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端自然灾害让城市成“信息孤岛”?上海人大代表发声,权威部门回应
近日,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在全球出现。而今年汤加海底火山喷发触发海啸导致汤加的海底光缆断裂,使得汤加全国阶段性与外界“失联”数日,引发全球关注。如何防止极端自然灾害后出现“信息孤岛”成为了城市降险减灾的新课题。上海市人大代表提出建议,从卫星互联网发展、应急体系完善以及应急运转信息系统三方面来提高上海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日前,相关部门对此进行了回复。
上海降险减灾需要“信息化”
市人大代表张娣芳指出,卫星互联网是一种能够完成向地面和空中终端提供宽带互联网接入等通信服务的新型网络,能够实现全球范围内立体化、全天候、全地域的万物互联,有效消除地面通信的“信息孤岛”问题,被视为继有线互联、无线互联之后的第三代互联网基础设施革命。而上海作为我国东部沿海特大型城市,可能的自然灾害主要包括海平面上升、地面沉降、台风风暴潮、暴雨内涝、赤潮、高温、雷击和地震等,具有自然灾害发生频繁,灾情严重和成因复杂等特点。极端自然灾害破坏城市基础通信设施,同时造成的社会经济损失也日益严重。
因此,张娣芳代表建议,进一步加强卫星互联网产业发展,在人才引进、研发补贴、用地指标、示范推广、融资上市、政府采购、资产投入补贴等方面制定专项政策,支持龙头企业、领军企业快速实现融资上市,聚集培育一批细分领域单项冠军、隐形冠军。
同时,张娣芳代表建议进一步完善应急管理体系,加强对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信息共享和灾情会商机制、对救灾物资储备能力建设以及对救灾资金使用和管理的监督工作的完善,规范捐赠物资拨付、发放和使用等环节。
除此之外,张娣芳代表还建议进一步推动应急运转信息系统建设,建立统一的信息共享平台,实现政府组织、非营利组织、企业组织等的信息协同,消除了“信息荒岛”现象,形成城市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合力。
本市将构建“5G+卫星”
天地一体综合信息服务能力
据市通信管理局透露,上海目前拥有莘庄、刘行两大国际、国内卫星地球站。其中,刘行国内卫星地球站开通有多条专线,为国内各类重大活动、突发事件、抢险救灾等提供应急通信服务保障。莘庄国际卫星地球站建设了有线与无线、空中与地面相结合,通达全球的多元立体化的传输网络,覆盖美洲、欧洲、非洲、南极等地区,为我国企业走出国门、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架设了信息传递的桥梁。后续,该局将会同市通信管理局指导相关企业完善覆盖全球的卫星信息网络,实现卫星业务的创新发展,构建“5G+卫星”天地一体综合信息服务能力。
目前,市通信管理局已经成立了防汛防台通信保障领导小组,建立了统一、规范、高效的组织领导体系。该局每年组织通信行业进行多层次、多方位的实战演练,模拟暴雨袭击、机房进水、汛期停电、火灾、倒塌等各类场景,锻炼应急抢险队伍,提升应急处置能力,确保本市通信网络安全稳定运行。
本市关于进一步完善
应急管理体系
市应急管理局表示,目前在牵头修订《上海市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对组织指挥体系,特别是指挥机构、市级基层应急管理单元和基层应急机构等做了细化完善,在突出体现上海特色和应急工作实际的同时,努力构建覆盖市、区、街镇、社区、居村委、小区的应急组织指挥机构体系,压实突发事件应对和相关应急演练的责任主体和相应职责;新增风险防控相关章节,并完善了监测和预警相关内容,着力构建完善本市突发事件风险防范和发现机制,解决突发事件应对和相关应急演练的实战基础;大幅修订完善了应急处置和救援相关内容,吸收固化应急管理和疫情防控经验做法,进一步明确了事发单位、事发地居村民委员会和其他组织的先期处置职责,细化规范了突发事件应对和响应机制,并重点对应对层级和响应等级发生变化、多预案同时启动等条件下的指挥协调作了细化规定,进一步规范突发事件应对和相关应急演练相关工作机制。
在救灾物资及资金方面。市应急管理局基本完成了本市应急物资储备和应急物资装备“十四五”规划初稿起草工作,计划今年以重点推进东部和中部市区联建综合库的建设为引领,积极推动规划各重点工作落地,全面指导并推动各区加强物资储备和规划布局工作。建立健全应急物资和应急装备储备管理考核制度,出台物资储备、仓库管理、调运物品等相关规范性文件,制定完善应急物资和应急装备储备指标评价体系;同时,研究建立应急物资和应急装备厂商企业产品目录论证淘汰和更新机制,按照生产供给能力及产品质量、技术含量进行目录动态调整,不断完善全市应急物资储备体系。
推动应急运转信息系统
建设的完善
据市应急管理局介绍,当前,从国家层面,应急管理部已构建应急指挥网并部署应急指挥系统,贯通了部-市-区上下联动的指挥专线联络机制。市级层面,市应急局已牵头建设了上海市应急管理综合应用平台(其中包括本市的应急指挥救援系统)并与市城运中心、市大数据中心、各区应急管理局协同联动,确保应急信息的有效传递。同时,针对各个相关领域的应急专业处置和救援,市应急管理局正在建设和谋划启动上海市危险化学品全过程监管信息系统、上海市自然灾害综合监测预警系统和应急救援物资统一调度系统等的建设。按照上海全面数字化转型和“一网通办、一网统管、两网融合”的总要求,最终构建起符合统一指挥、反应灵敏、上下联动、横向协同需求的应急管理综合信息平台,消除信息孤岛、信息烟囱等现象,与各专业部门协同形成城市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合力。
记者 | 陈颖婷
编辑 | 张旭凡
如果您喜欢本文,请分享到朋友圈;想要获得更多精彩信息,请关注我,长按最下方的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