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特等奖+4,一等奖+3!川大再度蝉联“优胜杯”

四川大学 2024-03-31



10月27日至10月31日,第十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终审决赛在贵州大学举行。我校学生团队表现优异,荣获主体赛特等奖1项、一等奖3项、三等奖2项,“揭榜挂帅”专项赛特等奖3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红色专项活动奖项5项,“黑科技”专项赛奖项2项,累计荣获国赛奖项19项,再度蝉联“优胜杯”。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从1989年开展至今,每两年举办一届,在广大高校乃至社会上产生了广泛而良好的影响,被誉为当代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奥林匹克”盛会。本届“挑战杯”竞赛由贵州大学承办,聚焦科技强国战略部署,提升育人实效,搭建了“1+1+2”赛事整体架构,吸引到全国2000多所高校、40余万作品、250多万学生参赛。


为组织好本届“挑战杯”竞赛的备赛工作,学校提前谋划、精心准备,于2022年12月启动校级选拔赛事,全校共提交参赛作品1106件,参赛学生达6124人,指导教师达1355人,参赛师生人数和提交作品数量均创历史新高。备赛期间,学校高度重视,开展项目培训推进会20余场。作为竞赛组织实施单位,校团委积极协调校内外各方力量和资源,紧密联系各有关部门和学院,通过“加强顶层设计、做好组织动员、深化过程指导、注重工作复盘”等工作举措,促进“挑战杯”竞赛工作落实。



我校历来高度重视“挑战杯”系列竞赛,紧密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双一流”建设目标,依托校内学生学术科技节组织校赛选拔,并对项目进行跟踪培育、孵化,坚持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创,在校内营造了浓厚的学术科技创新氛围,引导和激励广大学子志存高远、追求卓越,积极参与科研实践,励志投身科创报国。十八届“大挑”已落下帷幕,川大学子将在科创之路上继续奔跑,书写好不负青春、不负时代的答卷!


第十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

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四川大学获奖作品名单



部分获奖团队项目介绍

主体赛


项目名称

“了不起”的中国字:数字“形”“韵”共振汉字文明新丝路 ——基于24国汉字教育与文化传播实证


报送单位

文学与新闻学院


项目简介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语言文字与中华文化传播工作的重要指示,本项目聚焦汉字文化教育与推广问题,从听众和讲述者两端开展调研。在听众端,针对24国留学生回收问卷3000余份;在讲述者端,面向国际中文教师、专家学者、教育管理部门和文化部门领导四类对象进行百余小时的深度访谈。项目归纳出形韵掌握,文化认知,传播路径三大问题,并提出针对性解决方案,助力汉字文化传播海外。


参赛感悟

“大挑”开赛以来,校赛、省赛、国赛每一个阶段都是不同的历练,团队的同学们各司其职,又都在紧急时刻不断顶上。当我们代表川大站上国赛的领奖台,看到项目名字打出的那一刻,我们感受到了“挑战杯”的真正意义所在,那就是——无挑战,不青春! 




项目名称

“自此他乡变故乡”:城市营销视角下青年发展型城市外来青年安居策略研究——以成都市“蓉漂”为例


报送单位

商学院


项目简介

青年安居团队聚焦城市外来青年精神融入问题,从城市营销视角出发,历时两年,开展三轮调研,从群体、个体和城市三个角度探究外来青年安居现状及诉求。调研从认知、认可、认同三个层次出发,提出“城市宣传:政民协作推动城市内容传播”、“因人施策:有针对性融入策略”、“品牌引领:打造城市品牌赋能青年工作”的“三位一体”外来青年心理融入方案,提高外来青年的生活幸福感与归属感。调研成果累积获成都市团市委等全国5省16家单位采纳,并获得人民日报、新华日报等十余家媒体报道。致力于让青年与城市双向奔赴,助力青年更有为!


参赛感悟

真幸运能参加“挑战杯”国赛并取得不错的成绩!和老师、同学一起奋战,创造了美好的回忆。“挑战杯”不仅是一次学术之旅,更是一次交流之旅。比赛让我们不仅学到知识,还锻炼了创新思维。备赛阶段,每个团队成员都明确了自己的任务,互相鼓励、互相帮助。从报名到准备,从初赛到决赛,我们不仅完善了作品,也见证了自己的成长。




项目名称

飞机CFRP构件无损铆接方法及特种铆钉设计


报送单位

空天科学与工程学院


项目简介

碳纤维复合材料具有比强度高、比刚度大等显著优势,在先进飞机研制中被广泛使用。其中,复合材料连接技术是其关键技术之一。复合材料连接数量巨大,结构关键,易疲劳失效。当前,飞机复合材料主要采用螺栓连接,但其成本高、重量大。相比而言,铆钉连接重量轻、成本低,若使用铆接代替螺接,将产生显著的技术、经济效益。但工程实际中复合材料铆接却存在三大难点:铆钉镦粗不均匀造成铆接损伤;飞机装配空间狭小、难度大;孔周应力集中、连接寿命低。因此,团队针对上述三大难点,形成了三项无损铆接技术:垫圈镦头一体化无损铆接,适用于双面铆接的大开敞机翼、机身结构;凹槽衬套抽芯无损铆接,适用于单面铆接的低开敞飞机油箱、尾翼等结构;铆螺耦合干涉无损铆接,适用于长寿命、大传载的翼身连接。上述技术能够解决复合材料铆接损伤问题,为飞机装配提供技术新的装配方法。


参赛感悟

回顾过去近一年的比赛周期,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我们的团队始终一步一个脚印,团队成员各自发挥优势,在逆境时互助,在顺境时互勉,而这也成为了我们进去国赛并取得当前成绩的决定性原因。本次国赛给我们带来的不仅仅是一份荣誉,更是对于我们整个团队的一份认可与鼓励。带着这份心情,我们也将在未来的学习道路上,乘风而起,扶摇直上!




项目名称

基于免疫耐受策略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无痛微针研发


报送单位

华西药学院


项目简介

本项目聚焦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治疗周期长、治标不治本、患者顺应性低等难题,创新性提出了三大技术,设计了一种基于免疫耐受策略的仿生微针贴片,实现患者无痛无创自主用药,能够更有效地诱导患者的抗原特异性免疫耐受,实现长期的疾病控制,发挥长效治疗效果。针对微针质控均一性难题,团队首创微操控平台质控技术对微针机械强度进行高精度多维度表征,攻克了微针批量生产质控难题,为生产标准化赋能,推动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无痛治疗进入新时代。


参赛感悟

团队今天荣获这一奖项,经历了无数个日夜的辛勤工作,无数次的探讨和思考,彰显出团队协作的力量。我们要感谢老师们一直以来的指导和鼓励,感谢同学们的合作和支持。这个奖项对我们来说,不仅是一个荣誉,更是一个新的起点。我们将继续探索未知,不断追求卓越,期待着更多的挑战,更多的合作,也期待着更多的成长和成功。



“揭榜挂帅”专项赛



揭榜赛题

新一代航空发动机叶片疲劳合格率及疲劳寿命提升技术研究(发榜单位:中国航发成都发动机有限公司)


项目名称

航空发动机叶片超声/电磁耦合强化技术


报送单位

机械工程学院


项目简介

航空发动机叶片在复杂工况下易发生疲劳失效,导致停机甚至造成严重航空事故。针对这一行业痛点,航空发动机叶片疲劳性能强化技术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团队提出的超声/电磁耦合强化技术及成套强化工艺具有精准识别、精准强化和均匀调控的显著优点,通过超声强化装备对叶片的疲劳失效薄弱区域进行精准强化,然后利用电磁调控使叶片整体残余应力场均匀分布并修复微观缺陷,有效解决了主流叶片强化技术存在的能耗高、强化效率低和难适配复杂曲面等技术难题,为国产航空发动机制造工艺提供新思路。目前团队成员在相关课题的研究中已发表学术论文7篇(SCI5篇,中文核心2篇),授权发明专利7项。


参赛感悟

在近一年的“挑战杯”参赛历程中,我们经历了数不清的挫折和失败,也学到了许多行业经验与知识。能取得现在的成绩离不开三位指导老师的悉心指导以及校团委的大力支持,我们会继续在这个领域深耕,将技术做深,将成果做大,希望能为航空事业贡献绵薄力量。




揭榜赛题

基于量子计算云平台的软件开发和应用探索(发榜单位:科大国盾量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项目名称

以干扰素基因搜索为示范,构建基于量子技术的 BLAST 加速算法


报送单位

计算机学院


项目简介

团队针对传统方法无法改善经典BLAST算法的时间复杂度、通用线路化简方法化简基于量子计算的BLAST算法的量子线路的时间开销大以及如何方便的映射量子线路的问题,提供了基于量子技术的BLAST加速方案。该方案为干扰素的相关研究进度的加快提供了量子思路,可以促进生物医药的发展,从而提高人类的生命质量与预期寿命。团队基于量子技术的量子基因序列比对方法改进了经典BLAST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基于真值表的量子线路化简方法降低了化简量子基因序列比对方法对应量子线路的时间开销,以及基于神经布局训练的映射模型提供了一种简易的线路映射方法。目前团队已在我国物理量子计算机上成功实现了小规模序列比对。


参赛感悟

参与挑战杯竞赛的经历,对我们的团队来说,无疑是一段充满启示和挑战的旅程。我们深入研究了大量的学术论文和相关文献,每个团队成员都投入到这一过程中,不断吸收新知识,探索新技术,期望通过生物学的视角解锁量子计算的新可能。这次比赛不仅提升了我们的专业技能,也极大的扩展了我们的视野。在世界一流的量子计算机上编写自己的代码,这无疑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和经验。这笔财富将不断激励我们秉持科学探索的精神,在科研的道路上前行,为祖国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揭榜赛题

高校就业困难毕业生就业现状、瓶颈及对策研究(发榜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


项目名称

高校就业困难毕业生就业现状、瓶颈及对策研究


报送单位

水利水电学院


项目简介

项目选取我国西部地区高校与政府作为研究主题,通过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式开展调查研究。深度分析了高校就业困难毕业生现状,并提炼总结为四重困境,精准识别出传统的高校就业工作模式由于存在盲目追求就业率、不注重就业者就业胜任力提升等问题而导致了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难、易失业等现实问题。基于研究结果,项目提出以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为核心的“一三四”长效化就业胜任力培育体系,强调就业胜任力培育常态化,就业困难群体识别精准化、分阶段就业帮扶体系化、健康就业观铸造推广化,对精品就业胜任力培育活动进行整合,并依托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开展了落地实践,为大学生高质量充分就业提供坚实保障,为促进就业工作时代转型和内涵式发展提供现实支撑。


参赛感悟

“挑战杯”一直是我青春的主线,从第十七届的志愿者到第十八届的参赛者,见证一批又一批青年科创人才奔赴“挑战杯”的舞台,仿佛见证着国家科技创新的未来。感谢“挑战杯”,让我收获了宝贵的团队精神,让我坚定了将个人发展与国家需求相结合的信念,让我坚信强国之路正在青年脚下!




祝贺获奖的同学们!


|| 推荐阅读 ||

请确认!川大等你来

川大科学家入选,获千万资助!

揭牌!川大又一新研究机构成立


大川

来源丨 校团委

编辑丨 甘雨露

责编丨 袁月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