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多人保研、获10余项国家级奖…… 他们是川大野生钢铁侠!

大川 四川大学 2022-06-24


在川大,

有这样一个聚集着

“野生钢铁侠”的团队。

他们在这里孵化梦想,

迈出实践的第一步。

江安无人售货超市,

i创街综合监控系统,

无人船无人飞机

这里是双创项目的实践场

这里是国家级大奖的聚集地


用实践去追逐理想

用奋斗去书写未来

屡获佳绩的他们

就是四川大学智能基座社团




川大野生钢铁侠聚集地


智能基座社团是在原有的开源硬件协会的基础上建立的。因此,关于他们的故事,还要从开源硬件协会讲起。


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的张卫华老师是开源硬件协会的创始人与灵魂人物,早在学生时代,他便对硬件有着极其浓厚的兴趣,常常去成都城隍庙一带购买硬件材料,自己动手组装。


                             张卫华老师


正是出于对硬件的兴趣与热爱,也为了给计算机、软件等相关专业同学扩展知识面,将学生时代的兴趣传递给同学们,张老师创建了开源硬件协会。在他的带领下, “兴趣驱动,化所学为实践”的开源硬件协会迅速发展壮大,越来越多的同学加入其中,在动手实践中逐渐产生兴趣爱好。开源硬件协会成为了一代又一代川大“野生钢铁侠”们的聚集地。


2020年9月,教育部启动建设“教育部-华为‘智能基座’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基地”项目。华为与川大等72所高校签订了协议,成立相关社团。开源硬件协会基于本身的技术优势以及先前与华为合作的渊源,成为了智能基座社团在川大的落地点。


华为开发者大会四川大学分会场


华为公司和社团一同积极营造学习氛围,成立川大华为未来技术学院,通过互动交流、举办技术专家讲座、学习内容共享、实践项目、先进技术分享,帮助社团学生在鲲鹏、昇腾、华为云等领域进行学习和创新。


华为专家技术讲座


学校也给予了非常多的支持,设立双创课程,为社团同学们提供线下活动场所和学分认可,张卫华老师表示:通过和华为的合作,我们在智能基座项目中不断完善计算机人才的培养机制,让学生在本科阶段就可以在产业一线开展实践活动。” 


除了张卫华老师外,学院的杨彦兵老师也加入了社团,成为指导老师。杨老师博士毕业于南洋理工大学,本科期间就是电子科技大学的竞赛队队员,被大家称为“社团的榜样”。张老师也希望有更多出色的老师加入社团,帮助同学们成长。


杨彦兵老师


近两年,社团共获得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高校人工智能创新大赛、全国机器人锦标赛、微信小程序应用开发赛、全国大学生物联网设计竞赛(华为杯)、全国高校金融科技创新大赛、全国大学生5G物联网创意赛、天翼物联开发者大赛(高校组)等国家级奖项10余项,20多名同学成功保研。


社团工坊内部



做独一无二的无人机控制器


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2018级本科生李航帆对无人机一直十分感兴趣,在高中时期就可以造出简易的无人机遥控器。进入川大后,他加入了当时的开源硬件协会,在张卫华老师的指导和支持下,学习了相关知识,也获得了协会在设备和经费上的支持,得以继续他的热爱。


李航帆在社团遇到了志同道合的朋友——2019级华西临床医学院医学影像专业的徐梓玮。两人一拍即合,分工明确:李航帆负责控制器软件部分的代码编写和电路的设计,徐梓玮则负责解决硬件设计与制造方面的难题。


李航帆和徐梓玮在合作造飞机


市面上成熟的无人机控制器一直是通过传统单片机配以实时操作系统实现,但在业内这种控制器已经很难适应如今的联网控制与应用需求。如果当前的无人机控制器还想要扩展诸如4G、5G这样的功能,甚至需要额外的机载电脑等设备,这会造成不必要的冗余和能源、资源的浪费,降低有效工作时长,导致控制器无法投入实际使用。因此,他们两人决定将现有成熟的控制框架放在功能更加完善、更加流行的Linux操作系统上实现。


试验阶段的无人机


Linux操作系统不同于 Windows或者是mac这类通常用于个人电脑的操作系统,相对而言它更加专业且高效,在计算机等专业领域十分流行。然而 Linux 系统本身由于其复杂性,很难直接使用它做相同的控制任务,因此他们根据需要,针对实时控制场景进行配置与优化,创新性地提出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案,从而极大地改善了Linux操作系统下实时控制的可靠性。


李航帆设计的无人机

徐梓玮在工作


他们开发的这套无人机控制器已经实现了量产,到目前为止共计向国内外科研团体、个体爱好者销售出50余套。李航帆目前已经获得国内多家业内顶尖科技公司的 offer,准备在嵌入式设备、物联网等领域继续耕耘,在未来他希望把这个控制器做得更加出色,最终在市场上替代现有的传统方案。


李航帆、徐梓玮设计的无人机产品


周望也是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2018级的本科生,不同于李航帆,他是无人船的“发烧友”。最初,他参加了电子信息学院的航模比赛,还在明远湖试验自己的无人船,吸引了许多同学观看。


无人船在明远湖航行


后来,社团的一些同学决定加入周望,一同做无人船,张卫华老师对此也很支持,提供了很多技术、资金上的帮助。他们将李航帆的无人机控制器、华为公司提供给社团的昇腾处理器用在了船上。


周望团队的无人船


由于无人船采用摄像头拍摄获取周围情境,船载处理器识别图像需要很大的计算力,如果直接在船上进行图像处理可能会导致船的续航大幅下降,因此他们决定更新无人船的工作模式。在张卫华老师的指导下,他们采用了边缘计算的方式,在湖边放置了很多的基站,通过基站的图像识别以实现高精度辅助无人船定位,基站会将处理后的数据和指令传输给无人船,从而让无人船的视野更广,巡航更精确。“打个比喻,我们的无人船是身体,基站就是大脑。”周望说。


他们设计的无人船应用领域很广,可以自动清理湖面的垃圾、巡逻、水体采样、水上救援等。目前他们正打算和生命科学学院合作,希望通过无人船在湿地寻找珍稀植物。


凭借无人船项目,他们获得了全国大学生物联网设计竞赛全国二等奖。之后,这个项目交给了计算机学院2020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郭睿明带领的团队继续迭代,他们也在此基础上实现了创新,最终获得了第七届“互联网+”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银奖。周望说:“这个项目大家都付出了很多心血,尤其是张卫华老师。我很开心,能在这几年中深耕同一个项目。我们还要继续,把这个项目做的更好,应用得更广。”


无人船设计团队,

从左往右依次为龚泽楠,彭胤洲,周望,鲁邦彦


郭睿明(右)和团队成员张泽琦参加互联网+大赛


除此之外,社团还做了很多有意思的项目:智能家居,通过声音控制寝室门的开关和灯光亮度;改进教学楼的自动贩卖机,通过多货道、提前点单的方式提高效率、减少同学们在教学楼买东西的等待时间;还有校园卡归还系统、食堂的智能点单系统、校园卡归还系统、共享雨伞系统、自动晾衣架、自动弹吉他……



一起努力的人,友谊总是格外坚固


在智能基座社团,成员们遇见自己,也遇见彼此,欢声笑语中,少年们意气风发,做热爱的事。他们彼此惺惺相惜,甚至碰撞出爱情的火花。


社团部分成员合影


2019级电子信息学院的邓淼、王嘉豪、彭俊是因为电子信息学院的船模比赛而相识,三位同学一开始对于船模并不是很了解,周望便很热心地带着学弟学妹们造船,从打印船材料到喷漆上色,每一步都悉心指导。大家因为目标相同,便经常一起讨论造船的技术细节。受到周望的影响,三位同学也加入了智能基座社团。在社团,大家一起做项目,学知识,谈天说地。


三人不仅兴趣相投,成绩更是名列前茅,彭俊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第二,邓淼是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第一,王嘉豪也是各种专业比赛奖项拿到手软。


彭俊还经常向王嘉豪咨询技术问题,后来两人逐渐摩擦出爱情的火花。王嘉豪说:“对于我来说这是大学生活中改变轨迹的一个地方吧,在这里我收获到了不仅是知识技能,更重要的还有爱情和友情,坐在社团里,心已在天边。在社团的时光真的是太难忘了,带给我的回忆也是此生难忘的,这里也真的像是家一样,一个年轻人们的家。”


王嘉豪(左)和彭俊(右)


谈到实践经验,周望和王嘉豪表示,有想法马上做,多动手就是最好的捷径。邓淼则说:“一个出色的工科生需要将知识概念和技术实验融合在一起,实践出真知,从模仿开始,然后慢慢再创新。”


而在未来,这些川大“野生钢铁侠”还要去更高的山峰,看更美的风景。


社团部分成员


社团成员们在讨论问题


张卫华老师坦言,社团也遇到了一些困难,招新时同学们对于未知技术的畏惧、项目实际落地的困难以及项目的继承问题。他希望能够把同学们的项目寿命再延长一些,形成传承精进的氛围,再扎扎实实地将一个个项目推广到日常生活中,对大家的生活起到实实在在的改变。他说,要为学生争取更多的支持,一起做更多有意思的事情,“我要到更多的学院去举办讲座,吸引更多的孩子,让他们实现科技梦想。人生的快乐,就是帮助同学们创造未来。”


|| 推荐阅读 ||

考研人,加油!

2021,他们,感动川大!

川大华西医院李舍予团队在柳叶刀发表论文!在药物减重治疗方面取得重大阶段性进展!

大川

图片由受访团队提供

文字丨郭秀烨、周宜可

编辑丨郭秀烨

责编丨王允保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