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写给母亲的文︱蒋玉珊 :纪念母亲诞辰100周年

2017-11-05 蒋玉珊 当代汉诗平台




母亲名邓淑媛,18岁时嫁给父亲, 从此在云盘町书家铺牌楼院生活了一辈子。壬辰(2012)年九月初九,是她老人家诞辰100周年日。

多少年来,我一直想为母亲写点什么,却迟迟没有动笔,一次又一次将这日益强烈的心愿压抑着,那是因为我对母亲的思念太重,愧疚太深,想说的太多太多而不知该说什么了。

古人云:父母在,不远游。我却十多年远离父母,流浪天涯,直到1983年方回归故里。母亲,您要原谅您不孝的儿子。

晃眼,母亲离开我们已十八年了,我却觉得并不很遥远,多少个夜晚,只要我躺下,就不由得想起母亲,母亲慈祥的笑容,非常清晰,她生前的一幕幕事情,仿佛就发生在昨天;多少个夜晚,看到母亲的身影,呼唤着“妈妈”从梦中惊醒。

母亲这辈子,真的不容易啊!

母亲活了八十三岁,从生到死,再苦再累以及不管受什么屈辱,从来没有怨恨,没有后悔,没有哀叹过,其实母亲是个很柔弱、很胆小的人,她见到蜈蚣、老鼠,都怕得要死,也害怕打针,见血头晕,但是,她的骨子里却透着一种常人所难有的坚毅。她这一辈子,什么都赶上了。母亲出身贫苦家庭,从小缺吃少穿,嫁到蒋家,又受到婆婆的百般虐待,土改时父母划为地主,紧接而来的是“吃大锅饭”、大跃进、饿死人的“困难时期”及史无前例的“文革”,母亲所遭受过的种种罪孽,至今想起,心栗齿寒!


解放前,我家是奶奶当家,奶奶活像《孔雀东南飞》里那个厉害婆婆,她嫌母亲家穷,一直看不起母亲。那时一家子有十一口人,做家务就是我母亲一人,常常,奶奶就和四个姑姑在房里说笑,打字牌,吃水果,母亲将做好了的饭菜还要送到她们眼眉前去。家庭经济来源全靠父亲,他常年在冷水滩做生易。父亲是个出名的孝子,一切都听从奶奶的。每次回家,父亲都要买很多东西,吃的、用的、穿的都有,一手全交给奶奶(包括做生易所赚的钱),还要陪奶奶讲话,汇报生意、生活等情况,到深更半夜才许父亲回房见母亲。奶奶将东西分给姥姥(老奶奶)、叔婶、姑姑们,就是不给母亲。一次,父亲离家前留了一只银元给母亲。母亲第二天不声不响的去扯了一块蓝士林布,开了几个夜工,为自己做成一件衣服。后来被奶奶发现,大为光火。奶奶将母亲传到房中,一顿臭骂。母亲不服气,说一年请裁缝为姑姑们做衣做上个多月,我拿我男人的钱给自己缝一件衣都不行吗?呸!奶奶嫌母亲抵撞了她,羞恼成怒,命四个姑姑一齐动手,将母亲的衣服剥笋一样一层层剥下,奶奶点燃纸眉火,对着母亲的奶子呼地按下去,随着母亲的尖叫声,就有一股带着肉焦臭味的青烟腾地升起……


奶奶是1960年饿死的。奶奶下不了床其实还不到一天时间。此前,奶奶搭信给三个姑姑(已死了一个姑姑),叫她们来看她。可奶奶眼睛都望穿,却没有一个姑姑落屋。那天中午,母亲给奶奶送饭去,奶奶狼吞虎咽,眨眼功夫就完成任务。奶奶说:你帮我擦擦身子,让我干干净净走吧。母亲感到奇怪,怎么讲这种话?说娘,看你吃饭还挺有精神的,莫胡思乱想。奶奶落下眼,就显示出死相来。母亲赶紧打来水,给奶奶擦身子。看着看着,奶奶脑壳一仄,说死就死了。那时候的人,死起来真是够快的。也不知是谁传的讯,黄昏时节,大姑、三姑、满姑都赶了回来,在奶奶房里哭咆咆的。虽然,这一年来,她们一直没来看奶奶一眼,但如今她们来了,愿为奶奶办理后事,母亲想,她们还是讲母女情份的。断夜后,她们的哭声停息了。母亲一觉醒来,还听到姑姑们在奶奶房里大声议论什么,吵架似的。第二天一大早,母亲却没有听到一点响动了。过去一看,姑姑们的影子也没有了。奶奶房里拿得动的用具、衣服、被褥等等被洗劫一空,连奶奶身上那套新寿衣也被剥去了。那时,父亲身害严重水肿病,住在公社疗养院,叔叔一家在外地,奶奶的后事自然落在我母亲一人的头上。母亲哀求队上两人来帮忙。他们仅一个要求:吃一餐饱饭。这要求在当时来说是极奢侈极苛刻的。那时,社员们都在公共食堂领缽子饭,就靠那一口饭维持生命,拿什么让他们吃饱呢?可又不能让奶奶的尸体烂在屋里呀。母亲就和食堂里的人打招呼,减自己一天的口粮,(人死了照例要加一天的口粮)全部加给帮忙的人吃。埋葬奶奶那天阳光明丽,山河蒙上一片红光,耀得睁不开眼。那时我和哥因工作关系也未回,只有我的弟弟和两个妹妹跟随母亲去给奶奶送葬。奶奶的棺木早换杂粮吃了。奶奶的尸体被装在一只破木箱里,上面罩了一床满是补丁的青花被面。没动响器,没有哭声,一行人慢悠悠地穿过稻穗开始泛黄的田野,走进灿烂的夏天,那真是一卷无声无息的美丽图画。


人说:患难见真情。我的母亲在生死关头,绽放出的是绚丽的人性光芒!

不做父母,不知道做父母的艰辛,不做父母,不知道父母对儿女那种牵肠挂肚的思念与担心,不做父母,怎么能理解母亲对儿女那种无私的大爱。

1960年,村里饿死了很多人。后来,公共食堂解散,粮食指标下放到户,母亲欣喜说,大难挨过了。我那时在县剧团,躲过了大饥饿一劫。母亲为了给父亲、弟妹们吃饱,天天去扯野菜,刮树皮,挖麻丝蔸,掺和那点点口粮(食堂每天发当天的口粮)做成粑粑(代食品)。吃时按各人的口粮标准分粑,那时小妹才上小学二年级,能在几秒钟内,算出一两米占几个粑(包括小数点后的一位数)。讥饿逼着人变聪明啊。母亲常常从自己的份子里拿出一二个粑,轮流加到弟妹的份子里。逢年过节,从食堂里领回几两肉,母亲按份子用线扎了,放锅里蒸熟,然后各吃各的那一份。母亲也总是要分点出来给弟妹们吃。后来有人说母亲小气,可谁能像母亲一样,从牙缝里省出一点点食物来匀给子女吃,那无疑是从自己身上割肉啊!在那种特殊时期,母亲那样做,是最公平最无私的了。



母亲给了我两次生命。第一次当然是生育了我。第二次是我进中学那年,害了一场大病,当晚被送进县人民医院。第二天清早,一个堂姐回家报信。那时父亲在广西烧红砖。母亲托人照看弟妹,就跟着堂姐跑,一双小脚也不知怎么的能“飞”了,一忽儿功夫,母亲竟把堂姐以及一个个在她身前那些卖柴的挑脚的全甩到身后去了。历来怕打针的母亲,为抢救我,两次主动为我输血。医师当时对母亲说,你儿子的病难得治好,即使现在救了他的命,将来也可能是个傻子了。母亲丝毫也不放弃,治!也许是伟大的母爱感动了上帝,三天后我就出了院。这时父亲也赶回来了。在父母精心照料下,我在家休养一月,又继续上学。那期期末考试,除代数59分外,其余各科均在70分以上。母亲听父亲念完我的成绩单,抱着我大哭:我儿不是傻子!

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岁月里,母亲过的是什么样的日子,我说不出口。直到1979年2月,父母脱了“帽子”,才过上开心的日子。两个妹妹都成了家,外孙、外孙女都长得好。1980年,弟弟也成了家,第二年便生了个胖小子,母亲喜得笑垮口了。小侄子长到三岁时,母亲忽发现他有些不对劲,到医院一检查,是害了小儿麻痹症。弟弟和弟媳有忙不完的事。母亲就天天背着她孙子去医院给他打针。到乡卫生所有半里多路,要经过芋头塘,路狭窄,尤其是雨天,特滑。母亲走在泥泞的小路上,像走钢丝一样小心翼翼,父亲像岩鹰筛翅一样张开手在后面作保护,那情景真是扣人心弦!就这样风雨无阻,一月后,小侄的病痊愈。


父亲去世后,母亲感到最苦闷的是寂寞。

我只有过年时才回故乡陪她几天。记得1993年,我带领妻子和女儿回家过大年,母亲笑出眼泪。每晚,我陪母亲讲白话,有时讲到凌晨一二点钟。妻子说,你母子哪有那多的话讲。我说主要是我们团聚的日子太少,母亲过寂寞的日子太多了。而且,那时母亲就再三嘱咐我,说我会写文章,要记住她一生的苦情,将来好为她写篇祭文。正月初六,我和妻子要赶回新田。母亲直送到搭车的地方,分手时,母亲抱着我的满女,眼泪巴沙地说,让奶奶多看一眼,你们难得回,奶奶以后恐怕再也看不到你们了。

母亲健在的时候,我们总是粗心大意,没把她放在心上,甚至为一些小事惹母亲伤心,也觉得无所谓。一旦母亲离我们而去,就会深深感到,对母亲生前的一丁点儿的不敬,也会换来失去母亲后的巨大悲哀!

1994年7月3日中午,接到小妹电话,说母亲病危。我当时心里轰地一声巨响,母亲一生没吃过药,打过针,有个小病小痛,她嗯都不嗯一声就挺过去了。怎么就“病危”了呢?想起她年初对满女说的话,难道她的预感这么灵验?那时新田去祁阳要绕道过道县、双牌,当天想了好多办法,赶到祁阳已晚上八点多,到家还有二十多里,又租了摩托。母亲,你等等我,等等我!摩托像一只孤雁哀嚎着在夜的深渊飞驰,感情的重负像一座山朝我压来,几乎令我窒息。可是迟了,已经迟了!院门外的干田里,摆着副封了口的黑棺木,棺头地上的长明灯火拖出乌黑的烟雾。三寸木板,已将我母子隔离在阴阳两界,我连母亲最后一面也未见着。我伏在棺木上恸哭,我将永远失去了母亲!

回屋,礼生要我为母写祭文,我当时心里空空洞洞的,魂也不知飞至何处,还能写什么呢?就是今天,我也无法把她老人家一生的苦情表完全表达出来,这里,仅是从“大海”里捞上一滴“水”而已。母亲,原谅儿子,我辜负了您的期望。

在母亲逝世后的那一个月中,我总是一觉醒来,就再也睡不着。在门前的坪里走来走去,回忆母亲的一生,直至天明。妻子担心我神精错乱,跑来安慰。我仰望天空,说我很清醒,你看,地上一个人,天上一颗星,母亲就是那颗最亮最亮的启明星,她用她的勤劳、善良、宽容、坚毅及无私的爱,照耀着我们走向光明、美好的明天。

~欢迎点赞分享~

征稿当代汉诗平台首届“写给母亲的文”比赛面向全国征稿

百善孝为先  感动就赞赏


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13874691006交流QQ:206916567(群)主编微信:taoran666投稿邮箱:548891006@qq.com
第二届年度诗歌奖

当代汉诗年度奖,近2万元大奖等你拿……当代汉诗第二届年度诗歌大赛设年度金奖一名,奖金6000元,年度优秀诗人奖十名,年度优秀作品奖十名,详情请关注当代汉诗微信号,进入公众号,点菜单“投稿须知”,查看“年度征文”。平台所有比赛及原创投稿,自愿参与,请作者认真查看投稿须知选择投稿。欢迎您成为当代汉诗原创团的一员。

陪你读书(请点击阅读➜):能够永久流传于世的,除了伟大的人性,就是思想的光辉……


苹果手机给作者赞赏请长按下图识别二维码



平台购书:年少时不懂三毛,读懂时生命已不再张狂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