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大川 2018-05-29

四川大学博物馆是中国西南地区建立最早的博物馆,也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博物馆之一,至今已有一百余年的历史。对于馆藏丰富的川大博物馆而言,十年前的那场地震带来的是无法磨灭的伤痛。


在汶川大地震中,四川大学博物馆受损文物共计160余件,其中严重受损的有75件,这些文物历时两年半才全部修复完成。而十年之后的今天,川大博物馆不断优化改进,带着责任与使命在文物守护的路上继续前进着……


今天大川要讲述的,正是关于“新生”的故事。


“至今想起来心都会痛”

2008年5月12日下午,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周克林正整理着手头的文稿。这是博物馆稀松平常的一个下午,一切工作都有条不紊。突然,一阵剧烈的晃动打破了午后的平静。


博物馆靠近望江路,周克林一开始还在想是否有重型卡车经过。他尝试着扶住剧烈晃动的电脑,发现无论怎样用力也扶不住。博物馆内有人喊了一声“地震了”, 他才猛然惊醒,和其他馆员向外跑去。在楼梯间,墙体在他的面前裂开一条条缝,传来建筑物内部撕裂运动的声音。他甚至想到,“也许今天跑不出去了”。


震后的瓷器馆


幸运的是,博物馆建筑并无大碍。大震一结束,周克林和博物馆的工作人员来不及多想就立刻返回馆内。进到库区的一刻,他整个人都懵了。多年来大家细心呵护着的这些文物,此刻却变成了散落在地的“一片狼藉”。“第一眼看见这些时,人已经懵了,接下来的反应就是心痛,至今想起来这些心都会痛。”周克林回忆道。


余震的到来让他们意识到已经没有整理情绪的时间了,工作人员们要尽快把未受损的文物装箱,把受损文物的碎片保护好。工作人员按照瓷器的纹饰和釉色对碎片进行区分、归类,将可以确认是同一件文物的碎片封到一个包装里。实在分别不出来的碎片,就装到一个大包装里,由经验更丰富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区分。清理、检查、封库……在这过程中余震不断。经常是清点着文物,地面就又开始晃动。


受损瓷器残片装袋


装文物的箱子不够,周克林赶紧去找后勤人员要了好多木条,将木制的柜架连接到一起,以使柜架稳固。工作人员们冒着余震挨个儿检查柜门是否锁好,生怕其他文物再有一丁点儿的闪失。功夫不负苦心人,余震中,川大博物馆并未新增损毁文物。


160余件瓷器重获新生

地震之后,摆在工作人员眼前的是巨大的修复工作。地震中受损文物共计160余件,其中仅瓷器就占了150余件,严重损毁的有75件。经镂刻、堆雕工艺制作的文物修复难度极大,单件产品的修复时长就要达到3、4个月。


瓷器修复中


一些受损较轻的文物,川大博物馆依靠自己的技术力量进行了修复。受损较重的文物则在学校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达成协议后,交由研究所修复。


据周克林介绍,修复过程大致分为五步:第一步清洗碎片,对各部件进行有针对性的除尘、除胶,着重清洗粘接面;第二部拼接碎片,这一部分难度最大,要对断裂部位重新进行渗透加固并完成粘接工作;第三步填充,对拼接后留有的细小缝隙进行填补;第四步打底,填充时如果有多余出来的部分,即将其进行打磨使其平整;最后一步是上色、作釉,对修补部分表面进行随色处理。


瓷器修复之前


瓷器修复之后


川大博物馆内的160余件受损文物共用两年半时间全部修复完成。严重损毁的七十多件文物经过复杂的修复流程也恢复到了地震前的样貌。一部分受损文物回到展台,重新与观众见面。


2013年的5月12日至6月12日,川大博物馆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汶川大地震馆藏受损瓷器修复成果展”,展出修复成功的文物68件,展品包括清光绪年制青花二开光山水人物罐、民国粉彩洞石桐花立凤、宋青釉凤耳浅盘口瓶等。


修复后的瓷器


为了防止搬运过程中的损伤,这些修复后的受损文物已经很少再拿出来展览了,“修复后已经基本上看不见曾经受损的痕迹了,但是那些伤痛我们永远都不想再提起了。”周克林说。


经历大震,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不敢怠慢,工作的重点首先还是“保护”。


修复后的粉彩缠枝花镂孔钱纹蟋蟀罐


修复后的

蓝釉窑变侈口瓶


十年,蒸蒸日上

十年中博物馆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今天的四川大学博物馆已成为全国高校博物馆中首屈一指的大型综合性博物馆。馆藏文物85000余件,拥有广涵石刻、书画、陶瓷、刺绣等数十个门类,和大批极富时代与地域特色的川西民族、民俗文物。


馆内现设有书画艺术、瓷器艺术、服饰艺术、石刻艺术、民族学、民俗学、考古学七个展厅,常年向社会观众开放。博物馆每年吸引上万学生、游客前来参观。周克林说:“评价博物馆的发展那就是四个字——蒸蒸日上


       更亲近参观者的陈列


十年前博物馆条件有限,展柜是使用已久的木质展柜,部分柜门已经变形。地震之后,利用教育部拨发的灾后重建基金,博物馆将十二个库房的展柜改成了金属密集柜。这些柜架都是专门定制,几个展柜连成一体,具有极强的稳定性。这种展柜也为文物清点提供了便利。密集柜更换以后,芦山地震、九寨沟地震等,均未出现文物损毁的情况。


未更换前的木质柜架


更换密集柜后文物的新家


汶川地震后,工作人员吸取地震的经验教训,总结了一套应对地震的文物保护方法。比如为了防止文物间的碰撞,文物与文物之间必须有柔软的物体相隔。每天进库工作结束以后,工作人员必须把柜架复原,柜门锁好,防止外力震动使文物掉落。每次地震发生后,工作人员都要马上回馆内检查文物。有了这些经验,在面对芦山地震、九寨沟地震时,博物馆的处理显得沉着冷静、游刃有余。


除了防震外,博物馆在防潮等方面也做了许多工作。比如,博物馆在纸质的、丝质的文物库房中安装了新式的恒温、恒湿的空调。原先馆内用的是普通的空调,工作人员下班后,为防止空调跳闸等出事故,必须把它们关掉。但是关掉空调后,库房的温度、湿度会产生明显的变化,会对文物有损害。更换了新式的空调后,库区的温度、湿度常年稳定在适宜值上,对纸质、丝质文物的保护更为有利。


  书画馆


十年前的地震成了无数馆员心中一块难以抚平的伤疤,十年后,馆员们带着守护博物馆的责任感,带着对明天的期望重新出发。


“这件事过去了就让它过去吧,记住经验教训,我们还要向前走。”周克林对大川说,“我们是博物馆的馆员,每一件的文物在我们心中都是一样的珍贵,我们保护的是国家财产,保护文物是我们的责任



1

参观信息

开放时间:9:00-17:00(节假日照常开放,16:30停止售票)

地点:四川大学望江校区东门侧

交通:公交车19路、256路【四川大学站


2

特展信息

陶然士与川西

——百年老照片专题展


展出时间:5月12日—8月12日


陶然士(Thomas Torrance,1871—1959),英国人、汉学家、英国皇家地理学会成员、华西边疆研究学会荣誉会员。他于1896年来到四川成都,曾执教华西协合大学(今四川大学前身之一),是华西协合大学古物博物馆(今四川大学博物馆前身的重要开创者之一。



他精通汉语和擅长中文写作,对中国历史时期考古有深入的研究。他撰写出版英文书籍,首次把中国羌族的历史、习俗和宗教、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群居村落和古代民屋建筑、中国古代墓葬、都江堰的古代水利建设等介绍给西方世界。



从19世纪末叶到20世纪30年代,他在川康边地羌、藏地区进行人类学调查,用大量的文字、影像记录了岷江上游一带的山川地貌、人群风物、精神信仰、生活习尚。今天,他拍摄的照片已经成为不可复制的历史记忆,散落珍藏于四川大学博物馆和一些海外大学图书馆。



5月12日至8月12日,四川大学博物馆携手阿坝州理县人民政府组织“陶然士与川西”特别影展。本次展出的老照片分别来自普林斯顿大学图书馆和四川大学博物馆,由陶然士拍摄自川西一带。


欢迎各位到四川大学博物馆参观,了解百年前的川西风貌。


大川

感谢四川大学博物馆的支持!


记者/康卓然 刘馨月

图片/由四川大学博物馆提供

编辑/刘馨月 陈爽

文章已于修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