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假如被隔离了,师生该咋守住心理防线?

教育时报 河南教师 2023-06-28


目前

虽然本轮疫情已基本被控制

但疫情的不确定因素

仍然有很多


新一轮疫情下

一些师生或被确诊、或因为密接被隔离

学校成为社会关注重点

作为老师

我们防疫重担在身,责无旁贷!



老师

假如你或你的学生被隔离

应该咋保证学生的心理建设

应该做好哪些积极心理准备

以随时应对突发的情况呢

小师今天邀请了几位专家老师一起聊聊

希望能给你一些启发——


本期嘉


①河南省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郑州中学教师 吴红霞

②第二届河南最具影响力教师、安阳市南关小学教师 徐文祥

③郑州师范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主任 李宛青

④某疫情隔离区中的教师 咏华(化名)



主持人

教育时报记者 龙庆



疫情来袭,守护师生心理防线
不确定中找确定,疫情阴霾之下,“安心”感来自何处教育时报:疫情充满了不确定性,那么你该如何增强控制感来应对不确定性?我们应该如何照顾好自己的身体和生活,用良好的心理状态来积极应对眼下工作?
吴红霞:面对疫情,作为班主任,我们要冲在前、干在先,用积极的状态应对眼下工作,用我们最好的精神状态影响、带动学生始终绷紧防控这根弦。疫情之下,我们每个人都是战士。为了打赢疫情防控这一仗,必须增强安全意识,做好安全防范。我要求自己和学生减少不必要的流动,不前往中高风险地区,督促学生养成勤洗手、常通风、不扎堆、不聚集等良好卫生习惯,保持安全社交距离,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保证学生安心地在校学习和生活;让每个学生都明白遵守防疫要求、努力学习、认真生活就是为防疫做贡献。同时对学生加强心理疏导,做好人文关怀,用有温度和力量的话语,用真情和关爱的行动鼓舞和激励大家。相信微光如炬,能照亮阴霾;向光前行,必走出黑暗。

徐文祥:两年时间,人们从最初对新冠病毒的不了解和恐慌,到逐渐对其有了不少了解和认知。我们从一开始就知道,疫情的反复是正常的。两年时间,从整个国家和社会层面,乃至家庭和个人层面,都已经有了很好的防范防控机制和方法。
疫情反复是正常的,不可能短时间内就彻底消除病毒。我告诉学生,面对疫情,恐慌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当然,面对疫情反复的现状,仍然不能掉以轻心。不要去过度关注一些负面新闻,把注意力都放在对自己健康不利的地方,那样更容易让自己变得焦躁恐惧,从而容易造成其他方面的健康危害。
一段足不出户的日子,是可以让自己静下心来做很多事的。在疫情之初,我在家里拿起了久违的画笔,静下心来画了很多白描画;想到这样难得的大块儿时间,我修改了几篇以前的文章,去年一年在杂志上发表了6篇;居家期间,读一些很早想读而没读的书,学做几个拿手的好菜……
李宛青:是的,“安心”感来自政府控制能力、大众对隔离制度的严格遵守、2020年初那么严重的疫情都可以控制得住的成功经验的自信。面对疫情的不确定性,我们可以做这些——第一,制订每日工作清单并逐一完成。第二,为自己留出放松的时间和空间。如午后小憩、工作间隙的身体拉伸、深呼吸等。为自己保留一个舒适的、不被打扰的空间,允许自己和自己在一起。第三,接纳自己适度的紧张和焦虑情绪。适度的紧张焦虑在提醒我们对疫情保持警惕并做好自身防护,这是自我保护机制启动的表现,完全不在乎反而是危险的。第四,积极关注、积极调适。把注意力关注到积极的方面,看到疫情之中人们的万众一心,大家的自律和他律行为空前提升,感染者不断减少的消息,对自己的情绪都有积极的调适作用。第五,如果需要,及时寻求专业的心理帮助。

咏华:疫情的不确定性因素虽仍有很多,疫情阴霾之下,我们师生都应规划好工作、学习和生活,用良好的心理状态来保证疫情中日常生活的正常运行。我们可以尝试建立自己的心理安全空间,在内心为自己建设一个安全舒适的地方。这个地方可以是你想象的,也可以是生活中曾经经历的。当我们的“安全地”建好之后,每次进入这个安全心理空间,我们都可以把范围扩大一些,随着次数的增加,我们的内心的格局就会拓展,带给我们的精神滋养也会更多。心中有能量,遇事不慌张,格局大了,心就会更安稳。
不安定中寻安定,当情绪袭来,该怎么应对教育时报:疫情反复,你会做哪些举措保持学生情绪稳定?在以往的疫情中,或疫情未袭来前,你有怎样的经验?另外,你如何让你自己的情绪保持稳定?
吴红霞:一个健康的心态,比一百种智慧更有力量。如果学生每天都面对焦虑、暴躁的班主任,心态就很难平和、乐观。只有充满阳光、积极向上的班主任老师才能带出阳光、乐观的学生,因此班主任更要加强自身的心理建设,疫情期间更要保持情绪稳定,修炼一颗爱孩子的心,包容他们、接纳他们、引领他们;修炼为师者的品德,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修炼我们的性情,保持阳光心态。做好学生的引路人和守护神,创建学生的精神家园。

如何做学生的精神关怀者,班主任要了解一些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对学生的许多心理现象和心理问题做出正确解读,班主任才能通过精神关怀培养学生的关怀精神,使其关怀他人、关怀学业、关怀世界。针对目前学生容易出现的一些心理问题,我们开发了一系列的主题班会课程,如《我能培养好情绪》《我能宣泄减压力》《我能“逆境求奋起》等。《疫情下的微笑》《疫情下的幸福》《疫情下的担当》等主题分享让学生感受坚韧不拔的奋斗精神和深切真挚的家国情怀。搜集、筛选疫情中的素材,转化为学科教学资源,既发展了学生学科素养,又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科学教育、人生观、价值观、道德教育,教育学生敬畏自然和热爱生命,获得思想变化及精神成长。
徐文祥:要让学生保持情绪稳定,首先要让我们教师情绪稳定,同时转移注意力,对问题的表象进行深入挖掘。疫情刚开始,我就让学生去了解新冠病毒的相关知识和在抗疫过程中的许多事件和人。抓住契机,让学生了解更多的有意义的东西,把疫情当作教育的资源。我们甚至可以发动学生,积极参与到对疫情进行预防的活动中,比如让学生通过合作,搜集相关资料,结合现实生活中的见闻及经验,学会制订应急预案。对于年龄更小一些的孩子,也可以借机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当疫情来袭时,需要的是彼此的信任。老师平时和家长交流建立关系,取得家长和学生的信任与配合,是降低风险的重要保障。学校通常会有各种形式的告知,目的不是推卸责任,而是将疫情防控意识进行强化。去年,我班就有一位家长从当时发现有疫情的北京回来,虽然不是来自中高风险的地区,但仍需要向学校报备并采取相应的自我隔离措施。家长主动向学校告知后,经过沟通,是可以得到理解和配合的。
李宛青:当情绪袭来,想想情绪不好的原因,学会用行动代替情绪来表达,如大哭一场等。选择合适的发泄途径让情绪发泄出来。把情绪用词语表达出来并进行冥想,例如把情绪用愤怒、委屈、自卑、绝望等词语表达出来,并把它们想象成身边流淌的河流,不加任何评判地静静观看,慢慢会惊奇地发现情绪不再那么强烈了。
健康和生命是第一位的,活在当下是最好的人生态度。当遇到情绪不稳定事件时,我一般这样处理:首先,通过认知来控制自己的情绪,换一个角度去思考引发不良情绪的事件,把事件合理化。其次,尽快离开引发情绪事件的现场,到一个相对开阔的地方做深呼吸。再次,找亲朋好友倾诉。

咏华:当身边的同学被确诊,或因为密接被隔离,学生内心产生的最常见的情绪就是焦虑和恐惧。我告诉学生:在这种情形下学生内心产生的这些情绪都是正常的,是本能的反应。因为恐惧,我们就增强了保护自己的意识,因为恐惧,我们提高了对病毒传播的警惕性。一定限度内的焦虑和恐惧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压力、克服困难。学生的内心当中都有一个心理开关,我们要经常引导学生把开关往“积极”“放松”“放心”这边按,这样,负面情绪就会慢慢得到化解。比如,疫情隔离期间,我们每天都通过班主任寄语在班级群内发送疫情的正面信息、提醒学生和家长落实疫情防控的措施、表扬班内自律自强的学生,增强并坚定了学生对抗疫必胜的信念,学生的情绪很快就调整到了积极乐观的轨道上来。
被隔离时不“隔、离”,假如你或学生被隔离,教师该怎么做


教育时报:假如你被隔离在家,你会怎样保持自己稳定的情绪状态?如果学生被隔离甚至是被确诊,你会为被隔离的学生提供哪些帮助?在隔离之中,你如何建立起与学生的心理支撑的联系?
吴红霞:假如我被隔离在家,我相信我最放心不下的还是那些学生,我会借助科任老师的力量了解学生动态,可以通过科任老师传递我的牵挂和我的爱,让同学们感受到老师隔而不离,如影相随。当然隔离期也是蓄能充电的好时机,利用这一时间居家劳动、健身、阅读都是不错的选择。利用隔离期学习一些心理学知识,除了做好自我调节,也可以把学到的心理知识日后用到工作中去。
假如我的学生被隔离,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帮助其保持情绪稳定,不要自乱阵脚。因为他可能会非常焦虑、害怕,加上强制性地不让他出门,他容易胡思乱想,甚至可能因为过度焦虑而出现身体症状,如头疼、乏力、失眠、肠胃不适等,这又令他更加担心,出现恶性循环。所以我首先会通过微信、电话与他多交流,给他带来正面情绪体验,冲淡隔离带给他的负面情绪。用乐观与淡定影响他,让他内心饱满充满动力。激励孩子把隔离期当作锤炼自我管理能力的契机。

徐文祥:如果真的居家隔离了,也应该保持冷静,隔离并非确诊,只是观察——保持积极乐观的生活方式非常重要。如果发现异常,也不必恐慌,当前对于新冠肺炎的治疗和控制也已经取得了非常大的成果。
无论是居家隔离还是在隔离点,哪怕是治疗期间,也是不影响我们做事的。隔离只是空间上的,但隔不断我们彼此之间的联系。作为老师,更可以借助这样的契机,寻找新的教育方式。如果学生被隔离,要关注学生和其家人的心理健康。如果真的被隔离了,首先就应该让日子变得充实起来,让生活变得有意义一些。尤其要多让被隔离的同学在隔离期间有许多值得做且有趣的事情,对自己的生活和学习进行反馈,还可以每天安排一个同学和被隔离同学进行交流,了解班级动态,让学生感受到并没有离开集体。

李宛青:被隔离时,想保持稳定的情绪状态,可以采取这些办法:其一,接纳自己当前的任何情绪。目前的负性情绪是人在特殊时期的正常反应,有助于增强疫情防控意识和行动力。其二,觉察自己每一步的念头和行为,问自己:恐惧和惊慌有助于应对困境、解决问题、拥有想要的生活吗?其三,把负面情绪当成一个了解自我的渠道,通过情绪这个窗口更深入地探索自己。其四,合理宣泄不良情绪。
如果学生被隔离甚至是被确诊,可以为他提供心理上的抚慰、学习上的解惑答疑、班集体的温情传递,让他感觉到老师和同学们的爱一直都在。

在隔离之中,要与学生经常保持联系,用自己稳定的心态去影响学生。谈话语气要沉着稳定、自然清晰,本着尊重、真诚、不评判的原则,让学生明白:无论他处于什么情绪状态,都是压力下的正常反应。了解学生居家适应情况、评估其身心状况、了解诱发原因。对以前存在心理危机风险的学生给予更多的关心与支持;对学生的情绪和非语言信息要敏感。
咏华:被集中隔离时,学生较长时间内独自待在一个房间内不能出门。我首先调整学生的认知,引导他们以积极的心态去看待隔离:集中隔离是为了更好地观察治疗,同时也是保护自己和家人最有效的方式,对集中隔离措施的积极配合,就是在保家卫国。

运用多种形式与被隔离学生进行沟通。班级群中的温馨提示,线上授课时的师生问答,召开心理疏导的网络主题班会,视频聊天或电话交流……鼓励学生说出自己内心真实的感受,老师的真诚倾听与共情,学生会觉得自己并不孤单,时刻感受到“我们师生一直在一起”。
主动充实隔离时光。我还引导学生写隔离日记,让学生记录生活和感想,倾吐压力,提振信心。我在班级群内组织线上的绕口令比赛、唱歌比赛、成语接龙、畅想未来等活动,活动中的孩子开怀大笑,负面的情绪已远远驱离。


疫情隔离不“隔、离”

师生相伴建联系

寻找心灵安心处

守好心理防线关



原载:《教育时报》


推荐阅读:


叶澜:我不赞成简单提教师专业发展!

从读专业书到写专业书,这群红衣少年正在寻找其中的秘密!

重磅丨“双减”有了有力支撑一一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版权声明:本公众号原创稿件欢迎大家转载,转载时请务必注明出处“河南教师”。本公众号转载的其他稿件,版权归作者所有,若未能找到作者和原始出处,还望谅解。如原作者看到,欢迎联系我们,我们会在后续转载文章中声明。谢谢!



这一关,很关键↓↓↓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