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典籍里的中国》催泪刷屏,就等你与学生一起“穿越千年”!

河南教师 2022-12-05


大年初一
一档现象级的节目
《典籍里的中国》在央视一套首播
央视频、央视网等新媒体平台同步播出
一经播出
就收获了大量的好评




很多网友表示
《典籍里的中国》
非常具有教育意义
适合全家人坐在一起看
下面
小师带你一起了解这档现象级的栏目——

几千年来
祖先一直在记录华夏儿女的历史
一部部典籍薪火相传
让精神的血脉绵延至今

“当代读书人”撒贝宁
与倪大红扮演的“古代护书人”伏生对谈
带你穿越千年
去到《尚书》里的中国


华夏九州从何而来?

《尚书》这样记载


《尚书》被称作“政书之祖,史书之源”
中华大地为何有“九州”之称?
伏生讲解了《尚书》中的篇目《禹贡》
“禹敷土,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
短短数字
千年前大禹分定九州的壮阔图景
如在目前!



在节目中
演员重现了大禹与先民治水的场景
他们仅有简陋的治水工具
却不畏洪水泛滥,誓要天下安宁
披九山,通九泽
决九河,定九州



一幕幕
让我们看到华夏先辈
如何不畏艰难、披荆斩棘、开拓文明!
“愿我华夏民族自此生生不息!
愿九州生民永世昌宁!”
听到这句话
身为华夏儿女,怎能不热血沸腾?



“我一生护《尚书》还于天下,

无憾矣!”


如果《尚书》在岁月流转中失传
千年前华夏先民这些激动人心的故事
我们今天可能无从知晓
而《尚书》得以流传至今
不能不提舍命护书的伏生



伏生壮年时为秦朝儒学博士
经过秦时焚书和秦末动乱
《尚书》仅存伏生一部家藏
他为躲避战乱,保存《尚书》
与妻子儿女离开咸阳回山东老家
途中,儿子为护《尚书》
与乱兵以命相搏而亡
妻子也挨饿受冻,死于荒野



老人讲到此处
撒贝宁忍不住落泪



伏生千辛万苦回到家乡,家乡也遭战乱
他只好将《尚书》藏在老宅的墙壁中
外出避难
二十余年颠沛流离
他无时无刻不挂念家中所藏《尚书》
然而,待天下安定
伏生回到家园,发掘墙壁
发现书简竟然多已朽毁 
完整的篇目仅余二十八篇
“我一生护《尚书》,
《尚书》却因我残缺大半,
我愧对先人!”
老人自责呜咽的样子,让人心痛!



后来,汉文帝派太常掌故晁错到山东
听伏生讲《尚书》
《尚书》得以保存、流传
“我一生
读《尚书》、护《尚书》、传《尚书》,
而今将《尚书》还于天下,
我已无憾矣!”
说到这里,伏生不禁问撒贝宁
“不知《尚书》在后世流传如何?”
看着老人眼中的殷殷期盼
谁能不心中一动?



所幸,后世没有让老人失望:
西汉时,孔子后人孔安国推广古文《尚书》
东晋初年,豫章内史梅赜献古文《尚书》
唐代以青石刻《开成石经》
其中便有《尚书》
…………
历史的长河中
无数学者先贤接力守护



最后,伏生跟随撒贝宁来到现在的图书馆
前来参观的孩子们仍会背诵《尚书》篇目
伏生眼含热泪
“《尚书》有了你们的传承,我放心了!”
离开前,“古代护书人”伏生深深回眸
满含先辈对后世的嘱托



“当代读书人”撒贝宁郑重行礼
担当起后世传承文化血脉的责任




作为华夏儿女

我们的生命缘起何处?

我们的脚步迈向何方?

答案也许就在

这些世代相传的典籍里

《典籍里的中国》

聚焦中华优秀文化典籍

从中甄选

最值得讲述的优秀传统文化作品

以“文化节目+戏剧+影视化”的方式

讲述典籍的成书、核心思想

以及流转中的闪亮故事

让书写在典籍里的文字“活”起来

展现典籍里蕴含的

中国智慧、中国精神和中国价值


这部“穿越剧”

在央视一套不定期播出

老师家长一定要让孩子看一看!


让我们一起

打开典籍,对话先贤!


来源:央视新闻(ID:cctvnewscenter)、深圳教育(ID:szs-jyj)



推荐阅读:


新的一年,元气满满与职业病说再见!这份《教师职业病防护指南》请收下

没想到吧,他和她也来给您拜年了~

寒假,一半学生被这10大坏习惯害惨,越早注意越好!



版权声明:本公众号原创稿件欢迎大家转载,转载时请务必注明出处“河南教师”。本公众号转载的其他稿件,版权归作者所有,若未能找到作者和原始出处,还望谅解。如原作者看到,欢迎联系我们,我们会在后续转载文章中声明。谢谢!



以史明志,润物无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