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证来时路 | 真理的味道
星火燎原,煌煌百年
习近平总书记说
“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
常读常新。”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
中建三局华东公司
推出学习党史专题系列栏目
【建证来时路】
分享百年党史中
那些不平凡的人和事
以激励当下的我们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本期分享的故事
要从一本薄薄的小册子说起
《共产党宣言》1848年初版封面 资料图
1891年,陈望道出生在浙江义乌分水塘村—个中农家庭。先后就读于义乌绣湖书院、金华中学、浙江之江大学。1915年赴日本留学,先后在早稻田大学、东洋大学、中央大学学习文学、哲学、法律,获中央大学法学学士学位。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陈望道返回祖国。那年6月,他任教于杭州浙江第一师范学校教授语文课,与进步师生一起积极投身于五四新文化运动,反对旧道德、旧文学,提倡新道德、新文学。
五四时期的陈望道
陈望道最广为人知的事迹,是翻译首个《共产党宣言》汉译本。当时他住在陈宅旁破陋不堪的柴屋中,里面有一块铺板和两条长凳,既当书桌又当床。时值早春天气,还相当寒冷,到了夜晚,刺骨的寒风透过四壁漏墙向他袭来,冻得他手足发麻。陈望道的一日三餐和茶水等,常常由母亲给他送过来。
为了让陈望道补补身子,有一次,母亲特地弄来糯米,包了粽子送来给他吃,还加上一碟当地盛产的红糖。过了一会儿,母亲在屋外高声问他,还要不要再添些红糖,他连声答话:“够甜够甜了。”待到母亲进来收拾碗碟,只见他满嘴的墨汁,不由得哈哈大笑。
原来,陈望道专心致志地译书,竟把墨汁当做红糖蘸着吃粽子,自己却全然不觉。就这样,陈望道以平时译书的五倍功夫进行翻译,一盏昏暗的煤油灯,伴随着他送走了无数个漫长的寒夜,迎来了黎明前绚丽的曙光。
1920年8月《共产党宣言》陈望道译本第一版
1920年8月,陈望道翻译的首个中文全译本《共产党宣言》在上海出版。在近代,没有哪一本书能像《共产党宣言》那样,如此深刻地影响着百年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如此深刻地改变中国的命运,持续影响着无数人的选择,而且还将继续下去。
来源:学习强国 央广网朗读:王尧编辑:马卿编审:田乃晨
审核:徐钰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