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川大学霸男寝,保研整整齐齐!他们的AB面让人惊喜!

大川 四川大学 2022-06-24

A side / B side


望江北园六舍326寝室,

住着四位来自机械工程学院2018级的男生。

初见大川,他们还略显拘谨,

但随着采访的深入,

这个工科男生寝室的有趣之处

就慢慢展现了出来:


他们有着学霸A面——

学习优异,收割大奖,全寝保研;

也有着青春B面——

钻研所爱,实践所想,热爱生活。





 李世坤 

保研至北京大学

班长、大川小思升学组导师

获唐立新奖学金、两次获国家奖学金

3项国家级奖项、4项省级奖项

创业公司联合创始人



刘家伟 

 保研至四川大学(直博)

班级团支书、自强社致远分社长

获国家奖学金、两次获国家励志奖学金

3项省级奖项

志愿时长超过200小时



 汪晨晨 

跨专业保研至四川大学计算机学院

4项国家级奖项和3项省级奖项

曾两次获国家励志奖学金

获大疆高薪offer并保留至研究生毕业



 吴宏瑞 

保研至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校区

2项省级奖项

雅思7.0

获综合奖学金


为一个目标奔赴

大一下学期分流时,四人都选择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正好又分在了一个班。大三从江安校区搬迁到望江校区时,辅导员建议志向相同的同学自愿组成寝室,此前就相熟的四个人,自然而然成为了室友。


机制专业的学习,涉及了机械、电气、电子、自动化控制、材料等各学科的理论知识。大三时课很多,四个男生就成了彼此促进、彼此支持的人。


吴宏瑞是寝室里特别的“提前枪”选手,无论是四六级、大作业,还是写论文、做报告,他会提前很久开始准备,并且能一直坚持下去。这种习惯不仅让室友们相当佩服,也起到了很好的激励作用。



326寝室的学习资源是共享的。每到期末,大家都会把从各个渠道辛苦搜罗来的资料发在群里:“以前一到期末就去买资料复习,现在专业学得越来越细、越来越难,就只能靠大家一起找了。”


分散的学习资源、繁琐的寻找工作,给了李世坤一些启发。于是,有网页制作经验的他开始尝试创建一个学校社区平台,为各个学校提供线上学习资源交换、互问互答论坛等服务,由此还创建了一个科技公司。


初创公司,团队只有三个人,李世坤需要承担很多方面的工作。于是他通过学习创新创业课程、咨询老师及专业人士,掌握了财务、法务等专业以外的知识。现在,平台已逐步成熟,进入了试运行阶段,团队成员也扩大至了二三十人。


李世坤在大川小思新生宣讲会上发言


室友们评价李世坤“愿意去尝试各种事情,而且特别自律”。在李世坤看来,尝试是为了更好地发现自己的擅长之处,而别人眼里的自律,早已成为一种习惯。在投身科研与竞赛、担任班长的同时,李世坤还在“大川小思”担任朋辈导师,在效能组和升学组辅导学弟学妹。



一切源于热爱

工科重实践。学习之余,比赛也是326寝室大学生活的重要部分。


四人都是从大一就开始接触比赛,“比赛是快速成长的另一种方式。”其中,对比赛最热衷的,当属是汪晨晨。


汪晨晨(右)在比赛现场调试飞镖


汪晨晨话不多,但一谈起机器人时,他的话匣子一下就打开了。在去年结束的ROBOMASTER机甲大师赛中,汪晨晨担任四川大学火锅战队的飞镖组组长和后期控制组组长。比赛中,全国所有战队的飞镖共击中前哨站11次,其中四川大学火锅战队独占7次,他也因此被赛事官方称为“镖王”。


ROBOMASTER机甲大师赛和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汪晨晨都连续参加了三届。他说,重复参赛完全是“出于热爱”,即使比赛时“很累、很辛苦,几天都不能合眼”。在保研后,他依然坚守在战队,为下一届参赛者“引路”。


汪晨晨在川大第二幼儿园展示机器人


机器人比赛的一支队伍,一般分为机械、电控、视觉和运营几个方向。身处机械学院,擅长机械的同学很多,但苦于找不到擅长电控的同学组队。因此,汪晨晨就开始在电控方面下功夫。


学习电控,最紧要的是掌握编程。为此,汪晨晨去网上自学C语言,然后再运用于机器人制作中,这种边学边用的模式,让他对编程变得异常熟悉。当大三学院开始开设相关课程时,他已经拿到了C语言二级证书。今年,汪晨晨凭着优异的综合成绩,顺利跨专业保研到了四川大学计算机学院。



大学生活的支点

李世坤是班长,刘家伟是团支书。学生工作让他们在成为室友之前,就已经变得熟悉。


除了学生工作,刘家伟还是学校自强社社员,志愿服务时长超过200小时。在“跑完全程”活动中,刘家伟去了峨眉三中,带着孩子们开展素拓活动;在“让你好好过”活动中,他与朋友设计了“解忧驿站”项目,成功落地并前往厦门参与决赛。


志愿活动中的刘家伟


令刘家伟印象最深的,是社团主办的“爱心包裹”活动。基金会为山区孩子们准备了文具包、温暖包等物资,需要志愿者们去寻找爱心人士购买物资,再捐赠给山区的孩子。“第一天就募得善款850元,感到很幸运,深受鼓舞。”几次累积下来,刘家伟共募得善款2000余元。


参与及组织活动的丰富经历,培养了刘家伟人际交往的能力。因为敏感细腻的性情,他像是室友们的“情感树洞”,有人情绪波动时,刘家伟总是充当着帮助大家梳理始末、舒缓情绪的角色。



为什么为志愿活动投入这么多时间?刘家伟说:“有的人一进大学就有目标,有的人两三年都在为未来迷茫,这是很平常的事情。但重要的是你得在大学里找到一个支点,对我来说,自强社就是这个支点。”


支点的意义,在于能够让自己既能“有事可做”,也能“认识朋友”,即使是玩,也能“玩得有意义”。


326寝室的每个人,都有这样的一个支点:李世坤的支点是社会实践,汪晨晨的支点是专业比赛,刘家伟的支点是社团活动。而最后一位成员吴宏瑞,他的支点则是与工科很不相同的人文学科。



工科生背后的力量

吴宏瑞自称是一个“Average Joe”:他没有那么丰富的创业、比赛、实践经历,对待学业,他的目标是踏实地学好每一门课。


他是四个人中“最不像工科生”的一个。他保持着阅读的习惯,喜欢关于艺术、文学、历史的著作,最近看的书是《艺术的故事》;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每到一个地方,他也会深入了解这个地方的历史与人文。室友称他为“移动的百科全书”——无论别人和他谈什么,他都总能接上话。



初中时,课文中描写邓稼先院士和杨振宁院士在西南联大背诵《吊古战场文》的场景,让吴宏瑞记忆犹新。“当你去认真了解相关知识时,你会发现五千年文化真的很灿烂,会发自内心地产生爱国的情怀。而这种情怀,又可以反哺到自己的学习或工作上。”


大二时,吴宏瑞和朋友一起参加了川大“芙蕖杯”诗词比赛,拿到了第三名。他时常选修文科学院的课程,而随着他的不断探索,他越能感受到自己对生活的觉察力的提高,自我调节能力也更强。


室友们为吴宏瑞庆祝生日


寝室里,感受到这种“滋养”的人不止吴宏瑞一个。刘家伟喜欢写作,几乎每周都有摘抄和随笔的习惯:“有些人情感很丰富,但可能表达不出来。写作可以让表达变得更准确,也是同自己的一种对话。”


汪晨晨在学习了《中华文化·哲学篇》后大受启发,仿佛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于是又选修了《中国哲学原著研读》,跟着老师读四书。古人的“君子之道”深深吸引着他。


由326寝室发起的教师节班级贺卡


326寝室里,有各种各样的乐器:吉他、尤克里里、二胡、笛子,汪晨晨甚至还有一个自己做的埙。吴宏瑞会书法绘画,刘家伟和李世坤热爱摄影,记录生活。这是一个“很工科,但又不那么工科”的寝室。






回顾326寝室的生活,你能看到一种AB面之间微妙的平衡——在保持学业优异的同时,竭力去追求自己的热爱。而要达到这种状态,就必定要有一些取舍。


李世坤把时间比喻成一个瓶子,而各项事务是石头、沙子和水:“刚进大学时,你可以去尝试各种事情,把瓶子填得满满当当,但时间久了,你就需要考虑拿一些东西出来,再放一些东西进去。”


他们说,学习并不轻松,幸运的是有步调一致的室友。


他们也说,始终保持着对生活的一份热忱,让他们在川大收获了“完整的大学体验”。



|| 推荐阅读 ||

神仙友谊!川大同寝姐妹花携手集体保研!

超燃!川大运动会,现场大片来了!

笑哭!川大学生宿舍日常!内容过于真实,慎点!


大川

图片 | 受访者提供

文字、编辑 | 陈胤璇

责编 | 曹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