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线上是形象,线下是销量

2017-12-15 刘春雄 新经销


传统营销时代,线上线下泾渭分明。


品牌部、广告部是线上,销售部是线下。


前台是线下,后台是线上。


花钱的是线上,挣钱的是线下。


线上是品牌驱动,线下是渠道驱动。


线上是形象,线下是销量。


 1 

 

后来,雷军说,可以不要线下。


靠互联网,线上也可以有销量。


线上有流量,就有销量。流量即销量


传播即渠道。这是我的说法。电商即如此。


某一天,流量可能突然消失了。


金焕民老师经常说,中国企业像螃蟹,一红就死。


比如,雷军,红过,有流量,但现在流量少多了。


传播没有了,渠道也就没有了。


现在,雷军说,最大的失误是忽视了线下。


早干嘛去了!


我的体会是:别相信猪飞上天时说的话,摔下来时说的话更可信


 2 

 

方刚老师说,渠道自带流量。


渠道驱动之所以成立,就是渠道自带流量。


而且,渠道还是最稳定的流量。


方刚老师曾经带领一支渠道铁军,专挑品牌打,体会很深。


当然,单一流量都靠不住。所以,方刚老师也在转型互联网。


没有人永远站在传播的中心。注意力的稀缺,永远在制造传播的中心化。


新的网红上来了,老的网红就得褪色。


没办法,注意力才是永远稀缺的资源


传播,其实就是争夺注意力资源,而且只有成为传播中心,传播才有效。


 3 

 

流量即销量。没错。


渠道自带流量。同样没错。


线上流量可以增强线下渠道。百雀羚的传播即为一例。


线下销量可以转化为线上流量。消时乐即为一例。


线上线下均衡,江小白即为一例。


江小白,大家关注的是线上,我看到的另一面是线下。


线上线下皆传播。所以,我说 「 4P皆传播 」。


 4 

 

攻城,需要突破,靠的是锐利。


守城,需要坚固,靠的是没有弱点。


攻守兼备,很难,但是目标方向明确。


互联网好像是去中心化的,但注意力的稀缺,必须制造更大的中心。


同步共振,这是去中心化时代制造中心化事件的基本原理。


红得很突然,退得很无奈。这是互联网时代必然的困惑。


4P 皆传播,可以靠 1P 突破,但必须快速过渡到 4P 正常运营。


要是雷军红的时候就重视线下多好啊,何必等到现在呢?


可惜,人性使然啊!


 5 

 

“4P 皆传播”,这个观点也需要传播。


传播,要抓住注意力焦点,焦点在新奇。所以,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是新闻。


4P 皆传播,无论是 4P ,还是 IMC(整合营销传播),都是老东西。


一直有人说,能否找个新名词。


我还真没想好。


 6 

 

4P 皆传播,最难在线下也传播。


渠道是 “一VS一” ,传播是 “一VS多” 或 “多VS多” 。


人即渠道。深度分销,打的是人海战术。


脚即渠道,渠道是人际关系。脚到嘴到,才是人际关系。


20 年前,曾经提倡过 “四千四万” ,即踏遍千山万水,走进千家万户,想尽千方百计,说尽千言万语。也曾经提倡过 “四勤” ,即腿勤,脑勤,手勤,嘴勤。


那个时代没有互联网,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据说中国有 8000 万营销人,都在做渠道工作。因为渠道即流量,人即关系。


可以说,渠道驱动托起了中国企业,在没有品牌驱动的时候,幸好有渠道驱动。


深度分销难以为继,也在于渠道驱动效率太低。


 7 

 

互联网是营销的最佳武器,我不知道为什么有人对它那么反感。


有了互联网,线下即线上。


脚到之处,关系建立,关系即渠道。


无论渠道,还是终端,本身就是一个小中心,本身就影响很多人。


渠道的每个环节,都可以视作 KOL 。


渠道的每个人,都可以是传播的发起者。


渠道的每项活动,都要具备传播价值。


 8 

 

线下即线上,需要重新给营销人员定位。


线下人员不仅要负责销售,还要负责区域传播。


线下即线上,需要重新给营销人员赋能。


传播是项新技能,线下人员也要掌握。


线下即线上,需要重新规划每一项推广活动。


每一项活动,都应该有传播价值,都应该通过传播放大。


文来源:刘老师论坛(ID:liuchunxiong1964)


-END-


版权问题 | 商务合作 | 项目咨询 | 读者投稿

电话 | 微信号: zbwx15854817671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