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余杭男子“失踪”近一个月后,突然出现!83岁老母亲哭成泪人!真相暖哭……

天妹 天天看余杭 2022-01-16

鸬鸟镇仙佰坑村

83岁的盛满英

每天都在村口张望,等着“儿子”回来,

近段时间外面都在说新冠肺炎,

一批批的医护人员赶往武汉,

快一个月没见,

不知道“儿子”情况怎么样?

……


这天大早,“儿子”终于出现了!
只见他背着个大箱子
吭哧吭哧的吃力上山,
丈夫王茂根一听到脚步声
立马跑到家门口来迎接。


看到许久未见的“儿子”安然无恙,
盛满英偷偷跑到洗脸台抹眼泪,
“还好还好,‘儿子’没事。”
她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这次回来,"儿子"施建新
又买了两瓶药带回来。
盛满英得过脑梗塞,
还有高血压和心脏病,
“儿子”一遍遍仔细叮嘱,
一定按时吃药,注意休息,
看着“儿子”远去的背影,
盛满英的眼眶又红了。


今年63岁的施建新,并不是盛满英的儿子,
而是镇里最后一位乡村医生。
对村里的老人来说
他不仅是给自己送“救命药”的医生,
更像是自己的亲儿子。
村民们满脸的信任,
来源于他43年“赤脚医生”的特殊身份。
而他消失的这段时间,
他取消了所有假期投入到了疫情防控中去。


“他们都还在等着我”施建新背着药箱又上路了
这些天,防疫工作有了调整,
施建新有几天假期,又重新回到了村里,
利用休息天,他抓紧走访
每天跑4、5户人家,最多一天跑40户,
给村民做常规检查,
把药送给不方便出行的村民。
“村里高血压的老人有506个,
糖尿病的有128个,他们都还在等着我。”
近一个月没有去走访,
施建新心里最放心不下的还是
村里的老人。

2月29号一早,

身挎便携式医药箱施建新就上路了,

63岁的他爬山路已经有些吃力。

刚下过雨的路很泥泞,

施建新走两步就要停下来喘口气。

而盛满英的家

正好在半山腰上,等他爬上去了

早已气喘吁吁。


对这个如“亲儿子”般的医生,
两老有说不完的感谢。
盛满英和丈夫王茂根两人有6个孩子,
但不幸却接二连三的造访这个家庭。

六个孩子有三个是聋哑人 ,

两个儿子有心脏病,

家庭生活非常困难。


盛满英身体不太好,

平时要靠吃药维持,

施建新走访的时候偶尔会给老人送点药,

他从来没有要过一分钱,全都自掏腰包!

子女不在身边,

看到气喘吁吁赶来的施建新,

两老早就把他当亲儿子一般。


这些年,施建新手中的医疗箱

不知道更新换代了多少个,

63岁的他靠着一双“赤脚”

丈量着每一寸土地,守护村里的老人。



不顾女儿反对,施建新穿上防护服走上“疫”线!
平日里,
施建新为村民们开门诊,
一到周末,就背着药箱出门,
为村民开展随访和慢性病监测。
但疫情防控工作以来,
这样的节奏被打破了。

原来受疫情的影响,

村里的服务中心暂停了服务。

这边工作刚停,

那头施建新立马奔赴了防疫一线。

穿上了隔离服

到镇里的卫生服务中心做预检分诊。

网络图


预检分诊是医院的第一道关卡,

一旦有发热病人出现,

那就意味着自己是第一个接触的,

会不会是新冠肺炎,万一是又怎么办?

风险还是很大。

施建新的两个女儿知道后,极力反对。

你一个63岁的人,

真把自己当成36岁的小伙子吗?

领导也很照顾施建新,

让他可以休息休息。


“别人都在做,

那么多医护人员驰援武汉,

我在这里风险比他们小。”

但施建新的心里很坚定,

就这样,

他奔赴一线整个春节放弃了所有休息,

一刻也不松懈。

直到2月24号,服务中心重新恢复正常

施建新这才返回自己的岗位。



9年前查出肺癌经历两次大手术,5天5夜抢救他醒来后第一件事……

在仙佰坑村

很多村民都喜欢直呼施建新的大名,

他好像自己的老朋友一般。

不少村民都爱听他的,

从前医疗条件落后,

“赤脚医生”虽所受专业知识有限,

但凭着负责和严谨,

在村民中成了口碑好、受信赖的乡村医生

就像村里的老人们

离不开施建新,
他也离不开这群温暖朴实的村民。


2011年施建新查出了肺癌,
第二年动了小手术,
术后休息没多久就回到了岗位上。
没想到2014年又查出一颗肿瘤
虽然是良性的但位置不太好
在心脏附近。
手术过程中冠状动脉破裂,
施建新在抢救室里待了五天五夜!
醒来后躺在病床上的他
心里实在是放心不下村里的老人,
休息了二十多天
他就回到了服务站重新开始工作。


如今,施建新已经63岁了

去年12月,

镇上另一个乡村医生退休后

他成了镇上唯一的“赤脚医生”。

他最放心不下的还是,

自己退下来了后村民们怎么办。


天妹从区卫生健康局了解到,

像施建新这样的“赤脚医生”全区还有92位。

这两年,

区里定向培养了200多名青年乡村医生,

他们掌握着比“赤脚医生”
更为系统的理论知识,
也从“赤脚医生”丰富的经验中
不断汲取养分、迅速成长。
充实到基层的医疗体系中,
守护好村民们健康的“最后一公里”。

编辑:天天蕾

医者仁心,

为所有默默奉献的乡村医生点亮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