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20年中考历史热点预测:武汉战“疫”,中考会怎么考?

因材教育 中考历史 2022-06-15


初中7-9年级各学科微课合辑 



考点链接


1.第二次鸦片战争(时间:1856.10-1860.10年)

《天津条约》:1858年,清政府被迫与俄、美、英、法签订《天津条约》——列强获得了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出为通商口岸;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等特权。

第二次鸦片战争影响:①中国丧失更多主权,西方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一带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沙俄占领中国北方大片土地。②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2.洋务运动(19世纪60年代-19世纪90年代中期)

内容:以“  自强  ”为口号,创办了一批军事工业;后提出“求富”的口号,创办一批民用企业,例如张之洞创办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

评价: 

进步性:①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②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局限性:根本目的是维护和巩固清政府的统治,在加上其内部的腐败和外国势力的挤压,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3.武昌起义(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首义地点)

辛亥革命的意义: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进步潮流的闸门。

评价辛亥革命:

成功:(1)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创立了中华民国。

(2)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失败:(1)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2)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未完成。 


 

4.八七会议(时间:1927年8月7日地点:汉口) 

内容:①通过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②决定在秋收时节发动武装起义 ③毛泽东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 

 

5.武汉会战/武汉保卫战(1938年6月—1938年10月) 

①背景:武汉成为当时全国军事、政治、经济中心。日本企图通过占领武汉达到速战速决的目的。 

②结果:1938.10中国军队撤出武汉 

③意义:历时4个多月,日军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广州、武汉失陷,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④特点:武汉会战是抗日战争战略防御阶段中国投入兵力最多、战线最长、牺牲最大的一次战役。 


新题训练

 

1.抗击新冠状病毒期间,日本向湖北高校捐赠物资的包装箱外,附上了一句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寓意中日两国的友好交流。这句诗来源于哪一历史事件?

A.玄奘西行天竺

B.鉴真东渡

C.郑和下西洋

D.张骞出使西域

 

2.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在我国迅速蔓延。其中可以给我们提供医疗和防治帮助的中医著作是(  )

A.《医学集成》和《医典》

B.《本草纲目》和《伤寒杂病论》

C.《齐民要术》和《农政全书》

D.《天工开物》和《红楼梦》 

 

3.近代史上,列强强迫清政府开放汉口、南京等十处通商口岸,西方列强获得外国公使进驻北京的条约是(  )

A.《天津条约》 B.《南京条约》C.《黄埔条约》 D.《北京条约》  

 

4.湖北省武汉市是中国民族工业发源地之一 。毛泽东上世纪60年代初说,讲到重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下列属于张之洞创办的重工业有(     )

A.安庆内军械所     

B.江南制造总局    

C.汉阳铁厂  

D.湖北织布局

 

5.在近代化探索过程中,武汉逐渐成为近代中国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龙头,对这一局面的出现发挥了重要作用的是①武汉长江大桥通车 ②湖北织布局 ③汉阳铁厂 ④江南制造总局   

A.①②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③

 

6.洋务运动师夷长技建铁厂,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创共和,反映了武汉在中国近代化探索中的先锋作用,也成为武汉城市精神“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最好历史诠释。历史上,推翻帝制创共和的伟人是

A.李鸿章 

B.康有为 

C.孙中山 

D.毛泽东

 

7.叶挺率领的第四军独立团攻克武昌,为第四军赢得“铁军”的光荣称号。与此军事行动有关的著名战争是(     )

A.北伐战争  

B.渡江战役   

C.辛亥革命   

D.百团大战

 

8.1953年是中国经济史上一个重要分水岭,从那时起,中国人熟悉了一个经济术语:“五年计划”。以下属于“一五计划”成就的是(  )

①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      

②修建青藏、新藏等公路

③农村的乡镇企业发展迅速      

④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9. 武汉,在哭!这座有1000多万人口、素有“九省通衢”之称的城市,正全力抗击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疫情。武汉从明清兴起,经历了近代的艰难曲折发展,特别在改革开放后,已从一个较封闭的区域中心城市转型为一个开放程度较高的国家中心城市。历史上,武汉又是一座英雄的城市。武汉,不哭!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清朝前期的商业很发达,陆路和水路的商旅往来频繁,形成了由农村集市、城镇市场、区域性市场和全国性市场组成的商业网。湖北的汉口镇在明朝中期才发展起来,到清朝时已成为“人烟数十里,贾户数千家”的都会。

——统编教材《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二:1858年,清政府被迫与俄、美、英、法签订《天津条约》——列强获得了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出为通商口岸;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等特权。                 

             ——统编教材《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三:

         

                 武昌起义后形势图 

      

武昌首义纪念碑

 

材料四:(1927年)在遭受严重挫折后,中共中央在汉口秘密召开紧急会议,这便是八七会议。这是中国共产党在处于生死存亡关头召开的一次紧急会议……会议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它使中国共产党看到了新的出路,踏上新的征途。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第一卷)

材料五: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 武汉会战是抗日战争战略防御阶段规模最大、时间最长、歼敌最多的一次战役。大大消耗了日军的有生力量,此后,中国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百度百科

材料六:“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毛泽东《水调歌头·游泳》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清朝前期的商业状况。汉口镇成为“人烟数十里,贾户数千家”都会的地理优势是什么?

 

 

(2)材料二中,汉口被开辟为通商口岸是在哪一次战争期间?与第一批开放的五个通商口岸相比,汉口的地理位置有何特点?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3)材料三图片反映了哪一场伟大革命? 如何理解这场伟大革命在中国近代化探索进程中的作用?

 

(4)据材料四,你怎样理解“踏上新的征途”的含义?

 

 

(5)依据材料五和所学知识,说说武汉会战在抗日战争中地位。

 

(6)材料六中“一桥飞架南北”指哪座桥?属于哪一建设计划的成就?该计划完成的意义是什么?

(7)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你怎样为武汉抗疫胜利凝聚精神力量?

 

参考答案

1-5BBACD     6-8CAB

9.(1)商业很发达;陆路和水路交通便利。

(2)第二次鸦片战争;地处长江中游;西方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

(3)辛亥革命;①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②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③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   

(4)中国革命找到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道路。 

(5)日军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6)武汉长江大桥;第一个五年计划;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7)中国人民上下同心、团结协作、顽强斗争,充分发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中国精神,凝聚起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强大精神力量。

 

长按识别二维码

 获取小初高中教材、微课、课件资源!


  

▍资料来源:网络,如有侵权烦请告知,我们会立即删除并表示歉意。

点击下面阅读原文免费观看 

 初中7-9年级各学科微课合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