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图文实录 | 天津市生态环境局召开“精治污 细服务 促进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共建美丽中国


2020年1月8日上午,天津市生态环境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陆文龙通报了“精治污 细服务 促进高质量发展”相关工作情况,市生态环境局综合处处长李志军、市生态环境局政务处处长王松、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总队总队长李东、市生态环境保护应急工作负责同志陈津鹤参加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主持人:各位记者朋友们,大家上午好。今天召开“精治污 细服务 促进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向大家通报相关工作进展。


下面进行第一项议程,请天津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陆文龙同志介绍天津市生态环境局在精治污、细服务、促进高质量发展方面开展的工作。






陆文龙:新闻界的各位朋友,大家上午好,很高兴在2020年的第一场新闻发布会与大家见面。一年来,我市深入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全市上下齐心协力,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良好成效,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这得益于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社会各界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理解与支持,也得益于新闻媒体朋友们对我们工作的关心与帮助,在此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

近年来,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我市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一方面坚持依法依规严格监管,以生态环境保护倒逼经济高质量发展,另一方面加强帮扶服务,着力优化营商环境,聚焦企业关切诉求,服务企业推进绿色发展,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今天主要向大家介绍市生态环境局2019年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


一是减少行政审批事项。优化环评审批程序,实现环评、验收许可事项全流程网上审批,登记表备案“无人审批”,对8个行业37个类别的项目免于环评管理,16434件环境影响登记表项目,实行了企业网上自行备案。对重大项目提供环评技术评估“保姆式、管家式”服务,为重大基础设施、民生工程和重大产业布局项目开辟“绿色通道”,实行即到即受理、即受理即评估、评估与审查同步。启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在滨海新区等11个区开展园区“多评合一”试点,即在特定区域内将业态基本相同的建设项目打包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每个项目不再单独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切实减轻企业负担。


二是完善激励机制。实行环保绩效分级管控和“环保领跑者”制度,树立环保标杆企业,根据企业环保绩效水平,采取差异化应急管控措施。企业生产技术先进、污染治理水平高、环保管控严格,达到国家标杆要求的,在重污染天气应急期间不停产、不限产;达到天津市标杆要求的,少减产、少限产。突出精准化环境执法监管,对具有合法手续且排放符合标准的企业,减少检查频次。全市涉及保障民生、国家战略、国际竞争的787家企业和涉及重大民生的945个建设工程,均纳入保障性清单,在重污染天气预警期间不限产或少限产。此外,为其他涉及大气污染物排放的企业制定了“一厂一策”有针对性、差异化的管理服务措施。


三是深化精准治污。随着污染防治攻坚战的不断深入,从2017年开始对不同行业、不同企业开展精细化管理,并在2018年印发《2018—2019年采暖季重点行业差别化错峰生产绩效评价指导意见的通知》,明确全市结合企业生产装备水平和污染排放情况,通过对重点行业开展秋冬季差别化错峰生产绩效评价,科学制定差别化的停产、限产措施,引导企业持续开展深度治理,进一步加快全市重点行业绿色转型和高质量发展。2019年秋冬季对企业实施的分类管理是在前两年基础上的细化与深化。第一项措施是实施差异化管控,在2019年的秋冬季攻坚行动方案中,不再实施错峰生产,仅对发布重污染预警24小时内无法临时停产的钢铁、焦化、水泥等行业,分级实施秋冬季生产调控。鼓励企业从被动治污转为主动治污,让不断提升工艺水平、降低污染物排放的企业享受到政策红利。第二项措施是强化“一区一策”,结合全市16个区不同污染特征和排放源,逐日分析空气质量特点,针对性提出各区污染防控工作建议,科学、精准治污,由局处级干部带队,累计派出近300人次组成20个分区工作组,采取驻点的方式,对各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进行指导服务,将国家和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措施要求落实到区,确保基层理解为什么,明白干什么,清楚怎么干。


四是强化主动服务。落实市委市政府“双万双服”要求,组织实施“十百千”服务工程,“十”是10位局领导带队,“百”就是生态环境系统派出100余名专家、干部,“千”就是解决企业1000个左右的问题。一年来,局党组书记、局长温武瑞带头,局领导班子成员主动对接全市16个区,逐个登门拜访,面对面听取意见建议,通过现场办公会等方式,为企业制定解渴、实用的帮扶措施和解决方案,帮助企业切实解决污染防治难题。主要涉及三个方面,在促进企业落地方面,全面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实施环评技术评估跟踪式服务;在促进企业发展方面,大力推动环保科技进步和环保产业发展,推动环保专项资金用于企业技术升级改造和污染治理;在切实解决好企业发展瓶颈问题方面,切实加强环境保护行政指导,切实履行环境执法监管精准化。


五是建立有效工作机制。市生态环境局、市工商联联合成立民营企业绿色发展协调推进工作组,签订合作协议、制定工作要点,共同支持服务民营企业绿色发展。完善服务企业联席会议制度,由市生态环境局局领导班子成员统筹协调,涉及企业需求的部门共同参与,各司其职、解决问题;建立重点企业首席服务员制度,实施专人负责对口帮扶,逐一对接企业环保需求,指导帮助企业不断提升污染治理和环境管理水平;建立首问负责限时办结制度,能解决的问题要立即解决,需要协调研究的,要限期解决;畅通企业问题受理渠道,利用双万双服工作平台、“88908890”便民服务热线、局官网、政务两微等渠道及时受理企业政策咨询,推动政企沟通“零障碍”;建立企业服务评议制度,调研企业需求和帮扶情况,收集服务企业信息反馈,把企业和项目问题解决率、满意率、按时办理率作为帮扶工作的重要评价指标。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就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就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发展是构建高质量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然要求,是解决污染问题的根本之策。当前,生态文明建设正处于关键期、攻坚期、窗口期,污染防治攻坚战到了收官阶段,2020年我们将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严格监管与优化服务并重,引导激励与约束惩戒并举,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协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在高质量发展中实现高水平保护,在高水平保护中促进高质量发展。我们相信,通过全市的共同努力,天蓝、地绿、水清的美好生态环境一定能常驻天津。


今天,我局综合处李志军、政务处王松、行政执法总队李东、应急工作负责同志陈津鹤四位同志也参加了本次发布会,我们将共同解答记者朋友们的提问,谢谢大家。


主持人:下面请各位记者朋友就关注的问题进行提问。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

去年底,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的意见》,全国工商联、生态环境部在河南郑州联合召开支持服务民营企业绿色发展交流推进会。请问市生态环境局在促进民营企业绿色发展方面有何考虑和安排?






李志军:谢谢您的提问。


近年来,市生态环境局始终把绿色、高质量发展作为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之策,不遗余力推动经济绿色发展转型。特别是去年以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把支持服务民营企业绿色发展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内容,联合市工商联成立民营企业绿色发展协调推进工作组,由两个单位“一把手”担任组长;签订合作协议,明确建立协调推进机制、开展调研评估、提供服务指导、开展培训宣传等合作内容,同向发力优化营商环境,推动民营企业绿色发展。


12月24日,联合市工商业联合会召开推进民营企业绿色发展座谈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的意见》,贯彻落实全国工商联、生态环境部支持服务民营企业绿色发展交流推进会议精神,市生态环境局、市工商联两位“一把手”共同为民营企业绿色发展协调推进工作组办公室揭牌;邀请7位民营企业家面对面交流,了解问题困难,听取意见建议,回应企业关切;研究制定了2020年工作要点。


新的一年,我们将坚持践行“产业第一、企业家老大”理念,做民营企业之友,认识上要真情实感、工作上要真心实意、落实上要真抓实干,积极推动民营企业绿色发展,让企业家感受到营商温度、服务热度。坚持发扬“店小二”精神,送理念上门、送法律上门、送政策上门、送技术上门、送补助上门,精准帮扶指导,切实为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具体来说,就是“234”:


一是完善两个机制。建立完善市生态环境局、市工商联合作机制,每年召开一次“一把手”碰头会,每季度召开一次协调推进工作组办公室会议,切实加强年度计划的组织、调度、实施;建立完善政、企沟通机制,每月相对固定一天作为“政企对话日”,市区两级生态环境部门、工商业联合会负责同志“坐下来”,真诚把企业“请进来”,面对面沟通、点对点服务,讲解政策、消除疑虑、稳定预期。同时,利用互联网、APP等渠道,常态、及时收集民营企业服务需求、政策诉求,定向服务、精准帮扶。


二是创新三项政策。深化“放管服”改革,巩固深化“一制三化”改革成果,更大力度简化审批程序,更高效率做好审批服务。全面推进差异化执法,对绿色发展标杆企业、环境保护“领跑者”企业,减少监管频次,做到“无事不扰”,对主观愿意治理、但能力不足的企业,重点“帮扶指导”,对群众投诉反映强烈、违法违规频次高的企业,依法“勤查重处”。探索建立银企对接机制,促进环保融资需求和金融资本精确对接,探索设立民营企业绿色发展基金。


三是强化四项举措。定期组织开展专题调研,察实情、问需求,校准工作方向,提高工作针对性、实效性;定期组织开展专题培训,打通政策普及的“最后一公里”;搭建生态环境人才、技术服务平台,面向民营企业广泛推介先进治理技术、环保专业人才,鼓励民营企业采用第三方治理、“环保管家”等专业治理模式;研究建立民营企业绿色发展评估标准,开展重点行业企业绿色发展综合评价和量化打分,公开发布排行榜、选树典型标杆企业,编制民营经济绿色发展年度评估报告。


今晚报记者

请问今年生态环境局在“放管服”改革方面采取的措施和成效有哪些?






王松:谢谢您的提问。


按照市委、市政府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有关要求,我局进一步简政放权,促进我市实现高质量发展。今年以来我局下大力气向区级部门开展了多次下放工作:


一是落实推进“新区事新区办”。3-5月份,向滨海新区下放“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审核”等滨海新区非常关注的17项市级权力事项。二是增强各功能区发展活力。8月份,根据新区各功能区提出的需求,我局分别向保税、开发、高新等功能区委托下放“海洋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许可”等市级权力事项17项次。三是深入开展“一制三化”2.0改革。12月份,向各区下放“辐射安全许可”等市级权力事项47项次。全年一共下放市级权力事项达81项次。


为做到放而不乱、承接有序、顺畅办理,确保每个事项都能够放得好、接得住、管得严。我局采取了以下具体措施:一是制定工作方案。明确主要任务和完成时限,针对下放事项逐一明确责任处室。二是建立市区无缝衔接机制。对每一项下放事项均明确我局和承接区双方具体负责部门、责任人和联系方式,建立顺畅沟通机制,便于双方及时对业务办理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交流。三是坚持每周调度推进。召开调度会30余次,及时协调解决出现的问题,使下放工作扎实有序开展。四是加强培训指导。逐事项编制工作指南印送各承接部门,先后7次组织各事项办理的业务骨干集体赴现场,对承接具体人员进行面对面培训,结成对子持续进行点对点指导,并邀请承接部门到我局进行现场学习观摩。


至目前,我局对委托下放的事项分别与各承接部门签订了委托书59份;移交有关空白证照400余份;为承接部门全部开通了网上审批权限;全部连通了国家专用业务网络;刻制了6枚审批和备案专用章分别授权承接部门办理使用。我局细致认真的下放工作也获得了各个承接部门的认可,一些单位还专程送来了感谢信。


通过实施下放权限,取得了很好的实际效果:一方面,极大方便了各区企业,不用再为办理某些市级审批事项专程跑到市里,在属地即可就近办理,企业减少了办理审批的时间,从而为正常生产经营节省出更多的时间、精力,得到了企业群众的广泛赞许;另一方面,通过更加充分向各区放权赋能,进一步激发了滨海新区及各区的发展主动性,为推动我市营商环境改善和高质量发展做出了贡献。


天津日报记者

对于工业企业,今年在重污染天气应急管控方面,我市是如何落实差异化应急管控的?






陈津鹤:谢谢您的提问。


重污染天气应急就是经过预测,在一定时段内空气质量将达到重度污染程度时,依法采取的削减工业企业、建筑工程、机动车等大气污染物排放量的非常规应急措施。主要目的是通过采取应急减排措施,进而降低污染峰值,改善空气质量,保障人民身体健康。


在2019年修订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和应急减排清单过程中,我们加强了对企业的服务。先后到70余家企业,讲解重污染天气相关政策,调研涉气生产工序,帮助企业确定绩效分级和减排措施,指导制定“一厂一策”实施方案,确保企业的应急措施更为科学和精准。应急预案出台后,我们先后通过新闻发布会、广播电台、制作“一图读懂预案”等多种形式对重污染天气应急的政策进行宣传,分管局领导做客政务网、走进直播间、召开基层工作会,进一步对新修订的应急预案进行解读和宣贯,让公众、企业更加了解重污染天气应急的相关政策和重要意义。


为实现科学治污和精准治污,在制定企业的减排措施过程中,我们按照国家要求,结合我市实际,采取了绩效分级和差异化管控措施。刚才,陆局长已经作了介绍。具体来说,绩效分级就是根据部分重点行业企业在无组织管控、监控水平、污染排放、运输方式等方面的实际情况,对照分级指标,将企业分为A、B、C三级,其中A级就是企业生产技术先进、污染治理水平高、环保管控严格,能够达到国家标杆要求;B级就是能够达到我市标杆水平。这类企业在重污染天气应急期间,可以不采取或少采取停限产的减排措施。举例来说,我市现有铸造企业166家,其中B级以上23家,这些企业在重污染天气黄色和橙色应急期间可以正常生产。例如,津南区的银河欧华、宁河区的宝信铸造等公司,最初因部分指标未达到分级要求,被定为C级企业,在应急期间,要采取较为严格的停限产应急措施。我们主动与企业对接,帮助企业找差距,对企业在监测监控水平等方面提出了合理化建议,通过企业对自身环保治理全方位的提升改造,最终确定为B级,大大提升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所以说,实行重污染天气绩效分级和差异化管控,可以激励企业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加强环保管理、减少污染排放,促进工业企业,乃至全行业的升级转型,从而推动绿色发展和高质量发展。


经济日报记者

市生态环境局在缩短审批时限方面都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






王松:谢谢您的提问。


2019年以来,为切实优化营商环境,缩减审批时限,我局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要求,努力提高政务服务水平和办理效率,弱化审批、强化监管、优化服务,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市生态环境局自加压力,通过加强组织协调、减少内部环节、提高办事效率等措施,大力压缩审批办理时限,为企业、群众办事提供了高效便捷的服务。一是整体压缩事项的办理时限。目前,经过多轮的主动缩减,我局政务服务事项的承诺办理时限,整体上已压缩至法定办理时限的30%以内,如“海洋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许可”和“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资格许可”两个事项,从法律规定的60天内压缩至目前的5天内办结,办理时限压缩了92%;再如“海洋工程拆除或改作他用备案”更是承诺1天内办结,从法定办理时限的20天大幅缩减了95%。二是部分事项实行“无人审批”。依法需办理环境影响登记表的建设单位,在项目建成并投入生产运营前,登录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网上备案系统,在线填报并提交表格即可办理完成,极大的提高了效率。三是扩大环评审批的豁免范围。对部分环境影响轻微的建设项目,制定并实施《差别化管理名录》,8个行业37个类别的项目免于环评管理,切实减轻了企业负担,特别是让中小微企业更多地享受到改革红利。四是积极有效地应对突发办理高峰。对2019年7月1日机动车新政前,窗口办件群众出现激增排队的情况,我局及时研究并采取措施,通过临时增加办理工位、设专人答疑疏导、减少办事要件、周六日加班办理、在空港汽车园等大宗办理点增设服务窗口等多措并举,有效缓解了企业群众排队办理等候时间。在下半年,我局还进一步建立了网上自主申报审核系统,群众在家中1分钟内即可自行办理完毕。


此外,我局政务服务事项目前已100%实现“一次办”及“网上办”,企业可通过“网上申报材料+快递免费寄送审批结果”的服务模式,实现“一次都不跑”,为企业群众办事节约了大量宝贵时间。


中国环境报记者

为促进高质量发展,我市在生态环境领域实施差别化监管执法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李东:谢谢您的提问。


一是加强企业服务。在执法各环节中加强普法宣传,根据企业的行业特点讲解日常生产经营中应注意的环保工作重点,帮助企业提升守法意识。


二是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方式。对守法企业降低抽取比例,对有违法记录企业提高抽取比例,逐步实现对排污企业差异化监管。


三是加强分类施策。以改善环境质量为目标,综合考虑环境质量排名、掌握线索情况等因素,对重点区域重点行业开展“点穴式”执法。2019年,重点对东丽区无瑕街、军粮城镇,静海区大邱庄镇、子牙镇、北辰区西堤头镇、青光镇等20个工业企业聚集、排污量大、对全市污染物贡献率较高的街镇开展了集中执法,对守法意识强、管理规范、守法记录良好的企业,依法减少监管频次。


四是注重运用科技手段。依托在线监控平台,对频繁报警的排污单位加大处罚力度,对合法排放的企业做到“无事不扰”。主动向有治理意愿、具有改造条件的企业送技术服务,帮助企业转型升级。


按照党中央和市委关于深化生态环境领域综合执法改革的决策部署,新组建的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总队已于11月18日挂牌成立。下一步,将全面梳理、规范和精简执法事项,统筹执法资源和执法力量,着力解决多头多层重复执法问题,强化执法服务意识,对主观恶意违法企业依法严惩,对轻微违法、无心之过或能力不足的企业加强帮扶指导。


中央电视台记者

今年生态环境局实施了“十百千”工程,请您介绍一下,帮企业解决了哪些类型的问题?






陆文龙:感谢您的提问。
关于“十百千工程”,我在前面做了简单介绍。在这再给大家通报几个数字。一是市生态环境局全年共组织开展调研服务有百余次,干部、专家1255人次到全市16个区开展服务;二是走访了有环保需求的500余家企业、重点项目、重点任务,不少企业,我们上门服务的次数不止一次;三是通过面对面了解企业需求,制订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为企业解决各类问题1043个,其中环评许可类77个,一厂一策类103个,技术服务类320个,综合类543个。我给大家举两个例子:
第一个例子是天津一汽夏利公司遇到的问题。这家企业在2019年5月处于全面停产困境,重组谈判面临许多环保难题。得知这一情况后,市生态环境局局长温武瑞同志高度重视,立即组织帮扶组上门调研,了解企业困难、分析问题原因、制定帮扶方案,服务组前后上门帮扶20次,派出帮扶专家55人次,分步骤解决了涂装车间VOCs治理、重组期间环保申报账号和排污许可证申领、环保补贴资金审批与发放、环保企业领跑者制度申报等6方面的问题,解决了企业重组中遇到的瓶颈问题。企业负责人说:“在重组谈判时,天津生态环境部门的服务企业意识让合作方印象深刻,环保成了我们合作成功的加分项。”
第二个例子是天津钢管制造有限公司的培训问题。这家企业的负责人曾在2018年参加过我局为企业法人举办的专题培训,觉得培训内容非常切合企业实际,希望我局对公司的高层、二级单位的负责人和相关管理人员再培训一次。了解这一情况后,我们主动对接企业,编制包含政策、法律、治污技术等内容的培训方案,得到企业认可后,组织骨干力量组成讲师团,同时考虑到全市钢铁行业可能也有相同的需求,以“强化企业环境治理主体意识,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为主题给全市重点钢铁企业做了一次专题服务培训。讲师团宣讲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围绕钢铁行业相关生态环境政策法规、行业标准、技术方案及企业环境违法典型案例等内容进行解读分析,现场答疑解惑。在此基础上,考虑到电力企业和重点排污企业也有类似的需求,为电厂、重点排污企业开展了定制式服务培训。全年我局共组织三期专题服务培训,为重点行业、环境违法企业、基层环保管理人员近400人开展了培训。参加培训的企业负责人反映:这种定制式的培训,解渴、管用,解答了我们日常管理工作中遇到的困惑与难题。与以往参加的培训相比,这种定制式的培训是“学生”出题,“老师”答题,充分体现生态环境部门换位思考、精准帮扶。
主持人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感谢记者朋友们对天津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支持和关注。 
往期精彩回顾


黄色预警!天津9日18时启动重污染天气Ⅲ级应急响应

环保群众举报件办理信息公示(12月28日)

环保群众举报件办理信息公示(12月27日)

环保群众举报件办理信息公示(12月26日)

探索新机制打造新载体,主动适应普法工作新常态

天津生态环境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策划设计:新媒体科

编辑:李君 郝英男

你真舍不得点赞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