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老人摔倒扶不扶?上海市民给出“标准答案” !《民法典》为他们“撑腰”

陈颖婷 上海法治报 2021-07-14

近日,湖北一老人受伤倒地后,围观路人不少,但出手救助的寥寥。这也再次引发了公众关于老人跌倒到底该不该扶的讨论。见义勇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由于种种原因,老人倒地扶不扶、遇见小偷追不追,遇见难事管不管?成为了有些人心中的道德难题。
428日,2021年度上海市见义勇为先进(群体)表彰会召开,27名上海市见义勇为先进个人和先进群体受到了表彰。记者注意到,在受表彰的见义勇为先进个人中,有多位市民在危急中救助倒地老人,其中最小的仅15岁。 他们表示,《民法典》设立“好人条款”,也让见义勇为者“出手”时更有底气。



中学生的教科书式急救


2020年10月27日晚上,当时仅15岁的盛晓涵放学回家。他途径黄浦区斜土路附近,见到一群人围拢在一起,还有人在大声呼救。“我感到事情不对,便挤了进去。”盛晓涵告诉记者,他看到一名老人倒在路边后,脸色青紫。摸了摸老伯的颈部,发现老人体温已经下降,且呼吸已经非常微弱,并伴有尿失禁的情况,根据他所学的知识,他感到情况不妙——因为这一切都符合心脏骤停的特征。


为了确保老人不是因为被噎住而导致呼吸困难,他先用海姆立克急救法在腹部挤压了两下,发现没有任何食物吐出。“我从小学到中学,都从学校开设的急救课程中学习过急救知识,但真正的实操这是第一次。”盛晓涵一边请旁边的人拨打120,一边将老伯身体放平,解开老人胸前纽扣,回忆着老师上课所教的技术要领,开始体外按压。为了让救援更有效,他指导同行老人进行“鼻式人工呼吸”,协助救人。



经过五六分钟的连续按压,王老伯有了自主呼吸!他不敢停手,直至120赶到。老伯的随行朋友拉住盛晓涵,询问他的名字,他却不愿透露,最终只被拍下了一张并不清晰的照片。后经医院诊断,老伯是大面积心梗,若非抢救及时,后果不堪设想。


1个多月后,老人康复出院,他希望找到救命恩人。那张照片尽管不清晰,但他校服上的格致中学的校徽,还是让老人找到了学校。老师们一下子就认出了盛晓涵,这时大家才得知发生在一个多月前的“惊心一幕”。


 “我当时没有太多想法,就是想救他。”盛晓涵说,按压式心肺复苏若要保证效果,至少下压5厘米,这实际上非常耗体力,“但我救人时根本就没感觉到累,第二天才感觉到两个手都抬不起来。”盛晓涵表示,看到老伯从脸色青紫渐渐恢复正常,感觉自己的急救知识在关键时刻派上了用场,他觉得很有成就感。


“我只是做了一个医生该做的”


盛晓涵能够成功实施急救,源于他对医学的兴趣。在会场,他也被另一位见义勇为先进个人、武警上海总队医院外一科军医樊华“一眼相中”,鼓励盛晓涵高考时报考医学院校。“我觉得你已经具备了一个医生最重要的医德。”在樊华看来,要做一名医生不仅仅需要精湛的技术,还需要有一颗悲天悯人的心,“见不得别人难过”


上海市见义勇为先进个人盛晓涵与樊华合影


而樊华也一直践行着这一点。今年1月11日7点20分许,樊华开车上班,途径虹许路延安西路路口时看到了奇怪的一幕:两名交警正一脸焦急扶着一个全身瘫软的老人。出于军人和医生本能,樊华急忙靠边停车后下车查看。


“我看到老人脸色不对,神志不清,口眼歪斜,嘴边还挂着口水。”与老人同行的邻居告诉樊华,老人姓陈,今年已经89岁了,当时他在等待过马路,绿灯亮起时,陈老伯却突然倒在地上一动不动。结合陈老伯的生命体征,樊华迅速判断陈老伯可能是急性脑卒中,情况危急,必须立即抢救。她果断与众人将老人抬上自己车,赶往附近的武警总队医院。


到达医院后,医院为老人开辟了绿色通道,经CT检查,陈老伯为右脑大面积脑梗死,医生会诊后,陈老伯被送入ICU,急诊科主任医师现场指挥抢救。樊华又与老人的邻居一起到老人家中,通知家属赶往医院陪护。由于抢救及时,89岁的陈老伯现已恢复神智,转危为安。其实,这样救助老人的事对于樊华来说并不罕见,她说她只是做了一名医生应该做的事!


八旬老人用生命捍卫正义


在表彰会上,还有一名特殊的先进个人。81岁的张士新永远“缺席”了表彰会,他的儿子代替父亲参加了表彰会。


张士新的儿子代替父亲参加表彰会


2020年7月13日17时15分许,张士新晚饭后出门散步,行至离家西100米的徐行镇伏耀路处,发现一名男子正在路北侧撬盗设置防护网的铁柱杆。


见该男子用铁锤把一根铁柱杆根部的水泥墩子砸掉,放上人力三轮车时,退伍军人出身的张士新立即上前阻拦制止,拉住铁杆不让他偷走,并表示要报警。两人争夺中,该男子仗着年轻力大夺过铁栏杆,见张士新要去捡掉在地上的锤子,便操起铁柱杆挥向张士新,张士新被打中头部倒地。该男子有些害怕,将张士新拖至路边,然后骑三轮车带着已装在车上的另外3根铁柱杆逃离。


约20分钟后,同村村民徐某某开车回家途经此地,发现和认出了路边昏迷不醒的张士新,立即通知家属,并送至嘉定区中心医院抢救。虽经医院全力抢救,张士新终因伤情恶化抢救无效,于7月17日死亡。经上海市公安局物证鉴定中心鉴定:张士新的伤势系生前被他人用钝器打击所形成,鉴定意见为:符合生前被他人用钝器打击头面部致颅脑损伤而死亡。


经公安机关侦查,犯罪嫌疑人韩华昌于7月15日被抓获,并因涉嫌故意伤害罪被依法刑事拘留。今年2月,市检察二分院向二中院以故意伤害(致死)罪对韩华昌提起公诉。


法律给了我们伸出援手的保障


近年来跌倒老人讹人现象让很多人不敢去扶,而这也招致整个社会人情变淡,人心变冷的恶性循环。当被问及担心遇到讹人的倒地者,或者没有救好,是否担心会被追究责任?所有的见义勇为者的回答都很一致:不怕!下一次依然会毫不犹豫“出手相助”。


盛晓涵说,看到媒体上有些报道中许多人有顾忌,所以不敢向倒地老人伸出援手,他很不服气。“我想用自己的言行告诉更多人,我们的社会有许多的温暖。”记者了解到,就在救助老人的第二天,盛晓涵还救助了另一名因为迷路而体力不支的老人。


盛晓涵如此有底气,也在于法律对于见义勇为者的保护越来越全面,让见义勇为者流血又流泪的场景随着《民法典》的颁布而渐渐远去。

这一条被业界称之为“好人条款”,给社会以良性循环,给好人撑腰。


《民法典》明确规定,善良风俗原则是社会中的一项重要原则,凡是违反了社会善良风俗的行为,法律都将认定为无效,同时法律还鼓励公民实施有利于建立社会善良风俗的法律行为,比如见义勇为、紧急避险、正当防卫等。


《民法典》第183条规定,因保护他人民事权益使自己受到损害的,由侵权人承担民事责任,受益人可以给予适当补偿。没有侵权人、侵权人逃逸或者无力承担民事责任,受害人请求补偿的,受益人应当给予适当补偿。


《民法典》第184条规定,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



市见义勇为基金会理事长胡顺康表示要学习见义勇为先进热心助人的无畏精神,淳朴情怀,乐善好施,扶危济困,用践行见义勇为精神的实际行动照亮人心,温暖社会。要秉承“以最简单的初心,做最纯粹的公益”的理念,努力工作,使见义勇为表彰奖励的社会影响不断扩大,宣传弘扬见义勇为精神的方式方法不断创新,见义勇为工作机制逐步完善规范;要切实维护见义勇为人员的合法权益;大力营造全社会支持见义勇为的浓厚氛围。


市委政法委、市见义勇为基金会领导,各区政法委分管领导,各区见义勇为工作部门人员等100余人参加了表彰会。


记者 | 陈颖婷
编辑 | 王菁

如果您喜欢本文,请分享到朋友圈;想要获得更多精彩信息,请关注我,长按下面的二维码!
推荐阅读



你点的每个赞和在看,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

点分享点点赞点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