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改革开放40年,川大奋进再出发!

大川 四川大学 2019-02-18


四十年时光荏苒,四十载春华秋实。

改革开放大潮奔涌的四十年,

四川大学始终以“振兴民族、奉献社会、服务人民、引领时代”为己任,

坚持“勇立潮头、植根人民、求实创新、追求卓越”的办学传统,砥砺奋斗。

 

四十年来,四川大学先后经历了三大发展阶段:一是1978年至1993年,原四川大学、原成都科技大学、原华西医科大学三校分头并进;二是1994年第一次并校改革(原四川大学和原成都科技大学合并)后至2000年,四川大学(曾名为四川联合大学)与原华西医科大学进入“211工程”重点建设行列,共同发展壮大;三是2000年第二次并校改革(四川大学与原华西医科大学合并)后至今,新的四川大学进入国家“985工程”建设行列,迎来高速发展时期,全力推进世界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

 




以一流党建

引领世界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


党的十八大以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扎实推进。学校组织召开了第八次党代会,明确了学校“两个伟大”的宏伟目标。制定了《关于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通知》。组建党的十九大精神宣讲团,举办中层干部、支部书记、纪检监察干部和“四青人才”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培训班。成立四川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科技经济学研究中心和中华文化研究院 “1+3”社科研究机构,设立专项课题,举办第十二届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博导论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骨干教师培训班、纪念马克思主义诞生200周年学术研讨会等系列高水平学术会议,邀请了全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界100多名专家学者参会,系统研究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通过调整教学大纲、修订教材讲义、开展教学研讨和专题教学等方式,持续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学校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放在首位,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决贯彻中央的决策部署。修订完善了学校《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实施细则》,充分发挥学校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认真履行管党治党、办学治校主体责任,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保落实,全面领导好学校各项工作。深入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政会精神,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全方位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强化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将意识形态工作纳入校院两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健全意识形态工作研判机制,加强思想文化阵地管理,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修订完善《学院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出台《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支部建设的实施意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持续深化中央巡视反馈意见整改,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出台《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的实施办法》等制度文件,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坚决惩治腐败,持续巩固和不断发展风清气正的校园政治生态。



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

国家栋梁和社会精英

 

长期以来,四川大学秉承海纳百川精神,致力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努力培养具有深厚人文底蕴、扎实专业知识、强烈创新意识、宽广国际视野的国家栋梁和社会精英。



多措并举,大力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学校将课堂教学作为突破口,全面推进“探究式-小班化”改革,着力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团队协作和社会担当能力。深入推进“万门课程建设计划”,完善“学术研究型、创新探索型和实践应用型”三大类课程体系,着力打造精品课程。邀请社会精英,开设“创新创业型”和“实践应用型”课程。荟萃教学名师,大力打造精品课程。汇聚多学科优势,大力建设跨学科研究型课程。为让每一位川大学子都能享有国际化教育经历,学校持续拓展“国际课程周”和“大川视界”等国际化教育平台,与34个国家和地区的268所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与33个国家和地区的214所国际知名大学建立了形式多样的学生联合培养模式。2018年6月,教育部在四川大学召开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四川大学的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成效受到教育部和全国各高校同仁高度评价。



教育教学成果丰硕。学校首批入选4所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医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新闻人才”教育培养计划高校之一,是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现有国家人才培养基地9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8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9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3个、国家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1个,国家精品课程33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31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12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4门、国家级教学名师14人(含万人计划教学名师2人)。学校2000年以来荣获国家教学成果奖37项。研究生教育质量不断提高,自1999年国家开展全国百篇优秀论文评选工作以来,我校累计有24篇博士论文被评为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涵盖口腔医学、药学、临床医学、数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历史学、中国语言文学等多个学科。



学生竞争力显著增强。近三年,四川大学学生获省级及以上奖4011项,其中国际级162项、国家级1900项。在“挑战杯”和“创青春”国赛中屡获特等奖、金奖和“优胜杯”集体奖。在近四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共获10金5银1铜(金奖总数全国第二),连续四届获得先进集体奖,涌现出一批“双创”典型,如在青创板首批挂牌的冯军帅、荣获“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的周圣涛、荣获“小平科技创新团队”称号的机械设计创新团队和管道检测项目研发团队等。涌现出了一批先进典型,包括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全国十大标兵范云鹤,全国第八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得主周圣涛,全国第十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得主蒲伟,赴南极科考的“最牛本科生”黄加顺,入选“2017胡润百富中国最具投资价值新星企业”的刘瞻、荣获“中国教育年度人物”、 “安永新兴企业家奖”的张邦鑫等。



毕业生数量和质量双提升。随着教育质量的不断提升,学校毕业生的质量大幅提高,在此基础上大力拓展高质量就业单位,精准对接学生个性化就业指导需求,加强教育引导,鼓励支持毕业生到国家重点骨干企业、世界500强、科研院校等单位就业,到基层就业创业、到国际组织实习任职、应征入伍,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学生就业创业准备更加充分,就业创业质量进一步提升。


备注:2000届-2017届就业率统计时间截至当年11月30日;2018届就业率统计时间截至2018年10月23日。

 

  高水平师资队伍

支撑“双一流”建设

 

改革开放以来,四川大学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紧紧围绕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奋斗目标,构建立体化、多维度、全过程的人才工作体系,以做大人才增量为关键,以加强“国字号”人才和“青字号”人才,特别是“四青”人才和准“四青”人才为突破口,努力打造一支品德高尚、学术卓越、教学优秀的高水平师资队伍。



坚持高端引领,加强领军人才的引育工作。长期以来,四川大学全面构建了面向全球的人才选聘机制,建立了全球高端人才和优秀中青年人才信息库,持续推进“831”人才梯队工程,大力实施“海纳人才工程计划”和“双百人才计划”,瞄准学科发展急需广纳海内外高端人才、学术领军人才。



通过大力推进高端人才培育汇聚工作,目前我校共有两院院士14人,杰出教授5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45人,讲座教授16人,青年学者13人;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103人,其中青年项目入选者66人;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23人,青年拔尖人才5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52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47人;四川省千人计划入选者(含四川省百人计划)153人,“973”首席科学家9人,国家教学名师奖获得者12人。同时,学校还引进高端外籍教师60余人,一大批在全球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各学科领域的科学家汇聚我校,学校高端人才队伍已渐成规模。



打造人才成长“高速路”,优秀青年师资成为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为帮助青年人才尽快成长,促进青年教师脱颖而出,学校深入落实“青年教师联系制”,实施了青年教师“三个全覆盖”计划:青年教师科研启动经费全覆盖、青年教师导师制全覆盖、博士学位和海外经历全覆盖。同时采取择优激励等举措,鼓励青年教师成长成才,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优秀青年教师国际名校、名师深造计划”等项目,选派青年学者赴海外名校,包括哈佛大学、牛津大学、克劳斯塔尔工业大学等,开展客座教授项目、短期访学交流、师资培训课程等。

 

借助立体化、多维度、全过程的人才工作体系,通过系统培养和全面提携,如今的四川大学,校园充满识才爱才敬才用才之风,愈来愈多的“千里马”竞相奔腾,一支“勇立潮头、敬业爱生、拼搏奉献、开拓创新”的青年教师队伍正在成长为学校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

 

以一流学科

驱动一流大学建设

 

四川大学是国内最早招收和培养研究生的大学之一,1981年我国恢复研究生学位授位制度以后,四川大学即于当年成为全国首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改革开放40年来,我校学科建设取得跨越式发展,特别是经过三校合并,已逐步发展成为学科门类齐全,特色突出的综合性大学,是国家首批建设的“985工程”、“211工程”高校,并于2017年入选教育部一流大学建设A类高校。为早日建成具有中国特色、川大风格的世界一流大学,四川大学制定了“三步走”的战略,重点打造“十个一流”;构建“4+1”的学科体系,重点建设12个一流学科(群),以及19+X个超前部署学科。

 

目前,我校学科覆盖了文、理、工、医、经、管、法、史、哲、农、教、艺12个门类,现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7个,国家重点一级学科5个,国家重点学科46个。



提升学科实力,建设一流学科和专业体系。改革开放以来,学校以“双一流”建设、“985工程”、“211工程”建设为契机,以“建设与世界一流大学相适应的一流学科和专业体系”为目标,坚持“文优—理进—工改—医强”的发展路径,不断优化布局,推动优势学科发展壮大、传统学科与时俱进、交叉学科异峰突起、基础学科重点突破,初步建立了学科动态调整新机制,学科建设核心指标大幅度增长,建成了多个新的高水平交叉学科平台,凝练了一批优势学科和特色研究方向,形成了一批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学科群和学科体系。

 

近年来,四川大学的学科水平和国际影响力持续提升。在教育部学位中心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四川大学A类学科总数达16个,位列全国第9位。截至2018年9月,四川大学ESI世界前1%学科领域数已经增长至16个,在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中并列第7位;前1‰学科领域增长至3个(化学、材料科学、临床医学),在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中并列第8位。



发挥多学科优势,大力推进交叉融合,建成了一批国际领先的新兴交叉学科平台。近年来,学校建成了重大疾病的生物治疗交叉学科平台,获准首批国家认定的2011协同创新中心,得到国家新药重大专项综合大平台2亿元支持,2017年9月27日,该平台的7个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获初期投资总额达8亿元,后期将带动投资超过100亿元;建成了现代灾害技术及防灾减灾交叉学科平台,与香港理工大学共建成立全球首个“灾后重建与管理学院”,在国际防灾减灾领域产生了重大影响;建成了新能源与低碳技术交叉学科平台,在国内率先与中石化共建了“CCUS及CO2矿化利用研究院”,承担国家支撑计划“二氧化碳矿化利用关键技术和产业化示范工程”,总经费3亿元。



 一大批高水平科研成果

开花结果


长期以来,四川大学的科研工作者们不忘科研初心,坚持面向国际学术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地方经济主战场开展一流的科研,做真科研、真贡献、真学术,逐步实现着从跟踪模仿到真正自主创新的跨越式发展。

 


科研立项与经费持续增长。2017年科研总经费达20.96亿元。国家社科基金立项数、国家自然基金立项数、重点研发计划立项数大幅提升。近3年来,我校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立项数逐年增加,连续三年居全国前五。2018年,我校国家社科基金立项总数达到68项,在全国高校中排名第一 。其中,重点项目立项总数达到11项,与中国社科院并列全国第一。在理工医方面,2016年及2017年学校获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立项共30项,2017年立项数全国高校排名第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近五年近500项/每年;2018年获准立项数全国排名第11,获准直接经费3.2亿元。横向科技合同方面,近五年签订横向科技合同约2000项/每年,2017年大于500万合同近30项,合同经费超3亿元。

 


一大批高质量的标志性成果落地开花。改革开放以来,学校先后推出了一大批高质量的、在全国乃至世界产生重要影响的标志性成果,如编撰出版了《汉语大字典》(迄今收集汉字最多)、《全宋文》(360册、1亿多字,2006年出版发行,是迄今为止我国最大的断代文章总集)、《中国道教史》(具有学科开创意义)、《儒藏》(被誉为“千古儒学第一藏”,2014年《儒藏·史部》274册全部出版,2017年《儒藏精华》260册正式出版)等大型文化建设成果,目前正承担四川省重大文化建设工程、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巴蜀全书》的整理、编纂与出版工作和另一项国家重大文化工程《中华续道藏》的编纂。



在人文社科方面,从2006年开始评选至今,我校有9部著作入选代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领域最高水平的“成果文库”。我校哲学社会科学共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11项,二等奖29项,三等奖34项。获四川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58项,二等奖187项,三等奖522项。

 

在理工医方面,2012-2017年我校共获得国家科技奖励19项,自然科学二等奖3项,科技进步二等奖11项,技术发明二等奖4项,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奖1项。获得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共计34项。5年共申请专利7216项;获得专利授权4797项,其中发明专利2672项,实用新型2090项,外观设计11项,国外专利24项。2017年专利授权超1000项,其中:发明专利580项,实用新型411项,外观设计5项,国外专利7项。



科研平台与基地建设持续推进获准国家“2011计划”首批认定的协同创新中心。2013年由我校牵头的“生物治疗协同创新中心”,成为国家首批认定的协同创新中心之一,并于2015年底通过了教育部中期评估。2015年9月,“国家生物治疗转化医学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获批,并顺利推进。该项目预计总投资9.1亿,建筑面积为5.5万平方米,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全球建设规模最大、装备最先进、高度综合集成、高度开放共享、国际先进的生物治疗转化医学研究设施。近5年来,我校获准建设国家级基地1个:“能源植物生物燃油制备及利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新增“111引智基地”5个:“口腔医学学科创新引智基地”、“组织再生性生物材料科学与工程创新引智基地”、“靶向药物与释药系统学科创新引智基地”、“绿色化学与技术学科引智基地”和“靶向药物与释药系统学科创新引智基地”。

 

广泛开展国际交流合作

国际竞争力显著提升

 

以“大川视界”和“国际课程周”为抓手,深化人才培养国际化。为了提高川大学生的国际竞争力和全球胜任力,学校与多个世界知名高校签订本科生校际交流协议,近五年签订校际合作与交流项目总数150个,构建了全方位、多层次、多形式的学生联合培养体系。



从2012年起,学校每年投入1500万在全国高校率先建立了“国际课程周”(University Immersion Program,简称UIP)项目。2012-2018年共邀请了来自42个国家和地区的世界一流大学的900余位高端外籍专家开设全英文课程1130门,并邀请了2200多名国际生来校参加,8万多人次四川大学学生选课。使川大每位学子都能在校园里直接聆听世界知名学者授课,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学生交流互动。2018年学校打造“国际课程周”升级版,增设“博士研究生高端国际学术论坛”、“创新创业展”和“留学生文化、美食交流展”。2018年初我校启动“大川视界”大学生海外访学计划,学校每年出资1500万元资助优秀学生到国(境)外一流大学进行短期访学、文化交流、课程修读、国际会议、科研学习,以及海外企业实习实践等。



开启“本土”国际化合作办学新模式。与美国匹兹堡大学深度合作,建立四川大学-匹兹堡学院。学院引入了美国匹兹堡大学的办学理念、课程体系、师资力量及优质教育资源,致力于培养具有宽广国际视野、知识基础与创新能力并强,适应国际竞争环境的工科人才与社会精英。与德国克劳斯塔尔工业大学合作,共建联合学院。目前两校已签署合作协议。该学院(克大、川大双校区)是中德高等教育深度合作的创新点和亮点,也是两校进一步深度合作的重要抓手。



邀请全球顶级知名学者到校讲学授课。近五年间共邀请21名诺贝尔奖得主、55名国外院士来校讲座,如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美国第12任能源部长)朱棣文、“DNA之父”詹姆斯·沃森、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丁肇中、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罗伯特·C·默顿,以及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安东尼·莱格特等。同时,我校现有长期外籍教师和外国专家165人,其中“外专千人计划”专家2人,高端外籍教师50人,有效推动了与世界一流名校名师间的交流合作。



建立四川大学发展战略国际咨询理事会,向全球引智。2016年四川大学120周年校庆之际,成立四川大学发展战略国际咨询理事会,理事会由53名世界著名科学家、世界著名大学校长、国际国内政要、世界著名企业家等组成,将每年召开一次会议,就四川大学重大发展规划、重大战略谋划、重大决策事项等发表意见和建议,并为学校提供决策咨询,以全球经验和国际视野共谋建设世界一流大学。

 

服务国家发展

引领社会能力持续增强

 

改革开放以来,学校始终秉持“振兴民族、奉献社会、服务人民、引领时代”的优良传统,主动服务于“一带一路”、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灾后重建、扶贫攻坚、对口支援等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深化产学研用结合模式改革,服务国家、引领社会的能力持续增强。

 

创新科技成果转化和校地合作模式,一大批科研成果落地生“金”。近年来,四川大学不断努力探索科技成果转化和校地合作新模式、新途径和新举措。针对制约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突出问题和关键环节,学校制定出台了《四川大学科技成果转化行动计划(试行)》(川大委[2016]66号文),全方位系统性地提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八大方面、22条具体举措。同时,学校创新校地合作模式,以“校地共建一支资金、一个平台、一支队伍”为抓手,深入推进与地方的全面合作。对接市场需求、促进成果交易、提供投融资服务等科技成果转化的全链条服务体系,我校正以“一流的成果转化机制和一流的校地合作机制”推动世界一流大学建设。



秉承家国情怀,服务国家战略,携手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川大学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脱贫攻坚重要思想,认真落实中央决策部署,自觉担当时代重任,将定点扶贫工作作为重大政治任务,积极参与四川扶贫工作。自2012年开始对口定点扶贫凉山州甘洛县、广安市岳池县(2016年开始精准帮扶甘洛县格布村和岳池县安家坝村,2017年开始精准帮扶岳池县红朝门村,2018年又精准帮扶岳池县石板坡村)以来,学校充分发挥综合大学优势,整合校内外资源,探索实践了智力扶贫、教育扶贫、人才扶贫、科技扶贫、医疗扶贫等高校精准扶贫模式。

 

通过不懈努力,学校扶贫工作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效,精准帮扶的4个村中,有3个已脱贫“摘帽”,1个计划2018年底实现脱贫目标。学校荣获2017年“四川省扶贫攻坚‘五个一’驻村帮扶先进集体”称号;在国务院扶贫办组织的2017年度中央及国家机关等单位定点扶贫考核中,学校荣获评价“好”,并在教育部直属44个定点扶贫高校7个获得“好”的评价中排名第一。



主动担当,援藏援疆,在中华大地上谱写川大人的大爱精神。四川大学早在在上世纪80年代就开展援藏工作,2000年开始帮扶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2002年起对口援助西藏大学医学院,2006年与自治区人民政府签署了全面合作协议,并被国家确定为“十一五”期间对口支援藏大的9所高校之一,2014年与藏大签订《四川大学与西藏大学合作框架协议》,2016年教育部确定川大、北大、武大3所学校对口支援藏大医学院。2018年8月,与西藏大学签订了《四川大学-西藏大学对口支援合作协议书》,全面开启新一轮对口支援西藏大学工作。这些年,学校的援藏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得到中央领导同志的高度肯定。

 

四川大学与新疆的“姻缘”已超过60年,对新疆的支援主要是选派援疆干部。上世纪,由现川大华西医学中心的前身原四川医学院吴和光院长、乐以成教授等组成的专家团奔赴新疆开展巡回医疗。从第5批援疆干部开始,学校选派优秀援疆干部5批共28人,对口支援新疆大学、新疆师范大学、新疆医科大学、自治区预防控制中心、克拉玛依市人民医院等大学和医院,极大地提升了援助大学的人才培养质量、师资队伍水平、科研服务能力和医院的医疗技术、管理水平。今年8月27日,学校选派2名教师赴疆开展为期近半年的援疆工作。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望前路,风劲万象新。

站在改革开放40周年的特殊年份,

回眸发展路,

数万川大人卯足干劲谋发展,

从齐头并进到三川汇流,

一代代川大人用不懈奋斗造就了今日之辉煌;


站在新时代的新起点,迈向新征程,

全体川大人将以更加豪迈有力的步伐,

真抓实干,砥砺奋进,

书写建设“中国特色、川大风格的世界一流大学”的新华章!



|| 推荐阅读 ||

甘坐35年冷板凳,这群川大人发表1500多篇论文,出版1000余册专著……| 辉煌40年 奋进新时代

川大校友朱晋郦入选福布斯2018全球科技50女性榜

人生百态都聚齐,明天大战四六级!


大川

来源/新闻中心

文/龙莉

编辑/曹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