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广科读书FM | 一篇读后感,送给刚剁完手的各位。

阅读推广中心 广东科技学院图书馆 2021-06-30


《活着》——余华


☝点击上方音频,一起进入读书的世界



死有余辜,活有余罪,书有余华


“《活着》里能看到衰败,能看到颓唐,能看到离奇却又平凡的人生。你看见兴盛;你看见圆滚滚的妓女;你看见不孝和温顺;你看见生活怎么样折磨一个人。”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塌楼房。万贯家财一朝亏空,遇上战争和文革这两段中国史上最为黑暗的时代,至亲先后离他而去,只余他一人和老牛相依为命。


福贵借以余华平谈的笔墨笑谈坎坷一生,把话说完了,悲伤留在了心底,也许这就是《活着》最大的特点吧,作者余华也在自序中说道:“对《活着》而言,生活是一个人对自己经历的感受,而幸存往往是旁观者对别人经历的看法。


电影《活着》片段


《活着》中的福贵虽然历经苦难,但是他是在讲述自己的故事。


我用的是第一人称的叙述,福贵的讲述里不需要别人的看法,只需要他自己的感受,所以他讲述的是生活。如果用第三人称来叙述,如果有了旁人的看法,那么福贵在读者的眼中就会是一个苦难中的幸存者。”也许余华是要借福贵的口告诉我们生活是属于每个人自己的感受,不属于任何别人的看法。



《活着》一书读起来非常流畅、简洁,并且能很好地代入故事当中,迸发出浓烈的情感。即使在书中字里行间并无刻意地去花大量的笔墨来渲染气氛,就似在村里听村头老一辈在吹嘘其一生。平平淡淡,安安逸逸,细水长流。你不需刻意地去揣摩,推测笔墨、故事,只需沉溺其中缓缓地倾听。


福贵的一生在翻页间转折,在余华灵巧的笔尖下,福贵的生活被一次又一次地推进巷口拐角。当你以为他将会重新开始生活时,命运这时却跳起了舞。


电影《活着》片段


或许福贵的一生也正是爷爷辈的老农民所历经过的吧,抗日、内战、三面红旗、人民公社、十年文革到最后的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虽说戏剧性,却又不失一份真实,也透过福贵的一生映射出从旧中国以来农村社会的发展境况,社会现实吧。


电影《活着》片段


虽说故事情节惨淡,却又不失一份温情。


或许输掉家产是福贵命中一劫,却让他感受到了父母给予他的真情,让他幡然悔悟重新做人。妻子家珍,虽然是有钱人家的千金,却从没有大小姐的做派,凭着福贵在开篇好吃懒做、吃喝嫖赌的做法,她完全可以在福贵落魄时离他而去,也不会落人口实。可是她却陪着富贵一生共苦难,即使在他被抓去当壮丁不知所踪的日子,也依旧坚守着他们的家。


福贵一生最大的福分,就是娶了家珍吧。说到儿女,也很是听话,懂得替福贵分担。


至今仍记得第一次看《活着》的时候,一直沉溺在书中,连天黑了也未觉,心随着福贵命运的转角而动,情绪也在随之忽起忽落,怒其不惜,叹其不争,哀其不幸,最后只余下苦涩了,久久无法自拔。



到现在还记得当看到有庆的死时,心像是被猛然一击,甚是难受,那么单纯朴实的孩子,惨死的理由却如此荒诞;还有最后苦根的死,记得那时我重复看这段多次,对其感到不解许久,“吃豆子能撑死?”最后我才明了,一个没长大的农村小孩,饱一顿饿一顿的,有食怎会不食?那个时代的艰辛,我从书中方体会一二,合上书来,心情又被带到那零碎的岁月中久久不释怀。



对于那个时代来说,死了有余辜,活着也有余罪,那些故事离我们太远,好在对于我们来说,了解那个时代,书有余华。也许这就是余华的魅力,话说完了,情感留在心底。


//////////


本期推荐书单

更多相关书籍可自行检索获取哦



作者:19级会计本科7班 邓秋枫

主播:李顺利

审稿:阅读推广中心 蔡梓铭

编辑:阅读推广中心 凌旭盈

图片来源:网络

书单整理:王寒凌

音频处理:木木同学

责任编辑:黄维宁

广科图书馆

一起分享读书的点滴

微信公众号ID :gdst_lib

你点的每个赞,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