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八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试卷(7)

中考历史 2023-02-12
我要进群      商务合作微信 我要资料
我要微课     18205613175我要投稿

热点推荐 

干货:初中历史资料汇总(10.27)

九年级历史上册资料汇总(10.24)

八年级历史上册资料汇总(10.25)

七年级历史上册资料汇总(10.26)

九年级历史上册单元检测(全册)

九年级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汇总

八年级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汇总

七年级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汇总

2020-2021年初中历史资料汇总

2020年全国中考历史真题试卷

七八九年级历史上册教案大全

八上历史微课(1-26)

九上历史微课(1-21)

七上历史微课(1-20)

 

提示: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80分钟
一、选择题(60分,每小题2分)
1.阅读下图。导致清朝这一时期几种主要进口货物关税税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中俄签订《瑷珲条约》
B.中日签订《马关条约》
C.中英签订《南京条约》
D.清政府与列强签订《辛丑条约》
2.他在位期间力行节俭,勤于政务,但清王朝在其统治时期却进一步衰落。鸦片战争之后,他因循守旧,没有采取向西方学习、振兴王朝的措施。“他”是(    )
A.道光帝      B.咸丰帝     C.光绪帝     D.宣统帝
3.1750年,清政府的财政收入约75%来自于田赋,而到清本田赋所占比重降至35%,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赔款大量增加  B.大片领士丧失
C.农业全面意退  D.经济结构变动
4.太平军内部曾流传一首歌谣:“天父杀天兄,总归一场空,打打包裹回家转,还是做长工!”歌谣提到的历史事件是
A.金田起义  B.永安突围
C.天京变乱  D.三河大捷
5.江南制造局从美国购置了“制器之器”,设备完整,机械化程度较高。到19世纪90年代,该局已发展成为中国乃至东亚机器设备最齐全、工艺制造技术最先进的兵工企业。材料可以印证洋务运动(  )
A.引进了西方先进技术
B.巩固了清政府统治
C.抵制了外国资本入侵
D.实现了中国的富强
6.恩格斯在评论某次战争时指出:“如果我们将当时缔结的各项条约比较一下,就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件一目了然的事实,这次战争不是对英国法国有利,而是对俄国有利”恩格斯所评论的战争是指(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7.下列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之间没有直接因果关系的是(  )
A.签订《马关条约》一一康有为发起公车上书
B.严复创办《国闻报》一一推动了维新变法思想的传播
C.戊戌政变一一触犯了顽固派的利益
D.戊戌变法一一在思想文化上产生广泛影响
8.与1842年的《南京条约》相比,1895年的中日《马关条约》反映了帝国主义阶段列强侵华的新特点,这主要体现在(     )
A.割地赔款  B.开设工厂
C.协定关税  D.开埠通商
9.有学者认为:甲年中日战争“以清政府失败而宣告结束。于是,(中国)近代化的新陈代谢过程骤然加快。”材料中的“加快”主要表现在(    )
A.开始引进西方的工业文明
B.开始制度变革的尝试
C.大力倡导实业救国
D.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
10.《绝版袁世凯》一书中写到:“好样的如光绪皇帝,数千年的旧制度,人家103天里发了数十条手谕就想改变,后来一个上午就让人给废了。”该书作者评述的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
11.19世纪末,有人题联于京师:“万寿无疆,普天同庆;三军败绩,割地求和。”“三军败绩”指的是(  )
A.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抗日战争


 初中资料学习群 

开课时间:本周四晚19:30
原价799元,现在0元进群学习赶快扫描二维码加入

扫码后年级按钮仅能戳1次哦,请谨慎点击!
ps:初一:数学+英语初二:数学+物理初三:数学+物理+化学

△小学生&高中生入群(选对应年级)免费听课



12.瓦德西在给德国皇帝的奏折中明确指出:“中国民众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气……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瓦德西产生此种顾虑是因为(    )
A.三元里人民抗英
B、太平天国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公车上书
13.下面所示是1842年至1901年间中国近代史上的三项条约,以此为线索归纳出的历史主题应该是(    )

A.开始卷入资本主义市场体系的过程
B.民族工业艰难曲折的发展过程
C.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D.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发展历程
14.义和团运动发生时,时人的记载大不相同。信奉义和团的刘以桐写道:(团民)“均自备口粮,毫无滋扰。”晚清大臣刚毅记载:“拳民出死力为国宣难,入京以来,秋毫无犯。”主剿义和团的劳乃宣写道:“其党焚杀劫掠,无所不至。”教民樊国果记载:“(义和团)劫掠焚杀,逾土匪。”据此可知(    )
A.历史叙述随时代变化而不同
B.历史解释与历史事实难以统一
C.历史解释具有一定的主观性
D.历史事实因史料冲突无从确证
15.英国哲学家罗素在《中国问题》一书中说:“甲午战争,中国被日本打败,义和团运动后,中国又遭到列强的报复,这终于使中国的有识之士看到中国的当务之急是要有一个更好的更现代化的政府,而不是一个濒于崩溃的帝王之家。”材料中的“有识之士”最有可能属于
A.地主阶级洋务派
B.资产阶级维新派
C.地主阶级顽固派
D.资产阶级革命派
16.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仁人志士为救亡图存和实现现代化而奋斗不息。以下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对应正确的是(  )
A.邓世昌﹣﹣义和团运动
B.谭嗣同﹣﹣戊戌变法
C.孙中山﹣﹣五四运动
D.周恩来﹣﹣秋收起义
17.以下内容是一位历史人物的部分经历,他是(  )
时间
1894年
1905年
1912年
1913年
事件
成立兴中会
成立中国同盟会
就任中华民国
临时大总统
发动“二次革命”
A.洪秀全  B.梁启超  C.章炳麟  D.孙中山
18.有人说辛亥革命之所以被称为完整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主要是因为孙中山提出了三民主义,并以之为指导思想。对三民主义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
A.三民主义是西方政治思想与中国民主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B.民生主义是要改革土地制度做到“家给人足”,是发展
C.民权主义是要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是核心
D.民族主义反映了中国人民推翻帝国主义列强统治的愿望,是前提
19.有人说,辛亥革命是在一片胜利的欢呼中失败的。对“胜利”和“失败”的理解,最恰当的是(    )
A.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但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B.建立了中华民国,但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继续祸国殃民
C.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但没有真正执行
D.明确了反帝宗旨,但帝国主义国家仍疯狂侵略
20.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说:“辛亥革命……为2132年的历史打了一个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只有漫长的历史才能称量出这个句号的真正意义和重量。”文中“句号的真正意义和重量”是指(  )
A.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B.建立了中华民国
C.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21.日本学者福泽谕吉的《文明论概略》就社会转型的问题说:“汲取欧洲文明,必须先其难者而 后其易者,首先变革人心,然后改变政令,最后达到有形的物质。按照这个顺序做,虽然有困难,但是没有真正的障碍,可以顺利达到目的。倘若次序颠倒,看似容易,实则不通。”如此推理,中国近代化进程应该走的道路是(     )
A.洋务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B.辛亥革命—洋务运动—新文化运动
C.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洋务运动
D.新文化运动—辛亥革命—洋务运动
22.“小学课本改用白话,‘国文课’改称‘国语课’。”倡导这一变革的是(  )
A.林则徐  B.李鸿章  C.梁启超  D.胡适
23.用关键词标志重大历史内容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以下历史内容与关键词对应正确的是(  )

A.人文主义﹣﹣自强求富﹣﹣民主科学﹣﹣三民主义
B.自强求富﹣﹣人文主义﹣﹣三民主义﹣﹣民主科学
C.人文主义﹣﹣三民主义﹣﹣自强求富﹣﹣民主科学
D.人文主义﹣﹣自强求富﹣﹣三民主义﹣﹣民主科学
24.蔡元培在五四运动结束后辞去了北大校长职位。他表示,他从来无意鼓励学生闹学潮,但是学生们示威游行是出于爱国热情,实在无可厚非,至于北京大学,他认为今后不容易维持纪律,因为学生们可能为胜利而陶醉,他们既然尝到权力的滋味,以后他们的欲望恐怕难以满足。由此可知(  )
A.蔡元培在政治上走向保守
B.蔡元培对学生运动既同情又忧虑
C.五四运动冲击了传统思想
D.学生运动正在走向权力斗争

 八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试卷(1-6)

25.为如下图所示内容归纳单元主题,最适合的是(  )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C.资产阶级革命与中华民国的成立
D.新时代的曙光
26.梁启超评价辛亥革命具有“空前绝后的大意义”。“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由此推论,梁启超认为辛亥革命(  )
A.增强了国民的民族民主意识
B.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D.扩大了人民的民主和自由权利
27.这些人信奉马克思主义,主张对外反抗西方列强,对内反对封建军阀,他们采取俄国布尔什维主义的活动方式,秘密组织政党。1921年,他们创立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这些人”的主要代表是(    )
A.曾国藩 李鸿章
B.康有为 梁启超
C.孙中山 黄兴
D.陈独秀 李大钊
28.有学者研究,现代意义上的“资本家”一词直至20世纪初仍极少使用,但该词在1919年前后的《新青年》190多篇文章中出现使用高峰,与对应的“劳动者”一词使用频率基本一致。这种现象反映了
A.民主共和观念流行
B.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C.官僚资本不断膨胀
D.社会主要矛盾改变
30.京张铁路工人大罢工将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高潮推向了顶峰。它的失败给中国共产党提供的最深刻的教训是
A.必须反对帝国主义
B.必须开展武装斗争
C.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
D.必须团结一切可能的同盟者
二、综合题(40分)
31.(12分)这是一页沉重的历史,记载着一个悲壮的故事,铁甲与热血铸造着民族铮骨,大地和长夜激荡着忠魂浩气,1840—历史将永远不会忘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鸦片流毒,为害甚巨)
材料一  请君莫畏大炮子,百炮才闻几个死?请君莫畏火箭烧,彻夜才烧二三里。我所畏者鸦片烟,杀人不记亿万千。君知炮打肢体裂,不知吃烟肠胃皆熬煎,君知火箭破产业,不知买烟费尽囊中钱。
——《炮子谣》
(虎门禁烟,扬眉吐气)
材料二  

(战火燃起,国门洞开)
材料三  据《广州百年大事》记载:“1842年8月间,中英《南京条约》签订。香港岛割让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口岸;英商货物税须经双方协商。1843年10月,中英《虎门条约》签订,外国人获特权。领土主权遭破坏,中国近代史开端。”
(铭记历史,提升认识)
材料四  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英国兵轮鼓浪而来,由沿海入长江,撞倒了堡垒一壁。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给中国带来的危害。面对鸦片走私,中国有何反应?(3分)

(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一重大事件?这一事件的领导者是谁?我们应该如何评价这位“领导者”?(3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南京条约》给中国带来的影响。(4分)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什么说“这场战争(鸦片战争)是一块界碑”?(2分)
 
32.(16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无产阶级最早产生在19世纪中叶的外国在华企业中,随后又出现在19世纪60年代清朝官办的企业和六七十年代兴起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中。……到1914年,增加到100万人以上。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已达200万人以上。
——《中国共产党历史》
材料二 新文化运动和学生爱国运动是互为因果的。新文化运动使青年们摆脱封建传统思想的束缚,对国家危亡境遇的警觉,更使青年们认真考虑……以什么思想来救中国。……经过五四运动,介绍、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成为不可抗拒的潮流。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材料三 6月3日,北京军阀政府大规模逮捕学生,激起了民众的强烈义愤,工人、商人也参加到示威群众中来。……广大的工人阶级参加了五四运动,并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
——《中国历史》
请回答:
(1)材料一认为,中国无产阶级最早产生于何时?从1914年到1919年,其人数有何新变化?(2分)

(2)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时间和口号分别是什么?(3分)据材料二,归纳其主要影响。(2分)

(3)五四运动爆发在何地?(1分)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6月3日”前后,运动的主力分别是什么?(2分)新文化运动为五四运动的爆发起到了什么作用?(2分)

(4)综合上述材料,概述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条件。(4分)

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C
A
D
C
C
B
C
B
B
B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B
C
C
C
D
B
D
D
D
A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D
D
A
B
D
A
D
B
B
D
31.(共12分)
(1)经济上白银外流,清政府财政危机,人民负担加重;政治上清政府更加腐败,军事上削弱军队战斗力,生活上严重摧残吸食者的体质,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林则徐受命担任钦差大臣,去广东查禁鸦片。(3分)
(2)虎门销烟。林则徐;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3分)
(3)割香港岛给英国,破坏了领土主权的完整;赔款2100万元,加剧了财政危机,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开放通商口岸,破坏了贸易主权,有利于外国资本主义的商品输出;英国进出口货物应缴的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破坏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答案必须是内容和影响互相对应)(4分)
(4)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改变,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2分)
32.(共16分)
(1)时间:19世纪中叶。(1分)人数:达200万人以上。(1分)
(2)时间:1915年;(1分)口号:民主、科学。(2分)影响:解放了青年们的思想;启发青年们探索救国的真理。(2分)
(3)地点:北京。(1分)前:学生;后:工人。(2分)作用:为五四运动的爆发起到了思想宣传和铺垫作用。(2分)
(4)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4分)


  八年级历史上册期中重要材料题

【期中特辑】七八九历史上册期中复习资料

【期中特辑】七八九年级语英地生政史复习资料


往期资料分享


七八九年级上册政史数地第一次月考试卷汇总

八年上册历史问题式知识提纲

九年级历史上册表格知识提纲(1-21)

2020年中考历史小论文猜押

2020年中考历史选择题精选65题
2020年中考历史主观题(二)
部编版:八上历史《课本习题参考答案》
2020中考历史必备的20张思维导图
2020年中考历史选择题精选60题
2020年中考历史主观题11道

7-9年级上册史数生课本习题答案、微课

干货:中考历史易错点背诵模板(1-5)

初中各科微课合辑

2020年中考历史热点:香港国安法
2020年中考历史预测:美国危机与种族歧视 

2020年中考历史:周年热点大事和人物 

中考历史核心考点默写清单(世界近现代史)

2020年中考历史热点新题(2)

2020年中考历史热点新题(1) 

如何科学评价历史人物?

中考历史选择题常考知识点总结  

点击底部原文链接,可以购买 

2020年中考历史书奇制胜速查秘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