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探秘风靡欧美力量界的“补偿性加速技术”!健身进阶必收藏,慢慢读。

陆肆壹 FitEmpire健身领域 2018-08-06



神经系统是通过运动神经元控制(肌肉)肌纤维收缩的。一个运动神经元及其支配的所有肌纤维,就构成了一个运动单位(详见下图)。




我们每一次主动收缩肌肉完成某个动作,都是少量或大量的图上这种东西被激活所产生的结果。


神经系统总是倾向用较少的运动单位恰到好处地完成动作、除非它认为真的有必要解决棘手的情况,才会募集所有的运动单位。


你所募集的运动单位数量越庞大,神经系统需要启用的“募集门槛”就越高。当最大的高门槛运动单位启动时,你会制造强大的力量和速度。


高门槛单位之所以最有力,可不是因为它舍弃隔离了其它较弱较慢的中小单位,而是因为:当最大的运动单位启动时,它自然已经带动了所有的中小单位一起参与工作,这种强力和快速是全部运动单位一齐协同努力的结果。(理论依据上个世纪50年代哈佛大学神经学家Elwood Henneman发现的大小法则……)




你可能好奇为什么我总喜欢围绕神经系统来分析问题,很简单……如果你知道我的训练经历,知道我曾在忽视神经系统科学的情况下给身体造成严重的伤害,就会理解我为什么对相关话题情有独钟。


不是所有人都能够科学合理地启用高门槛运动单位,这是我们要率先知道的事实。


你让一个常年久坐不动的程序员去启用高门槛运动单位举起杠铃,那几乎是不可能的。


对于这类没有任何力量训练经历的人来说,常年的生活习惯根本就不需要他们的神经系统做出太多努力,所以他们的神经募集能力也非常微弱。除非遇到恶犬袭击之类的生命威胁,否则他们的高门槛运动单位是很难真正被启用的。




健美训练也一样,初级训练者很难募集并利用到高门槛运动单位,因为他们的训练经历短,神经系统善未真正开发。


不过这无关紧要,因为初级训练者不必太关心这种复杂的问题,首要任务是先掌握好标准动作,找到目标肌肉收缩的感觉。至于比较成熟的中高级训练者,有意识地在训练中培养募集高门槛运动单位的能力,则具备非凡的意义。


那么,到底怎样才能科学地募集启用这该死的玩意?


每个人都有过类似的经历:地上放着一只桶,你知道桶里装满了沙子非常沉重,并不是很有把握能提起这个重量。然后你卯足了劲上前奋力将桶里提起来,此时猛然发现桶里装的是木屑而不是沙子!


施加的力度与偏轻的重量结合,动作过程转化成了很高的速度,你让自己晃了个踉跄。


表面上看,这只不过是个很普通的意外。但用神经系统科学来解释这个过程,情况就有趣了:当你意识到自己要提起一个沉重的桶时,神经系统率先紧张起来,动用比较大的运动单位去应付这个情况。


假设你真的提起一个装满沙子的桶,动作速度可能并不快。但换成较轻的重量,则转化成了超高的速度……


同样的,拿肌肉抗阻训练来解释,当一个健美运动员严格使用1RM的90%~100%重量做动作,必然已经募集到了高门槛运动单位,因为此时几乎所有肌纤维都必须参与工作。举起这么大的重量,动作速度必定是缓慢的,没法快起来。


但我们都知道,在健美训练中只有极少的情况下去使用1RM的90%~100%重量。常规训练的大部分时间里,我们都应该采用低于这种重量的范围做组。


这就引出了问题:如何在使用低于极限重量的情况下募集到门槛最高的单位?——答案正是:速度。


根据:力 = 重量 x 加速度(F=ma)的公式:当重量一定时,你移动重物的加速度越大,你所需要制造的力就越大,意味着你所启动的运动单位门槛越高、所动用的肌纤维越多,这是无可辩驳的。


换言之,在健美训练中,使用低于极限重量的范围做组,却依然想要让最有力的高门槛运动单位主宰动作过程,那么合理有效的方式就是——以最大加速度移动重量!或者称其为“补偿性加速技术”。


当我们使用大重量(1RM的70%以上),并配合最大加速度,就能够帮助神经系统募集到门槛最高的运动单位。如果你的训练长期处在这种轰炸高门槛单位的模式中,神经系统为了适应,会积极地发展最具备体积优势的IIb型快肌纤维。




总结补偿性加速的优势:


● 唤醒了高门槛运动单位;


● 充分地利用并保护了神经系统;


● 提高了肌肉细胞中营养受体的敏感性;


● 帮助我们建立动作节奏,深度激发了力量增长的潜能;


● 缩短了完成动作所需的时间,增加了肌肉在单位时间内移动的负荷总量。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