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很幸福:这么多孩子都追随着我,爱着我

2017-05-17 崔波 文博圈

朋朋:志愿服务是打开人生的一种方式

/ 崔波 /


博物馆是我们终生学习的场所

这里收集着人类的记忆

这里珍藏着民族的灵魂

一段人生,因为有了记忆而更显精彩

一个国家,因为有了记忆而更加厚重

一个民族,因为有了记忆而得以延续

请带着对逝去记忆的尊崇感走进博物馆……



这是4月17日张鹏在北京的一次演讲中对博物馆的一段告白。作为一名志愿者,他见证过博物馆的寒来暑往;作为文化的传播者,他使更多的人们走进博物馆,爱上博物馆。


他也以一种独有的方式,为自身打开了一种人生行进的方式。


张鹏:全国青联委员、青少年博物馆教育推广人(圈内人和观众都亲切地称他为“朋朋”)


在坚持的过程中,梦想渐渐清晰起来

记者:是什么机缘让你开始成为一名志愿者?

 朋朋: 

那是 2003 年的春天,我独自参观国家博物馆(当时的中国历史博物馆)时遇到一位大姐,当时她讲解的是珍藏特展,我被她的讲解深深吸引,尤其是听她说是志愿者时,更感觉很了不起。


那是我第一次走进国博,也是我第一次真实感受到了志愿者的力量。我鼓起勇气问怎样才能成为志愿者,大姐爽快地说,今天是新一批志愿者面试的日子,让我去楼下的办公室碰碰运气,看是不是还可以报名。


当我忐忑地推开办公室的大门,向负责招募考核的老师表达了我的心愿。感激她们给了我一次难得的机会,当天我填了报名表,参加了面试。回到学校后,没有抱多大的信心,觉得能在国博做志愿者那是怎样一份难以企及的荣誉。没想到后来收到了通过面试的通知。


多年后,再想起这段经历,很多人问我,为什么在大学一年级时做了这样的选择?是不是当时就怀揣着一颗要弘扬传统文化的心?是不是当时就有了要志愿奉献的心?


我说,没有,当时的想法很单纯。


一是我喜欢博物馆,也许是因为来自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陕西,尽管上大学前没有过出省的经历,但几乎每次有机会从小县城到西安,总是要去陕西历史博物馆,博物馆在我的心里是个值得尊重和向往的地方。


再者,这是份不错的社会实践经历,自己学习的是法学和社会学,需要在学校之外更大的空间去学习和成长,博物馆的义务讲解员能给我这样锻炼和实践的空间。就这么简单。


在我从事博物馆志愿者十年后的2014年,作为共青团中央遴选的 28 位青年典型,我参加了 “奋斗的青春最美丽” 分享团,在和各地青年朋友们分享时,我讲到这段经历时常会这样总结:不是所有美丽的故事,都需要个美丽的开头,有时我们不是因为有了梦想才去坚持,而是在坚持的过程中,发现梦想渐渐清晰起来。


没有哪件事情比影响一个人的思想更有意义

记者:这些年身份从学生到外企、国企的职员,做志愿者却坚持了十四年,背后的根本推动力是什么?

 朋朋: 

我十四年博物馆志愿服务的心路可以分成三个阶段:

第一个是个人成长,那是作为大学生最初做志愿者的三四年时间里,博物馆在这时更像是个人成长学习的实践基地,既能对自己有帮助,还能服务他人,是件值得坚持的事情;

第二个是志愿生活,那是步入社会开始工作的那几年,志愿者成为生活中的组成部分,让奔波于北京的我有个每每总是可以牵挂的地方;

第三个是责任使命,那是2009年参加全国讲解比赛,获得志愿者组第一名之后,我开始觉得一个人的能量有限,开始尝试组织博物馆爱好者的公益组织,开展公益讲座、集体参观等活动。


那时开始觉得,作为喜欢博物馆和孩子的志愿者,更有责任和使命把博物馆介绍给更多人,让更多的人喜欢上博物馆,喜欢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回想十四年的志愿讲解经历,之所以能够坚持下来,我给了自己的答案:

一个是对博物馆的爱,这份爱已经成为我生活甚至是生命里不可分割的部分,如果有段时间没有去博物馆里看看那些文物,就有种很久没有和老朋友见面的感觉,很想念。

另一个就是对孩子的爱,很多人说这是种天生的,骨子和性格里所带来的。我天然对孩子有种莫名的喜欢,能够以足够的耐心去接纳和陪伴他们。


更重要的是,这份事业所带来的价值也是让我能够坚持的重要原因,没有哪件事情可以比影响一个人的思想更有意义。


我期望,当我站在展厅讲解,当我站在讲台讲课时,传递给孩子们的不仅仅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知识,更是我一直坚持的向上向善的信念和精神。


2015年我给自己定了个目标,要去全国的中小学校讲满100场公益讲座,在12月31日那天,在清华附中实验学校讲完了第100场讲座。


去年 3 月 5 日学雷锋活动日时,在北京团市委的支持下,我在北京志愿联合会下发起成立了一个一级志愿服务组织——北京青少年文博志愿服务总队,成立至今共建立了32个分队,注册志愿者1400多人,小志愿者们走进所在小区、学校和博物馆等,给身边的人们讲述博物馆知识,影响数万家庭。


我期待通过努力让更多人爱上博物馆

记者:在国企从事一份不错的职业,为什么后来选择自己出来从事文博教育推广工作?

 朋朋: 

促使我做出这个决定是有一定机缘的:国家层面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注,各级政府不断有相应的扶持和鼓励政策的出台,让越来越多社会力量参与到公共文化建设方面有了可能和空间;公众层面对优质博物馆相关产品的需求日益增多,尤其是对教育产品的需求日益增多。


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之外,公共教育的认识和关注逐渐被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个人积攒十多年的经验和心得,希望能够发挥更大的效应,但个人力量毕竟弱小,如果能培养和带动起团队和我一起从事这样一份事业,发挥的价值会更大。


在青少年博物馆公共教育领域创业两年多来 , 我特别感谢这个时代。


十多年来博物馆志愿者的经历,让我看到了博物馆事业的发展以及与社会公众的关系日益紧密;创业以来,我感受到了国家的关注、公众的需求给这份事业所创造的有利外部环境。


身边越来越多这样的机构和团体涌现,有的是关注与美术类特展的教育活动,有的是关注自然动物方面的教育活动,等等。


志愿精神不仅仅是做一次好事,它是种融入生活的态度、融入生活的方式

记者:一个人一生不到百年,你觉得十四年的志愿者经历使你对中国文化、人生和你的其他社会生活有了什么样的理解和影响?

 朋朋: 

前些日子,有观众在听完我讲国家博物馆古代中国基本陈列后,在朋友圈里写了很长一段话,其中有一句话让我印象很深,她说:讲解过程中无不透出他对中国历史文化的敬意,话里话外,充满着对本民族的自豪感和对他文明的尊重。


十多年志愿讲解的经历,我不敢谈对中国文化的理解有多深,但可以肯定的是,我对中国文化更热爱了,也更尊重世界上曾经存在过或现在存在着的不同文明,有了更开阔的心胸去感知和接纳。这几年我走过了埃及、希腊、乌兹别克斯坦、以色列等古文明所在地,很庆幸自己在年轻的时候能去这样行走。


做志愿者的经历对我人生的影响很大,它让我找到了自己值得坚持和付出的一份事业。


现在的生活每天都很忙碌。我给自己设立了一个新的职业——记得一次去电视台做节目时,打字幕的工作人员很疑惑地问我从事的是什么职业,我郑重地告诉他,这个职业叫做 “青少年博物馆教育推广人”。


一方面,我希望把博物馆的魅力传递给更多的青少年和家长群体,另一方面,我希望成为博物馆和青少年之间的桥梁,不仅能使青少年和家长群体对博物馆的认识改变,也能使博物馆根据社会公众的需求而有所改变。


我期待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的人爱上博物馆。我除了要在展厅讲解,完成国家博物馆对志愿者服务任务的考核和要求,还要继续走进学校开展公益讲座。


前些日子给北京实验二小的一个班级讲完了毕业前的最后一课,每学期给这个班级讲几次博物馆,陪伴了这个班级六年的光阴;


此外还有去首都图书馆等公益场所讲座,每年还给自己设计了1—2套博物馆类图书的出版计划,今年策划了北京卡酷少儿卫视等频道的博物馆主题电视节目。


尽管忙碌,但我觉得很幸运,幸运的是我有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也很幸福,幸福的是这么多孩子都追随着我,爱着我。


记得在很多场合的报告会上,我都说:我不想等我老了之后,躺在床上,回忆起自己年轻的时光,却记不起来自己都做过什么事。


我现在看着自己厚厚的讲解稿和讲解资料、看着孩子们送我的两个书柜的各种贺卡和亲手制作的小礼物、看着我写过的有关博物馆的书,我觉得我的人生没有白过。


我会和年轻人分享一句习近平总书记的话:

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

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

自:《中国文物报》2017年5月16日 | 原标题:朋朋:志愿服务是打开人生的一种方式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文博圈立场


推荐阅读(直接点击进入)

习主席在100多个国家嘉宾面前,

提到一件文物一条船

彭丽媛邀请她们参观了这个世界文化遗产

5月,全国55个精选展览

这个博物馆每年教育收入1500万,为什么?

投稿:3319995230@qq.com

qq群:608748703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