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入围后还能换专业?2021强基报名九大关键点分析来了!一文看透36校强基区别

关注☞ 自主选拔信息平台 2022-03-19

点击上方关注我们!

自主选拔信息平台讯 目前,清华、北大等36所高校2021强基计划全部开始报名,很多家长在后台留言咨询报名相关的事情。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对比36所高校的强基计划,自主选拔信息平台将报名时间、招生专业、入围人数等关键信息进行了汇总分析,供大家参考。


一、报名时间、确认时间

现在各校都已经开始报名,截止时间在4月30日,距离报名结束还有15~16天。虽然看起来时间还算充裕,但是自主选拔信息平台还是建议大家提前准备,不要把报名工作都堆到最后几天。一来报名需要提供考生成绩单等材料,需要提前准备,二来万一最后系统出了什么问题会影响报名得不偿失,所以报名的事还是提早的好。


另外,需要提醒大家的是,有几所高校的截止时间要提前一点,大家一定要看好简章,别耽误了:

1.南开大学截止时间:4.20

2.武汉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南大学截止时间:4.28


确认环节的时间大多都是在高考之后的一周,考生可以根据估分确认是否参加强基计划的考试。要注意的是,不进行确认的话按放弃计算,所以千万不要忘了这个环节。


二、招生专业、限报专业数


36所学校的限报方式大概分为两种,一种是以专业组为单位,通常限报一个专业组,专业组内的专业都可报名;另一种是以专业为单位,不同高校要求不同,简章中有明确限报几个专业(如果简章中没写,可以登录报名系统查看)。我们在表格里为大家汇总了各校限报情况,仅供参考,最终限报要以高校报名系统为准。


这里提醒大家有几个特别的学校,其中中国人民大学和中央民族大学只招文科生。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重庆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南大学、中国科技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南大学、国防科技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这15所高校只招理科生。


另外,清华大学招办主任陈启鑫、苏芃在4月13日《2021高考情报局——解读清华强基计划》讲座中介绍今年清华新增了确认环节,除了确认是否参加后续考试以外,考生还可以在确认环节中重新选择专业,等于给了大家一次换专业的机会。虽然其他学校没有透露相关消息,但也有可能会有类似安排,大家届时可以好好关注一下。


三、面向省市

在今年的强基计划招生简章中,除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兰州大学等9所大学需要进入系统查看招收省份外,其余高校都在简章中说明招收省份。自主选拔信息平台也为大家一一整理了,如果大家有心仪的报考学校,也可以直接看上表是否有招收你所在省份。


四、破格条件

今年大部分学校的破格条件跟往年差不多,都是要五项学科竞赛国二。但也有特殊的学校,中国人民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南大学、中山大学这五所是没有破格情况的。北京师范大学、同济大学、吉林大学不招收信息学竞赛生。哈尔滨工业大学、复旦大学只招收数学、物理竞赛国二


五、入围倍数、校考方式

2021强基高校校测入围比例普遍调整到5-6倍,而2020年仅为3-4倍,入围比例扩大意味着能参与校测的学生数量增加,带来的直接结果是校测入围线和排名的降低。国防科技大学的入围比例今年还是三倍,中国海洋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吉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入围比例是四倍


2021年高校强基计划校测依然以笔试、面试、体测为主,综合素质材料一般作为重要材料在面试环节参考。其中清华、北大等22所高校设置笔试+面试考核,上海交大、哈工大等14校仅考面试。如果有考生没有竞赛基础或数理基础相对较弱,可以重点考虑只考面试的14所高校或者面试成绩占比较高的学校。


六、综合成绩折算办法

2021年强基计划36所高校入围均按照高考成绩85%+校考15%比例测算的综合成绩录取,但具体高校的入围标准各不相同,考生和家长还需要依据各个学校的规则进行研究。


自主选拔信息平台最后提醒大家:2021年强基计划正在报名中,大家一定要看好报名截止时间,准备好材料提早进行报名!如果还有问题可以点击下方蓝色链接搜索你要报考的学校进入专属强基群进行询问,也可以关注我们为大家举办的强基计划相关讲座大家可以长按图中二维码或点击原文链接进入讲座~

消息!清北复交强基政策或有大变?强基家长群实时发布,尖优家长速进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