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刚写了一百万行代码,现在迷之自信

2017-07-01 一百万的 程序人生

本文不长,也就一百万行


假设最好的情况,一天100行高质量代码,一年36500,100/3.65=27年多。即便从20岁开 始编码,要到50岁左右方可完成。但实际上关于平均代码量的问题,即便把所有工作日都算上,大概也就是20-30行的样子;如果仅讨论集中的开发期,高峰也不会超过200行。


一百万代码就像找女朋友一样不靠谱




写得慢怎么办

我写两千行代码功能都得琢磨个两三天,一百万行真的是好多啊,最多了五年写了也就 20-30万行代码左右,还是有任务在身的情况被逼着写的,让我写一百万行代码,恐怕这辈子得死在电脑前了...


能写一百万行代码的人,估计不是程序员

这简直就是一个伪命题啊,哪有什么人能打一百万的代码,从业五六年的程序员,如果按正常工作量的话一天也就一百多行,这五六年估计也就五六万行吧。如果是外包公司代码量估计翻倍了,那就按五十万行来算。但是谁会那么拼命去奋斗在一线一天一千行的去工作啊。写五六十万行肯定都转行创业了,还继续下去不猝死估计也脱一层皮了。

成为专家,就得来一百万行

据说要从初学者成长为程序员,那个得需要10万行代码的积累才可以呢。不过修炼一段时间之后再注重代码的量那就不对了这时候肯定是注重数学还有算法思维,按这样算的话,假如20万是修炼门槛真积累到了一百万行代码肯定代码质量越来越高了,估计是某个领域的小专家也说不定。


呵呵

如果说你一个工作写了一百万行代码,那你在公司的地位应该算资深员工了。如果你一个项目写了一百万行,那你肯定是参与了一个比较大的项目了。如果你一个类写了一百万行,请问你用的是什么编辑器?如果你一个方法写了一百万行代码的话,请问你有没有被同事打死?


关于代码的量,从初学者成长为程序员,需要代码的积累,而以后数学功底和编程思维的深化更加重要。


一味的追求量并没有任何实际意义,通常,越核心的部分代码量越小,越容易写大量代码的,大概是没什么技术含量的 UI、业务逻辑。而一些部分,用脚本或DSL实现可以更精简。写代码和考试一样,做题最多的不一定是成绩最好的。

关于怎么做高质量的代码,给你提供一些解决方案

1. 打好技术基础


写出高质量代码,并不是搭建空中楼阁,需要有一定的基础:这里我重点强调与代码质量密切相关的几点:


掌握好开发语言,比如做Android就必须对Java足够熟悉,《Effective Java》一书就是教授大家如何更好得掌握Java, 写出高质量Java代码。


熟悉开发平台, 不同的开发平台,有不同的API, 有不同的工作原理,同样是Java代码,在PC上写与Android上写很多地方不一样,要去熟悉Android编程的一些特性,iOS编程的一些特性,了解清楚这些,才能写出更加地道的代码,充分发挥各自平台的优势。


基础的数据结构与算法,掌握好这些在解决一些特定问题时,可以以更加优雅有效的方式处理。


基础的设计原则,无需完全掌握23种经典设计模式,只需要了解一些常用的设计原则即可,甚至你也可以只了解什么是低耦合,并在你的代码中坚持实践,也能写出很不错的代码。

2. 代码标准


代码标准在团队合作中尤为重要,谁也不希望一个项目中代码风格各异,看得让人糟心,即便是个人开发者,现在也需要跟各种开源项目打交道。标准怎么定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我个人职业生涯中经历过很多次的代码标准讨论会议,C++, C#, Java等等,大家有时会坚持自己的习惯不肯退让。可现如今时代不一样了,Google等大厂已经为我们制定好了各种标准,不用争了,就用这些业界标准吧。

3. 想好再写


除非你很清楚你要怎么做,否则我不建议边做边想。你真的搞清楚你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了吗?你的方案是否能有效?有没有更优雅简单的方案?准备怎么设计它,必要的情况下,需要有设计文档,复杂一些的设计需要有同行评审,写代码其实是很简单的事情,前提是你得先想清楚。

4. 代码重构


重构对于代码质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很难一次把代码写得让自己满意、无可挑剔,《重构》这本书作为业内经典也理应人人必读,也有其他类似的教授重构技巧的书,有些也非常不错,遗憾的是我发现很多工作多年的同学甚至都没有了解过重构的概念。

5. 技术债务


很多问题归根结底都是技术债务,这在一些大公司尤为常见。技术债务话题太大,但就代码质量而言,我只想提一下不要因为这些债是前人留下的你就不去管,现实是没有多少机会让你从一个清爽清新的项目开始做起,你不得不去面对这些,你也没法完全不跟这些所谓的烂代码打交道。


因此我建议各位:当你负责一个小模块时,除了把它做好之外,也要顺便将与之纠缠在一起的技术债务还掉,因为这些债务最终将是整个团队来共同承担,任何一个人都别想独善其身,如果你还对高质量代码有追求的话。


作为团队的技术负责人,也要顶住压力,鼓励大家勇于做出尝试,引导大家不断改进代码质量,不要总是畏手畏脚,停滞不前,真要背锅也得上,要有担当。

6. 代码审查


我曾经听过一些较高级别的技术分享,竟然还不时听到一些呼吁大家要做代码审查的主题,我以为在这个级别的技术会议上,不应再讨论代码审查有什么好,为什么要做代码审查之类的问题。同时我接触过相当多所谓国内一线互联网公司,竟有许多是不做代码审查的,这一度让我颇为意外。


这里也不想多谈如何做好代码审查,只是就代码质量这点,不客气地说:没有过代码审查经历的同学,往往很难写出高质量的代码,尤其是在各种追求速度的糙快猛创业公司。

7. 静态检查


很多代码上的问题,都可以通过一些工具来找到,某些场景下,它比人要靠谱得多,至少不会出现某些细节上的遗漏,同时也能有效帮助大家减少代码审查的工作量。


Android开发中有Lint, Find bugs, PMD等优秀静态检查工具可用,通过改进这些工具找出的问题,就能对语法的细节,规范,编程的技巧有更多直观了解。


建议最好与持续集成(CI),代码审查环境配套使用, 每次提交的代码都能自动验证是否通过了工具的代码检查,通过才允许提交。

8. 单元测试



Android单元测试,一直备受争议,主要还是原生的测试框架不够方便,每跑一次用例需要在模拟器或者真机上运行,效率太低,也不方便在CI环境下自动构建单元测试,好在有Robolectric,能帮我们解决部分问题。


单元测试的一个非常显著的优点是,当你需要修改大量代码时,尽管放心修改,只需要保证单元测试用例通过即可,无需瞻前顾后。

9. 充分自测


有一种说法:程序员最害怕的是他自己写的代码,尤其是准备在众人面前show自己的工作成果时,因此在写完代码后,需要至少跑一遍基本的场景,一些简单的异常流。在把你的工作成果提交给测试或用户前,充分自测是基本的职业素养,不要总想着让测试帮你找问题,随便用几下就Crash的东西,你好意思拿给别人吗?

10.善用开源


并非开源的东西,质量就高,但至少关注度较高,使用人数较多,口碑较好的开源项目,质量是有一定保证的,这其中的道理很简单。即便存在一些问题,也可以通过提交反馈,不断改进。最重要的是,你自己花时间造的轮子,需要很多精力维护,而充分利用开源项目,能帮助你节省很多时间,把精力专注在最需要你关心的问题上。


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开源项目中的一些知名项目,往往是领域内的翘楚所写,学习这些高手的代码,能让你了解到好的代码应该是怎样的,培养出更灵敏的嗅觉,识别代码中的各种味道。


福利(不是评论回复,是在公众号里回复哦)

回复 Java 1 获得阿里Java开发手册

回复 SO 获得 Stack Overflow PPT 报告解析

回复 软考2017 获得2017年软考最新考题及答案解析

深度

这位成功转型机器学习的老炮,想把他多年的经验分享给你

观点 | 深度学习,先跟上再说

趣文

致准备报考计算机专业的你!长大以后好想当程序员呀

不看这些图,你都不知道程序员的工作有多精彩

职业

你不是不努力,而是不懂选择 | 四种技术方案,什么值得选

普通人怎么逆袭,核心竞争力你也可以拥有

程序人生

毕业3年的程序员,怎么进BAT | 12000字揭秘阿里连环炮面试

从高考到日本修士,从C语言到人工智能,我的程序人生【长文】

扫一扫,进入高质量程序人生

告诉我你写代码的经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