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图文实录:2020年天津市生态环境状况新闻发布会

点击上方“蓝字”共建美丽中国

6月4日,天津举行2020年天津市生态环境状况新闻发布会,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温武瑞发布2020年天津市生态环境状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市委宣传部对外新闻处处长李娟:

媒体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欢迎大家出席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我们邀请到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温武瑞同志,发布2020年天津市生态环境状况,并回答记者朋友提问。

下面,请温武瑞先生进行发布


温武瑞:

新闻界的朋友们,大家上午好!欢迎参加一年一度的六五世界环境日新闻发布会。明天,我们将迎来第50个世界环境日,这是三年污染防治攻坚战圆满收官之后的首个世界环境日,更是开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首个世界环境日,意义非凡。下面,我简要介绍过去一年的生态环境保护情况。


一、生态环境质量状况


大气环境质量持续全面改善。SO2、CO年均浓度稳定达到国家标准,PM10、NO2首次达到国家标准,O3浓度基本保持稳定,PM2.5年均浓度降至48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5.8%。达标天数245天,同比增加26天。重污染天11天,同比减少4天。攻坚战三年以来,全市PM2.5浓度下降22.6%,优良天数增加36天,重污染天数减少12天。


水环境质量取得历史性好转。国控断面优良水质比例55%,同比提高5个百分点;劣V类水质首次清零,同比下降5个百分点。攻坚战三年以来,优良水质比例增加20个百分点,劣V类水质下降40个百分点。12条入海河流从“全部为劣”到“全部消劣”。近岸海域优良水质比例达到70.4%,提高53.8个百分点。


土壤环境质量始终保持总体良好。27个背景点位土壤环境质量较好,均未出现超标现象。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1%,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100%。


噪声环境质量基本稳定。区域噪声平均声级52.8分贝,道路交通噪声平均声级65.0分贝;声环境各类功能区昼间达标率为95%,夜间达标率为77%。


固体危险废物全面实现安全处置。工业危险废物产生量73.78万吨,综合利用50.41万吨,无害化处置17.3万吨,贮存6.07万吨;医疗废物产生量1.58万吨,无害化处置率100%。


环境风险安全可控。大气、水、土壤等环境介质中,放射性核素浓度处于正常水平。全市工业危险废物全部实现综合利用或无害化处置。全年未发生较大及以上突发环境事件。


二、重点行动举措


过去一年,我们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严格执行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调结构、补短板、打基础、强弱项,三年污染防治攻坚战圆满收官,生态环境实现总体性、历史性、突破性好转。


我们坚持绿色导向,助力高质量发展。一是推动结构调整。三家钢铁企业整体退出,20个工业园区(集聚区)完成整合提升,“钢铁围城”“园区围城”破解任务基本完成。天津港停止国三及以下柴油货车集疏港,铁矿石铁路运输比例提高到60%以上,建成区新能源公交车实现全覆盖。二是推进减污降碳。SO2、NO2、COD、NH3-N四项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较“十二五”末分别减少31.1%、29.4%、16.8%、18.5%,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强度较“十二五”末下降超过22%,全部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目标。三是优化营商环境。建立审批、执法两个“正面清单”,实现政务系统、许可信息平台、环评管理平台互联共享,解决企业“二次录入”问题。评选发布17家环境保护“领跑者”企业。继续实施“十百千”工程,为企业解决1019个具体问题。


我们坚持系统治理,决战决胜攻坚。一是坚持燃煤、工业、机动车、扬尘、新建项目“五控”治气。燃煤锅炉全部达到超低排放或特别排放限值要求,燃气锅炉基本完成低氮改造。593家重点企业完成VOCs升级治理。淘汰老旧车6.8万辆。二是坚持控源、治污、扩容、严管“四措”治水46个“千吨万人”、154个“千人以上”农村饮用水水源地完成保护区划定。工业园区基本实现污水集中处理全覆盖。建成区全部消除黑臭水体。新建1.3万多亩人工湿地、尾水湿地。三是坚持陆海统筹治污、生态保护修复、环境风险防范“三招”治海。深入实施12条入海河流“一河一策”治理,开展入海排污口“查、测、溯、治、罚”专项行动。海水养殖工厂化企业实现尾水处理设施全覆盖。建成7个海上污染应急物资库、1个滨海工业带环境应急物资装备库。四是坚持耕地、建设用地“两控”治土。完成耕地土壤质量类别划分。实施建设用地调查评估和准入管理,建立优先管控名录和高风险企业清单。农村污水、垃圾治理设施短板基本补齐。中新生态城“无废城市”试点加快建设,固体废物实现零进口。


我们坚持生态优先,保障生态安全。一是加强生态保护。持续开展“绿盾”自然保护地监督检查,启动生物多样性调查观测。二是加强生态修复。深入推动实施湿地自然保护区“1+4”规划。出台双城间绿色生态屏障区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推动屏障区建设。强化“蓝色海湾”整治修复。全市生态环境状况指数从一般提升到良好。三是加强风险防范。加强涉疫废物、废水监管,着力提高收处能力,实现“全收全处”,有效避免二次感染。开展危险废物排查整治专项行动。修订处置核与辐射事故应急预案。


我们坚持改革创新,提升治理能力。印发实施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实施意见,加快形成导向清晰、执行有力、多元参与的现代环境治理体系。一是完善责任体系。制定实施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持续实施环境违法行为有奖举报制度,累计奖励97笔、54.8万元,单笔最高奖励20万元。二是完善监管体系。发布实施“三线一单”,划定311个环境管控单元。健全以排污许可为核心的“一证式”管理制度,实现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全覆盖。建立“静廊沧”、“京东黄金走廊”生态环境保护协同机制。三是完善法治体系。坚持“一年至少一部环保法规”的节奏,制定机动车染防治条例等地方法规。严格执法监督,全年环境行政处罚立案2050起、罚款1.29亿元,移送行政拘留案件17件、环境污染犯罪案件22件。累计启动102起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赔偿金额约3800万元。


下一步,我们将围绕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坚持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牢牢抓住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总抓手,统筹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切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以优异成绩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李娟:

感谢温武瑞先生。下面,请记者朋友提问。提问前,请通报一下所代表新闻机构。



01央广网记者:


“大气十条”是“三个十条”的首个十条,蓝天保卫战是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首要一战。近些年,大气环境质量改善明显,蓝天白云时常“在线”。但大家普遍感觉,相比其他区域,京津冀地区空气质量还是不太好,比如秋冬季重污染天气还是时有发生。我想请问温局长,今后我们应该从哪里着手、采取什么举措来补齐差距?温武瑞:
谢谢您的提问。正如您所讲的,“大气十条”、蓝天保卫战实施以来,大气环境质量改善成效还是非常显著的。特别是标志性污染物PM2.5,从2013年的96微克/立方米,下降到2020年的48微克/立方米,降幅之大、降速之快前所未有。再有就是老百姓感受最深的重污染天数,2013年是49天、2020年是11天,特别是刚刚过去这个秋冬季(2020年10月~2021年3月),我市重污染天数仅有4天,从近些年来看是最少的,从京津冀“2+26”城市来看也是最少的。
但是,大气环境质量与气象因素尚未“脱钩”,改善成效还很不稳固,量变到质变的拐点还没有到来,特别是与人民群众的期盼相比,还有不小差距。
“十四五”时期,我们要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主要思路,概括来说就是:123。
坚持一个主攻方向。坚持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这个主攻方向,加快推动产业、能源、交通运输等结构调整,从源头上大幅减少污染物排放。推动传统行业智能化、绿色化升级改造。持续减少燃煤消费总量,推动燃煤锅炉改燃并网,提高外受电比例。加快建设绿色港口,着力提高大宗货物铁路运输比例。
突出两个重点。着力解决好“一增一减”问题,即增加优良天、减少重污染天。夏季,突出O3治理,盯住重点行业、重点区域,加快补齐VOCs治理设施短板,推进深度减排,争取更多优良天。秋冬季,突出颗粒物治理,盯住静稳气象,依照企业绩效分级,精准应急减排,削减污染峰值,减少重污染天。
强化三个协同。强化大气治理与解决群众身边环境问题协同,集中力量治理恶臭异味、餐饮油烟、扬尘污染等问题,增加群众的获得感。强化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围绕燃煤源、工业源、移动源、面源,一行一措、一企一策,推进NOx、VOCs、温室气体等污染物系统治理。强化区域协同,研判污染发生源头、传输途径,协同落实重污染应对措施,实现区域联防联控。



02中国青年报记者:


我市位于海河流域最下游、紧靠渤海湾湾底,是碧水保卫战的主阵地,也是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的最前沿。近年来,我市水环境质量改善明显、成效显著,请问主要采取了哪些有力举措?温武瑞:
谢谢您的提问。近年来,我市坚持陆海统筹、河海共治,“控源、治污、扩容、严管”多措并举,“一河一策”、精准发力,工程化、项目化推进实施,地表水、近岸海域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具体来说:
一、聚焦资源短缺,实施生态补水。我市水资源先天不足,人均水资源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20左右。为此,我们在水源“再生”上下功夫,修订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推动110座污水处理厂完成提标改造,每年约10亿吨污水“由废转清”,弥补了生态用水缺口。补水多了、水流快了,逐步恢复了自净能力。
二、狠抓控源治污,补齐设施短板。坚持协同推进工业废水、城镇生活污水、农业农村污水治理,三年累计完成6000余个治理工程。全市工业园区基本实现污水集收集处。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能力提高30%,处理率达到96%。2209个现状保留村生活污水、2627个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实现全覆盖。先治污、后排河,有效减轻了污染负荷。
三、创新管理机制,严格落实责任。一是建立补偿机制,建立各区水环境质量按月排名、补偿制度,推动上下游、左右岸共同护河治河。二是创新监管机制,开展入河、入海排污口“查、测、溯、治、罚”,加强设施排口、入河排口、入海排口监管,实现全链条管理。三是创新工作机制,河道、湖泊、海湾,全面挂长。谁的孩子谁抱、谁的责任谁扛,压实了治污责任。



03天津日报记者:


中央历来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在今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总书记强调坚持把“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生态振兴是其中之一。我想请问,围绕乡村生态振兴,生态环境部门采取了哪些举措,成效怎么样?温武瑞:
谢谢您的提问。生态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推动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始终是我们工作重点之一。近年来,我们坚持聚焦“三农”,统筹城乡一体治理。
一是大力推进农业面源治理。组织完成全市农耕地土壤状况详查,划定农耕地类别,确保实现安全利用。推动农药、化肥减量化,实现施用量负增长。推动畜禽粪污、农作物秸秆资源化,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到85%,主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8%。建立农膜、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体系,农田残膜回收率达到80%以上。
二是加快补齐农村治污设施短板。现状保留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实现全覆盖,同时采取依效付费措施,推动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达标率提高到73%。完善农村生活垃圾收运体系,建成8座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实现集中收集、及时清运、安全处置。
三是全力保障农民吃住安全舒适。在全国率先完成46个“千吨万人”、154个“千人以上”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定。完成123万户农村居民散煤取暖清洁化治理,实现清洁取暖全覆盖。



04中国经济导报记者:

国务院连续九年召开深化“放管服”工作改革会议,市委、市政府也高度重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请问温局长,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生态环境部门开展了哪些工作?


温武瑞:
谢谢您的提问。近些年来,我们坚持统筹发展与保护,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促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特别是过去一年,全国遭受百年不遇的大疫情,经济社会发展面临严峻考验。我们聚焦复工复产,出台了优化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18条措施,此后又把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固定下来,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协同优化生态环境、营商环境。
一是简政放权,放出活力。深化环评审批“三个一批”改革,豁免管理一批、告知承诺一批、优化服务一批,提高核准审批效率。针对民生类、社会事业与服务业等10大类30小类行业项目,全部免于环评审批。大幅压减建设项目环评审批时限,从法定60天减至7天。健全企业环保容错机制,明确对12种轻微环境违法行为依法减轻或免于行政处罚。
二是放管结合,管出公平。规范事中事后监管,严格执行“双随机、一公开”制度,创新制定监督执法正面清单,做到“无事不扰”。制定《环境行政处罚裁量基准》,减少人为干预,压缩自由裁量空间。实施环保企业“领跑者”制度,实行重点行业环境绩效分级,推行差异化监管、差别化减排,执法重心向恶意违法、经常违法企业聚焦,应急减排由经济效益差、污染排放大企业挖潜。
三是优化服务,服出便利。深入实施“十百千”工程,为企业排忧解难,助力复工复产。市区两级生态环境部门设立服务热线,“24小时不打烊”,积极做到“有求必应”。全面推行“不见面、网上办”,所有许可事项全部可以网上办理,审批结果快递送达,让企业、群众“一次都不跑”。同时,持续做好窗口审批服务,线下补充兜底。



05中国环境报记者: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围绕加快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了部署安排。4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29次集体学习时,系统全面部署了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我想请问温局长,我市“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主要思路举措有哪些?


温武瑞:

感谢您的提问。当前,我们正在紧锣密鼓编制“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总体来说,就是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协同推动减污降碳,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努力实现生态环境改善量的积累、质的转变,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重点是要做好五方面工作。


一是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牵住“双碳”牛鼻子,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加快调整能源、产业、交通运输、用地结构。强化“亩产论英雄”,坚持用绿色系数评价发展成果,建立完善单位产值耗水、耗能和碳排放、污染排放评价体系。严把新建项目“准入关”,坚决把高耗能、高排放项目控下来。


二是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保持污染攻坚的力度,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渤海攻坚战。延伸污染攻坚的深度,聚焦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实行源头严防、过程严管、末端严治、后果严惩。拓宽污染攻坚的广度,实行减污、降碳协同治气,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统筹治水,农用地、建设用地同步治土,城市和乡村一体治污。


三是加强生态系统保护。严守生态保护红线,严格落实“三线一单”制度。深入实施“871”工程,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碳汇能力。持续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增加优质生态产品供给。


四是提高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完善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责任体系,加快从“要我干”向“我要干”转变,把建设美丽天津转化为全体人民的自觉行动。坚持市场导向,完善有利于绿色低碳发展的政策体系,完善市场化交易机制。完善政策法规,加快制定碳达峰、碳中和促进条例,统筹制定节能降耗、减污降碳的地方标准。


五是担当作为、提高为民服务水平。努力解决好群众身边的噪声、油烟等环境问题。持续改善营商环境,加大帮扶力度,让企业得到实惠、享受便利。坚决守住生态环境安全底线,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期待。

 

李娟:

由于时间关系,提问环节就到这里。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感谢大家。


往期精彩回顾





天津生态环境

策划设计:宣教与信息室

编辑:王怡然

你的每个赞和在看,我都喜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