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坐着高铁看中国”首日驶向英雄之城

湖北发布 2020-11-02



走遍大好河山,聆听中国故事。10月1日,央视携手国铁集团启动“坐着高铁看中国”8天系列主题宣传活动。首日,三趟高铁从北京、上海、广州三地开往武汉。湖北日报全媒记者一路同行,感受国的安宁、家的团圆,聚首武汉见证山河无恙。


10月1日,深圳北至重庆北的G1312次高铁乘务员和乘客在车厢内挥动着手中的五星红旗,共庆双节。 (梅涛 摄)


京广线,纵贯南北,串起壮美山河,是世界上运营里程最长的高速铁路线。从北京出发,经过雄安新区,央视直播团队感受10万工人、700台塔吊24小时不间断施工的火热;到河南,目睹新时代农业“再出发”。


车厢内洋溢着浓郁的节日氛围。乘务员准备了北京的炸酱面、武汉的热干面,让大家用生日吃长寿面的方式,共祝祖国和人民幸福安康。


广州南站,南沙港通海达陆,大湾区建设热火朝天。在这里打拼的湖北人,踏上列车,将满满的思念装进行李。疫情之后第一个长假,弥补人们今年未能尽兴的团圆。


从上海开往武汉的列车上,还有一群特殊的乘客,他们是疫情期间逆行湖北的江苏医疗队队员。


车到武汉火车站,曾并肩作战的武汉医生、被治愈的患者,都前来迎接。疫情时戴着口罩,这次重逢,才看清彼此的面容。大家摘下口罩,紧紧相拥。


再度聚首,山河无恙,眼前的武汉,和几个月前已经大不相同。


在央视直播镜头里,曾作为方舱医院的武汉体育中心,刚刚恢复对外开放,运动场地全部约满;黄鹤楼上看长江,3.75万名游客来此登高望远;重走时尚汉街,感受市肆烟火暖,江城锦绣回。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当熟悉的歌声响起,武汉依旧动人心弦。


据介绍,“坐着高铁看中国”选取京广、沪汉蓉、京沪、哈大、青藏等10条有代表性的铁路线路,8天跟车直播,一路赏风景、看发展、讲成就,讲述精彩的中国故事。


G403次列车没有一个空座

满满的车厢洋溢着浓浓的思念


10月1日11时31分,G403次列车驶入湖北境内,乘客纷纷唱起歌典、挥舞国旗,向湖北人民和为湖北拼过命的人致敬、祝福。( 鲁腾 摄)


在北京西站,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踏上开往昆明南的G403次高铁列车,一路南下至武汉。在1000多公里的飞驰中,聆听回家的动人心声,领略“无恙”的大好河山,共同祝福武汉、祝福湖北、祝福中国。


10月1日早上7点,天蒙蒙亮,北京西站进站口人头攒动,安检处排起了长队。


30分钟后,G403次列车缓缓停靠在11站台,在此等候的旅客像潮水一般涌入车厢。


“回家啰!”手提月饼和一堆北京特产的李红斌看到直播镜头,高兴地喊起来。


李红斌是宜昌人,在北京工作。今年春节,因为疫情未能回家,每天与在老家的妻子视频对话。“她患有严重的颈椎病,没有我在身边照顾,肯定吃了不少苦。”因工作需要,李红斌在疫后一直未能回湖北,心中非常思念。他早早买了10月1日第一趟回武汉的高铁票。


8点,随着列车启动,李红斌的思绪也一下飞到了千里之外的宜昌。


这趟能容纳1200多人的列车完全满员,座无虚席。“票特别紧张,我提前了10天买票,表妹比我只晚3天却没有抢到。”老家荆门的乐女士在北京上班,因工作特殊,5年没有回湖北。今年疫情期间,家里5位在医院上班的亲戚冲锋在战疫的一线,每天在视频里看到他们“全副武装”的样子,既难过又骄傲。9月1日,她特意提前向领导申请,国庆假期带着8岁的女儿回老家。


不仅是首趟列车,记者查阅12306网站发现,截至10月1日6点,当天北京发往武汉的所有高铁票全部售罄。


“武汉的烟火气又回来啦。”列车停靠石家庄站,一位衣着时尚的姑娘上车后,看到走道内拥挤的场景,忍不住笑了。她叫张贝贝,是石家庄客运段执勤G67次列车(北京西—广州南)的列车长。脱下工装,穿上“红装”,她以游客的身份重回武汉。


“封城”期间的武汉让张贝贝终生难忘。1月25日(大年初一),G67次列车载着国家中医援鄂医疗队第一批队员和大量物资抵达武汉站,看到昔日繁华的街头空无一人,张贝贝失声痛哭。


不过,4月8日武汉“解封”后,她明显感觉到,往返北京和武汉旅客逐步增多,尤其是湖北启动“与爱同行 惠游湖北”活动后,旅客量成倍增长。


记者随机巡访了4节车厢,每节车厢至少有10名在武汉下车的旅客,最多的超过20人。有的是一家三口返乡探亲,看看重振的武汉;有的带着外地媳妇(老公)回湖北,感受英雄城市的气息;有的只身一人,带着对亲人无限的思念回家……


北京西站值班负责人王林娜表示,全面复工复产之后,包括北京至武汉的线路在内,客流量逐步回升,特别是8月以来,恢复到了正常客流的九成左右。今年国庆黄金周,该站每天新增50名工作人员,分布在候车大厅、站台等地引导客流。


中国首条高铁线路上,“写”满抗疫史诗

G1312次列车载着如歌的自豪


列车经过京广高铁咸宁段。( 陈勇 摄)

列车,奔驰在中国首条长距离高铁线路上。前方:英雄的湖北!这条南北大动脉,曾是抗疫的“生命线”之一。在这个国庆中秋同日的特别日子里,G1312次列车一路欢歌,通过央视的直播,展示出人们浓浓的思念,满满的自豪,还有活力四射的湖北!


它们护送过医护人员、运输过抗疫物资,搭载过南下的湖北籍务工人员。10月1日,中秋国庆双节喜相逢,从南粤大地奔向武汉的高铁里,带回的是满满思念。


山河无恙,国泰民安。10月1日早上8时许,广州南站,G1312次列车缓慢开行,湖北日报全媒记者随同央视“坐着高铁看中国”直播团队,248分钟里一路向北、向着武汉,穿行南北大地,一路领略大好河山,聆听精彩中国故事,感受节日温馨暖流。


乘务长谢可威整理好妆容,端出一大盘月饼,请乘客们品尝。车厢里,喜庆与祥和写满每一张笑脸。


看着座位上的每位乘客,谢可威不禁想起几个月前。“那时候,车厢空空的,只有几十位医护人员和抗疫物资。”


从广州到武汉,1069公里,这条中国首条长距离高铁线路,在刚刚度过10周年纪念日不久,便成了史诗般中国抗疫的功臣之一——


1月18日,钟南山临危受命,从广州踏上去武汉的高铁。其后,无数南征北战的列车,奔驰在抗疫一线。


2月4日,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51人的医疗队从广州南站出发。列车长王娉婷是湖北随州人,眼看到了饭点,她和同事们凑了1492元,为医疗队送上了51份热乎乎的盒饭。


“停车时间只有8分钟,大家抓紧!”2月17日晚,由深圳北始发的G76次列车停靠在武汉站台,列车长任亚男带领同事紧急搬运物资。8分钟后,列车开行,255箱救援物资和43名医护人员的行李已整整齐齐码放在站台上。


疫情渐退,从荆楚大地到南部沿海,抗疫高铁又化身为复工复产专列——


3月19日13时24分,576名湖北籍务工人员由荆州站登上G4368次专列,19时40分一路直达广州南站。这是疫情发生以来,湖北开行的首趟务工人员返粤复工专列。


冬去春来,疫后重生。记者从广铁集团获悉,前期因疫情而停运的列车,已陆续恢复。黄金周期间,广铁集团将打足最大运力,高峰期拟开动车组列车近1000对,以应对客流高峰。


十堰人陈荣和丈夫张海辉,两人都在中山工作,女儿的志向是考上武汉大学。夫妻俩计划带她去武大走走。(梅涛 摄)


“票太紧张了,抢了七八天才抢到。”来自孝感的叶先生,已在深圳工作12年,这次带着妻子儿子探亲,到武汉后乘坐大巴回家。从3月复工至今,叶先生7个多月没回家看看了。父亲母亲早就在家中忙活开了,准备叶先生最喜欢的鱼和藕汤。


在仙桃人邓文杰眼中,这次小长假,如同补过一个春节。老家60多岁的父母、80多岁的外公外婆,盼着他们一家四口回来团圆。在广州打拼20多年,邓文杰和妻子有了一双可爱的儿女。疫情突如其来,打乱了他们春节团聚的计划。这次返程,武汉回仙桃的票还没买到。“就是站,也要站回仙桃去。”邓文杰说,最渴盼的,就是能回到家里,和亲人们围坐着,话话家常。


这次,王娉婷又坐上高铁,但这一次她是一名乘客。受疫情影响,她有半年没回去看奶奶了,这次假期奶奶正好过生日,她期盼着早早回家与家人团聚。


G1773次列车上,江苏援鄂医护人员回来了

一路向西去湖北去武汉


十月一日上午九时,G1773次高铁上的乘务员们为即将重回武汉的江苏援鄂医疗队员及其家属们献歌《我和我的祖国》。( 陈少哲 摄)

满满的旅客,还有为湖北拼过命的江苏援鄂医护人员,乘坐G1773次列车从长三角出发,一路向西,穿越大别山,到湖北!一路上,他们领略金秋美景;一路上,他们忆起特别的武汉;一路上,他们畅想在英雄的城市拥抱曾经并肩作战的“战友”、吃一碗喷香的热干面,感受英雄之城的活力。


特殊乘客:返汉的江苏援鄂医疗队队员


10月1日上午8时20分,江苏援鄂医疗队员在南京南站站台候车,准备搭乘G1773重返他们曾经战斗过的武汉。(陈少哲 摄)


疫情期间,13批2813名江苏医护人员对口黄石、援手武汉,人们称为最强“散装江苏队”;63个昼夜,生死时速,抗击疫情,让2493名患者得以康复。


援鄂情侣牵手返汉  “好好欣赏武汉”


和上次到武汉不同,这次他们是牵着手一起来到武汉。


“上次来武汉,是因为武汉需要我们;这次回武汉,我们是探亲访友。”在从南京开往武汉的G1773次列车上,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见到了时隔半年,再回武汉的江苏援鄂医疗队队员孙春选和张丽。


孙春选,江苏省第二中医院急诊科护士;张丽,南京医科大学附属逸夫医院心内科护士。他们本打算在今年2月14日结婚,却因疫情推迟了婚期,一前一后奔赴武汉抗疫。


在武汉抗疫的53天里,他们一个在江夏区中医院,一个在汉南区武汉体育中心方舱医院,相距不到40公里,却直到3月17日从武汉返回江苏后才见到面。


“他们居然已经到武汉站了。”10月1日上午9时40分许,离G1773次列车抵达武汉站还有一个半小时,张丽看到手机里弹出来的消息,既惊讶又开心:“他们怕今天堵车,早上8点多就出发了。”


消息来自此前武汉体育中心方舱医院医护人员和患者共建的“苏鄂一家亲”微信群,前来接站的患者代表早早就来到了武汉站。


“武汉人民好热情、好可爱。”张丽告诉记者,回到南京后,她和群里的患者们都保持着联系。得知她要来武汉,武汉的群友纷纷说要到火车站接她,吃住玩全包。


面对武汉人民的热情,张丽和孙春选也给即将见面的患者朋友准备了礼物。“这是月饼、香囊,还有预防药。”列车上,张丽打开行李箱,向记者介绍道。


谈及这趟武汉之旅,孙春选满是期待:“第一站肯定要回到武汉江夏区中医院去看看‘战友’,到自己奋战过的地方好好看看。”孙春选说,疫情期间在武汉待了整整53天,却没有时间好好欣赏武汉,这次一定要去黄鹤楼等武汉代表性的景点好好逛逛,体验什么叫“过早”,吃热干面、啃鸭脖,好好感受一下恢复活力后的武汉到底是什么样子。


“武汉是我的第二故乡”  

每天都会看武汉的天气预报


“上次去武汉也是坐高铁。”作为江苏首批援鄂医疗队队员,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护士长吴卫娟还清楚的记得,当时到达武汉的时间是大年初一晚上11时30分。


“上次和这次的心情一样,都是期待早点到达。”吴卫娟说,上次是期待早点到达后,能和当地的医护人员一起投入到抗疫战斗中去;这次期待早点到达,则是希望看到曾经并肩战斗的“战友”和熟悉的街景。


在武汉的日子,有太多让她难忘的暖心。她回忆说,有一次,她穿着护士裤走在从医院返回驻地的路上,一辆私家车在她身边慢慢停下,车主问她是否是医护人员,得到肯定答复后一直邀请她上车,想送她回驻地。正是特殊时期,为了保护他人安全,吴卫娟婉拒了车主的邀请,却没想到车主一直跟她到驻地,把车上刚买的食物全部送给了她,“武汉人民真的特别暖心。”


“共饮一江水,同心战疫情。”此行吴卫娟还将代表医院给此前援助过的武汉市江夏区中医院带去南京特产——云锦作为礼物。到曾经援助过的医院看看后,吴卫娟还打算再走走从医院到驻地的那条路:“那时的武汉,路上基本没有行人,也没有车辆,想看看现在是什么样子。”


疫情之前从未到过武汉的吴卫娟,在武汉战斗了53天后,发现自己不知不觉中已和武汉建立了紧密的联系。“武汉是我的第二故乡。”她说,虽然已经回到南京半年了,但每天在手机上看天气预报的时候,都会关注武汉的天气。


由于十一期间还须在医院值班,吴卫娟的武汉之行只有短短一天。她说,以后还会找时间带着家人一起来武汉,好好感受下武汉的繁华和文化。


小小的行囊  暖暖的礼物


“上次到武汉,我带来了4个大大的行李箱,今天只有一个小小的背包。”江苏省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护士长纪婕此次返汉的背包里,都是精心准备的暖心礼物。


“这是送给患者朋友的呼吸训练机。”纪婕告诉记者,当时援鄂时带去了一个吸气训练仪,帮助一位危重症患者恢复肺功能。前段时间通过线上重新评估了患者的肺功能,这次给他带去能同时训练吸气肌和呼气肌的三球呼吸训练仪,帮助他继续康复。


背包里,还带着医院另外两名护士长托她给武汉姐妹捎来的礼物。今年疫情期间,纪婕和另外两名护士长驰援金银潭医院南七病区,与重症监护室护士长瞿昭晖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成了南七病区“四朵金花”。


“这是昭晖想要的工作服。”那时,江苏省人民医院的护士都穿带小花的工作服,瞿昭晖特别喜欢,其中一位护士长这次特意让纪婕带上了一件。另一位护士长洗出了当时四朵金花在南七病区拍摄的合照,并在背面写上了“悄悄话”。


10月1日11时08分,G1773次列车抵达武汉站,纪婕一眼就看到了来接站的瞿昭晖,两人拥抱在一起喜极而泣。这时,纪婕拿出一个小盒子,这是她准备的神秘礼物:一副“心手相连”项链和手链。


“其实,我更珍视的礼物是这个。”纪婕掏出一张纸,那是一幅手绘的地图。“援鄂时,刚到金银潭医院,人生地不熟,是瞿昭晖给他们画的病房布局,很多江苏医疗队队员就是用这张地图迅速投入工作。”


瞿昭晖破涕而笑:“没想到你们还留着这个,希望有机会我们4个能再次重聚。”


援鄂英雄重回英雄城


“让儿子从武汉战‘疫’的故事中

感受国家和人民的力量”


39岁的彭博,是一名曾在金银潭医院住了60天的危重病人。他有两个孩子,大女儿5岁,二宝还不到5个月,在他出院后一个月才出生。


10月1日上午,在火车站站台上,彭博接到了自己的救命恩人潘纯一家。潘纯是国家卫健委专家组成员,从1月26日至4月26日,在金银潭医院整整奋战92天。


“我曾经昏迷了一个多月,全身多器官衰竭,是潘医生将我从死神手中拉了回来。”彭博感激地说。


“叔叔,谢谢你来接我们,我画了一幅画送给您。”潘纯8岁的儿子将一幅风景画送给彭博,上面是他想象中的黄鹤楼和长江美景,蓝天白云的底色下,小朋友特意写上了“共饮一江水”和“谢谢你们”的字样。他说,来到武汉,自己要去看看真正的黄鹤楼,还有爸爸曾战斗过的金银潭医院。


“我在武汉的3个月里,孩子非常担心。在他的印象里,武汉一直停留在病毒肆虐、全城封锁的阶段。这次带他过来,是要让他知道,武汉已经恢复正常,武汉的抗疫工作,已经取得了阶段性胜利。”潘纯说,武汉重回人间烟火,离不开逆行者的英勇出征,更离不开武汉人民的英雄坚守。除了让儿子看到真实的武汉,他还希望借助此行,让儿子从武汉战“疫”的故事中,感受到国家和人民的力量。


得知援鄂医疗队员要重访武汉后,曾在江夏方舱医院接受治疗的范先生也携带妻女,和6名病友前来迎接。


“我在2月14日住进江夏方舱,那天是情人节,漫天飞雪。”范先生说,在方舱医院时,医护人员全部戴着口罩和防护面罩,这次前来接站,就是希望能看看救命恩人长什么样子,并当面致谢。


“谢谢您救了我的爸爸。”援鄂医疗队员张丽走出车厢后,范先生10岁的女儿献上鲜花,深深地向她鞠了一躬。


“吃碗原汁原味的热干面

今天终于如愿以偿”


下午3时,河南省第三批援鄂医疗队队员袁文明下高铁后,第一时间赶到由武汉国际会展中心改建而成的江汉方舱医院。


袁文明是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脏内科副主任医师,曾在江汉方舱为530名新冠肺炎患者提供治疗。


从武展东门绕过电梯走到中厅,再由中厅走到东厅,袁文明沿着疫情期间重复千百遍的线路,再次进入当初的“战场”。


江汉方舱早已撤舱,展厅里摆满了展销的商品,全无当时的影子。但袁文明还是准确地走到自己曾拍照留念的一个柱子前,又拍了一张照片。


“之前穿着厚厚的防护装备,看不出拍照的到底是谁,今天终于拍了一张清晰的。”翻出旧照片,袁文明陷入回忆。


从武展出来,袁文明直奔蔡林记,点了一碗热干面。“太好吃了!”他一边大口朵颐,一边连连点头。2月4日来武汉后,曾有志愿者送来过热干面。但当时天气寒冷,他从病区出来时,热干面已成了冷干面。


“虽然面是冷的,但心里非常温暖。之后,我一直希望能吃到原汁原味的热干面,今天终于如愿以偿了。”袁文明满足地说。


来源:央视新闻、湖北日报
编辑:华纯皓



热文推荐

· @湖北人,阳光余额不足,明起降雨降温

· 临时加量!黄鹤楼、欢乐谷、极地海洋公园……

· 很燃很震撼!已看哭!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