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复课后教学衔接就是简单“回炉”?那3个月的辛苦线上教学算什么?

教育时报 河南教师 2022-10-09

网课期间

很多老师都感慨

线上教学效果确实不如线下

“神兽”们在屏幕后

有的和周公约梦

有的游戏声音忘了关

有的思想开了小差……



那么开学后

有没有什么好办法

把这部分意识飘忽的学生“拽”回来?

来听听名校名师的心得

相信一定能给你很大启发——



线上教学效果不理想

复课后如何提质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在线教学”是一个绝对热词,备受代表、委员关注。“线上线下教学如何统筹衔接?线下教学如何提质?”成为代表委员们热议的教育话题。



3个多月的居家线上课程,部分学生因为自律性不强、与教师互动性差、家长督促和辅导不力等,导致学习效果不理想。


线上教学进行过的内容是否需要“回炉”?


对于学生线上学习效果参差不齐的情况,如何开展差异化教学?


复课后,学校是如何指导学生快速调整学习状态的?


近日

教育时报记者

就这些问题采访了

河南省第二实验中学

洛阳市实验小学

让我们一起看看

名校里的名师是怎么做的


复课后的教学衔接

不是线上线下教学的“交接”

而是“融合”


教育时报记者:
开学后,学校对学生居家在线学习情况的检测结果如何?学校是如何归因的?对线上教学已完成的内容是怎么处理的,又“回炉”了吗?

洛阳市实验小学课程研发指导中心主任王颖:复课后的教学衔接不是线上线下教学的“交接”,而是“融合”。线上、线下作为两种教学形式,不是“你方唱罢我登场”,而是“日月同明照千秋”。开学后的教学不建议从零开始,否则3个月左右的在线学习就失去了价值。


复课后学校通过过程性诊断和课堂教学诊断对学生进行测评,发现低年级学段学生家长对孩子的学习关注度更高,但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强,出现基础性知识掌握不牢固的问题;高年级学段学生两极分化较严重,平时自主学习习惯好的学生做作业认真,检测成绩较为理想,但也反映出学生不能自主调取有用的知识储备、知识的关联意识不强、高阶思维较弱等问题。


为更好地实施精准教学,做好学习问题分析尤为必要。部分学生原本课堂学习就有一定困难,采用线上学习形式后更加迷糊;有些学生是因为对线上教学不适应,造成学习暂时性困难;还有一些可能由于线上学习网络不顺畅,造成未能顺利学习,等等。基于此,衔接方案必须做到“群体衔接”和“精准辅导”双轨制,必要的时候需要“私人定制”,做到“一人一案”。


河南省第二实验中学教务处主任王曦:
学校对学生进行了线上教学效果诊断测评,发现平时学习习惯好的学生居家学习效果依然较好。同时,学校还对学生进行了过程性评价,通过查看居家学习期间的学习笔记和作业等方式对学生进行测评。


根据诊断结果,学校安排了3周左右时间帮助学生巩固线上学习内容。第一,针对线上教学内容,课堂上进行精讲精练,教师带领学生从知识结构、知识体系方面进行整理归纳;第二,查漏补缺,精选习题、调整教学进度,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第三,帮助学生从课堂听讲、作业完成、行为表现等方面做好衔接,让学生由居家学习的松散状态尽快回归在校学习模式。 


打破传统教学模式

让每一位学生学有所获


教育时报记者:
针对学生线上学习效果参差不齐的情况,如何开展差异化教学?具体实施措施有哪些?


河南省第二实验中学政史地教研组组长樊敏:
针对学生线上学习效果参差不齐的情况,学校建议教师采取分层教学、同伴互助、分层辅导等方式让每一位学生学有所获。

分层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设置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目标,又要有针对不同群体的差异性目标;既要有基础知识的夯实,又要有教学内容的拓展与延伸,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获得感和成就感。
同伴互助。根据学情,将班级内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形成竞争合作的学习氛围。同时,任命小组中学习优秀的学生为“学科小教师”,配合教师帮扶组内学习基础较差的同学。


分层辅导。对于课程中的难点和重点问题,教师可进行分类整理,分模块录制“微课”,满足学生课下个性化需求。对于具有一定学习能力的学生,可通过教学案引导学生课下预习、复习,教学案要注重学法指导和学习路径的设计,注重知识的整合迁移,做到多手段扬长补短。


洛阳市实验小学教师教育发展中心教师王建:
返校复课后,针对学生线上学习效果参差不齐的情况,第一,我们学校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利用“学校+云校”的新模式,做好线上学习与课堂学习的有效衔接。在复课后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课前将微课链接发给学生,学生提前预习。


第二,教研组统一谋划,学校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分层次任务驱动。对于线上学习效果较好的学生,以项目学习的形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对于线上学习效果不好的学生,教师要进行指导性帮扶,让不同基础的学生都能参与到符合自己知识水平的学习活动中。
第三,各学科教师根据复课后学生的学习表现,及时加强家校沟通,了解和掌握疫情期间学生在家学习的状态,对家长提出针对性的指导意见。

调整心态、重塑行为

全方位帮助学生快速进入状态


教育时报记者:
学生居家通过网络学习的时间不短,形成了新的学习习惯,复课后,学校是如何指导学生快速调整学习状态的? 

洛阳市实验小学课堂教学研究中心教师孙丽:
复课后,学校可以通过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构建融洽的师生关系,帮助学生放宽心、树信心、立恒心、献爱心。
帮助学生放宽心。复课后,部分学生还不能完全适应开学节奏,对返校后的日常防控要求和教学新规,需要一个反复强化的适应过程。此时家校携手,共同为学生营造较为宽松、亲和的学习环境,给予学生足够的关爱,可以最大程度地缓解学生的紧张情绪和各种心理问题。


帮助学生树信心。疫情期间的网上学习,学习上缺乏自信的学生明显增多。此刻只有帮助学生重新树立信心,才能让学生以良好的学习状态投入到线下课堂学习中。可以为学生搭建多元化展示平台等。
立恒心就是要学生在学习和疫情防控中有一颗不怕困难、始终如一的恒心。疫情防控将会是个长期的过程,在疫情防控中,人人坚守岗位做好本职工作,作为学生需要在复课后坚持做好个人防护,遇到突发情况不恐惧、不慌张。


献爱心就是激发学生互帮互助的热情,在轻松愉悦中达到共同成长的学习目标。疫情客观上推动了课堂教学变革,线上、线下教学相融合的新型学习状态将成为常态。这样的学习对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做到这些最好的方式就是积极开展同桌互助、优生展示、小组合作等学习活动。


河南省第二实验中学教师郑意:
复课后,学生的学习心态调整、学习行为重塑很关键,有助于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
学习心态调整。通过开学的衔接教育对学生进行心理上的疏导,一是使学生从在家学习的懈怠、散漫的状态逐步适应在校课堂教学的节奏,减少心理不适;二是缓解学生的心理紧张,返校复课,严格的返校程序和高标准的严格检测,和学生在家长期的“自由”形成鲜明对比,适度地紧张起来,更有利于学生快速“回归”校园学习。


学习行为的重塑。一方面,严抓学生在校学习习惯的养成。学生在家学习缺少有效监督与约束,听课可能是“千姿百态”,返校后先从细节抓起,如学生听课的坐姿、书本作业的收发与摆放、进入教室的时间等,使学生逐步适应校园学习生活。另一方面,是进行学习方法再教育,从课前准备、课上听课、自习要求、课下辅导等多方面多提醒、严要求、重落实。


听完了这几位老师的想法

是不是觉得你和好老师

拥有相似的好办法?


那快用你的妙招

把你的孩子“领回座位”上吧!



原载:《教育时报》作者:教育时报记者 王磊



推荐阅读:


字数、条文最多的法典,这届学生遇上了

签赠丨你的开学第一课上对了吗?快来检测一下!

建议单独立法,不能让校园霸凌因为年龄小而钻了法律漏洞!



版权声明:本公众号原创稿件欢迎大家转载,转载时请务必注明出处“河南教师”。本公众号转载的其他稿件,版权归作者所有,若未能找到作者和原始出处,还望谅解。如原作者看到,欢迎联系我们,我们会在后续转载文章中声明。谢谢!


转变方式,你也可以做好衔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