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探讨中医药未来发展中进行“头脑风暴”

2017-09-12 制药设备网pm8

  中医药的未来在何方?9月9日,由牛津剑桥苏浙校友会主办的首届“西湖论剑”高峰论坛在浙江大学举行,来自牛津大学、剑桥大学、浙江大学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高校教授围绕“生物医学未来”等极具未来感的前沿话题进行交流探讨,而在中医药的未来发展探讨中进行“头脑风暴”。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药在学界一直是一个争议话题。在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凭借青蒿素获得诺贝尔奖之后,中国政府对中医药的扶持力度驶入快车道。2016年,国务院印发《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把中医药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今年7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施行,中医药的发展迎来新的春天。

  剑桥大学药理学系血管新生和天然药物实验室主任樊台平一直致力于中医药的研究与推广。

  对于中医药的作用,樊台平给予了肯定,并探讨了人参、丹参、三七、当归等中药对血管生成的影响,揭示人参皂苷具有的双向调节血管生成的作用,让大家对中医药的原理和功效有了基本认知。

  “中医药在西方也有悠久的历史。”樊台平提到,早在16世纪,中国伟大的医药学家、《本草纲目》作者李时珍出生之前,英国国王亨利八世就十分重视和热爱草药研究,当时英国甚至已经有了“草药师”这一职业,所以中医药在西方是有一定认知基础的。

  浙江大学教授董雪兵从“一带一路”愿景的视角,解读了中医药国际化发展的大背景,“我参与了国家“一带一路”国际部的专项。在中医药领域,特别强调对沿线国家特色药材和传统医药的挖掘和合作研发,我们准备在“一带一路”中海上丝绸之路的沿线国家和重点国家,构建传统药物种质资源库和标准化体系;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推进中医药的养生保健治未病等传统医学技术应用等。”

  “中医药在西方的接受度越来越高了。”对于中医药的发展,剑桥大学博士颜菁有着自己的看法,她说,当下西方每年从我国出口的中药越来越多;在西方有越来越多的学生想学习中医,而针灸在西方的接受度越来越高。如在澳大利亚,2009年的数据是10%的病人都接受过中医的针灸治疗的。

  作为在英国包括欧盟范围内推广中医药文化的积极促进者,樊台平表示,目前,已有66项中成药获得欧盟药典认可,我们所做的努力,就是让中医药更加靠近主流科学界,进入主流科学的舞台。

  对此,颜菁也从中医药商业化、产业化的视角,强调了推动中医药标准化建设的必要性,助推中医药发展走向更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