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张永光:从医学生到基层公务员,有志者事竟成

大川 四川大学 2018-10-29



大川第一次见到张永光时,对他的第一印象是“亲切”。那天,刚参加完“四川大学2016、2017年度百佳学生”颁奖典礼的张永光骑着自行车从望江匆匆赶到华西,热情地把记者带进了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一路上和保安、同学们打着招呼。


在参加了百佳颁奖典礼后,张永光充实的大学生活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张永光,四川大学化学工程学院制药工程专业2010级本科生。2014年,赴凉山州美姑县支教;2015年,保送至四川大学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攻读硕士研究生。


八年来,担任兼职辅导员、党支部书记、大学生骨干培养学校九期班班长、研究生学长、研究生会主席等十余项校院级主要学生干部,荣获国家级奖项2项省级奖项5项校院级奖项超过50余项



一年支教:大山里的“梦想教师”

支教的一年,是张永光学生生涯里最为突出的经历。谈起自己一年的支教生活,张永光有说不完的话。


2014年8月至2015年7月,张永光参加了由团中央、教育部组织实施的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研究生支教团,赴国家级贫困县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美姑县开展扶贫支教工作,担任城关小学数学教师,累积志愿服务时长超过2000小时


支教生活中,一次家访让张永光格外印象深刻。孩子家离县城很远,在张永光和另一位老师坐了一个多小时的车、走了半小时山路后,才抵达学生家里。为了招待客人,孩子家里专门杀了两只土鸡,留他们在家吃饭。当张永光问起孩子家里的伙食情况时,小女孩说的一句话让他至今难忘:“我长到十几岁,这还是我们家第一次吃鸡肉。”


(学生家访)


从那时开始,自己也是学生的张永光对这个孩子给予每年1000元的资助,他说无论是小学、中学还是大学,资助会一直持续到她读书生涯的结束


在张永光看来,支教中最艰巨的任务是与学生家长的沟通。有些家长只会说彝语,所以家访时往往是孩子充当老师与家长间的翻译。但沟通的困难并不仅限于此。“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如何改变学生和家长对待教育的思维方式,才是最令张永光头疼的。在贫困山区中,仍旧有部分家长持“读书无用论”,在这样的环境里,有的孩子们也觉得学习是可学可不学的。“读完小学,一批人辍学了;读完初中,又一批人辍学了;读完高中,就没什么孩子读书了。但实际上,他们的可塑性都很高。” 



一年来,在完成教学任务基础上,张永光带领支教团大力开展“‘索玛花儿’扶贫帮扶计划”, 成功建立“一对一”长期助学资助20对,为美姑学子提供学杂生活费资助款超过20000元/年。此外,他联系全国千余名爱心人士,一年之内募捐到包括“SONY”梦想教室1间、衣物7千余件、文具2千余件、书籍1千余件的物资,总价值20余万


(捐赠活动现场)


一年的支教生活,张永光留下了数不尽的“财富”。适应能力、沟通能力自不必说,来自河北的他甚至还能说一口流利的四川话;在与自己平时生活截然不同的体验中,通过和有需要的人进行深层次交流、向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他觉得自己变成了一个更具社会责任感的人。“除此之外,在这一年里,我从一个只会煮泡面的人,到现在学会了做各种川菜,”他打趣道。



三年硕士:实验室的“辅导老师”

2015年9月,保报送到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国重)读研的张永光,到了一个全新而又陌生的环境,没有任何认识的老师或朋友。“但这些对我来说都不是难题,我带着简历去找了老师,向他们介绍了我自己,并告诉他们我想做一些事情。”就这样,张永光成为了一名学生助理。2016年1月,张永光正式成为了国重2016级两百余名硕士和博士的辅导员。 


(负责迎新报到)


张永光是学院里少有的男性辅导员,所以往往会承担更多的工作。曾经有一段时间,因为工作繁重,为了不落下科研,他利用一切时间做实验,深夜、周末都在实验室。“但其实想想这也没什么,因为在国重里这样的学生很多。”他补充道。




繁忙的学生工作,并没有成为张永光学术上的“拖累”。读研期间,他依托自身的专业优势,借助国重实验室的平台,在导师陈俐娟教授及各位老师的指导帮助下,发SCI论文、拿国家级奖学金、顺利毕业……一样都没落下。


(参加国际学术会议)

(参加抗震救灾论坛)


未来征途:岗位上的“人民公仆”

回首八年在川大的生活,张永光选择用“幸运”二字来概括自己的经历。“到了川大,不论是本科,支教,还是读研期间,我的任何一个时期都没有遇到过特别大的挫折;我的身边也一直有很好的老师和同学,正是有了他们的帮助,我这几年过得比较顺利。”但其实,张永光的“幸运”,更多要归结于他自己的努力。把优秀当成习惯的他,也会带着这份“幸运”,去拥抱今后的每一天。


张永光对未来的规划十分明晰:走公务员(选调生)的道路。


“有这个想法已经很久了,大概从大三开始,我就已经把公务员(选调生)这条路纳入了人生规划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张永光也越来越坚定这条道路。


现在,他已在南京开始自己的公务员之路。他所考取的岗位要求要从事为期三年的基层工作,因此张永光计划,未来在基层岗位上学习工作方式方法,踏踏实实工作,做人民的公仆。



在川大学习了八年制药,毕业后却成为了公务员。如何看待这种专业知识与职业的脱轨?当下,许多人认为这无异于浪费,但张永光对此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在他看来,四川大学由文、理、工、医四部分组成,社会更是由复杂而不同的部分组成。因此公务员岗位上也应有各个专业的人才,这样社会才能均衡发展。“更何况,大学更多的,是锻炼一个人的能力。一个人一定会因为自己的专业而会具备一些其他人不具备的特点,而正是这一特点会让他受用无穷。”



八年川大生活,不负时光。大川祝福也相信,张永光会带着在川大的累累硕果,砥砺前行,不负前程。



大川

采 | 康卓然 陈胤璇

写 | 陈胤璇

编辑 | 陈胤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