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解析专练:九上历史第三单元封建时代的欧洲
热 点 推 荐 2020-2021年初中历史资料汇总
2020-2021年初中道法资料汇总
2021年中考道法热点汇总
2020年秋部编七八九道法上册教案
2020年全国中考道德与法治试题及答案
九上英语微课合集
中考生物知识点
1. 中世纪史研究在西方学术界有悠久传统,通史著作已有很多,蒂尔尼和佩因特合著的《西欧中世纪史》以其识见之高明、选材之博洽、叙述之生动而独树一帜,历经半个世纪的修订完善,经久不衰,是欧美大学用作中世纪史教科书的首选。本书全面、深入地讲述了中世纪欧洲各方面的历史脉络,及其对近代西方文化与制度的深刻影响。
材料一:西欧小封建主从大封建主处接受封地,在举行“臣服礼”时宣誓:“我主,臣下乃是我主之仆人,领有采邑之家臣。臣下愿竭忠尽智,不顾生死以侍奉我主。”
材料二:
材料三:庄园上的一切需要,除了食盥(guàn)等少数物品外,几乎全是本庄园劳动人民所生产的。……庄园上的居民除了进行农业生产外,也进行一些简单的手工业制造,如织造粗呢,打造农具,缝制靴鞋……
——《西欧中世纪的庄园制度》
材料四:一些比较富裕的城市,就用赎买的办法摆脱领主的统治;有的城市则采取武装斗争的手段;另一些城市则两种办法交替使用。米兰、琅城等都经过长期反复的斗争,才取得城市的自治权。市民阶层为实现城市自由和自治进行斗争,为了抗衡封建大贵族,还和王权联合。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回答下列问题:
(1)“主”和“仆”分别指什么?这种制度的推广,对西欧社会产生了怎样的重大影响?
(2)图(a)与图(b)反映的制度的维系纽带和主从关系有什么不同?
(3)阅读材料并结合示意图,说说庄园制度的特点。
(4)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指出,西欧新的城市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
(1)“主”和“仆”分别指封君和封臣。影响:形成了西欧的封建制度。
(2)图(a)维系纽带是:土地的封赐,主从关系只存在于直接建立封赐关系的领主和附庸之间;图(b)维系纽带是血缘关系,主从关系表现为周天子是天下共主。
(3)特点:庄园是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
(4)原因:农业技术提高,农业剩余产品增加,商业贸易发展,人口增长。
2. 材料一:由于中世纪的欧洲国王和教会互相勾结和相互利用,尤其是丕平献土和教皇国的建立,教皇开始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扮演着社会仲裁者的形象,任意干涉各国的内政,神权逐步凌驾于王权之上。因此很多时候,基督教会作出的决定,国王也无权改变。
材料二:经济上,在西欧封建社会时期,教会采取各种方式巧取豪夺国家的土地,占有国家土地达到三分之一以上,而且教会还向全体社会成员征收是什一税。
材料三:当时百姓大多是文盲,教会完全垄断了对《圣经》的解释权,任何背离教会说教和反对罗马教廷教义的思想都被当作“异端”。13世纪,教会建立起“宗教裁判所”,对“罪名”成立的“异端”分子进行判决,轻者罚款,重则监禁,有的甚至被捆在火刑柱上活活烧死。哥白尼和伽利略因为宣扬违背教会思想的“太阳中心说”,长期受到监禁和迫害,而布鲁诺则因为坚持自己的科学思想的而被教会处以火刑。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三段材料反映的是哪一个宗教在什么时期的统治情况?
(2)以上材料反映了当时该宗教在社会上的政治、经济以及思想地位如何?
(3)该宗教对欧洲社会的发展产生了什么消极影响?
【答案】
基督教;中世纪。
经济:西欧最大的土地所有者;思想:西欧封建社会的精神支柱;政治:罗马教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导致了西欧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非常缓慢。
3.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典型的西欧的庄园,和乡村一致,即一个村子就是一个庄园。庄园的土地分为领主自营地和农民份地两部分。领主自营地由依附于庄园的农民无偿耕作,其收获全归领主。各户农民的小块份地则由农民用自己的农具耕作,其收获用以维持农民一家的生活。其身份有的近似奴隶,由主人供给饮食,还须由主人支付一定实物及货币。他们担任的是庄园上长年需人从事的工作,如运输、放羊、挤奶等。
材料二:“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这样的局面出现很多年后,这条常规流行于西欧的某些国家和地区。
材料三:在西欧中世纪,人们相信世上的一切权力都是上帝授予的。11世纪,罗马教皇格雷戈里七世竭力加强罗马天主教会的权威,宣称教皇权力来自于上帝有权废黜君主。皇帝亨利四世就是于1077年被教皇废黜的。12﹣13世纪,教皇权力终于达到顶峰:教皇有权废黜君主,罗马教廷成为中欧和西欧一切宗教事务和教义问题的最高裁判机构。
(1)根据材料一写出庄园里都有哪些劳动者?
(2)材料二局面的出现,说明当时西欧实行什么制度?从哪个国家开始的?
(3)根据材料三概况说明罗马教廷处于什么样的地位?
(4)根据上述三则材料分析,说明中世纪西欧处于什么社会形态?
【答案】
农民,农奴(奴隶)。
封君封臣制(封建制度);法兰克王国。
教权高于王权(教廷处于欧洲的主宰地位)。
封建社会。
原价799元,24小时内报名0元长按二维码免费入群👇👇👇
ps:初一:数学+英语
初二:数学+物理初三:数学+物理+化学△高中生入群免费听数/英/物/化/政/史/地课程
4. 商品经济的发展是西欧迈向近代社会的经济根源。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9世纪开始,一种新的农业经济组织形式封建庄园逐渐流行开来。大约到11世纪,庄园遍布欧洲各地。
﹣﹣摘自部编版九上历史教材
材料二:农民逐渐获得对自己剩余产品的支配权,土地集中成为趋势,14世纪后一些富裕农民通过多种方式建立了租地农场。租地农场主成了这种农业工人的实际指挥官,成了他们的剩余劳动的实际剥削者,而土地所有者现在只和这种资本主义租地农场主发生直接关系。
﹣﹣摘自部编版九上历史教材
材料三:从欧洲的经济发展史来看,直到中世纪的晚期,新的生产方式,如手工工场,逐渐得到了发展,商业资本也因此得到了迅猛发展。这在西方史学家眼中,被称为“前工业革命”的资本主义。这些东西在我国历史上也有,我们称之为“资本主义萌芽”。 ﹣﹣孟彦弘《中国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过渡》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欧洲庄园的主人和劳动者分别是谁?中世纪西欧庄园的性质是什么?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农民逐渐获得对自己剩余产品的支配权”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租地农场里的“农业工人”与租地农场主之间是什么关系?这种关系的实质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概括欧洲“前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的特点。13﹣14世纪欧洲生产领 域出现了“新的生产方式”和“新的经营方式”,这种变化对欧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答案】
(1)欧洲庄园的主人和劳动者分别是领主和佃户;庄园中主要是领主和佃户;庄园的居民均为领主的佃户,包括自由的农民和缺少自由的农奴。中世纪欧洲庄园最大特点是自给自足;在领主统治下,庄园是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
(2)由于庄园逐渐衰落和瓦解,11世纪以后,欧洲农村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土地集中成为一种趋势。领主通过转让、联姻、继承、买卖等方式,将土地集中在一起。材料二中的“土地所有者”指的是领主。租地农场里的劳动者是少地或无地的农民。与租地农场主之间是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这种关系的实质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庄园逐渐衰落和瓦解;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3)手工工场得到发展;商业资本迅速发展;雇佣劳动出现;生产以手工劳动为主;农业在社会经济中占主导地位。这种变化推动农业手工业生产组织逐渐资本主义化,开始改变中世纪欧洲社会的整体面貌。
5. 材料一 封建关系的基础是土地……如果领主将一块土地赐予一个人,这个人就成了封臣……封臣的权力和对于土地的所有权与他在举行臣属仪式时承担的义务是相应的……臣属意识和赐封仪式可以算是封建制度中的契约。
﹣﹣(英)赫伯特•乔治•威尔斯著《世界通史》
材料二 西欧的庄园经济,是一种典型的土地与人身依附关系结合在一起的封建农奴制经济模式……这种落后的生产方式本来就使农奴缺乏劳动的热情……更加无法提高单位面积产量……迫于生活的压力和为领主服劳役以及缴纳地租的多重负担,很多庄园的农奴经常出逃……寻求新的生活。
﹣﹣冯正好《论中世纪西欧的农业》
材料三 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以及商品货币关系的影响……自14世纪初起……庄园主纷纷放弃自营地,改为出租经营,货币地租流行,农奴也通过各种途径获得人身自由……庄园趋于瓦解。
﹣﹣肖翠松《试析中世纪西欧庄园制瓦解的经济影响》
(1)根据材料一,指出西欧“封建关系”确立的基础。根据材料一,概括西欧封建关系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指出庄园经济的特点。举出庄园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举一例);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很多庄园的农奴经常出逃……寻求新的生活”的方式。
(3)根据材料二、三,结合所学知识别写出西欧地租交付方式和农业生产组织方式的变化。根据材料三,指出引起该变化的原因。
(4)综合材料,请你为本次探究拟定一个主题。
【答案】
土地;等级关系;契约关系(明确彼此间的权利与义务;权利与义务交织在一起)。
一种典型的土地与人身依附关系结合在一起的封建农奴制经济模式;使农奴缺乏劳动的热情;无法提高单位面积产量;逃往城市(成为城市市民);通过缴纳迁徙税,获得离开庄园,摆脱领主的人身束缚的机会;
从劳役地租为主转变为货币地租流行;从庄园转变成为租地农场;生产力的发展;商品货币关系的影响;
西欧封建制度的兴衰(中世纪西欧)。
6. 阅读材料
材料一:(11世纪之后)手工业者要求摆脱人身依附关系,……手工生产已不再是为了满足领主和生产者自身的需要,其目的在于追求交换价值,各类商人遂应运而生,商品交换日趋活跃。
﹣﹣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 第一编》
材料二:十四十五世纪……这些城市各自独立,纷纷采取鼓励发展工商业的政策,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他们重视通过改进生产技术、提高经营手段创造财富,胜过关心虚幻的神学说教……这样一场思想变革首先在这里出现了。﹣﹣《历史必修3》
材料三:1648年革命和1789年革命,并不是英国的革命和法国的革命,而是欧洲的革命。……它们宣告了欧洲新社会的政治制度。﹣﹣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请回答:
(1)材料一中“领主”的出现与什么政治制度有关?“摆脱人身依附关系”冲击了哪一农业经济组织?“追求交换价值”推动了何种手工业生产组织产生?
(2)材料二中的“思想变革”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矛头指向什么势力?“他们”指的是什么阶级?据材料二,归纳“变革”的政治、经济基础。
(3)材料三中的“1648年革命”和“1789年革命”分别指的是什么事件?举例说明英国建立了“新社会的政治制度”?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这一时期社会形态的演进过程。
【答案】
西欧封君封臣制度(封建等级制度);西欧庄园;手工工场。
文艺复兴;教会;资产阶级的壮大;城市独立、工商业发展。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法国大革命;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封建社会走向资本主义社会。
7. 中世纪的西欧,封建制度形成,乡村庄园建立,城市兴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西欧主要国家的历史是从法兰克王国开始的。8世纪前期,法兰克王国对土地的分封形式进行了改革,不再像以前那样无偿赏赐,而是要求得到封地的人必须提供兵役服务。这种以土地封赐为纽带而形成的封建制度在西欧已经普遍存在。材料二:西欧中世纪的乡村典型的组织形式是庄园,庄园里生活着领主和佃户。庄园里还设有庄园法庭起着维护庄园公共秩序的作用。
材料三:10世纪起,西欧开始恢复,旧的城市开始复苏,新的城市不断产生。当时有一句形容城市的谚语“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随着城市的发展市民阶级逐渐形成。
(1)材料一中法兰克王国的建立者是谁?
(2)法兰克王国的土地分封中,赐地人和接受封地的人分别称作什么?
(3)材料二中佃户耕种的土地称什么?庄园法庭惩罚违法行为的手段通常是什么?
(4)城市居民通常采用哪些手段来争取城市的自由和自治?市民阶级不断分化,出现了富裕的大手工业作坊主、商人和银行家等,后来,他们成为什么阶级?
【答案】
(1)克洛维
(2)封君封臣
(3)份地手段:处以罚金
(4)金钱赎买和武力斗争早期资产阶级
8.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宋代把自行聚散,私相贸易的定期集市,称为草市。在人烟稠密的乡村聚落和交通要道上,草市星罗棋布,构成地方市场的基础,不少颇具规模的草市后来发展成固定的商业居民点,上升为镇或县。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材料二:北宋时,商业的繁荣促进了货币的变化,……(出现了)一种既轻便而又易得原料的纸币﹣﹣交子,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南宋时,通行“会子”“关子”等纸币。
﹣﹣《历史教师教学用书》(七年级下册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材料三: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前代,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中国商船的踪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人民教育出版社)
材料四 中古西欧城市是作为经济中心出现的,它们是自然地在一些位于交通路口的集市、废旧的古代城堡上兴起的。……城市所集中的手工业和商业所构成的商品经济从一开始就对封建制度起了瓦解作用。……城市里的市民阶级不断发展壮大,成为近代资产阶级的前身。
﹣﹣《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请回答:
(1)材料一、二、三从哪些方面反映了宋代经济的发展?
(2)西欧城市为自治而斗争的常用手段有哪些?国王给自治城市颁发特许状有何意义?
(3)材料四表明中古西欧城市有着怎样的地位?中古西欧城市的兴起有什么历史意义?
(4)宋代城市和中古西欧城市在形成时,有哪些相同点?
【答案】
发展:城市(镇)兴起,商业繁荣,纸币产生,海外贸易兴盛。
金钱赎买和武力斗争;既削弱了割据势力,又获得城市的拥护。
地位:经济中心;意义:瓦解封建制度;孕育早期资产阶级。
都在交通要道上产生,都由集市贸易兴起,都产生了市民阶级,都由小集市发展成城市(镇),都是自发形成。
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拜占庭的作用是绝对保守的,命运注定它只是保存,而不是创新。它诞生在一个古老的国度,生活在过去的势力和荣誉的阴影之中,这种势力和荣誉正是它试图维持和恢复的。他们很少有人具有创造力。﹣﹣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
(1)材料一中的“拜占庭”是指哪一帝国?“古老的国度”是指哪一国家?
(2)根据材料二回答,此帝国在地理分布上有何特点?
(3)此帝国文化有何影响?
【答案】
东罗马帝国。罗马帝国。
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拜占庭文化,在世界上产生了重大影响,为西欧的文艺复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
10.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刻写在十二块青铜板上的法典涉及诉讼程序、所有权和债务权、宗教法等内容,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
材料二 527年,查士丁尼登上皇帝宝座。528年,查士丁尼组建了一个法典编纂委员会,相继编成《查士丁尼法典》、《法学汇纂》、《法理概要》和《新法典》。这些法典仍然承认奴隶制,但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奴隶的地位,同时法典还对财产、买卖、债务、契约关系等作出明确的规定。
——以上材料均摘自《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请回答:
(1)材料一所述法典的名称是什么?该法典诞生于哪个国家
(2)材料二中的“查士丁尼”是哪个国家的皇帝?材料中的“《查士丁尼法典》、《法学汇纂》、《法理概要》和《新法典》”这四部法律文献被统称为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查士丁尼命人编纂法典的目的何在?
【答案】
(1)名称:《十二铜表法》。国家:罗马共和国。
(2)国家:拜占庭帝国(东罗马帝国)。统称为:《罗马民法大全》。目的:稳固社会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
声明:本文素材来源于网络,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经因材初中课堂整理编辑,如存在文章/图片/音视频使用不当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更多中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