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微课|中考历史材料论述题专练+讲解(中国史部分)

中考历史 2023-02-11

      点击下面蓝字阅读 


数学微课
语文微课
英语微课
化学微课
道法微课
历史微课
物理微课
生物微课
地理微课

初中英语资料大全    



材料论述题微课精讲



 

来源:初中历史在线

感谢分享  侵权删除


中国历史材料论述题专项训练

 

作者:晋江市英林中学    陈晓彬

 

1、 1720--1820年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在世界总值中所占的比例远高于整个欧洲,19世纪初世界10个拥有50万居民的城市中,中国就有6个。……到了1840年,中国人均粮食仅200千克左右,而美国的人均粮食已经接近1000千克。中国的年产铁约2万吨,不及法国的十分之一,不及英国的四十分之一。西方铁路总里程达9000公里,而中国的陆路还在用牛马拉车运输。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大帝国,不顾时势,人为地隔绝于世并且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样的一个帝国最后注定要被打垮的。                                                       

  ——岳麓版 高中历史 必修二

1.出现上述材料的现象主要是由于哪一政策的实行?

2.根据上述材料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

参考答案:

闭关锁国

观点:闭关自守会导致文明衰落

论述:封闭自守不利于接受外来先进文明和发展对外贸易,会导致文明衰落。清朝时期中国实行闭关锁国政策,错过了接受西方先进工业文明的机会,最终逐渐落后于西方。反之对外开放有利于文明繁荣。例如隋唐时期的中国,因为对外开放,最终领先于世界。

结论:封闭会导致文明衰落,开放会促进文明繁荣。今天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应坚持贯彻对外开放的政策,引进和学习国外先进的技术,努力推动生产力的进步。

 

 

2、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新中国的成立以及改革开放等,都对社会习俗产生了重大影响,尤其婚丧礼俗的变迁最为明显。在古代社会,缔结婚约凭借的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近代以后,一批受过新思潮熏陶的青年男女开始反对包办婚姻,主张婚姻自由。婚礼习俗也开始删繁就简,效仿西方的心新式婚礼。新中国成立以后,恋爱自由、婚姻自由、恋爱自由、婚姻自主成为一种尚。19世纪末20世纪初,丧礼趋于简化,并出现了带有浓厚西方色彩的新式丧礼,一些城市还建立了殡仪馆和公墓。新中国成立后,殡葬风俗由土葬开始向火葬改革。                                                        ——人民版  高中历史  必修二

1.近代中国开始接触西方文化是从那一个事件开始?

2.根据上述材料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

参考答案:鸦片战争

观点:政治变革有利于推动社会习俗的进步

论述:政治变革后,新政府采取新的措施以及新思想的传入都会推动社会的习俗的变革。近代以来随着政治的变革,婚俗程序逐渐简化,婚姻观念也更加自由化;丧礼也逐渐简化,绿色环保的火葬逐渐取代了土葬;辛亥革命后的剪辫易服、迫令放足等都说明了社会习俗的进步。

结论:政治变革有利于推动社会习俗的进步

 

 

 

作者:安溪茶校    陈云勇


1、材料一:政治上,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经济上,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奖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军事上,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

材料二:在回答“商鞅变法有什么意义?”问题时,小历说:“商鞅变法使秦国的经济迅速发展。”小史说:“商鞅变法大大提高了秦国军队的战斗力。”

1、 根据材料一,指出最能体现商鞅变法性质的措施。

 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2、 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提炼出一个关于国家发展的观点,并简要加以论述。

参考答案:例:观点:改革推动了国家的发展。论述: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确立了封建制,发展了封建经济,国力大为增强,军队战斗力大大提高,成为战国时期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其他各诸侯国也实行了类似的改革,不同程度地实现了富国强兵的目标。

 

 

作者:福州屏东中学:曾春梅


论述题二:

首先,中国幅员辽阔,这使得中国内地许多年来未受到与西方交往的影响。内地相当于一个巨大的贮藏所,几十年来注重传统的文官候选人一直是从那里产生。他们组成的官僚阶层由知识分子构成;而这些知识分子专心于儒家经典著作,因而,他们更强调的是伦理原则,而不是手工技艺或战争技术。其次,这一统治阶级因以下事实而进一步受到约束:除佛教外,中国没有或几乎没有借用国外东西的传统。因此也就毫无奇怪,尽管19世纪后半叶中国的确发生了变化,但它的变化速度却远远落后于对西方做出反应的其他国家。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19世纪后半叶中国“对西方做出反应”的变革是什么?(2分。写出其中一个即可)

(2)阅读以上材料提炼一个影响国家发展因素方面的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6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参考答案:

(1)洋务运动;戊戌变法(2分,写出其中一个即可)

(2)评分标准

 一等(5-6分):观点明确,(2分)。史论结合,逻辑清晰,(3-4分)。

二等(3-4分):观点较明确,(1分)。史论结合较好,逻辑较清晰,(2-3分)。

三等(0-2分):观点不明确,(0分)。史论不够准确,逻辑不够清晰,(0-2分)。

 

观点1:明清的八股取士阻碍了中国社会进步。

        观点2:多元文化有利于一个国家和社会的发展。

        观点3:开放和学习是推动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动力。

[答案示例]观点:开放和学习是推动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因素。(2分)清朝闭关锁国、固步自封导致中国落后受挨打。鸦片战争后,中国大门被迫打开,中国兴起一场向西方学习先进技术的洋务运动,虽然这场改革没有改变中国命运,但是极大地推动中国近代化进程。一向具有开放学习传统的日本在近代史上面对西方挑战做出积极反应和调整——明治维新,让日本走上强国之路。所以,开放和学习是推动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动力。(4分)

 

 

 

 

作者:仙游私立一中 余平辉


1、蒙古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勾结沙俄,阴谋割据。于是,康熙帝三次亲率大军,前往平叛……雍正时,西藏再度发生内乱,清军入藏平定,并设驻藏大臣。……乾隆时,小和卓返归天山南路,与大和卓一起发动叛乱,为清军所平定。之后,天山南北合称“新疆”,以清朝派驻的伊犁将军为最高长官。

——华师大版《中国历史》

请回答:

(1)材料中西藏在唐朝被称为吐蕃,试举一例唐与吐蕃友好交往的重要史实;(2分)

 

 

(2)阅读以上材料提炼一个观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观点: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

论述1:元朝在中央设宣政院,管理全国宗教事务和西藏地区,首次对西藏实施行政管辖。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版图

论述2:清朝前期为加强对西藏管辖,清政府先后实行册封制度、设驻臧大臣、制定金瓶掣签制度有效强化了对西藏的管辖。

结论: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

其他观点:清朝加强对边疆少数民族的管辖。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

 

2、材料一:“我天朝君临万国。尽有不测神威,然不忍不教而诛,故特明宣定例。”

——1839年6月《致英国国王檄谕》

材料二:“第彼之所恃,只在炮利船坚……一至岸上,则该夷无他技能,且其浑身裹缠,腰腿僵硬,一仆不能复起。不独一兵可以手刃数夷,即乡井平民亦足以制其死命。” 

——1840年定海战役中林则徐奏折

回答:

(1) 1840年英国为打开中国大门,发动了什么战争?(2分)

 

(2) 阅读以上材料提炼出关于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6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参考答案:

(1) 鸦片战争(2分)

(2) 评分标准:

一等(5-6分):观点明确,(2分)。史论结合,逻辑清晰,(3-4分)。

二等(3-4分):观点较明确,(1分)。史论结合较好,逻辑较清晰,(2-3分)。

三等(0-2分):观点不明确,(0分)。史论不够准确,逻辑不够清晰,(0-2分)。

[答案示例]

观点:愚昧自大是清政府在鸦片战争中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2分)

论述:闭关锁国使中国远离世界发展的潮流,造成了清政府的闭塞、停滞、倒退和盲目自大。鸦片战争前夕英国已经完成了工业革命,凭借强大的国力在全球扩张成为了日不落帝国,而鸦片战争中清政府却对英国一无所知且盲目自大。所以愚昧自大是清政府在鸦片战争中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4分)

 

 

作者:南安市水头中学   郑振华


材料论述题

……古丝绸之路不仅是一条通商易货之道,更是一条知识交流之路。沿着古丝绸之路,中国将丝绸、瓷器、漆器、铁器传到西方,也为中国带来了胡椒、亚麻、香料、葡萄、石榴。沿着古丝绸之路,佛教、伊斯兰教及阿拉伯的天文、历法、医药传入中国,中国的四大发明、养蚕技术也由此传向世界。更为重要的是,商品和知识交流带来了观念创新。比如,佛教源自印度,在中国发扬光大,在东南亚得到传承。儒家文化起源中国,受到欧洲莱布尼茨、伏尔泰等思想家的推崇。这是交流的魅力、互鉴的成果。……

------《习近平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演讲》

请回答:

(1)指出材料中“古丝绸之路”的开辟直接做出贡献的最重要的历史人物。(2分)

 

 

(2)阅读材料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6分)

 

 

【参考答案】

(1)张骞。(2分)

(2)示例:

观点:丝绸之路成为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2分)

 论述:丝绸之路开通后,中原的丝绸、凿井、冶铁技术、造纸术、儒家文化等传到西域,丰富了西域各族的经济文化生活;西域诸国的石榴、葡萄、汗血马、佛教、魔术、音乐等从西域传到中原,也丰富了中原地区的经济文化生活。

结论:综上所述,丝绸之路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4分)

   分论点:①丝绸之路是和平交流的一种方式;

②丝绸之路促进东西方的经济文化的发展;

③宗教通过丝绸之路传播。

说明:(2)其他观点及其论述只要符合題目要求即可。

【评分标准】

 一等(5-6分):观点明确,(2分)。史论结合,逻辑清晰,(3-4分)。

二等(3-4分):观点较明确,(1分)。史论结合较好,逻辑较清晰,(2-3分)。

三等(0-2分):观点不明确,(0分)。史论不够准确,逻辑不够清晰,(0-2分)。

 

材料论述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史书记载西周初年有800诸侯国,到了春秋初年,还剩170多个,而到战国初期只有十几个诸侯国了。春秋时期的大国争霸,使得战事不断,中原地区的诸侯国几乎都卷入了战争。一些小国也备受战争之害,如郑国遭受战祸70多次,宋国也有40多次。

 

请回答:

(1)材料一形势的出现与什么制度有关?(2分)

 

(2)阅读以上材料提炼一个观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6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参考答案

(1) 分封制

(2) 观点:战争(或争霸)带来灾难同时也促进了统一。

论述:大国争霸,使得战事不断,中原地区的诸侯国几乎都卷入了战争。一些小国也备受战争之害,如郑国遭受战祸70多次,宋国也有40多次。给社会和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西周初年有800诸侯国,而到战国初期只有十几个诸侯国了,客观上有利于实现区域性的局部统一。

结论:综上所述,战争(或争霸)虽然带来灾难,但也利于统一。

 

 

 

作者:莆田外国语学校  郑桂珊


材料论述:

    宋代是印刷术普遍应用时期,也是中国学术史上的重要时期。《十三经》和《十七史》的印行,地方史志的编纂,许多数学、工艺、医药和科技著作的问世,大型类书和丛书的编印,都在这一时期。而学术的复兴又促进了学校和书院的兴盛,加之为准备各级考试,使得教本、史籍、韵书、字典等大量印行。

据方志记载,宋代进士姓名可考者有29000人,其中两浙、福建等五路约占82%;宋代印书有地可考者1500种,该五路即占80%。反之,夔州路仅有进士103人,而所印之书只有2种。

 

——摘编自钱存训《印刷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作用》

回答:

(3) 为宋代印刷术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发明家是谁?(2分)

 

(4) 阅读以上材料提炼出关于印刷术作用的观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6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参考答案:

(3) 毕昇(2分)

(4) 评分标准:

一等(5-6分):观点明确,(2分)。史论结合,逻辑清晰,(3-4分)。

二等(3-4分):观点较明确,(1分)。史论结合较好,逻辑较清晰,(2-3分)。

三等(0-2分):观点不明确,(0分)。史论不够准确,逻辑不够清晰,(0-2分)。

[答案示例]

观点:印刷术的普遍应用促进了文化的发展。(2分)

论述:印刷术的普遍应用促进了各类书籍的印行,促进了学术的复兴,刺激了学校和书院的兴盛,印刷术发达的地区,考中的进士也特别的多。印刷术传到欧洲后,和造纸术一起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为文艺复兴运动提供了条件。(4分)

 

 

 

作者:龙岩市上杭县庐丰民族中学  张玉梅


材料论述题(8分)

   夏朝历经400多年,到最后一个君主夏桀时,奢侈而暴虐,他搜刮民财,引起民众反抗。分布于今河北、河南一带的商部落的首领汤,联络周围部落,起兵攻伐夏,桀大败,夏王朝灭亡。约公元前1600年,汤建立商朝。商朝最后一个君主纣王在位后期,过着奢华的生活,对百姓征收繁重的赋税,还使用酷刑,残害人民。分布于陕西渭水流域周原一带的周部落,以农业立国,不断拖展疆域,发展迅速。公元前1046年,武王联合各地势力,组成庞大的政治联盟,与商军在牧野决战,商军倒戈,周军占领商都,商朝灭亡。周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京,史称西周。公元前841年,周厉王与民争利,引起“国人暴动”,厉王逃亡。到周幽王时候,朝政更加腐败,社会各种矛盾激化。公元前771年,西周灭亡。

 

(1)夏朝的建立者是谁?(2分)

(2)阅读以上材料,根据夏、商、西周三个政权的更迭提炼出一个观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6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条理清晰)

参考答案:

(1)夏朝的建立者是禹(2分)

(2)论点 :暴政导致亡国,只有实行仁政,才会使国家长治久安。(2分)

   论述:夏、商、西周三朝灭亡的共同原因,都是由于国君暴虐无道,统治残暴、腐败,失去民心,引起民众反抗。夏桀奢侈而暴虐,搜刮民财,引起民众反抗。因而商汤联络周围部落,起兵攻伐,夏王朝灭亡。商纣王过着奢华的生活,对百姓征收繁重的赋税,还使用酷刑,残害人民。当武王联合各地势力与商军在牧野决战时,商军倒戈,商朝灭亡。周厉王与民争利,引起“国人暴动”。到周幽王时,朝政更加腐败,社会各种矛盾激化。公元前771年,西周灭亡。

   综上所述,暴政导致亡国,只有实行仁政,才会使国家长治久安。(4 分)

(参考论点 :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材料: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史记•商君列传》

(1)上述材料中所提“变法”是指什么事件?(2分)

 

(2)阅读以上材料,从“变法的作用和影响的角度”提炼一个观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6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参考答案:

(1)商鞅变法。(2分)

(2)评分标准

一等(5-6分):观点明确,(2分)。史论结合,逻辑清晰,(3-4分)。

二等(3-4分):观点较明确,(1分)。史论结合较好,逻辑较清晰,(2-3分)。

三等(0-2分):观点不明确,(0分)。史论不够准确,逻辑不够清晰,(0-2分)。

[答案示例]

观点: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2分)

论述:战国时期,铁制工具和牛耕的使用进一步推广,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为了适应社会政治经济的变化,秦孝公任用商鞅主持变法。商鞅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近代,日本努力学习欧美国家,实行明治维新,使日本从一个落后的封建国家转变为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因此,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4分)

 

 

 

 

材料一:“桀既弃礼义,淫于妇人,求美女,积之于后宫,收倡优、侏儒、狎徒能为奇伟戏者,聚之于旁。造烂漫之乐,日夜与末喜及宫女饮酒,无有休时。置末喜于膝上,听用其言。昏乱失道,骄奢自恣。为酒池可以运舟,醉而溺死者,末喜笑之以为乐。”

                                       ——[西汉]刘向《列女传》

 

材料二:“昔者殷王纣贵为天子,富有天下,上诟天侮鬼,下殃傲天下之万民,播弃黎老,贼诛孩子,楚毒无罪,刳剔孕妇,庶旧鳏寡,号啕无告也。”

                                      ——[春秋末战国初]墨子《墨子》

 

 

请回答:

(1)以上两则材料所评价的历史人物分别是谁?(2分)

(2)阅读以上材料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6分)(要求:中国古代史内容,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答案】(1)夏桀、商纣王(2分)    (2)评分标准    第一层次:观点明确,2分。史论结合,逻辑清晰,4分。    第二层次:观点较明确,1分。史论结合较好,逻辑较清晰,2-3分。    第三层次:观点不明确,0分。史论有结合,1-2分。    [答案示例]    观点:残暴统治必然激起人民的强烈反抗。(2分)    论述:夏桀在位时期,国力衰弱。桀不修德行,统治残暴,用武力伤害百姓,引起民众的反抗;商纣王是商朝的最后一个王,他对外征伐,耗费国力,同时修筑豪华宫殿,对百姓征收繁重的赋税,还施用酷刑,残害人民,最终也导致人民的反抗;秦二世为了巩固帝位,凶残地杀死自己的兄弟姐妹,任意屠杀文武大臣。他对民众的剥削更为残酷,并恣意挥霍,穷奢极欲,秦的暴政引起了农民起义的风起云涌。(4分)

 



作者:林庆元


材料论述题:(8分)

秦王朝开创的华夏族大一统的国家伟业到了汉武帝时代,完成了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正是这个伟大的充满凝聚力的民族共同体,承载着中华文明古往今来的生生不息,2000多年来的中国历史历尽沧桑,也曾战乱分裂,但是不管危机多么深重,由秦汉帝国开创的这一民族共同体问题能够重新走上统一、安定的大道,重现蓬勃生机。

——摘自《中华文明》解说词

请回答:

(1)秦朝的建立者是谁?(2分)

(2)阅读以上材料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6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参考答案:

(1)秦始皇。(2分)

    (2)评分标准

 一等(5-6分):观点明确,(2分)。史论结合,逻辑清晰,(3-4分)。

二等(3-4分):观点较明确,(1分)。史论结合较好,逻辑较清晰,(2-3分)。

三等(0-2分):观点不明确,(0分)。史论不够准确,逻辑不够清晰,(0-2分)。

     [答案示例]

     观点:由秦汉帝国使中华民族重新走上统一、安定的大道,重现蓬勃生机。(2分)

 论述:秦王嬴政统一全国,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割据混战的局面,各民族团结一致。汉武帝在位时,实现了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大一统局面,完成了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形成了具有超强凝聚力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此后,中国历史虽然经历过多次割据混战局面,但最终还是实现了国家统一。(4分)

 

材料论述:

那是一个风云激荡的世纪,世纪末的那个多事之秋,落日的紫禁城里突然热闹起来,几个读书人呼号,“变亦变,不变亦变。”……“杀!!”……匆匆来去的“现代化”运动,在菜市口的刑场上画上了休止符。历史在这里深思,世纪末的落日,王朝的落日,文明的落日……这个秋天真的有点冷!

——摘编自梁凤仪的小说《日落紫禁城》

回答:

(1)材料中的“现代化”运动是指什么?(2分)

 

(2)阅读以上材料提炼出关于19世纪末阻碍中国“现代化”原因的观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6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参考答案

(1)戊戌变法。(2分)

    (2)评分标准

 一等(5-6分):观点明确,(2分)。史论结合,逻辑清晰,(3-4分)。

二等(3-4分):观点较明确,(1分)。史论结合较好,逻辑较清晰,(2-3分)。

三等(0-2分):观点不明确,(0分)。史论不够准确,逻辑不够清晰,(0-2分)。

     [答案示例]

观点:封建顽固势力的压制是19世纪末阻碍中国“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原因。(2分)

论述:《马关条约》签订后,中国面临着空前的民族危机,以康有为、梁启超等人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改良派在光绪帝的支持下,掀起轰轰烈烈的维新变法运动,由于变法内容触犯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顽固势力的利益,遭到他们的百般阻挠,大部分地方督抚千方百计抵制新法,慈禧太后则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并下令逮捕维新人士,将谭嗣同等“戊戌六君子”杀害于菜市口,变法持续了103天,宣告失败。(4分)

 

 

 

 

作者:莆田南门学校  林云英

 

1、材料论述。(8分)

有人说,鸦片战争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近代文明;也有人说鸦片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民族灾难。

(1) 材料中的“鸦片战争”使中国签订了近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这个条约是什么?(2分)

 

 

 

(2) 针对材料中的某一观点或你自己有什么新的观点,结合中国近代史有关知识给予评析。(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6分)

参考答案:(1)《南京条约》(2分)

   (2)观点一:鸦片战争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近代文明。

论述:鸦片战争的客观后果,首先打破清朝闭关锁国局面,使中国由闭关逐步走向开放,走向近代化,其次是加速中国社会内部变革,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旧制度的解体。经济上,商品经济发展,封建经济开始瓦解,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思想上,先进的知识分子兴起“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西学东渐的局面开始形成。(6分)

 

观点二:鸦片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民族灾难。

论述: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是打开中国市场,其性质是英国发动的一场侵略中国的战争,鸦片战争的后果是使中国领土和主权开始遭到破坏,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鸦片战争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苦难。(6分)

 

观点三:鸦片战争使中国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漩涡。

论述:鸦片战争的客观后果,首先打破清朝闭关锁国局面,促进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但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中国领土和主权开始遭到破坏,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苦难。

 

2、材料论述。(8分)

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欺凌,中国在国门和急剧动荡的社会环境中,从经济、政治到思想文化和社会风尚,开始了一场深刻的变革。

回答:(1)材料中,经济方面的变革指的是什么?(2分)

 

(2)阅读以上材料提炼一个有关变革的观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6分)

 

参考答案:(1)洋务运动

(2)观点:①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改革促进社会发展)

     论述: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19世纪下半叶开始,中国各个阶层人士从经济、政治、思想等方面,开始了一场深刻的变革,洋务运动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工业企业,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戊戌变法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新文化运动在近代中国掀起了一场思想解放的风暴。以上变革虽然都失败了,但都推动了中国社会近代化的进程。

观点:②改革要符合国情

观点:③改革是强国之路

 

3.图片是历史过程的真实记录,每一幅图片都在向我们述说一段历史。

 

   

图1 开国大典          图2 小岗村农民喜获丰收    图3 北京申奥成功

 

(1)开国大典标志着什么?

  

 

(2)阅读以上材料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

 

 

参考答案:(1)新中国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2)观点:新中国以主权国家走向繁荣富强

论述: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十一届三中全会,我国从此走上了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新中国逐渐走向繁荣富强。

 

 

4.中国是一个农民占人口多数的农业大国,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时期的改革开放,我们都从农村开始并取得成功。

(1)改革开放时期对农村的改革采取的形式是什么?

  

 

(2)阅读以上材料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

 

参考答案:(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观点:国家一直重视对农村的改革。(对农村的改革要有利于农业的发展)

论述:土地改革运动,三大改造时期农业走合作化道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一系列改革政策,解放了农村生产力,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了中国农业的发展

 

 

 

 

 

作者:长汀三中  肖七金

 

周初天子分封诸王,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建立诸侯国。受封者也有保卫王畿、保护国君、交纳贡赋等义务。平王东迁后,诸侯势力逐渐强大,根本不听天子的命令,诸王争霸,征战不断,他们操控政治局面,实际上取代了周天子的地位,导致王室衰微,天子在政治上成了傀儡,甚至在经济上也要依护于强大的诸侯。因此,分封制严重威胁了周天子的统治地位。

        ——摘编自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1)材料中“分封诸王”的制度名称是什么?(2分)

(2)阅读以上材料,从“分封诸王的作用和影响的角度”提炼一个观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6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答案:(1)分封制(2分)

(2)观点一:分封制巩固了统治。(2分)

论述:为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保证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稳定了政局,扩大了统治范围。(4分)

观点二:分封制威胁中央集权统治。(2分)

论述:周平王东迁后,王室衰微,无力控制诸侯;诸侯势力崛起,竞相称霸,操控政治局面,严重威胁了周天子的统治地位,威胁了中央集权统治。(4分)

 

 

 

 

 

作者:福建省漳州市漳浦县龙成中学

陈玉平  

 

材料:      该条约非常苛刻,就清政府而言,如此赔偿,财力损失是极大的,相当于清政府3年的财政收入,巨额的赔款,使清政府不得不靠举借外债应付。台湾等大片领土的割让,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而且还造成了台湾和大陆难以弥补的隔阂,遗患至今。该条约要求开放的通商口岸,便利了日本及其他帝国主义国家掠夺中国最富庶的长江流域特别是江浙两省的财富。该条约允许日本在华投资办厂,其他列强引用“利益均沾”的条款,争先恐后地在中国开设工厂,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1)材料中的“该条约”指的是哪一条约?(2分)

 

 

(2)阅读以上材料,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6分)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观点:

 

 

论述:

 

参考答案:

(1)《马关条约》

(2)观点:《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 。

       论述:《马关条约》赔款白银2亿两,进一步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使列强进一步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割让了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等大片领土,中国的领土主权进一步受到破坏,也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增 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使帝国主义侵略势力由沿海深入到中国内地;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它大大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

 

 

评分标准:

一等(5-6分):观点明确,2分。史论结合,逻辑清晰,3-4分。       二等(3-4分):观点较明确,1分。史论结合较好,逻辑较清晰,2-3分。       三等(0-2分):观点不明确,0分。史论不够准确,逻辑不够清晰,0-2分。

 

 

 

 

作者:龙岩初级中学  陈微


材料论述题

在鸦片战争的整个过程里,中国以中世纪的武器、中世纪的政府、中世纪的社会来对付近代化的敌人。战争以严酷的事实暴露了这种差距,促使一批爱国知识分子在比较中思考。于是,在中国社会缓慢地发生变化的同时,出现了近代化探索。有人据此绘制了一份图来表示中国近代历史变迁(见右图)。

(1)辛亥革命的领导者是谁?

(2)阅读上述材料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1)孙中山

(2)观点:近代中国在西方的冲击下,带来深重灾难的同时也促进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论述: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清政府内部做出反应,掀起洋务运动,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中日甲午战争后,大大加深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对中国再次形成冲击,中国做出反应,进行维新变法,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推动中国近代化进程。

 

 

随着新型蒸汽机的出现,英国最早进行了一次技术革新,英国到处都建立起大工厂,庞大的厂房,发出隆隆的轰鸣。19世纪中期,法、美等国也加入这次革新,历史跨入了一个新的时代。法国诗人查尔斯·波德莱尔和美国沃尔特·惠特曼看到他们所处的城市发生变化,并为各自的城市发出了吟唱:

巴黎景象

   雄鸡的报晓深长悠远,刺穿了清晨的烟霾,

高楼沐浴在雾海,

人们在工作间里妨受着痛苦,

在卑微的渴望中呼出垂死的气息……

 

 

曼纳哈塔(即曼哈顿)

   人行道上挤满了车辆,宽广的大道上,充斥着妇女和商店及展览,

   一百万人口,自由和极好的礼仪,嘹亮的声音,

   热情好客,最勤劳和友好的年轻人,

匆忙和波光粼粼的城市啊!我的城市!

  

(1)材料中提到的“技术革新”指的是什么事件?

 

(2)阅读以上材料提炼一个观点,结合相关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参考答案:

(1)工业革命

(2)观点:工业化既促进经济发展,也污染环境。(或科技是把双刃剑。)

     论述:工业革命使用机器生产,大大提高劳动效率,创造巨大生产力,促进近代城市的兴起,人们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也发生变化。但工业排污等导致环境污染问题也是不可小觑。

 

 

 

长汀教师进修学校   邱文华

 

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深圳的重要经验就是敢闯。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不冒点风险,办什么事情都有百分之百的把握,万无一失,谁敢说这样的话?一开始就自以为是,认为百分之百正确,没那么回事,我就从来没有那么认为。每年领导层都要总结经验,对的就坚持,不对的赶快改,新问题出来抓紧解决。恐怕再有三十年的时间,我们才会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在这个制度下的方针、政策,也将更加定型化。现在建设中国式的社会主义,经验一天比一天丰富。经验很多,从各省的报刊材料看,都有自己的特色。这样好嘛,就是要有创造性。

请回答:

(1)材料中“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些……不要像小脚女人一样”这些话应该是邓小平在哪一年做什么事情中讲的?(2分)

(2)阅读以上材料提炼一个有关改革的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6分,要求: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适当联系实际,行文流畅)

 

参考答案

(1)1992年南方视察(2分)

(2)【评分标准】

第一层次:观点较明确,表述基本清晰,1-3分;(提出多种观点但不加论述的最高得3分,仅提出1个观点,但明确且深刻的,最高可得3分。)

第二层次:观点明确,能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对观点进行阐述,表述清晰,3-5分;

第三层次:观点明确且深刻,能做到史论结合,并联系实际,行文流畅,6分。

           (超出参考观点但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参考观点:

①改革创新才能推动社会发展或才能于世界民族之林。

②改革是强国之路,要坚定不移深化改革,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③改革要根据国情,从实际国情出发。

④改革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符合人民利益推动社会生产力则是进步。

⑤改革应有正确的方向。

⑥若不改革,墨守成规只会停滞不前。

⑦改革要勇于创新,大胆实践,与时俱进。

   (超出参考论述言之有理即可给分)

 

参考答案示例

观点:改革创新才能推动社会发展或才能于世界民族之林。

论述:农村改革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农村开始富裕起来。国有企业的改革,克服了吃“大锅饭”的弊端,调动了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的活力,推动国有企业进入市场,促进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所以我们要坚持改革开放。

 

 

材料论述(计8分)

1978年,按照华国锋的原来计划,这次全会讨论的主题只是经济问题。由于工作会议上邓小平和许多老同志的讲话和发言,这次全会突破原来的议题,开成了全局性的拨乱反正和开创新局面的重要会议。这次中央全会认真讨论了全党工作重点转移的问题。全会认为,全国揭批林彪、“四人帮”的运动已经取得了伟大胜利,应当及时地、果断地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和全国人民的注意力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这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决定。

——《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

请回答:

(1)材料中“这次全会”指的是哪一次会议?(2分)

(2)阅读以上材料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6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1)十一届三中全会(2分)

(2)评分标准

第一层次:观点较明确,表述基本清晰,1-3分;(提出多种观点但不加论述的最高得3分,仅提出1个观点,但明确且深刻的,最高可得3分。)

第二层次:观点明确,能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对观点进行阐述,表述清晰,3-5分;

第三层次:观点明确且深刻,能做到史论结合,并联系实际,行文流畅,6分。

           (超出参考观点但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观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伟大的历史性转折

论述:十一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一系列重大的决议,思想上: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经济上: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口号,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组织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综上所述,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写出其中两点即可)   

观点:十一届三中全会使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论述:这次全会是党在新中国成立以来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它完成了党在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伟大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是以这次全会为开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是以这次全会为起点开辟的。指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理论武器——邓小平理论,是在这次全会前后开始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所以说十一届三中全会使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写出其中两点即可)

 

 

 

惠安三中 林育霞

 

材料论述题。(8分)

江南制造总局成立初期就开始仿造(西方)轮船,在这方面花费了大量的成本。造船技术大权旁落洋人之手,成绩不佳。1885年后停止造船,成为单纯制造枪炮弹药的兵工厂。1867—1894年,江南制造总局的主要军火产品有:各种炮585尊,各种枪支51285支,各种火药4081469磅,各种水雷563具,各种炮弹1201900颗,等等。这些军火由清政府调拨给各地清军。江南制造总局于1868年设翻译官,次年又设方言馆,招请“通晓中国语言文字”的外籍译员与徐寿、华蘅芳等中国科技人员一起翻译书籍和培训外语人才,至90年代末共翻译西方有关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书籍120多种,在传播西学方面起了先锋作用。

                                 ——陈争平《中国近代经济史教程》

(1)江南制造总局创办于哪次近代化探索运动期间?(2分)

 

 

(2)阅读以上材料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6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参考答案】

(1)洋务运动(2分)

(2)观点一:洋务运动为西学的传播和中国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论述:创办于洋务运动期间的江南制造总局设译馆,翻译西方科学著作,在传播西学方面起了先锋作用。洋务运动期间还创办了新式学堂,培养了一批外交、军事、科技人才,为近代中国的发展培养了技术力量。综上所述,洋务运动为西学的传播和中国近代科学技术提供了重要条件。(6分)

观点二: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却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论述: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的全军覆没,标志洋务运动“自强、“求富”之梦破产,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洋务运动期间创办一批近代工业如江南制造总局,还创办新式学堂,设立翻译官等,引进了西方先进技术,培养了大批的翻译、外交、科技人才,促进了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在中国的传播,也为西方民主思想的传入创造了条件。由此可见,虽然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6分)

 

 

 

 命题:  龙海市实验中学    梁丽萍


材料论述题:

秦国新法行之十年,秦民大悦,路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秦成为第一大强国。

                          ——摘编自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

回答:

(1) 指出材料中“秦国新法”是谁主持的变法?(2分)

(2) 阅读以上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6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参考答案:(1)(2分)商鞅

(2)(6分)

观点:商鞅变法使秦国逐渐强大起来。

论述:商鞅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使秦国逐渐强大起来。变法采取的经济措施“鼓励耕织”等使秦国“家给人足”,经济发展,国力增强;变法采取的军事措施“奖励军功”使秦国“民勇于公战”,军队战斗力大大提高,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作者:群微信名:叶端

 

材料论述题(8分)

传统上中国历史学者把唐玄宗统治的最初10年视为唐朝统治的一个高峰,一个可与太宗时期相提并论的新的黄金时代。他们记载了一位勤勉的统治者与优秀大臣合力工作……重建有效的政府。……但在唐玄宗统治晚期,旧戏重演,……皇帝把国家事务丢给了一个不可靠的丞相,自己则陷入温柔乡里。管理不善的政府招来了一场灾难性的军事叛乱,这使得……唐朝则几近崩溃。

—— (美)陆威仪《世界性的帝国:唐朝》

 

请回答:

(1)请写出材料中“叛乱”的名称。(2分)

 

(2)阅读以上材料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6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参考答案:

(1)安史之乱(2分)

(2)评分标准

第一层次:观点明确,2分。史论结合,逻辑清晰,4分。

第二层次:观点较明确,1分。史论结合较好,逻辑较清晰,2-3分。

第三层次:观点不明确,0分。史论有结合,1-2分。

[答案示例]

观点:国家的兴衰与统治者的作为息息相关。(2分)

论述:唐玄宗上台后,坚持改革策略,整肃吏治,发展生产,国家空前繁荣富强,史称开元盛世。但其后期宠爱杨贵妃,不理朝政,重用李林甫和杨国忠,导致政治黑暗腐败,由此引发的安史之乱使唐朝由盛而衰。综上所述,国家的兴衰与统治者的作为息息相关。(4分)

 

 

 

 

宁德市寿宁县鳌阳中学  柯冬兰


材料论述题:

社会大变动、大转折的时代往往是学术争鸣的时代。郭沫若作为百科全书式学者和坚定革命战士,对学术争鸣推动学术繁荣、启动社会进步的作用和意义有深刻的认识,对春秋战国的学术争鸣尤有独到的体悟。他把春秋战国时代比拟为“第一次五四运动”,深刻地指出是“社会的转变”“促成春秋战国时代的百家争鸣、群花怒放”、“由秦到现在两千多年了我们依然感觉着春秋战国在学术思想史上是中国的黄金时代。他还满腔热忱地预言“以前是历史左右人的时代,以后是人创造历史的时代。”2000多年后,五四运动不仅是近代中国政治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并且推动了近代新文化运动更加深入地健康发展,其具体体现是这次运动大大加速、深化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从而给新文化运动注入了新的、更为强大、更加科学的思想活力。 -章玉钧,谭继和《论郭沫若后三十年的学术争鸣》冯天瑜、何晓明、周积明《中华文化史》

回答:

(1)材料中的“第一次五四运动”,在思想领域形成什么局面? 

(2)阅读以上材料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答案示例:

(1)“百家争鸣”。(2分)

(2)观点一:学术的繁荣、思想的解放推动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巨变。(2分)

     论述:春秋战国时期,学术思想领域非常活跃,形成“百家争鸣、群花怒放” 学术和思想繁荣的局面,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中国文化的发展奠定基础,两千年来对中国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新文化运动中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热情地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传播马克思主义主。引领无产阶级在五四运动中走上历史舞台,使中国历史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所以说,学术的繁荣、思想的解放推动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巨变。(4分)

    观点二:社会大变动、大转折推动思想和学术的繁荣。(2分)

    论述:春秋战国时期,周天子的统治权威衰落,各诸侯争霸兼并斗争日益激烈,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大大提高社会生产力,西周的各种制度遭到破坏和瓦解,整个社会处于动荡与巨变之中。与此同时,学术思想领域非常活跃,形成不同的学派,各陈学说,希望用自己的学说解决当时的社会问题,形成“百家争鸣”这一思想文化繁荣的局面,使中国进入学术思想史上的黄金时代。五四运动后,中国社会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推动了近代新文化运动深入地发展,大大加速、深化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从而给新文化运动注入了新的、更为强大、更加科学的思想活力。所以说,“第一次五四运动”、五四运动的社会大变动、大转折推动思想和学术的繁荣。(4分)

第(2)问的评分标准:

第一层次:观点明确。(2分)史论结合,逻辑清晰。(4分)第二层次:观点较明确。(1分)史论结合较好,逻辑较清楚。(2-3分)第三层次:观点不明确或没有提炼观点。(0分)对材料有一定的理解。(1-2分)  

 

 

材料论述题:

      清朝统治者认为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不需要同外国进行经济交流。同时又害怕西方殖民者的入侵,于是实行“闭关锁国”政策。这一政策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曾起到一定的自卫作用。但是,更多的是负面影响。清朝政府的闭关自守、固步自封,严重阻碍了我国与世界的联系,妨碍了我国对世界先进文化和科学技术的吸收,使清政府在内政和外交上处于被动地位,造成许多不应有的失误,阻碍了中国经济和航海事业的发展。这种政策的长期推行,进一步导致了国家的闭塞,也使中国的社会发展长期处于停滞状态,在西方资本主义蓬勃发展的情况下,我国大大落后于世界。这一政策并没有起到禁止外国资本主义对华通商的作用,更谈不上抵挡帝国主义大炮的轰击。正是在这一政策下,鸦片从英美商船汹涌而入泛滥全国,正是在这一政策下,帝国主义用大炮强迫中国签订了一系列使我中华民族蒙受奇耻大辱的不平等条约。这一政策没有挡住洋货的涌入和外国的入侵,最后的结果却是把大好河山拱手让于外国资本主义侵略者,任其奴役、宰割和蹂躏,使中国陷入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深渊。 

                      -----摘编自肖季文:《简析清政府“闭关政策”的历史作用》

 请回答:

(1)清朝推行闭关政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

 

(2)阅读以上材料提炼一个观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6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参考答案:(1)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2分)

(2)评分标准   

一等(5-6分):观点明确,2分。史论结合,逻辑清晰,3-4分。

二等(3-4分):观点较明确,1分。史论结合较好,逻辑较清晰,2-3分。

三等(0-2分):观点不明确,0分。史论不够准确,逻辑不够清晰,0-2分。

[答案示例]

观点: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2分)

论述:清朝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严重阻碍了我国与世界的联系,妨碍了我国对世界先进文化和科学技术的吸收,阻碍了中国经济和航海事业的发展,导致中国的社会发展长期处于停滞状态,在西方资本主义蓬勃发展的情况下,我国大大落后于世界。帝国主义用大炮强迫中国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使中国陷入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深渊。综上所述,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4分)

 

 

 

出题者:南安市南星中学  兰春梅

 

2017考试要求:通过都江堰工程,感受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材料论述题:

都江堰建成之初,灌溉面积五六十万亩。后来逐渐伸展到13个县,支流和渠道有500多条,灌溉面积300多万亩。新中国成立以后,经过不断维护和修整,都江堰的灌溉面积不断扩大,超过1000万亩。……2008年5月12日,四川的汶川地区发生了8级大地震,造成极为严重的损失。在震区,许多建筑物倒塌,而处于震区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却没有损毁和垮塌。经过专家的考察和评估,结论是整个都江堰水利工程是安全的,分水堤、宝瓶口和飞沙堰三大部分都基本完好。人们不禁为这一建于2200多年前的水利工程惊叹。

                 ——摘自部编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1)材料中都江堰水利工程是由谁主持修建的?(2分)

 

         

(2)阅读以上材料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6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参考答案:

(1)李冰(2分)

(2)评分标准:

一等(5-6分):观点明确,2分。史论结合,逻辑清晰,3-4分。

二等(3-4分):观点较明确,1分。史论结合较好,逻辑较清晰,2-3分。

三等(0-2分):观点不明确,0分。史论不够准确,逻辑不够清晰,0-2分。

 

观点:都江堰工程体现了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论述:战国后期修建的都江堰是一座综合性的水利枢纽,发挥了防洪、灌溉、水运等多方面的作用,使成都平原成为沃野,被称为“天府之国”。新中国成立以后,经过不断维护和修整,都江堰的灌溉面积不断扩大,即使经历了汶川大地震,整个都江堰水利工程也是安全的,分水堤、宝瓶口和飞沙堰三大部分都基本完好。

结论:都江堰水利工程是世界水利史上绝无仅有的,充分反映出我国人民的智慧。

 

 

 

漳州市浦南中学  林志明


材料论述(8分)

1894年(日本)制造旅顺大屠杀,1928年又制造济南惨案。卢沟桥事变后,日军制造的屠杀惨案更是无数。如南京大屠杀、朔县屠城、成安二屠、血洗临沂、蹂躏盐城、滕县二屠、桂林屠杀、揭阳烧杀等等。日军在华北制造千里“无人区”,实行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仅南京大屠杀一例,据战后国际法庭认定,日军在侵入南京后的六周内,被零散屠杀的超过15万人,被集体屠杀的更是多达19万人以上。连当时驻南京的法西斯德国代表在向其政府的报告中都写道:“他们(指日军)是兽类的集团。屠杀、劫掠、纵火、奸杀……甚至以杀人竞赛的方式对南京城血洗。他们是一架正在开动的兽性机器。”

——摘编自《北京青年报》2001年12月13日文章《南京大屠杀备忘》

回答:

(1)请写出中国“十四年抗战”开始的标志?(2分)

 

(2)阅读以上材料,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6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1)九一八事变(2分)

(2)评分标准

第一层次:观点明确,2分。史论结合,逻辑清晰,4分。

第二层次:观点较明确,1分。史论结合较好,逻辑较清晰,2-3分。

第三层次:观点不明确,0分。史论有结合,1-2分。

答案示例一:

观点:日本帝国主义的滔天罪行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2分)

     理由:日本对中国的侵略达半个世纪之久,前有甲午中日战争,后有1931-1945年的侵华战争。日本为了使中国人民屈服于他们的淫威之下,甚至吞并中国,不惜惨忍屠杀中国人民,仅南京大屠杀就屠杀超过30万中国人民,其它屠城惨案不计其数,奸淫掳掠无恶不作,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4分)

答案示例二:

观点:落后就容易被挨打。(2分)

     理由: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后,走上了对外扩张的道路,中国同时期虽进行了洋务运动,但没能改变中国落后的现状,日本的强大和中国的落后,必然导致其不断的对华侵略。近代的中国除了受到日本的侵略外,还受到了西方先进国家如英、法、美、德等国的侵略,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4分)

说明:其它观点和论述符合题目要求即可。

 

 

馆前中学  严立明

 

 

材料: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史记•商君列传》

(1)上述材料中所提“变法”是指什么事件?(2分)

 

(2)阅读以上材料,从“变法的作用和影响的角度”提炼一个观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6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参考答案:

(1)商鞅变法。(2分)

(2)评分标准

一等(5-6分):观点明确,(2分)。史论结合,逻辑清晰,(3-4分)。

二等(3-4分):观点较明确,(1分)。史论结合较好,逻辑较清晰,(2-3分)。

三等(0-2分):观点不明确,(0分)。史论不够准确,逻辑不够清晰,(0-2分)。

[答案示例]

观点: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2分)

论述:战国时期,铁制工具和牛耕的使用进一步推广,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为了适应社会政治经济的变化,秦孝公任用商鞅主持变法。商鞅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近代,日本努力学习欧美国家,实行明治维新,使日本从一个落后的封建国家转变为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因此,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4分)

 

 


材料:从鸦片战争到中国共产党成立,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到现在,中国经历了截然不同的两个八十年。在前八十年中,封建统治者丧权辱国,社会战乱不断,国家积贫积弱,人民饥寒交迫。在后八十年中,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空前团结和组织起来,冲破重重难关,革命斗争不断胜利;新中国成立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国家日益昌盛,人民的社会地位、物质生活水平和文化教育水平显著提高。从这前后两个八十年的比较中,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一切爱国力量深深认识到,中国能从最悲惨的境遇向着光明的前途实现伟大的历史转变,就是因为有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摘自江泽民同志在建党八十周年纪念大会讲话

 

(1)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2分)

 

(2)阅读以上材料,提炼一个观点,并加以论述。(6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行文流畅)

 

 

参考答案:

(1)“中共一大”的召开(2分)

(2)评分标准

一等(5-6分):观点明确,(2分)。史论结合,逻辑清晰,(3-4分)。

二等(3-4分):观点较明确,(1分)。史论结合较好,逻辑较清晰,(2-3分)。

三等(0-2分):观点不明确,(0分)。史论不够准确,逻辑不够清晰,(0-2分)。

[答案示例]

观点: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2分)

论述:1921年7月,“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她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建党九十多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先后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开创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等各项伟大事业,实现了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全面发展,走上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从党的奋斗历程中,可以得到一个重要结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6分)

 


 

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烦请告知,我们会立即删除。 联系微信:18205613175

扫描关注二维码

  小初高中试卷、微课、课件资源       


点击下面阅读原文,精彩分享更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