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92所高校、288件来稿!高校学子践行法治中国建设,今年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谢钱钱 上海法治报 2022-12-23


法学教育如何拥抱社会实践?实证研究与法学理论如何碰撞出精彩火花?走出课堂、走向广袤的法治天地,第一届“从法杯”全国大学生“法治中国”调研大赛上的思想交锋尤让人印象深刻,近日,第二届“从法杯”法治中国调研大赛在上海顺利举办。


本次大赛由华东政法大学主办,指导单位为中国社会学会法律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司法部公共法律服务协同创新与数字治理研究基地、《人民法治》杂志社,由华东政法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华东政法大学法与社会研究中心、华东政法大学社会调查研究所承办,从法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法治报协办。


记者获悉,初赛阶段共收到来自全国92所高校的288件来稿,投稿数量相较首届大幅增长。零工经济背景下的新型劳动关系及其权益保护?个人信息保护法的适用评估和全面落实?在法治中国建设之路上,一批批有志青年潜心投入到关乎民生的法律问题实践调研中,他们将带来怎样的观察?


原文刊载于《上海法治报》2022年10月25日B7“法治青春”版面


法律权益保护、司法实践...多选题感受法治中国建设的脉动


醉驾入刑,是社交平台上长盛不衰的话题。去年两会期间,该话题又再引关注。醉驾入刑十年,缘何“醉驾”仍频繁引发讨论?来自华东政法大学社会学系本科三年级的蔡婉玲,敏锐地意识到,问题背后有着更多法律社会学理论的思考与实际挖掘的可能性。于是,借着第二届“从法杯”法治中国调研大赛的契机,一支由社会学、法学、计算机系专业学生组建的小队就此成立。


在翻阅资料过程中,小组成员们逐渐发现一个惊人的事实:每年30万人因“醉驾”入刑,“醉驾”成为刑事案件中第一大罪。为何数据居高不下?比起法律适用、司法实践等,蔡婉玲小组再三思索后,选择从社会治理这一角度,探究影响醉驾的因素、如何通过结构性的设计降低醉驾。


醉驾入刑,关乎民生。在本届大赛的来稿中也有很多小组将话题聚焦于民生相关。记者获悉,初赛作品共收到了来自全国25个省份、92所高校的288件稿件,投稿数量与去年相比增加近7成。

法律权益保护、司法实践与社会治理法治化是最受关注的三个领域,其中“法律权益保护”类投稿就有65篇:如何保护零工经济背景下劳动者的权益?如何全面落实个人信息保护法?......此外,不少来稿也高度关注中国的法治实践,选题与司法机关工作的关联度非常高,例如涉及“立法机关”的投稿便占据13%。

作为本届大赛的评委,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学院的何珊君教授非常欣慰,“选题范围很广,一部分是传统话题的新讨论,在总的题材中权重较大,比如法律权益保护与司法实践,法律适用与民间法研究等;其次是社会治理法治化,例如公共法律治理,法治建设与乡村建设等新选题比重也不低。涉互联网、涉疫情的选题,和类似关注司法职业中女性群体的生存境况与她们的职业发展空间等小众的特殊选题,则是紧扣了时代脉搏.....”在她看来,这反映了高校学子对于现实问题的关注与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扎根在社会现实的土壤实现法学研究与实证研究对话


除了选题,最令何珊君印象深刻的,则是许多报告都采用了科学的调研方法。“本科生法学教育过多地集中在理论学习上,而此次大赛很好地将社会学的调研方法、社会学的视野与法学研究相结合,使得参赛作品的现实意义大幅度增强,同时,对中国法律社会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实际上,“从法杯”就是一个法学、社会学等学科交叉融合的“练兵场”。

“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小组最担心的是如何开展实地调研。”蔡婉玲坦言。由于疫情影响,蔡婉玲小组难以按预期规划集体外出调研,如何得到充分可信的调研信息?

巧合的是,小组成员们来自五湖四海,居住地从省会城市到地级市。于是,成员们各自走进街头巷尾,利用群际传播,访谈记录、问卷调查,倾听基层的声音。“智慧源于人民大众”,这是小组成员们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在实地调研中,驾驶员们的畅所欲言化为成员们笔下的一个个金点子。

蔡婉玲小组在网上制作调查问卷

“样本焦虑”无时无刻不困扰着小组成员。后来,成员们又拉了一位计算机系的同学加入,调出了从2012年到2021年间总共十年裁判文书网上涉醉驾的140多万条信息,让数据“开口说话”。案发时间、空间、被告人社会特征......一幅幅大数据画像被科技手段勾勒出来。“虽然很辛苦,但这份数据给了我们报告撰写充足的底气!”蔡婉玲说道。

小组成员数次在线上讨论

这些精巧严谨的调研逻辑背后,离不开指导老师的指引。

西南政法大学人权研究院(人权学院)副院长孟庆涛告诉记者,他会启发同学们从身边“小题”切入,挖掘深层次的社会民生问题。从定位选题到设计提纲,在跟00后学生打交道的过程中,孟庆涛从同学们看待、关注问题的独特视角得到了启发。他也建议,“不要盲目跟风追热点,而是应该透过现象看本质,挖掘出真正有价值的法治问题。

“法学首先是社会科学,是实践之学。”孟庆涛说道。他认为,这样的调研大赛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研究能力,为学生进一步深造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同时,立足于实证研究的法学竞赛项目也给孟庆涛授课带来启发:法学本科阶段的学习要提高学生法治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何珊君认为,此次大赛能使学生们对中国法治现实有直观、真实的体验,从而使得年轻一代的法律学习开始从教室走向田野,让法律教义学与法律社会学直接对话。比如小额诉讼程序适用研究,是传统法律教义学中的一个常规选题。但采用实证调查研究方法,对小额诉讼程序适用之举措、成效、困境及原因,做出有经验资料支撑的研究,最终提出破除困境的出路,这种将传统司法选题与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结合的做法值得提倡。“将法学研究扎根在社会现实土壤里,将改变传统的法学思维,促进中国法律社会学、法律科学的发展。而法治中国的建设,正需要这样一代一代的年轻人们行动起来。”

走出象牙塔奔向法治建设的广阔田野


引入大数据“画像”分析,对醉驾影响因素进行司法预防和非司法预防的分离......谈及此次调研,首次作为负责人的蔡婉玲直言:“得到了很大的锻炼”!“虽然过程比较艰难,但组员们志同道合,毫无怨言,积极克服困难。”同时,社会学专业的她,在调研开展过程中也逐渐感受到了法学的魅力之处。而法治中国建设的宏伟蓝图,正需要这样一批批高校学子,深入到实践中,直击法治建设的痛点和难点。

在何珊君看来,自党的十八大提出依法治国的目标以来,中国现实社会中法治化的程度与进程究竟如何,应该让事实来说话,这种让学生走向田野,全方位地了解中国的法治现实,是非常有意义的一件事,以后,应多举办此类比赛,让中国的法治化现实与脉动进入法学教育的视野与课堂,以助于对中国法治化的研究与教学。

本次大赛的协办方、从法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执行总经理朱箭飞告诉记者,第一届“从法杯”大赛中涌现出不少优秀作品,也得到诸多社会正向的反响,甚至听到了来自基层政法单位的宝贵建议。他同样期待,此次大赛能带来更多惊喜。敏锐的触角,细致的观察,详实的数据......这一份份来自高校学子的发声是宝贵而真挚的。“从创新法律服务、人才培养到制度建设,法律服务行业仍面临诸多问题。而‘从法杯’则是实现法学理论与实证研究的“跨界”结合,借助高校这支庞大的基础性研究力量,或许能弥合理论与实践间的‘缝隙’,提供一剂‘良方’,对整个政法行业都是一次推进。”


“研究真问题,投入真感情,提出真招数,而不是空对空,从概念到概念,主义到主义。”华东政法大学校长叶青认为,此次大赛的参赛选题与当下法治实践、社会发展密切相关。通过实证调研,学生深入到法治实践一线,了解最鲜活的案例,搜集最真实的素材,描绘法治国家建设的全貌,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指导实践。叶青也为参赛选手们点赞,学生们去研究、思考、解决法治建设痛点、难点问题,展现出综合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强烈的责任担当。这是法治人才所应有的精神面貌,绝非在象牙塔里“自娱自乐”。

叶青表示,希望通过“从法杯”法治调研大赛,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意识和能力越来越强。同时希望随着大赛影响力的增加,更多的高校学子投入到法治调研中,深入到法治建设的广阔天地中。


见习记者 | 谢钱钱

编辑 | 王菁



如果您喜欢本文,请分享到朋友圈;想要获得更多精彩信息,请关注我,长按最下方的二维码!
推荐阅读




你点的每个赞和在看,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
点分享点点赞点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