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大“神仙友谊”!1+1+1+1>4的优秀!
左起:张琳媛、杨巧如、张龙赫、郑钰科
张琳媛、杨巧如、张龙赫、郑钰科,
四位本科都就读于川大的同学,
也是四位友情深厚的学友。
现在,张琳媛、张龙赫继续在川大深造,
郑钰科成为了一名公务员选调生,
杨巧如也获得了本校的推免拟录取。
一路走来,作为单独的个体,
他们每个人的履历都闪闪发光,
但当收到大川的采访邀请时,
他们说——
“请问我们可以组团吗?
比起自己的故事,
我们更想告诉大家朋辈和团队的意义。”
01 相遇相携,一路同行
去年九月,张琳媛和杨巧如经历笔试和面试后,成为了四川大学“青马工程”弘毅班(第十五期)的学员。
开班仪式上,张龙赫的名字出现在了十四期优秀学员的名单中,郑钰科则作为校团委组织部部长、青马工程十三期学员代表为新学员们介绍了弘毅班的培养制度。
“青马工程”弘毅班第十四期结业典礼暨第十五期开班式
对于这样的交集,四人习以为常。
张琳媛、张龙赫、郑钰科是文新学院2019级的学生,杨巧如是三人的学妹,2020年入学。
刚进校时,张琳媛和张龙赫一起竞选成为文新2019级的年级长,郑钰科被任命为班长,在学习互助、比赛组队等机缘中,三人从大一就结下了友谊。
“乡遇凉山”项目产品界面示意图
2021年6月,一场“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宣讲会后,三人组建了一个名为“乡遇凉山”的项目,杨巧如加入了他们,他们也成为了坚定的“朋辈团队”。
张琳媛至今仍对一场讨论项目计划书撰写框架的会议印象深刻,“我们连续开了五个小时,团队一起学习、进步。”
经过入围赛、集训营培训以及校金争夺战,项目最终获得了校级银奖。
但这并非终点,郑钰科提到,“甘洛是川大多年对口帮扶的地点,也是乡村振兴的典型地区,我们都愿意继续这个很有意义的项目,并决定去甘洛实地调研。”
团队赴甘洛县商务局调研乡村振兴情况
甘洛调研回来后,他们一起完善项目,共同前进的脚步始终未曾停下。
“乡遇凉山”也衍生了校级挑战杯、志愿服务省级银奖、国家级大创。他们的合作也从比赛回归专业科研,结出了校级大创、青年研究课题等果实。
他们编写的课程手册
“感谢所有支持、参与过的同学和老师,没有他们,我们也走不到今天!”张琳媛说。
02 互相学习,彼此支撑
四个好朋友一起探索世间万象,后来又落脚各自专业,开展学术科研,影响与传承悄然发生。
张琳媛在这个团队中被其他三人当作“大姐姐”。
张琳媛受邀做分享
郑钰科说,“她一进校就在年级群回答各种同学的提问,比如告诉大家报到的手续、地点等,这四年她和赫赫在年级长岗位上相互配合,带领我们班委做了不少事。”
“媛姐项目管理能力很强,我从她那儿学会了很多。”张龙赫说,“比如在文件命名时注明版本修改人、日期及版本号,方便自己回溯和对接人查看,这个习惯很实用。”
张琳媛和杨巧如
但在张琳媛眼中,这帮朋友们更让她有所成长。“他们总是无条件地支持着我。”
一次比赛,张琳媛因突然有任务而无法赶到,郑钰科及时顶上,优秀地完成了答辩。
“巧如和赫赫也多次和我一起赶ddl,我们是彼此的有力支撑。”张琳媛说。
相互影响之下,四个伙伴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兼顾学业与学生工作、既提升自己也服务他人的发展路径。
他们个人也都曾获得校优秀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共青团干部、校优秀毕业生干部等荣誉。
大川不由得发问:“你们一起拼搏最大的收获是什么?是获得各种荣誉奖项吗?”
“不是。”四人纷纷摇头。他们说,“更重要的是彼此价值观的渗透,是见证彼此青春、共同变得更好的过程”。
03 各有千秋,薪火相传
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四人的兴趣各有侧重,每个人都能独当一面。
郑钰科曾参加教育部“红色文物青年说”、《党建》杂志社“百年先锋”微党课、新华社四川分社“穿越历史的红色传承”青年党史讲坛等录制活动传播红色文化。大四上学期,他放弃参加保研,现在已经是宜宾市的一名公务员选调生了。
郑钰科参加“红色文物青年说”
张龙赫热心公益,曾任校青年志愿者协会副主席、获评校十佳志愿者,并参与成都31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志愿服务,现在是本校新闻学专业的一名研究生。
志愿活动中的张龙赫
张琳媛和杨巧如一起申报了《元代灾害诗词辑录与研究》大创项目,她们在四川省防灾减灾教育馆举办了主题展览,项目也成功从院级晋升国家级。而张琳媛因此项目更加明确了自己的学术志趣,最终选择直博本校中国古典文献学,目前博一。
主题展览落地四川省防灾减灾教育馆
友谊在传承中升华。今年,杨巧如完成了从队员到队长的身份转变,独立主持了一项省级优秀结题大创,并推免至本校中国古典文献学读研。她说,“在朋友们的影响下,我逐渐抛却初入大学的迷茫,变得更加笃定和自信。”
四人的能量也辐射到了团队外许多曾与他们接触过的人。
“媛姐成熟又努力、科科可靠且细心、赫赫‘吃苦耐劳’、巧如做事积极有条理,看起来天南海北的四个人竟然神奇地聚到了一起,像一团热烈的火,彼此扶持的同时也温暖着周围的我们”,一位四人的共同好友感慨道。
最后,四位小伙伴告诉大川他们接受此次采访的初衷:“我们不止是队友,也是志同道合的好朋友。我们想告诉大家朋辈的意义,告诉大家——文以载道,薪火相传!”
人物小档案
张琳媛
本2019级汉语言文学、博2023级中国古典文献学
获得四川省优秀毕业生、校“百佳”学生干部、校优秀毕业生干部、校优秀学生干部、校优秀共青团干部等荣誉称号。
曾担任年级长、围合分团委书记等学生干部职务。
国家级&省级大创主持人、四川大学青马工程第十五期学员。
张龙赫
本2019级新闻学、硕2023级新闻学
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获得四川省优秀毕业生、校优秀毕业生干部、校优秀学生干部、校优秀共青团干部、校十佳志愿者等荣誉称号。
曾担任校青年志愿者协会副主席、年级长、学院团委学生会秘书长等学生干部职务。
国家级大创主持人、四川大学青马工程第十四期学员。
郑钰科
本2019级汉语言文学
获得国家奖学金,获得四川省优秀毕业生、校“百佳”学生干部、校优秀学生干部、校优秀共青团干部等荣誉称号。
曾担任校团委组织部部长、班长、团支书、学院团委学生副书记等学生干部职务。
四川大学青马工程第十三期学员、四川省青马工程高校班学员。
杨巧如
本2020级汉语言文学(基地班)
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获得校优秀毕业生干部、校优秀学生干部、校优秀共青团干部等荣誉称号。
担任院青年志愿者服务队队长、班委、雅韵文学社社长、大川小思导师等学生干部职务。
省级大创主持人、四川大学青马工程第十五期学员。
相聚川大,
他们孜孜以求,不辜负光阴;
探索可能,
他们勤于付出,不轻言放弃;
在川大,
朋辈的力量很温暖,很强大!
|| 推荐阅读 ||
又一篇Nature!川大邵振华/颜微团队联合发表最新研究成果!
大川
图片 | 赵梦莹、受访者提供
采写、编辑丨郑怡
责编丨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