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从0到1:李言荣校长谈高校的机遇与挑战

大川 四川大学 2019-05-23



4月1日,教育部、科技部联合召开共同加强“从0到1”基础研究高校代表座谈会,我校校长李言荣院士作为高校代表在会上作了题为《“从0到1”的共性基础是大胆假设与猜想》的发言。4月8日《中国科学报》头版以《“从0到1”高校的机遇何在》为题,刊发了李校长在 “从0到1”基础研究高校代表座谈会上的发言摘编。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李校长的发言全文↓↓↓


“从0到1”的共性基础

大胆假设与猜想


“从0到1”这个题目非常好,很生动、很形象,一语击中要害!我国高等教育越往后面发展,这个问题就会越突出。


我个人认为科研工作就是从0→1→无穷大的若干接力过程,但本质上还是“从0到1”最为重要、最为基本,因为“从0到1”就意味着无中生有、意味着前无古人、意味着原始创新,这也是最能凸显高校的作用的。


下面,我谈一下高校在开展“从0到1”基础研究方面具有的优势、存在的问题和几点建议。


一、开展“从0到1”基础研究,高校的确具有特殊优势


1.多学科的优势


高校一般都是多学科的,尤其像川大这种超级综合性大学更是学科多、专业全、规模大,而其他工业部门、科研院所往往都是单科性的,所以高校的多学科优势是其他单位难以相比的。高校在“双一流”建设中都在推动各学科的交叉融合,因为跨学科的协同创新是目前取得原创性科研成果的动力源泉。据统计,诺贝尔自然科学奖中,一百多年来,交叉研究成果占比持续上升,从最初的1/3左右上升到现在的2/3左右,这说明多学科交叉对开展“从0到1”基础研究的重要意义。因此,高校的多学科优势将在“从0到1”中发挥重要作用。


2.来自青年学生无知无畏的提问


高校的广大青年学子特别是本科生,十七、八岁,在学术方面属于初生牛犊,他们的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能够自由的、无知无畏的向老师大胆提问,特别是与学术造诣高、思想活跃的青年教师互动问答和相互碰撞,会倒逼着师生一道来把一些基本科学问题弄清楚。我们都曾经去看过美国国家实验室的设备硬件条件比大学好很多,但诺贝尔奖大多却出自高校,很大的原因就是学生与老师的互动擦出新思想的火花。因此,青年学生无知无畏的提问是高校“从0到1”的一个特有优势。


3.自由的学术空气


总体来说,在自然科学领域,高校在学术上的自由空气,是其他类型的科研机构难以比拟的。在工业部门、科研院所中,一般都是要听上级领导的统一安排或者根据任务布置来集中开展科技攻关的,有组织的行为多、个人自由发挥少,执行力都很强。而大学往往保持着自由探索的精神和学术上的个人英雄主义情结,大牛、大家、大师在校园里从来都备受尊敬。这种自由思考、自由探索、敢想敢干、勇于创新的宽松氛围是实现“从0到1”的重要土壤。


二、开展“从0到1”基础研究,目前高校存在的主要问题


1.大胆假设、大胆猜想不行


基础研究特别是自然科学领域的研究首先要敢于假设、敢于提出猜想。要实现“从0到1”的突破,大胆提问、大胆猜想、大胆假设是非常重要的。大胆猜想、小心求证、得出结论是“从0到1”的三步曲,想都不敢去想,“从0到1”就无从谈起。从我国目前的总体情况来看,我们开展验证性的研究多,跟踪模仿的多,我们善于用毕生的精力去验证别人的假设和猜想。这是“从0到1”面临的最大问题。


2.往深里走不行


做基础研究要从兴趣出发,要有破案的兴奋和执着,才能层层逼近,才能无限接近事物的本质。如果是以课题热不热门、发文章容不容易、评职称快不快、能不能出名为目的,就很难往深里走,就容易忘了科研的初心,容易动作变形、学术走样,容易往浅处走、向宽处行,这是很难做出“从0到1”成果的。


3.向交叉走不行


总体来看,我们在科研中并联多、串联少,貌似交叉多、真正融合少,“物理现象”多、“化学反应”少。我们知道,从上世纪初开始人们建立和发现的相对论、量子力学、DNA结构、信息论等四大基础科学理论,支撑了世界经济社会60多年的发展,但之后至今并没有什么重大理论上的发现和突破,主要还是像摩尔定律一样靠技术上的不断进步来支撑的,现在来看重要科学理论的突破、新的科学理论的产生越来越离不开学科的交叉融合,像电子信息+、人工智能+、互联网+、医学生命+等等层出不穷。当然,现在看来即便是有什么科学上的重大发现,一般没有二三十年以上的时间也难以真正应用于实践、产生出生产力。因此,真正能够支撑中国经济转型升级主要还是依靠走多学科交叉的道路,特别是“信息+”就是金山银山,是未来科技的突破点和增长点,这给中国高校提供了源头创新的巨大可能。


三、几点建议


1.要多鼓励往深里走


要实现基础研究往深度钻研,最重要的是要瞄准一个方向、一个目标,不能发散、不能多靶点,要十年磨一剑甚至是更长时间,科学大家黄昆讲大多数开创性的工作其实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复杂,关键是有少而精的目标。建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在高校设立聚焦一个方向(不是一个领域)的前沿科学中心,瞄准一个方向来持续开展基础研究,鼓励一生只做一件事。美国NSF在有些大学内都设有类似的研究机构,做出了一些很有特色的基础研究成果。我曾经在Colorado at Boulder大学访问过,这个学校也算不上美国的一流,但NSF设有一个原子分子物理研究中心专搞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早年就得过一次诺贝尔奖,后来又出过不少诺奖级的成果。这类中心的老师和学生的全部精力在一、二十年甚至更长时间内都集中在一个方向上来开展基础研究,原则上不需要再申请政府资助的其他科技项目。


2.要多引导向交叉融合走


这就需要有组织的行为和协同机制,需要集成攻关,需要跨学科的大团队。大学尤其是综合性大学在这方面潜力很大,现在教育部的“集成攻关大平台”就是一个比较好的推进跨学科交叉研究的办法。比如,我们川大正在建设的“创新药物集成攻关大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我们整合和发挥川大华西临床医学、药学和川大化学、化工、材料、生命等多学科的集成优势,创建了国内第一个从基因发现、药物研发、中试生产、药效和毒理评价一直到临床治疗的完整创新链,目前我们已经自主研发了处于不同阶段的国家I类新药120多个,带动企业投资超过200亿元,将助推成都医药健康产业2020年突破5000亿元、到2025年迈上万亿级的产业规模。建议由科技部、教育部和依托高校三方来共同建设“集成攻关大平台”,原则上一个高校也不要建太多,一般学科齐全并且优势明显的综合性大学集中建设2—3个就差不多了。


3.从0到1关键是人,

最根本的是要让人安静下来、沉下心来


基础研究具有长期性、不可预见性等特点,迫切需要我们净化学术生态,营造一个让科学家们尤其是青年科学家能够安下心来进行深度思考和冥想,开展真科研、做真学问、作真贡献,而不是在浅思维和浮躁中做些似是而非的、浪费青春的赝科研。这些都需要进一步完善有利于基础研究的资助体系和建立更加符合基础研究规律的评价机制。比如对35岁左右的青年学者主要是对代表作和影响力评价,尤其是考察他与国际同行合作的层次、合作的深度,究竟是与国际一流还是二流的学者经常在一起等等,优秀的十年内可以免检,这不是帽子,而是一个荣誉,具有免检资格的青年学者不要担任行政职务,用人单位可配备专门行政秘书等。


|| 推荐阅读 ||

大川漫画(第四期):体测啦

院士冯小明:实验室枯燥20年,做科研就要有家国情怀

为了啥?川大600学霸108个团队大PK

大川

来源/中国科学报

编辑/张元元

责编/王允保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