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感悟 |“校长心语”与新型大学文化的营建

2016-05-17 丰谷 港中大深圳家长
作为港中大(深圳)的家长,已经是第N次读到“校长心语”了,这次是徐扬生校长的《头未梳成不许看》。很喜欢读徐校长的文章,他的文章是带着浓厚文化意味的。往往从一个小故事讲起,这个小故事或从禅宗而来,或从诗文书法而来,或从自己过去生活的记忆而来,循循善诱、曲径通幽,最后通向一种人生智慧或学术修为的传达,给人极深的印象或美好的回味。像《头未梳成不许看》,从袁枚的诗句谈起,讲到小时候经常看见的老祖母梳头,没有梳好头是不会下楼来的。梳头“对于江南的老太太来说是一种庄重尊贵的象征,来不得半点马虎”。然后说到我们对于自己的文章,无论是文艺文章还是科研论文,也应该是这样的一种态度,不到精益求精不轻易示人,尤其是公开发表。这既是对自己的出品负责任的态度,也是促使自己的思考和写作达到精深和完美的一种方式,很给人启示。

港中大(深圳)微信公众号里的“校长心语”由徐校长牵头,常常动笔的还有秦校长、罗校长等,全校师生和家长可见。他们的行文风格或许有所不同,但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亲切自然,从自己的人生和学术经验出发,对孩子们可能遇到的问题或正在遭遇的烦恼进行点拨。我常常为 “校长心语”所传递出来的温情、所蕴含的智慧以及它们本身文辞的隽永而击节叹赏。像秦泗钊副校长的《掠美与学术诚信》,就是替即将步入学术门槛的孩子们打一支道德的预防针。像罗校长的《脚踏实地  奋力前行》,明确告诉孩子和家长,切勿操之过急,一步一个脚印前行。

记得第一次读到的“心语”是徐扬生校长的《从容》,那是在15级孩子们第一次期末考试之前校长特意写的,当然不只是针对期末考试。“从容”是一种处事为人的风度、方法和境界,是有普遍的人生意义的。它也是校长半生经验的总结和传递,如果孩子们读懂了,那是受益终身的。并且说实话,“校长心语”不仅是校长给予孩子们的特别礼物,同时也是给予我们家长的,甚至有专门写给家长的,比如秦校长有一篇《独立意识》,就是以家长的身份谈怎样发现自己孩子的独立能力,劝说家长们“放手”的。如果说,在港中大(深圳),家长是可以与孩子们一起成长的,大概不是什么过头的话。我不知道中国哪一所大学能做到这样,哪一所大学的校长能让学生和家长读到他们的“心语”。

从我个人的经验来说,自从7岁进了学堂,就没有再踏出学校的门。小学、中学、大学,然后在一个普通的地方大学里做一名普通的教师,半辈子过去了,无论是在我的学生时代还是教师时代,我都从未读到过一种叫做“校长心语”的东西。而自从进入大学,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别说校长的“心”我们看不见、摸不到,要见到校长其人恐怕也是十分不易的。如果不是“中层以上的干部”,普通老师要见到校长恐怕也和当年的老百姓见皇上一般稀有。当然在某种环境里边,我们也认可了它的合理性。比如我们想,校长总是忙的吧,再说,你要见他干什么呢?可是,对于普通师生来说,校长是一个抽象的存在还是一个人格化的存在,感觉还是不一样的吧。要说忙,我们港中大(深圳)的校长们就不忙吗?作为一个新办大学的校长,需要他们去开拓的事务,需要他们在场的大小事情,能不多吗?就拿招生来说,他们都是亲临一线的,除了行政事务,还有他们自己的教学、科研,哪一样能够怠慢呢?恐怕有三头六臂也是够忙的吧!就连徐校长在《从容》篇里也感慨:“我看如果蔡元培、竺可桢来做今天的大学校长,可能也吃不消”。可是在这样的忙碌里,我们(学生,家长)依然能够见到他们的身影,依然能够读到“校长心语”这样亲切睿智、娓娓而谈的文字,在某种程度上我把它看成一个“奇迹”。这里面固然有徐校长所谈到的做人做事“从容”的智慧,但是一个前提是校长们心里装着学生,把“育人”看成是头等大事。
“育人”我们都知道,最有效的方式当然是“言传身教”。中国的教育,从中小学到大学,其实最缺乏的就是一种“内在的人的教育”。从小到大都是一种“做题的教育”,顶多是“技能的教育”。而那些最能够担当起言传身教的重任的人,比如大学的校长们,很可能在学生的视野中消失了。既听不到他的“言”,更看不到他们的“身”。因为他们已经处于教育金字塔体系的顶端,远离了他们的教育对象。可是港中大(深圳)的校长们,依然尽可能地在让学生们领受到“言传身教”。而“校长心语”就是言传身教的一个小部分。在这些小文章里,他们以亦师亦友的口吻,谈怎样做人,怎样做事,以什么样的心态,以什么样的道德自觉,他们讲文化名人的故事,也毫不设防地把自己的人生经历、家庭故事放进来。这样,校长们就从一种抽象的存在变成一种可感的存在。文字的魅力有时的确是很神奇的,它会不知不觉地把某种身份地位的人变成一个“素人”,变成一个亲切的朋友,而“校长心语”正是如此。它拉近了校长和孩子们、和家长的距离。寒假里,我和孩子来到巴黎的埃菲尔铁塔前,感觉到这个景点好像和别处不同,因为秦校长的《年轮》里谈到过他们一家在上面吃过晚餐,它好像就从一个外在的景点变成一个和我们切身相关的景点,我们说到他的文章,同时对着它拍了又拍。这就是文字的魅力,这就是“校长心语”所发挥的“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一种美好的大学校园文化是一种什么样的文化?最近,我读到西交利物浦大学的执行校长席酉民先生的文章《大学真的在以学生为中心办学吗》,说到从1977年恢复高考到现在,我们一直在说我们的办学“以学生为中心”,可是我们真正做到了吗?他提到,尤其是现阶段,中国的大学忙忙碌碌的都是一些“内部管理中的事务性问题”:“如下一轮评估或‘教育工程’,内部行政管理权限的划分 ,教授指标的分配,如何追逐各类项目或指标等”,很少涉及到“生本教育”的实质问题。席酉民先生认为真正以学生为中心,就要做到两点,一是“帮学生学会学习和成长”,二是“要让学生更有智慧”。这是切中肯綮的意见。我想,这两点作为港中大(深圳)的家长,我们都有幸切实体会到了,“校长心语”就是在孜孜不倦地“帮学生学会学习和成长”,“让学生更有智慧”。 “公共组织的变革很难从自身发起,大都需要其受益者或外部人士推动其变革”,我也很赞同席酉民先生所引用的管理大师德鲁克先生的话。我觉得像我们所亲身了解的港中大(深圳)和席酉民先生所任执行校长的西交利物浦,可能都属于中国高校改革的外部推动力量,尽管它们目前规模尚小,影响的人群不多,但的确已经散发出一种新型大学校园文化的气息。
一种以学生为本的新型的大学文化是要靠点点滴滴去经营的,“校长心语”只是其中的一个细节。但我们理解,要做好这个细节也相当不易。首先要有一颗仁爱之心,愿意把百忙之中挤出来的点滴空闲用于这些小文的写作。因为这些小文,既不带来个人荣誉,也和大学评估的任何指标无甚关系。从看得见的“功利”来说,它基本是非功利的,但从教育本身来说,它又是有效的。它使教育并不局限在单一的课堂,而是点滴渗透于无形,可以不受时空限制地润泽学生的心智。我想,总有一些“心语”会进入孩子们的心灵世界,使他们受益终生。第二点,要写好“校长心语”也是不容易的。“心语”是小文章,这个东西看似容易,却也最能暴露一个人的心胸、学识、趣味和境界。可以说有什么样的人就有什么样的文,如果作为校长的个人都已经被官僚体制所“异化”,那么他们可能就写不出情理并茂的文章了。所以在这个意义上,我们为港中大(深圳)的徐校长和各位校长们点赞,为他们所悉心去营造的新型大学校园文化点赞,也衷心祈愿这样的大学文化能在中国的大地上生根开花,将来成为所有大学的文化品格。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

微信编辑器 构思编辑器

微信编辑器 构思编辑器

港中大深圳家长微信公众号:cuhkszjz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微信公众号:cuhksz2014博闻约理微信公众号:cuhkszbwyl港中大(深圳)家长咨询2群:439713965港中大(深圳)家长咨询1群:424302196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