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将“绝学”带入课堂!她的课触动学生心灵!

大川 四川大学 2023-07-29



从川大专职科研人员转为文学与新闻学院的任课教师才不过两年多的时间,戴莹莹就凭借对教学的热爱和优秀的教学能力,获得了第六届四川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文科组第一名、第六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文科组二等奖的好成绩。



比赛成绩并不是戴莹莹参赛的目的,她只是想走出自我,去更大的世界看一看,去和全国热爱教学的青年老师切磋交流,最终她的使命还是回到属于自己的三尺讲台,讲好自己的每一堂课。



将“绝学”带入本科生课堂


与许多读到博士以后才想去教书的老师不一样,戴莹莹天生就对老师这个职业怀揣着一份热爱与憧憬。她认为,从小处来说,老师可以影响一个人、一群人;从大处来说,老师可以影响一个民族。教师这个职业,具有非比寻常的意义。她很早就明确知道自己将来要当老师,从大学起她就将“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八个字印在了脑海中,并以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为目标。


在川大求学的过程中,戴莹莹直言自己很幸运,遇到了硕士导师王红教授和博士导师项楚教授。王红老师是四川大学第六届“卓越教学奖”一等奖的获得者,在三尺讲台上坚守了三十余年;项楚老师在敦煌学领域深耕四十余年,是著名的敦煌学家、文献学家、语言学家和文史学家。无论是为学还是为人,无论是学识还是修养,老师们都对她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博士后出站以后,她选择留在川大,将自己的这份幸运传递下去。


戴莹莹上的第一堂课,就是有近300名学生选修的《中华文化(文学篇)》,这对她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在设计课程的时候,戴莹莹始终在想,什么是“中华文化”?我们以什么样的方式才能更加有效地打开“中华文化”?她想到了敦煌学和敦煌文化。解锁敦煌文化,就能解锁丝绸之路;解锁丝绸之路,就能解锁中华文化乃至半部世界史。然而,遗憾的是,这样的学习难度较大,一般只面向研究生,很少面对本科生。于是,她以自己和导师合著的《敦煌文化》作为起点,尝试将敦煌文化以通俗生动的方式呈现给学生,逐渐引领本科生走进“冷门”“绝学”,为学生打开视野和格局,引领学生探索中华文化的广度与深度。


《中华文化(文学篇)》课堂


第一次课,王红老师就来到了课堂,坐在第一排“督导”。她对戴莹莹说:“我第一次上课的时候,我的老师高海夫先生就坐在课堂上看着我。三十年过去了,我在这里看着你。课堂是有生命的,老师是有使命的。”那一年,王红老师从坚守了三十余年的讲台上退休了,而戴莹莹接过了接力棒,继续为学生站岗。


戴莹莹说,她的每一门课,都是带着使命感。比如,汉语言文学本科生专业课《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生课程《中国古代诗歌专题研究》《中国文学典籍》、核心通识课《典籍中国:跨越时空的对话》等,这些课程既是传授知识和学术史的课程,也是心灵净化的课程。


课堂上,戴莹莹带领同学们推开了时空之门,触摸中华文明的血脉,看到她汩汩地跳动,感受到她神圣的召唤,明确身上的责任、担当和使命。“大学的精神所在,是它要对历史和未来负责,而不仅仅是对现在负责。中国古代文学的课程,不仅要向前看,更要回头看,要对永恒的历史和文化做出承诺。”她说。



探索生机盎然的教学之树



任教以来,戴莹莹坚信科研工作与教学工作是一体的。一方面,只有坚实的科研基础,才能支撑高质量的教学。在每门课程中,她都会最大化地融入学界最新的研究成果,这对她而言是一种有趣的探索,对学生而言也是视野的拓展;另一方面,教学过程的严谨性也促使她不断核查、探究每一个知识点的细节,对教材既定的内容进行反复推敲,在教学过程中发现教材的错误、既有研究成果的不足,引导学生不要墨守成规、不要固守教材。


她认为,学习不仅在于获取已知的知识,更在于理解,培养批判性、分析性、刨根究底的思维方式,不断突破知识的边界。


与此同时,科研人对问题抽丝剥茧的精神已经深深地融入到戴莹莹的思维之中。她将“不断提问,不断回答”的探索方式运用于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做出积极有效的探索。


在教学比赛中,有人曾经统计她在二十分钟的展示过程中抛出了数十个大小不等的问题,每一步皆有疑问,每一步皆要回答,从而促使师生不断进行思考和探索。


“内容是王道,形式是辅助,提问是灵魂,探索的过程就是直击灵魂的过程。”戴莹莹如此概括她心中的课堂教学。丰富多元的教学内容是根基,多媒体视频、“数字敦煌”软件等新科技工具为枝叶,在提问的浇灌下结出思考的果实,这样一棵充满生机的教学之树便是她探索出的教学之路。


读书会现场


戴莹莹希望她的教学之树能扎根于中华文化的肥沃土壤之中。在《中华文化(文学篇)》中,她讲述的是常常被人们所忽视的敦煌文化,她认为这可以打破既有的学科体系,为学生们认识中华文化提供一种新的视角。当学生们领悟敦煌文化时,就看到了中华文化的一角,最终能由点至面,慢慢揭开整个中华文化的面纱。


在课余,她带领学生调研嘉陵江、沱江、岷江流域被忽视的巴蜀摩崖石刻文献,研究巴蜀的“唐诗之路”,研究巴蜀民国时期“失落”的文献……她说,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应该理解人类世界与它的历史,以及形形色色的文化和它们最终的交汇点。



让学生成为自己想成为的样子



对戴莹莹来说,研究和传承中国古代文学、文化,从小处讲,是为了更好地理解祖国的历史与文化;从大处讲,是“为往圣继绝学”,将中华文化的精神血脉传承下去。与作品产生强烈共鸣的戴莹莹将文化的传承视为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她不仅要自己读懂,还引导学生读懂,并希望学生能将中国古代文学、文化竭尽所能地传承下去。


本科生杨巧如评价说:“戴老师以饱满丰沛的情感去讲述过往、解读文学,怀着对古代文学的深情热爱向我们展开心扉,引导我们走进文字中的世界,产生精神的共鸣。她讲《蒿里行》与建安文学的生命关怀,讲动乱疾苦中建安文人‘生有七尺之形,死惟一棺之土,惟立德扬名,可以不朽’的慷慨高歌。从此,‘慷慨悲凉’不再是文学史教材上的术语,而是一种鲜活的生命体验。这样的课堂与体验让人十分震撼,几乎落下泪来。”


戴莹莹和学生一起过生日


教学的对象是学生,那么要将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呢?戴莹莹给出的答案是“把学生培养成他们想象的模样”。这样的思想部分来源于儒家经典《大学》的开篇之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句话道出了“大学”的内在含义,也就是教育对人的本性的开发、提升和保护的意义。因而,戴莹莹的教学理念便是鼓励、引领学生成为自己想成为的样子,保护他们的本心与本性。


戴莹莹和学生一起


对戴莹莹而言,良好的师生关系从不是一段刻意经营的关系,而是一个以真心换真心的过程。她希望自己能看见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之处,她将师生关系定义为相互成就、相互取暖和相互延续。


曾经,她在项楚先生的办公室专心写作,每当想要放弃的时候,她就对自己说:“论辛苦,你可能不及老师的百分之一;论成就,你可能不及老师的千分之一。要加油啊!”


教学比赛之前,王红老师说:“你的身后站着古代文学教研室的所有前辈和老师,要有信心和勇气。”老师的存在,就是学生的精神力量和精神支柱。这样的关系如传承般得到了延续,研究生杨德丽说:“戴老师身上那股温柔且强大的能量,始终感动、温暖、鼓舞着我,让我在清风的一路吹拂下,朝着那明灯指引的方向前行和成长。”



戴莹莹带着她作为教师和教育者那抹柔和而温暖的辉光站上讲台,照亮台下学生的人生路,用真心带着学生,去攀登高山,去跨越大海,去探讨人类的历史变迁,感受人生的波澜壮阔。


|| 推荐阅读 ||

发表Nature论文!走进川大学子贺锐的“快乐科研”

川大青年榜样!祝贺他们!

优秀!全国表彰!全省表彰!

大川

图片丨受访者提供

采写、编辑丨郑怡

责编丨王允保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