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氏原创文学】记我的三叔-中国工程院院士陆道培
我热爱自己的事业就如热爱我的生命一样
记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血液病专家陆道培
中国工程院院士陆道培肖像照
历任北大人民医院内科主任与教授,北大血液病研究所所长,北大血液病国家重点学科首席专家,中华医学会副会长;现任河北燕达陆道培医院,北京陆道培医院,上海陆道培医院医学总监
在我们家前后十来位医学科学家中,我的三叔陆道培是我们家的一朵奇葩。三叔的外貌令人印象深刻,总是迷人的微笑,外加西装领带,两撇周恩来式的浓眉,一双炯炯撩人的大眼,还有一抹列宁式的宽阔前额。小时候他曾告诉我,他去中科院从来不用介绍信,就凭他这宽阔闪亮的额头,门卫一看就知道是专家来了,他去那些地方都是畅行无阻的。
陆道培奇葩盛开,灿如春花,但却无人知道在这鲜花的背后,时光的深处,隐藏着他几十年的艰苦探索与努力,他走的是一条布满荆棘没有前人走过的道路,在那条无边的小路上,陆道培曾困苦跋涉,举步维艰…
青少年时代
历史的风云往后闪去,时光回到了上世纪三十年代。陆道培出生于上海一个医学世家,父亲陆南山,母亲吴卿。时值日本侵华战争的开始,少年时代他的生活充满了动荡不安,轰炸,逃难,在颠沛流离的生活中他辗转求学于上海宁波苏州等地…
少年陆道培
漂亮的外语:英语德语俄语
青少年时代的陆道培,目睹国家贫穷战乱四起,矢志学医报国,救死扶伤。但那时教育落后,医学院大多数是洋人教会开办的,教学与课本都是用的外语,要学医就要先学好外语。陆道培的英语,就是在那样艰苦的条件下自学的。抗战后期的中学时代,他避战乱于苏州乡下,发奋学英语,常常是通宵不睡,手不释卷,到最后竟然能把整部英文字典的单词都背下来,四十年代流行上海等地的韦氏国际英语词典以及简明牛津词典,陆道培都整部背过,这种脑力大激荡的学习方法,直到今天仍然是令人叹为观止的。
青年陆道培
后来考入同济大学医学院,所有的课程均用德语上,他又开始学习德语。每门专业课他都必备一本英语一本德语参考书,均从原版入手学习专业,上课做笔记写作业也用英德两种语言交替进行。工作以后英语用得比较多,写病历查房讲课都是用英语。在五六十年代,当时国内几乎没有像样的血液病专业书,所有研究用的参考书都是英文的,对外交流也是用英语,所以他的英语为最好,其次为德文俄文。其实我们家的人都会英文,不过像三叔陆道培那样能通四国语言,英德俄汉,也确是我家的一朵奇葩了。
直到现在,三叔的书房中还保留有很多学生时代的原版书,你还可以见到像Deming’s General Chemistry那样的经典原版专业书。
在上世纪初我国教育落后的情况下,因为精通外语,陆道培才能够快速准确地进行医学专业的学习。
陆道培的父亲陆南山与母亲吴卿
陆南山与吴卿
坚韧不拔的性格
所以三叔陆道培的性格脾气与我家其他人是不太一样的,陆道培的血型是A型,他的性格刚强坚毅,坚韧不拔,做一件事能持之以恒地下苦功。陆道培的座右铭就是积跬步,致千里,厚积而薄发,把书越读越厚,把事业越做越大。从他青年时代的背英文字典,到工作后大样本大容量地做病理解剖,以及选择白血病这样难度极大的项目作为终身事业而不屈不饶地进行钻研,都可以看出他不同凡响的卓越的A型性格。
陆道培书法铭志
当然陆道培也是非常聪明的,我曾看到有文章说三叔的成就主要是靠努力而不是靠聪明,这是不对的!聪明的人,就是能在复杂的事情里找出规律性并能用相对简单的方法去解决问题的人。在科学的殿堂里跋涉,聪明与努力是缺一不可的,没有悟性就达不到科学的巅峰。
与陆道培相比,我的父亲陆道炎,就是陆道培的大哥,则性格脾气完全不同。陆道炎的血型是AB型,为人谨慎聪慧,做事必定三思而后行,他如选择一个项目做研究,定会从原理从逻辑等方面想透了再入手,没有把握的事他是不会轻易做的。作为白内障专家,他从白内障冷冻摘出术,到白内障超声乳化,再到各类人工晶状体以及再后来的白内障显微手术,在白内障上做出了人们意想不到的一个又一个的发展与创造,从中可以看出他AB型以小博大四两拨千斤的特点。我爷爷陆南山以前与我聊天时曾说,你搞白内障,手术一做好,病人眼睛立即复明,马上说你是神医!但你如搞青光眼,病人会越来越多,一辈子都会来找你,因为青光眼是看不好的!爷爷的点评真是太精辟了!
打个不恰当的比喻,就性格而言,如果他们两人同为Baby,我父亲会缅腆地哭几下,再哭定会先看一下是否把别人吵醒了,而我三叔一定会大声啼哭踢腿蹬脚以吸引别人的注意,因为他认为这个啼哭权就是他的,非他莫属。他们两人本是同根生,亲缘性同基因,而性格脾气却很不一样。
陆道培与兄长陆道炎
摄于不知哪一年的春天
但我三叔为人豪爽仗义,乐于助人,关键时刻会挺身相救,是非曲直孰轻孰重也看得很清楚,这是他有别于其他人的地方。前几年我小叔陆道政因不明原因的下消化道大出血被送到上海华东医院抢救,当时人已休克,那时我三叔正在成都主持一个重要的会议,并且正在发言。但我三叔立即放下一切,快速调动所有人力物力资源,在成都坐镇指挥,从病情的分析,血浆的配制,手术的方案等方面都给予直接指导,然后快速飞回上海。在华东医院的全力抢救下,终于回天有术,救回了我小叔的性命。在我们家,受到我三叔救命之恩或其他恩泽的不止一人,三叔在关键时刻能出手时就出手而毫不顾忌其他,这是我一直非常敬佩的大家作派。
陆道培与兄弟陆道政
我的小叔陆道政,原是复旦大学物理系与计算机系资深讲师,来美后成为一名IT高级工程师,也是一位高手,拥有美国发明专利23项。小时候记得小叔工作非常努力,平时都住校工作,只有周末才回家,那时我读中学,数学题目常常不会做,但给小叔看后他眉头一皱就能做出来,而且我交给数学老师后,常常能得到老师的夸奖,说你怎么能想出这么好的解题方法来!
师出名门
陆道培于一九四八年九月考入了德国人创办的同济大学医学院,用德文英文两种语言学完了全部医学专业课程,并在我国外科学大师,以裘氏刀法名闻天下的裘法祖指导下完成了毕业论文与医院实习,于一九五五年毕业,来到当时称为白塔寺中央人民医院,现在称为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工作,开始了他为之奋斗一生的医学职业生涯。
陆道培的导师,我国外科学奠基人裘法祖在做手术
在中国著名的北大人民医院,陆道培深感机会难得而又责任重大。在恩师钟惠澜老院长的指导下,陆道培在北大医院系统的读完了哈氏内科,心脏病,肾脏病,内分泌,热带病学,寄生虫病学,并重点学习了出血性疾病,溶血性疾病,白血病,血液实验学等专著。
陆道培的恩师,我国热带病学的先驱,北大医院老院长钟惠澜
陆道培后来在给北大学子讲课时曾说,如果你每天下班后帮你的上级医师抄抄病历,或去图书馆查查资料看看书,或去做些病理解剖,那么坚持十多年后你和另一位什么都不做的同学相比,你们两人之间一定会有天地之别。这的确是肺腑之言,因为陆道培自己就是这么做的。
裘法祖的多读书,多思考,多实践,以及钟惠澜老院长强调的系统学习,临床与实验室相结合的观点,对陆道培一生影响极深,使他在学习与工作方法上,为今后血液病的研究与发展打下了深厚的思想基础。而思想的力量,正是他能战胜一切艰难困苦的根源。
陆道培回忆说,师出名门非常重要,因为名师会把自己最重要的体会与经验传授给学生,常常三言两语却举重若轻,学生因此会受到更好的指引而少走弯路。名师也会引导学生把其长处发挥到极致,所以名师出高徒。
名师就是一面夺目的旗帜,吸引学生去追赶去超越。
临床工作与研究
白血病是一种死亡率极高的血细胞的恶性肿瘤,死亡率是指每年每十万人口中所达到的死亡人数,在亚洲,白血病的死亡率大约达到5.0/10万人口左右。
骨髓是造血的器官,但一个白血病患者的骨髓无法制造正常的白细胞,相反却会产生大量异常的白血病细胞,并导致各种严重的症状,如贫血,出血,感染,淋巴结与其他脏器肿大及疼痛。急性白血病病程发展迅猛,如不治疗可导致病情迅速恶化。
陆道培在北大医院工作后,于一九五七年开始临床接触各种血液病特别是白血病。当时中国的白血病的研究与治疗几乎是一片空白,对于白血病的种类,白血病的发病机制,病理分析,治疗方法等都毫无线索,陆道培前无古人的艰难跋涉即是从这里开始的…
从上世纪五十年代末至今,六十年过去了,从陆道培一九六四年的第一例同基因骨髓移植到一九八一年第一例异基因骨髓移植,至今白血病的临床研究已经硕果累累,临床治疗已发展出了多种方法,包括化学治疗,放射治疗,生物治疗,骨髓移植,造血干细胞移植等。临床工作对陆道培的研究至关重要,他从临床出发开展实验与研究,积累了经验,也在临床救治了无数病人的生命。
2000年陆道培率先完成了人类白细胞抗原(HLA)不合/单倍型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临床和实验研究,这项临床研究历时十五年,发现了较长疗程及较强免疫抑制的预处理联合细胞因子诱导体内免疫耐受的新方案,成功跨越了配型不合这个造血干细胞移植领域内的最大障碍。这大约是陆道培近年来最高兴的研究成果之一。
在写这篇文章时我曾问过三叔,在整个血液病研究过程中,在哪个阶段他感到最困难?三叔的回答是出乎意料的,他说每个研究都很困难,白血病是最难的,白血病死亡率高,治愈后复发率也高,风险和困难在每个阶段都很高,“免疫治疗我做了五十多年,直到现在我还在做研究”。
病理解剖与实验
我们上海湖南路的家,以前在三楼阁楼里藏有一个人类头骨。小时候我们顽皮,常常把这个头骨拿出来吓唬人。这个头骨,其实就是我三叔陆道培学医用的一个头骨解剖标本,那时候,陆道培不仅自己研究这个头骨,还经常用这个头骨标本给弟妹们讲解头部结构与解剖的知识。
陆道培在同济大学医学院时就学过解剖,他的解剖做得非常仔细非常深入,能把尸体做得像书本一样,可以一层层打开。比如最上面的皮肤是一层,然后皮下组织是一层,下面的神经分布又是一层,而后神经膜又是一层,依此类推。从中学到的系统的人体结构与功能的专业知识,为他以后的血液病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陆道培与北大人民医院病理科主任郭钤新
自从五十年代末开始血液病探索与研究后,在北大人民医院病理科郭钤新主任的帮助下,陆道培主动劝说病患家属并征得他们同意后,做了大量的血液病病理解剖。从临床发现问题,就做病理解剖与实验,再以实验研究促进临床治疗,这就是陆道培的方法,病理解剖对他而言就是打开白血病秘密的一扇大门。数十年来,当别人晚上在看电影喝咖啡时,他却在青灯孤影陪伴下,认真专注持之以恒地做了可能多达上千例的解剖与实验,主要集中在人体造血系统与白血病的探索上,包括骨髓分类,骨髓的采集与输注,白血病对人体器官的伤害,以及人类组织配型等,还有与血液病有关的各项特殊化验,包括血液形态与凝血系列实验,血液免疫,白血病的细胞分类等。通过剖析死亡原因,深入探讨血液病的病理性特点与发展状况,陆道培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在当时毫无头绪的白血病研究中逐步找出了规律并总结了经验。
陆道培的绝活
我三叔常说,我们陆家的人,都有一手绝活。这也是我爷爷以前经常对我们提醒的话,就是要学有专长,术业有专攻的意思。陆道培的绝活,当然就是白血病的治疗了。通过几十年的艰苦探索,陆道培在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与努力后,终于使我国的白血病研究从无到有,创造了多个从中国到世界第一的奇迹,使中国的白血病研究成果名列世界前茅:
陆道培在做造血干细胞的采集
1964年成功完成了中国也是亚洲第一例同基因骨髓移植;
1978年在世界上首次证实紫草对静脉炎和色素性紫癜有极好的疗效;
1981年完成了中国第一例持久植活异基因骨髓移植,第一例血型不同的骨髓移植,而后又完成了以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安全代替骨髓移植的治疗;
1990年完成胎肝和胸腺细胞诱导免疫耐受进行亲缘半相同造血干细胞的移植;
1992年至1996年发起创建中华骨髓库与我国首家达到国际标准的脐带血库;
1999年在世界首先证明单独结晶硫化砷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有卓效;
2000年率先成功开展双份脐带血移植并将CIK细胞免疫治疗应用于临床;
2002年采用GIAC方案成功开展亲缘半相同造血干细胞移植;
一本专著跨越三十年
陆道培还撰写了大量有关血液病的论文,由其本人撰写或参与撰写或指导青年医师撰写的论文总数约400篇,发表在中国与世界的各种专业期刊上。此外,陆道培还主编专著4部,参与编写各类专著19部。
1992年由陆道培主编的白血病治疗学由科技出版社出版,获卫生部科技成果奖,2012年又刊印第二版。从1957年陆道培开始探索研究血液病起到1992年这本专著的出版,时空跨越了三十余年。白血病治疗学的出版,在中国全面推动了白血病的研究与治疗,也奠定了陆道培在中国血液学界的历史地位。与三十多年前中国白血病的研究一片空白相比,今天中国白血病的研究与治疗已全面展开,处处开花结果,各项研究成果引起世界瞩目。
前几年我三叔来上海时,我曾数次去探望他。因为用眼过度视力变差,他看书是用一个特制的阅读机念的,实际上是把书本放在一个大型放大镜下,把字放大十几倍后一字字读的。当时看得我热血澎拜无比感动,没有想到三叔是在这样困难的情况下坚持学习的,更没有想到三叔的文章是这样写出来的,真是字字心血,句句珠玑,陆道培的治学精神真是值得后生敬佩!
获奖无数
三叔非常喜欢获奖,每次得奖都让他惊喜异常,他就像乒乓球队出征世乒赛一样,目标就是囊括全部金牌!三十年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陆道培一生征战沙场获奖无数,为自己的奋斗留下了闪光的记录:
1985年异基因骨髓移植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1996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这是中国学术界最高的军衔,为终身荣誉
1997年荣获陈嘉庚医药科学奖,同年又获何梁何利基金会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2008年HLA配型不合造血干细胞移植研究获北京市科学技术一等奖
2016年荣获中华全国抗癌协会颁发的终身成就奖
2016年获美国骨髓移植学会与CIBMTR颁发的国际血液与骨髓移植研究中心杰出服务贡献奖
创业精神
此外,三叔陆道培还有我家别人没有的创业精神。这种创业基因,可以上溯到我爷爷陆南山。我爷爷上世纪二十年代末即在上海开业,白手起家,以中医眼科闻名于世。爷爷先是在虹口办起一个小诊所,那时初来乍到,病人稀少,爷爷即租来一架钢琴,无师自通地弹起了江南丝竹三六。三六是江南丝竹八大曲之一,旋律活泼欢快,为上海人熟悉并喜爱,爷爷用西洋乐器演奏民乐,吸引了许多人观看,这才知道这里来了一位眼科医师。后来爷爷又给许多要饭的人免费诊治眼疾,条件是他们必须走到哪就要告诉别人这里来了一位眼科医生,给他们治好了眼睛。用这种原始却非常有效的传播媒体,爷爷很快为上海人所熟知,后来诊所扩大搬迁到南京东路鴻仁里,鼎盛时期有助理及员工二十余人,候诊室人满为患,日进斗金。解放后我爷爷陆南山是上海为数极少的仍被允许开业的名医之一,直到文革为止。
青年陆道培与父亲陆南山摄于上海陆家花园
两人目光深邃仪态万千
三叔陆道培正是继承了我爷爷的这种创业精神。三叔有兄弟姐妹多人,大多性格谨慎,唯独陆道培艺高人胆大,虽多次失败,仍坚持创业,充分运用其智慧产权与名人效应,从无到有,奇葩独放。
陆道培最早的创业经历,可追溯到五十年代末在北大人民医院钟惠澜院长领导下参加的血液组工作并参与建立血液学实验室。文革后陆道培艰苦创业,于一九八一年建立北大血液病研究所并任所长,自建无菌层流室,并在血研所成功开展中国第一例异基因骨髓移植,这是他最早的创业经历。
随后,在市场大潮的冲击下,陆道培这位中国工程院院士竟然下海玩起了冲浪!短短十来年时间,在风口浪尖上潮起潮落,玩得有声有色,建立了陆道培医疗集团,现今他是多家血液病医院的掌门人,包括河北燕达陆道培医院,北京市陆道培医院,上海市陆道培医院,以及陆道培血液病研究院。在陆道培身上,奇妙地发生了返祖现象,我爷爷陆南山的创业基因与陆道培的A型性格以及他的学术专长完美地揉合在一起,像极光般的反复出现而使人震撼不己!
河北燕达陆道培医院,拥有病床400张,百级洁净层流病房36套
上海陆道培医院,拥有病床80张,百级洁净层流病房18套
北京陆道培医院,拥有床位300张,百级洁净层流病房36套
以上各所医院均以血液病,淋巴瘤,骨髓瘤等血液肿瘤的治疗,医学特殊检验,以及肿瘤的早期精准诊断为特点,每年白血病异基因骨髓移植总量达到全球第五名,约五百余例,长期无病成活率超过75%,位居世界先进水平。陆道培这朵奇葩盛开在大江南北,拯救了无数的血液病患者,包括很多儿童白血病患者。目前陆道培的下一代也顺利接班,把医疗集团管理得有条有理,纳入高速发展的方向。
陆道培医疗集团与世界著名的Mayo Clinic 医疗集团签订合作协议
这是 Mayo Clinic 在中国的唯一的合作伙伴
奇葩花絮
陆道培年轻时相信吃生鸡蛋可以补脑健身,他每天都吃1-2个生鸡蛋,放在嘴里吞下去。生鸡蛋可难吃啊,但为了强身健脑,他坚持了很长时间,陆道培的顽强精神,由此可见一斑!现代营养学证明,鸡蛋含有大量的卵磷脂与卵黄素等,确有促进大脑发育提高记忆力的功效,三叔真有先见之明!
陆道培虽然年已高龄,却喜欢唱卡拉OK,常常邀请亲朋好友高歌一曲,尽兴方散。年轻时三叔喜欢拉小提琴,我的小叔陆道政喜欢弹电吉他,这两把琴放在湖南路家三楼的阁楼里很长时间,后来也不知所终。
陆道培记忆力极好,年轻时学过的很多东西,现在都背得出,如圣经中的主祷文,中英文篇都能背出来,英语歌曲Edelweiss, When We Were Young, Silent Night, The Battle Hymn of the Republic 等都可以整首背唱出来。
陆道培本色出演电视剧“青年医师”, 客串血液病专家的角色,虽然只有短短的几个镜头几句话,仍然让人肃然起敬,老科学家真是不同凡响,凡事亲历亲为,演戏也绝不用替身!
三叔善于学习与吸收新事物,凡是遇到学有专长的人,谈话时必定全神贯注,而且不耻下问,会反复提问直到完全理解为止,这一点我尤为佩服与赞赏!
诊断先看精神状态。三叔提到他看病人时首先注意病人的精神状态,看对方的言谈举止是否正常,看对方的反应能力,并从谈话中尽力了解对方的各个方面。这给了我很多启示,后来我与人接触时也注意了解对方的精神状态。
穿正装。三叔与我聊天时数次谈到要学会穿正装,要学会穿西装系领带。所以三叔的很多照片都是西装领带,确实精神很多!记得三叔第一次从香港回来时曾送给我一条领带,那是一款窄幅棕色的港式领带,我非常喜欢,一直用到现在。
看地形。三叔曾与我提到他每到一个新的地方,都必然仔细观察地形,看清楚附近有什么地标,哪里是出口,有什么办公室,有哪些人等等。这个习惯与我自己的习惯相似,所以记录在此。
陆游后代。三叔最大的贡献是考证出了我们陆家是南宋著名大诗人陆游的后代!他如何考证出了这一点我不知道,但是能让我们和几百年前的大文豪扯上关系,已让我觉得莫名的高兴!三叔最喜欢陆游的钗头凤,那也是我自己最喜欢的一首,每每读来都有千丝万缕不能言又道不尽的愁绪。陆游在沈园墙上大笔一挥留下了他的千古名句与凄美的爱情故事: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这首词三叔随口就能背出来。
因为我想做的事情是我真正热爱的,所以坚持做下去,就会感到充实与幸福
我热爱我的事业就如热爱自己的生命一样,这是我一切动力的来源
尾声
陆道培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已经遍地开花,过去肆虐人类的白血病已被逐步攻克。预计今后十年内我国必将完成三万到四万例以上的骨髓移植,至少将有两万名以上的患者得到拯救。陆道培从一九六四年起建立和发展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必将在我国医学科学史上留下灿烂的一页!
陆茫写于2017年4月1日NYC . USA
责任编辑:陆大愚 冯钰雯
陆茫文学:
相关链接:
本文及其中照片等素材由原作者陆茫授权于【陆氏医讯平台】独家发表,转载请联系后台或注明出处。
「 合作请联系邮箱:superfish8@vip.qq.com 」
觉得不错,请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