪项目高级教练员5—8名、副高级以上医务和科研人员8—12名、裁判员30—50名。



二版战疫特刊战疫先锋



千里之外,让我为你做点事儿

——记心系新疆哈密学子的开封市第二十五中学教师刘坚


教育时报记者 庞珂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学校复学时间不断后延。作为一名曾经的援疆支教教师,如何在河南为千里之外的新疆哈密学子尽一份微薄之力,成了中原名师、开封市第二十五中学历史教师刘坚近来思考最多的一件事。


是什么样的师生情谊,能让刘坚即便是在疫情期间,也一如既往地挂念、关心着曾经的新疆学生?3月30日晚,记者拨通了刘坚的电话。这一切,还要从两年前他前往新疆哈密支教说起……


刘坚风趣幽默的课堂风格,受到汴哈两地学生欢迎



从接到通知到做出决定,只用了1个多小时


疫情暴发后,开封市基础教育教研室开展“停课不停学”的网络课堂活动。刘坚受邀为开封市高三师生做两节线上公开课。他意识到这是个好机会,于是就把相关事项通知了远在千里之外的哈密市第一中学的师生……


对刘坚来说,如果有机会能让他的哈密学生了解、享受到河南的优质教育资源,那他一定不会让机会溜走。


2018年8月30日,坐了30多个小时的火车,刘坚和全省其他124名支教教师从郑州到达目的地——哈密市,开启了他和哈密一中师生的一段不解之缘。


“去新疆哈密这个机会很特殊,本来分配给我们学校的是理科教师的名额,后来更换成了历史学科,加上历史教研组只有我一个男同志,那我肯定当仁不让了。学校领导找到我,我没多想就答应了,整个过程也就1个多小时。”刘坚告诉记者,他还有点儿边疆情怀,援疆对他来说机会不可多得。


就这样,刘坚成了教育部万人援藏援疆计划援疆支教教师中的一员。按照上级部署,他和其他24名教师被分配到哈密一中工作。


在开封市第四批援疆支教教师培训座谈会上,刘坚(右一)介绍援疆经验


哈密一中是一所民族学校。维吾尔族师生占99%以上,基本没有接受系统的汉语教育,汉语听说读写能力只相当于内地小学四五年级的水平。这样的现实情况,要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谈何容易。


面对语言不通、学生底子薄的学情,刘坚和其他支教教师努力适应哈密的教学,积极探索教育教学的有效方法。


“维吾尔族学生的历史学科基础较差。” 刘坚说,2018年抵疆时,他负责高一4个班级的历史课。为此,他降低教学起点,放慢教学进度,以“学会、学不会”为标准进行授课;将历史课堂趣味化,考虑民族文化差异,把知识讲得更贴近维吾尔族学生生活。


一些学生上课不会做笔记、作业不认真。针对这些问题,刘坚主动召开小范围的研讨会,发扬团结互助精神,群策群力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针对部分支教老师对工作、生活环境不适应、思乡心切的情况,刘坚积极组织集体活动,增进大家的了解,让老师们身在他乡也能感觉到亲人般的关怀,感受到家的温暖……



从河南到新疆,从新疆到河南,援疆痴心未改


“疫情期间,我一直在用微信在线指导哈密一中的三个徒弟进行课题研究,原计划6月结题,现在正处于撰写结项报告的关键阶段。我们之间的沟通交流比以前还要频繁。”刘坚告诉记者。


不只是这三个徒弟,刘坚和哈密一中文综组的老师至今依然保持着密切的联系。“文综组的老师有问题随时可以问我,我非常乐意为他们提供必要和可能的支持。”刘坚说。


“我们援疆,不能仅仅把课上好,更应为学校、为哈密的教育事业谋发展。”刘坚表示,对于哈密的老师来说,包括教研能力在内的业务水平都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为此,他们多次举办各种形式的教研活动,提升哈密教师的业务能力。


刘坚与哈密一中教师一起教研


作为哈密一中援疆名师工作室的领衔人,刘坚针对当地教师教研能力亟待提高的情况,发动支教教师带领哈密一中教师进行教研,举办校内培训,试着改变当地教师的授课方式、对师生关系的传统认知。“什么是教研,什么是优秀教案,如何把问题变成课题……支教老师通过对自身工作的高标准、严要求,带动哈密一中教师职业行为习惯的改变。”刘坚说。


抵达哈密没多久,刘坚就发现,哈密市的教研活动不多,学校各自为战。针对这种情况,作为河南省中原名师哈密流动工作站的首任站长,刘坚2018年10月就开始摸排情况,了解当地教师需求,与哈密市教研室和哈密师范学校有关人员对接,策划开展了中原名师送教哈密的活动。


2019年4月,在河南省教育厅中原名师培育项目组的大力支持下,10多位中原名师来到哈密,用深厚的理论素养、精湛的课堂教学艺术,通过现场、网络直播的方式为哈密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十三师的师生送上一场场精彩的主题报告、一堂堂生动活泼的示范课,在当地反响巨大。


一年半的支教时光匆匆而过,刘坚回到了开封市第二十五中学。但他给哈密一中带来的变化却依旧存在——他任教的班级在分科的时候有过半学生都选择文科,这在学校长久以来“重理轻文”的氛围下是极少见的;原来很少做课题,现在与他结对的三个徒弟人人都有课题;哈密一中教师的教育观念也在渐渐转变,从原来偏重知识传授到现在重视人文素养……


在哈密一中的课堂上,刘坚深受学生喜爱



疫情当前,但援疆之事不缺席


疫情期间,刘坚讲授的全市高三学子的线上公开课、作为专家指导的全省网上教学活动、主动参加的河南省中原名师公益讲座活动……网络上,有他的地方,就有一群“蹭课”的哈密师生——他及时把课程信息传递给哈密师生,希望两地师生能同上一节课,共同进步。


除线上的课程资源外,刘坚还向哈密师生公布了自己的微信号,随时接受学生和家长的咨询。


哈密一中高一学生杨乃馨和父亲最近就通过微信向刘坚表达了父女俩关于文理分科的纠结。“杨乃馨成绩不错,但对于文理科的学习难度没有太多认知,害怕理科学习难度过大。但我建议她先考虑理科,因为她的基础很好,而且就业前景广阔。”刘坚说,高一学生面对文理分科时这样的纠结常有,职业规划和兴趣爱好之间会有矛盾,学科与就业也不一定统一,他建议学生根据自身实际来抉择。


从学习到生活,从家庭到社会,只要是学生和家长提出的问题,在刘坚这里都可以咨询。通过耐心沟通解释,刘坚解决了很多学生和家长之间的矛盾。刘坚笑称,这也算是为维护家庭和睦、促进学生进步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认真备课


除此之外,刘坚也没闲着。3月11日,河南省教育厅开展第四批援疆支教教师的网上培训活动,刘坚受邀为新一批支教老师分享了自己的支教心得。他对哈密的地理、人文、教育等方面情况进行讲解,特别强调了支教的纪律、心态等问题,为大家尽快适应哈密的气候、工作环境做好思想铺垫。


3月19日,应开封市教体局领导要求,刘坚参加了开封市第四批援疆支教教师培训座谈活动。“在适应新疆教学的过程中,建议老师们一方面要用业务能力立身,用学识赢得尊重,另一方面要用好校风校纪,高高地举起、轻轻地放下……”座谈会上,他作为开封市第三批援疆支教队领队,为新一批支教教师畅谈全队的成功经验……


“现在援疆支教教师已经是第四批了,目前也是哈密一中教育教学工作转型的关键时期,当地教师受援疆支教教师影响逐步改变教学行为习惯。这种影响如果能持续深入,实现学校的顺利转型,那么将对整个哈密的人才培养和经济社会发展都有重要意义。”采访最后,刘坚告诉记者,援疆是一个持续的过程。疫情当前,自己也是在尽己所能,为援疆尽绵薄之力而已。







“IT小萌”,校园战疫

——记河南省第二实验中学“90后”教师吴萌


教育时报记者 张利军 通讯员 杨燕


疫情袭来,全国中小学生都经历了“最长寒假”。在“停课不停学”期间,河南省第二实验中学物理教师吴萌,一不小心成了学校的一名网课直播信息指导员,并因此多了一个“外号”——“IT小萌”。


3月19日,在河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的全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专题第三十五场新闻发布会上,这个一直在屏幕背后默默参与校园战疫的“IT小萌”,受邀当了一回“新闻发言人”。


吴萌受邀当了一回“新闻发言人”



未雨绸缪,成为学校直播技术员


作为一名“90后”,17年前非典时,吴萌还是一名小学三年级学生,被她的老师们守护;如今,吴萌已经成长为一名校园战疫冲锋在前的共产党员、守护更多孩子成长的人民教师。


春节期间,对于可能面临的“停课不停学”,吴萌虽然有心理准备,但其实内心还是有点小忐忑的。“以前学校也曾用网络直播上过课,但那毕竟是短时间、小规模;现在全面开展网上教学,怎么搞,大家心里都没底儿。作为年轻教师,我要在这方面多钻研。”吴萌说,于是她未雨绸缪,学习网课直播技术。


克服重重困难,录制“名校同步课堂”


从大年三十开始,吴萌几乎每天晚上都泡在网上,摸索直播技术。刚开始,家里人很奇怪:家里有电视,这姑娘咋用电脑看春晚?遇到笑点,家人都笑她不笑,是不是有啥心事儿?“走近了,妈妈才知道,我没看春晚,而是在玩儿直播。”吴萌笑着说。


正是因为有着“笨鸟先飞”的执着,等到学校启动在线教学时,吴萌一下子成为了学校的直播技术员。



直播培训,组建了18个网络学习群


为了方便组织对全校教师进行培训,吴萌一口气组建了18个网络学习群,还制定了网上直播操作流程。但让吴萌没想到的是,真正开课后,问题还是一个接一个。


为了服务好全校师生,吴萌对大家说:“我每天手机24小时开机,大家有问题可以随时打电话,我会第一时间反馈。”刚开始,有的老师觉得老麻烦她还不好意思,她就打趣说“没事儿,欢迎随时骚扰”。刚开始的一周,吴萌的手机从早到晚响个不停,有时深更半夜也要爬起来视频连线解决问题。慢慢地,“IT小萌”的称号就被大家很自然地叫开了。


萌的创课课堂,总能给学生不一样的感受


“让我感动的是,学校有一位即将退休的老教师,担着两个毕业班的语文课。面对网络学习技术的新挑战,她没有后退,学得比年轻人更认真。她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与我讨论网络授课技巧,甚至用做笔记的方式记下每一个操作步骤,只为给学生呈现更好的课堂。前辈不但用自己精湛的教学能力指导着我的专业成长,更用自己的行动给我们这些青年教师上了生动的一课。”吴萌说。


在每天结束学习的时候,吴萌和信息组的老师会及时总结学习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向老师们发出改进建议。慢慢地,全校老师的技术熟练了,学生在线学习的效果也越来越好。在学校最近开展的一次网络调查中,学生及家长满意度高达96.8%。



对口帮扶,3天时间整理了2万分钟的课程视频


疫情袭来,广大学校对优质网络课程资源的需要尤为迫切。作为省教育厅直属的实验学校,河南省第二实验中学原来对口帮扶的新县第一中学、泌阳县付庄乡中心校等学校,还有来自卢氏、鹿邑、宝丰等地的友好学校,都希望该校能够共享学校的课程。


就这样,吴萌在学校的安排下又承担了整理课程视频资源的任务,然后通过技术手段免费提供给该校对口帮扶的农村学校、援疆对口的学校,还有来自全省的一些友好学校。3天时间,吴萌一共整理了七八九三个年级的25门课程、500余节共约2万分钟的课程视频资源与这些学校分享。在疫情最严峻的时候,这对很多学校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我校援疆对口学校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十三师红星学校,也接到了我们推送的课程!”吴萌开心地说。



疫情防控期间,当好“IT小萌”的吴萌还上了一回电视。为了让更多的学生通过电视也可以居家学习,吴萌和同事积极参与省教育厅联合河南电视台等单位录制的“名校同步课堂”。


“这个任务对我来说又是一次全新的挑战。短短3天的准备时间,我在家中仔细修订课件,每个词句、例题都经过了反复推敲,反复试讲排练,力争把最完美的课堂呈现给全省学生。录课老师的家乡在全省各地,为了录课,大家都克服重重困难录制视频。只要能为全省的学生做些事情,再大的困难我们也不怕!”吴萌说。


走上教师岗位4年来的这个最不一样的寒假,吴萌说她过得最充实,也最有意义。



三版战疫特刊教育力量



编者按:疫情来袭,学校延迟开学,网络成了师生沟通交流的主渠道。连日来,我省教师通过网络停课不停教,学生通过网络停课不停学,保证了教学的进度和质量。一根网线,连接两端,除了书本知识的传授,我省的一些中小学校还开设有哪些比较有特点的网络课呢?


小屏幕,演绎生命大课堂



艺术体育篇:居家抗疫,也不能忘记音乐和远方


在舞钢市枣林镇安寨小学的音乐学习群里,记者注意到,音乐教师不时分享一些适合学生操作、欣赏的与音乐有关的美篇、视频和图片。在指导孩子们聆听美、表达美的同时,该校的音乐老师还为孩子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创意音乐课。


课堂上,老师鼓励学生利用家庭可见的材料,自己尝试创作一些见过的或想象中的乐器。学生们用柳枝做笛、以易拉罐制作编钟,并演奏感受自己制作出的乐器的音调。这样的课,让孩子们在音乐世界里创意无限,个个乐翻天。


舞钢市枣林镇安寨小学学生经过老师的线上指导,线下创作乐器


为点亮小学生的居家生活,让居家学习时期变成孩子们的快乐成长季,鹤壁市致远小学的音乐教师也为学生上了一堂线上音乐创意课——玩转杯子舞。根据不同学段,音乐老师设计了难易适度的杯子舞教程。一下子,客厅、卧室都成了孩子们表演的舞台。下课后,音乐老师还在班级群内根据孩子们发送的视频,进行认真点评,并选出了“杯子舞小明星”。


鹤壁市致远小学的线上体育课堂同样精彩,伴随着优雅的音乐声,一套八段锦功夫表演,成了该校春日线上课程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为了让线上体育课更具吸引力,增强学生居家体育锻炼的兴趣,学校专门把武术引入线上课堂。学生们通过视频,一招一式认真地跟随体育老师练习,以武术强身健体,健康抗疫。


濮阳市第二实验幼儿园体能教师张志佩和刘振闯,近日根据幼儿爱游戏、善模仿的年龄特点,密切结合幼儿的生活学习经验,专门为孩子们创编了两套韵律操,通过网络推荐给家长指导孩子开展居家锻炼。生动有趣、节奏明快的韵律操很受孩子们的喜爱,家长们也纷纷把韵律操的视频转发到了自己的朋友圈。

鹤壁市致远小学教师在线教孩子们学武术(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疫情防控篇:从德育宣传到集结成册,成系列课程


疫情期间,防控知识肯定是各学校线上课堂宣传的重点。据了解,我省许多学校采取线上主题班会、制作视频、绘画、征文等形式向学生、家长普及疫情防控知识。然而,宣传不是一阵风,怎样让它形成学校系统的线上特色课程呢?


“在网络信息高度发达的时代,关于疫情防控的信息铺天盖地,内容庞杂,不利于人们从中获取最有价值的内容,特别是在疫情防控期间依赖网络学习的小学生。”中牟县朝阳街小学校长李巧枝说。 


为加强学生的疫情防控知识学习,同时减轻孩子们浏览海量信息的负担,中牟县朝阳街小学决定由老师“下海”甄选与孩子们实际生活和学习密切相关的疫情防控知识,用孩子们喜闻乐见、方便学习、易于接受的方式来宣讲,形成了学校的德育特色课程——“朝阳防疫我来讲”。



记者了解到,中牟县朝阳街小学的“朝阳防疫我来讲”德育特色课程,内容以师生和家长易于实行的疫情防控小知识为主,涉及学生的网课学习防护、居家锻炼、心灵防护、日常生活防护小常识,以及复课前家长、老师和学生要做的准备,复课后孩子们在校园的一日行为规范,等等。每周一期,每期一个主题,由学校德育部统筹安排,统一审稿把关。


而在郑州市第24中学,直接把疫情防控变成了学校的校本课程。由学校校长陈峻主持开发、编写的《郑州市第24中学疫情防控校本课程》,于3月26日集结成册、印制完毕,已陆续分发给全校师生。


据陈峻介绍,《郑州市第24中学疫情防控校本课程》涵盖理想信念、大国担当、心系阳光、家国情怀、实操守则等8个板块,引导学生主动关注疫情进展,学习战疫过程中的先进事迹、先进典型,特别是我们自己身边的典型事例,领悟中华民族爱国、团结、自强不息、大爱无疆、无私奉献等民族精神和中华儿女的家国情怀。


学校编写疫情防控校本课程的目的,就是充分利用好疫情“活教材”,鼓励学生增强信心、调整心态、锻炼身体、确保健康,以居家刻苦努力学习的实际行动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做出积极贡献。



行为习惯篇:好的习惯需养成,让居家更安全


此次疫情,为我们每个人都上了沉痛的一课,同时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养成良好日常行为习惯的重要性。疫情期间,全国还掀起了一场筷子革命,多地发布了公筷公勺使用的地方标准。人们从疫情当中认识到了:一张小餐桌,带动大文明。


在全社会倡导健康、卫生、文明用餐方式的当下,罗山县第一中学专门把“筷子”引进课堂。学校的老师利用钉钉群、微信群、校讯通等,为学生们上了一节筷子课,引导学生做“公筷公勺、用餐有礼”的引领者、践行者和推动者,通过小手拉大手,为在全社会形成健康文明的用餐新风尚率先做出积极的贡献。



健康的饮食习惯,是为了保障孩子在生活中的生命安全。同样,必要的生命安全教育也不能少。3月30日,济源示范区济水一中教育集团各班级就开展了以消防安全为重点、以“云”课堂为载体的“云”班会。


当天,学校各班级教师通过“云”课堂指导本班学生登录济源市学校安全教育平台,参与全国中小学安全教育日专题教育活动;组织学生参与济源消防发布的《中小学消防安全知识试题》网络答题活动,提高学生自身的火灾防范和自救逃生能力。


同时,该校学生还在班主任老师的指导下,开展了一次家庭消防安全隐患排查,进行了一次安全排查实践培训,帮助学生熟练掌握安全排查的科学方法与手段,形成定期排查家中安全隐患的良好习惯。要求学生将实地排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记录整理,配合、监督家长及时整改,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将活动成果制作成手抄报或画报,并设计“家庭消防安全绿色通道”或“家庭消防安全疏散路线图”,进行在线分享,进一步巩固扩大教育效果。



据了解,活动开展的当天,该校有4000多名学生参与。学生们有的用学到的知识尝试排查用电插座、煤气灶管道,有的检查家用消防器材的保质期是否过期,有的检查家庭用电线路是否老化或破损,有的检查厨房是否存在易燃易爆物品,还有的同学协助家长对排查出的问题进行了整改,从根本上消除家中的安全隐患。


线上课堂只有一方小小的屏幕,却也丰富异常。疫情的阴霾还未散尽,这方小小的屏幕承载着太多的希望,不只是知识的传授,还有对生命成长的引领。一根网线,连接两端,居家上课师生的生活更需诗、远方和阳光。


(统稿:教育时报记者 靳建辉,采写:通讯员 朱江玲 薛成柱 姚丽娜 申红芹 李明军 海静蕊 胡长青 周天祥)







特别时刻把特别的爱给你


特别的礼物



为迎接师生重返校园,做好校园疫情防控,传承中医药文化,自3月中旬起,新密市第二高级中学的女教师们就积极行动,居家手工制作了200多个抗疫中药香囊,为即将复课的教师献上一份别致的礼物。上图为老师们在分装制作香囊的材料,左图为一位老师在展示制作好的香囊

图片由刘惠勤、王宝松提供


特别的教具



特别的教具疫情期间,为保证线上课堂的高效,内乡县赤眉镇中心学校鼓励教师大胆创新教学方法,自制教具,提高授课效果。图为赤眉镇朱陈中心小学教师李姗自制录播架,边讲授、边演示、边播放,受到学生的好评

图片由曹万琪提供







上活居家思政课  凝聚师生正能量


本报讯(通讯员 马青波)“入校康健第一关,测温消毒报平安;外来人员莫进校,入校封门一整天……” 最近,灵宝市第三中学教师编写的防疫口诀,在师生家长中广为流传,颇受欢迎。这是该校开展的“把灾难当教材,与祖国共成长”系列活动、上好居家思政课的一个缩影。


“上好居家思政课,凝聚师生正能量。”灵宝三中校长杜钢辉说,疫情暴发以来,灵宝三中引导全体教师挖掘疫情中的教育因子,把抗疫“活教材”贯穿在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让学生在大难中生根、苦难中磨砺、大爱中成长。


学校通过在线主题班会、德育课、集中观看微视频等多种形式的“空中课堂”,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生命教育、感恩教育、责任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心系阳光、逆风成长,铭记中国精神,树立家国情怀。


学校还精心选择、录播了“病毒防疫”“心理辅导”“生命教育”等微视频,注重对学生的核心价值观教育。


“我们要用自律和勤奋,把书房变成课堂,把客厅当作操场,把家打造成集聚学习能量的战场……”“灾难见证成长,苦难铸就不屈。期待你们能把铮铮誓言化作务实的行动。”3月25日,在灵宝三中线上备考冲刺动员会上,一些学生和教师,在网上写下了这样的留言。







烙笔为援战疫情


本报讯(教育时报记者 李烟霞)“致敬英雄,把疫情变成教材,让广大青少年树立真正的偶像观、价值观,更深入地理解家国情怀的内涵,全面接受生命教育、科学教育、感恩教育,是我们这次艺术创作的初衷。”近日,提起学校师生用烙画讴歌战斗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奋斗者时,滑县特殊教育学校校长庞新赞说。


疫情来袭,一大批专家及医务工作者挺身而出,逆行奔赴战疫一线。特别是以84岁的钟南山和73岁的李兰娟等为代表的院士们,不顾安危带领团队与时间赛跑、同病魔较量,感动了中国,感动了世界。



滑县特殊教育学校把灾难当教材,指导学校聋人师生共同以“抗击疫情,众志成城”为主题、以抗疫中无双国士为主人公,历时50余天,创作了系列烙画艺术作品——《“疫”线战士》(组图)。该校的这次创作不但讴歌了人间大爱,宣扬了强大的社会正能量,也让师生在创作的同时与祖国一起成长。







做到“四个结合”  精细开展主题教育


本报讯(通讯员 邹晓峰 李友根)日前,光山县教体局制订工作方案,要求各校精细开展“把灾难当教材,与祖国共成长”主题教育。



为了确保主题教育效果,光山县教体局要求各校做到“四个结合”,即与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光山重要讲话精神和“弘扬大别山精神,传承红色基因”主题教育相结合,与“学习新思想,做好接班人”教育活动相结合,与“墨香书法”“小小百家讲坛”活动相结合,与德育工作“五项工程”相结合,引导广大师生把灾难当教材、把困难当磨砺,做到在灾难面前与国家共患难、与人民共进步,共同完成这场生命教育、信念教育、科学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不断巩固“立德树人”常态化、制度化成果。


光山县各学校结合当前实际,积极开展居家主题教育,将“把灾难当教材,与祖国共成长”主题教育具体化,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教育学生共克时艰,勤奋学习,在抗疫中不断成长。比如,光山县第五小学开展了“听我说谢谢你”线上诗歌朗诵会,光山县第一小学积极组织全体学生观看“战疫云课堂”法治讲座,光山县孙铁铺镇第二小学开展绘制以优秀抗疫题材为内容的手抄报活动,光山县紫水学校开展以“感悟亲情,亲近自然”为主题的家庭亲子活动。


“下一步,我们将重点推介学校活动,树立先进典型,引领主题教育开展。各学校将把主题教育开展情况纳入考评,作为总结表彰的依据。”光山县教体局局长李启旺说。



四版战疫特刊防控通告



高考、中考双双延期,关于备考这些须知



3月31日,教育部发布《关于2020年全国高考时间安排的公告》,2020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延期一个月举行,考试时间为7月7日至8日。同时教育部相关负责人在答记者问时表示,中考原则上安排在高考之后进行,即高考、中考均延期举行。

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全国大中小学一再延期开学。截至目前,除了部分省市初高三开学,很多考生仍居家学习。


对备考考生来说,开学延期,复习节奏被打乱,再加上中高考延期,对他们的心理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如何应对考试延期给考生带来的心理变化?备考关键阶段,备考考生容易出现哪些常见的问题?特殊时期,如何帮助备考考生调整学习状态?家长如何做好备考的配合工作?


3月16日,贵阳市南明区第一实验中学初三年纪学生在课堂上做笔记。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



“疫情应激+备考冲刺+考试延期”,备考考生容易出现哪些问题?


疫情的出现,打乱了学生学习、生活的节奏,备考进入关键冲刺阶段,又遇上考试延期,这些事情的叠加,会给考生带来更多的考验。


中高考延期,改变了大家对考试时间的预期。任何非预期的,突然发生的变化,都会给人带来一些节奏变化与压力。好在这个时间变动是推迟而不是提前进行,只要舆论与家校引导得当,大部分同学能够很快适应。建议家长与学校加强引导,把考试延期当作一种福利,以比较认同的方式去表达对考试延期的态度,让学生感受到考试延期不是一件坏事,从而减少影响。


疫情对学生的心理冲击与中高考延期不一样。疫情对备考学生来说,意味着什么?从心理科学视角看,疫情属于一种应激性生活事件,有以下几个特点:


非常规性。疫情的发生不是一个常规事件,人们一般对于这种预期之外的事情都会比较慌乱,因为没有太多的经验去指导我们如何应对。


突发性。疫情来得很突然,直接打乱了学生们的学习与生活节奏。


不确定性。疫情发生之初,具有很多不确定性: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结束、不确定来源与传染源等,包括在现阶段还有很多不确定性,不确定什么时候复课返校等。对结果的不确定性,本身就是焦虑症状产生的重要原因。


改变了学习、生活的节奏与方式。对于备考学生来说,这些变化会打乱他们的学习形式与节奏,可能会出现情绪波动。而接下来陆续要面临返校的新的变化,返校复课过程中会涉及环境变化与新的人际关系等问题。


时间跨度较长。疫情对学生的影响至少在2个月左右,接下来的返校复课,也面临适应与节奏改变等慢性应激压力。这种慢性压力对学生的学习精力造成了不小的消耗。


理解了疫情的这五大特点,就理解了疫情对备考学生的影响。大家都清楚,即使没有疫情,在这个时候,中高考备考本身也进入比较关键的阶段,备考考生容易出现疲惫与迷茫。既然疫情对备考考生来说是一种非常规的、突发的慢性应激事件,那么疫情对备考考生的影响就符合应激性慢性生活事件对个体影响的基本规律。


“疫情应激+备考冲刺”,中高考学生容易出现以下问题:


第一,生理性消耗加大。疫情与备考都是慢性压力,对备考考生来说都有慢性的生理消耗。这些慢性生理消耗可能会让学生的免疫功能降低,容易出现感冒及抵抗力下降的问题,学生们也更容易出现内分泌系统紊乱情况。在慢性压力下,很多学生食欲、睡眠也会出现一些小的波动。


第二,出现心理与行为的波动。疫情对学生初期的心理影响主要是焦虑与适应性问题,这些突然的变化会让备考考生出现很多担忧、焦虑。而停课、居家学习、考试延期等突发事件,都需要重新适应。


疫情的中后期,长期的消耗让学生们会有些厌倦现在的学习与生活,情绪逐渐会有些低落与烦躁,容易出现注意力分散、学习动力下降等问题。家长要重视在这个阶段备考学生的情绪。


第三,学习状态与质量的改变。青少年的学习状态需要不断有新的刺激去唤醒,同时还需要有同伴的人际关系支持,以及学校、家庭生活中的各种刺激。而现在学生每天只能困在家里,生活与学习缺乏“刺激”,缺少新鲜感,这些都会影响学习的状态。学习状态不好,学习质量会直接受到影响。


四川省成都市中和中学高三学生通过视频直播“云加油”,为彼此鼓劲。人民视觉 余玲芳 摄



备考关键阶段,如何帮助考生调整学习状态?

疫情当前,考试延期背景下,中高考备考的关键阶段,如何帮助考生调整状态?以下几点建议供家长与教师们参考:


第一,疫情会放大一些易感特质学生的备考问题,家长与教师要重视以下学生:平时心理素质不太好的学生,有亲戚朋友确诊新冠肺炎的学生或者所居住的小区内有新冠肺炎患者的学生,近半年父母关系不和或亲子关系紧张的学生,过度沉迷网络和游戏的学生,对学习环境等外在因素变化很敏感的学生,近期成绩波动或退步明显的学生。


第二,督促孩子加强体育运动。世界知名学术杂志《柳叶刀》近期发表论文指出,要充分重视运动对个体减压与健康的意义。总的来说,只要是锻炼就比不锻炼要好,因此建议老师、家长在规范科学防控疫情的前提下,重视孩子的锻炼。推荐团队锻炼、骑单车和有氧体操,每周3—5次,每次锻炼的最佳时长在45—60分钟之间。


第三,引导孩子将困难与压力看做是偶然的、可改变的、影响有限的问题。在疫情防控与备考过程中,孩子会遇到各种困难与挑战,建议家长与教师引导学生,将这些遭遇看做是偶然发生而不是必然会发生的,是可以改变的而不是永远不可能改变的,只影响某一方面而不是影响全局的。引导考生合理看待这些困难,与解决这些困难同样重要。


第四,做孩子最坚强的支持者。家长与教师要相信孩子可以做好,给考生提供情感等各种支持,做孩子的领路人与同行者。家长与教师的双重关爱,可以帮助考生战胜疫情与备考冲刺的双重压力。


3月3日,北京市一名高三考生居家参加“新高考”的适应性测试。图片来源:北京市教育融媒体中心



家长如何做好备考的配合工作?

目前,还有多省的初高三学生居家学习,家长对学生备考的影响权重增加。今年的中高考,家长的配合比往年更重要。家长如何有效配合学生备考,配合学校打好家校协同组合拳,是一件非常重要的备考任务。


孩子在家备考,对家长做好“软、硬性后勤工作”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家长做好“后勤工作”,建设好家庭文化,对孩子的备考会有很好的帮助。


建议家长做好的后勤工作清单如下——


一日三餐换着花样做好饭:这件事情对学生来说非常重要,由于困在家里时间太久,缺乏刺激也缺乏运动,孩子可能会出现食欲不佳或暴饮暴食等情况。身体健康是有效学习的基础,家长要合理安排孩子的三餐,保障孩子的营养需求。


对考试政策等的变化要保持镇定:中高考时间延期,各种政策存在变化可能性,家长在孩子面前要保持镇定,甚至主动在孩子面前表达对中高考延期的认同,给孩子做一个心态平和的榜样,切勿一惊一乍打乱孩子心绪。


保证家庭的愉悦氛围:家长要了解孩子的兴趣所在,想方设法让家庭充满欢声笑语,当快乐远多于郁闷与不安时,孩子的整体状态就会好。


设计休闲时间的内容与话题:关于疫情的话题沟通要固定在每天的某一个时间点,内容要从权威媒体获得,每天跟孩子聊疫情的话题比例不要高于聊天的20%;每天与孩子聊中高考的话题比例也不要高于聊天的20%,要夹杂有生活气息的快乐话题,以及孩子感兴趣的话题。


做好备考的信息收集及与学校的沟通:家长可帮助孩子做好各种备考的客观科学信息的收集,主动与学校老师保持沟通,保证家校理念一致。


加强家庭文化建设,让孩子的备考环境有爱、有趣、有温暖:亲情对孩子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心理免疫力,可以帮助孩子应对更多的挑战。疫情期间家庭成员待在一起,相处时间更多,空间上也比以往更紧密。良好的家庭文化,充满温暖与爱的氛围,对孩子来说是战胜困难的重要力量。


家长要调整好自己的状态:这一点尤其重要。如果家长不太会做饭,不太有幽默感,这些都不是特别严重的问题,从以往实践经验来看,家长调整好自己的状态,对孩子备考非常重要。很多孩子面对考试容易焦虑,这与家长自身情绪容易波动有很大关系。疫情下,家长的情绪尤其要平稳,对孩子在学习方面的波动,要保持良好心态,尤其不要当着孩子的面发生争吵,不要散布易引起恐慌的关于疫情或备考的谣言,要控制自己的负面情绪。家长情绪稳定、乐观,对居家复习的孩子来说意义重大。

(来源:“光明社教育家”微信公众平台)







在教室上课需要戴口罩吗


成都七中万达学校的高三学生佩戴口罩参加考试  图片来源:红星新闻  赖浩 摄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3月31日下午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低风险地区开学复课等情况。教育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表示,学校教室是一个聚集性非常强的场所,要求必须戴口罩。在户外、运动场,人员没有那么多,而且人和人之间间隔比较大的情况下,是可以不戴口罩的。


开学临近,王登峰对学生和家长提出几个建议:对学生来讲,一是要认真了解新冠肺炎,以及疫情防控的基本要求;二是要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卫生习惯,按时作息,适度体育锻炼,同时要加强营养,安排好自己的作息,勤洗手、勤通风,要保障好个人睡眠。


对家长来说,除了要了解新冠肺炎及其防控措施,还要做好自我防护,在接触他人的时候,要有把握,特别是要做好自我防护的措施。同时,也建议家长多关心和关注孩子的心理状态。他们从长期居家学习到开始复学,可能会有一些新的变化,包括情绪变化、学习各方面的困扰等。家长要及时关心和帮助并且激励孩子们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

(来源:新华社)



原载:《教育时报》“战疫特刊”

部分素材来源:都市快报、好奇实验室、中国日报、新华网、中国青年报、福建共青团等



推荐阅读:


@所有考生:中高考推迟,这8句话一定要尽早看到!


这位惹众怒的留学生,你该好好看看生你养你的这片土地!


终于定了!河南高三4月7日开学,其他年级不早于4月13日



版权声明:本公众号原创稿件欢迎大家转载,转载时请务必注明出处“河南教师”。本公众号转载的其他稿件,版权归作者所有,若未能找到作者和原始出处,还望谅解。如原作者看到,欢迎联系我们,我们会在后续转载文章中声明。谢谢!


快戴上口罩照镜子看看!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