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校长心语 | 藏在书里的酱油


12


从“意”到“道”是一个“悟”的过程。“道”在本质上是简单的,没有像人们所想象的那么复杂,古人云:“大道至简”。然而,悟“道”并非易事。把书读薄,找到藏在书里的酱油,无非是想告诉我们,从浩瀚书海里去悟其本质规律与理论,是有可能的。

——徐 扬 生





藏在书里的酱油


文 | 香港中文大学 (深圳) 校长

徐扬生 院士


开学了,又迎来一批年轻教师,与他们聊聊上课的经历,十分有趣,不禁让我回忆起我教书生涯中最初的一段时光。

我在上大学之前曾在一间乡村小学里当代课老师,这间小学是当地比较好的学校,在当时教学活动不能正常进行的情况下,这间学校还兼有培养初中生的任务,这在当时被称作“戴帽”初中,我在那里主教数学和英语,在当时的情况下,无论哪科缺老师就要给哪科代课,所以几乎所有课都要上。刚开始上课的时候,在一节初一的数学课上,有一件事让我印象特别深。

那个班是有名的“乱”班,走进教室,几乎所有人都在吵闹,有的甚至还站在桌上、椅子上手舞足蹈,完全不像上课的样子。我站了大概半分钟,我想这样的课怎么上?于是我大声地说:“你们现在好像不大想上课,不如你们先把话说完,我在隔壁房间等你们,什么时候你们把话讲完了,来叫我一声。” 于是我把讲义一夹,走到了隔壁房间,那是一个小小的老师休息室,我就在那里与一位同事下棋。

下了大概十五分钟的样子,我回到教室看了看,学生一看到我进来,声音立刻小了很多,没有人在椅子、桌子上胡闹了,但还是有人在说话。我开口道:“你们讲完话了吗?”教室里窸窸窣窣,还是没有完全安静下来,我说:“这样吧,我再等你们一会儿。”于是我又回到休息室继续下棋。又等了十五分钟,我重新拿起讲义夹,走到隔壁教室里,霎时教室里鸦雀无声。我说:“你们好像讲完了,那我们就开始上课吧。” 我就这样在剩下的十五分钟里把那堂课讲完了,而且感觉讲得还不错。


这堂课给了我两个启示。其一,上课是要有规矩的,这个规矩一点也不能妥协,只有在有规矩的情况下,课堂上才有注意力,有了注意力,才有教学的效果。其二,上课只要老师能调动足够的注意力,在很短的时候内照样可以把课上完。一堂四十五分钟的课,其实要讲的材料大概也就在十五分钟左右,但通常情况下需要维持秩序,调动课堂气氛等等,拉拉扯扯也就讲完了四十五分钟的时间。

对于第二点,很值得深入讨论一下。有经验的老师可能都知道,六十分钟的材料是可以用三十分钟讲完的。因为讲的内容,其根本的精华部分,其实并不太多。所以,做老师的应该牢牢把握哪里是最基本的内容,然后用最简洁的方法把它表达出来。而做学生的呢?则是反过来。听课或者读书的学问是如何把一堂大课或者在一本厚厚的书中提炼出那些真正精华的部分。

就说一本书吧,你如果能仔细咀嚼一下其中的内容,精华不过是几页纸的长短。其余的大部分内容是什么呢?一类内容是“背景”,交待问题的来由、意义等等,这些材料对于作者好像都应该讲,但读者大多已有所知,无须太多留意。另一类内容是“解释”,诠释性,过程性,推理性,举例性的内容,这是为了帮助读者认识其原理,否则可能会看不懂。再有一类内容是“废话”,“废话”分为两种,一种是“有用的废话”,一种是“无用的废话”。从定义上讲,“废话”就是无用的,但我发现有些废话好像还是有用的,比如说:“在某某领导的大力支持下” 等表示感谢的内容。在科学技术类论文中,你有时会发现其中引用了大量的数学,仔细一看,其实这些数学与内容没有太多关系,也不一定是作者的功劳。在人文社科类的著作中有的作者会大量引用历史上的大人物的语录和经典,可能是想让读者感到更加可信。对于这些内容,读者大可略去,只顾其关键内容为要。


读书,最为关键的就是掌握什么才是这本书中的“浓缩的精华”。要了解这个道理,我们不妨来看看写书的过程。写书之前,作者会把要写的内容纲要列出来,然后把每一条纲要内容扩展为几页纸的关键描述,这些描述就构成了书的每一个篇章。再进一步,把每一篇章的内容加上背景材料,应用案例和结论意义。你看,一本书其实就是从一页纸的纲要那里一点一点地稀释出来的,广东话叫做“吹水”。书就是这么“吹水”“吹”出来的。这就像我们厨房里的酱油,只用了一点点,然后加了一大杯水,泡成了“汤”。这碗“汤”就是我们在看的“书”。而读书则是反其道而行之,读书的过程,就是如何从这碗“汤”里提炼出那点浓缩的“酱油”。

是的,每一本书里都藏着“酱油”。所以我每读一本书时,都要不时地问自己:“这本书中的‘酱油’藏在哪里?”有时找得到,有时找不到。最好玩的是,作者死命不会告诉你他的酱油藏在哪里。所以只好你自己努力去找,找到了酱油,就算掌握了这本书的要旨。找不到呢?这本书就算白读了!

有学生常常问我:“读书的学问是什么?” 我也不知道如何回答。我只知道,读书不在于多,就像交朋友一样,并非越多越好。读书不在于快,就像吃东西一样,狼吞虎咽不利于消化。读书也未必一定要按照名人所推荐的那些书去阅读,每个人的情况不同,刻意不得。前一阵在北京的星巴克碰到一位年轻朋友,说想学徐渭的书画艺术,我看着他左手拿着咖啡,右手握着苹果手机,我想他很难体会在贫困潦倒中被人逼的半疯半癫的徐渭,又如何可以企及他的艺术境界呢?凡事不能刻意,读书亦是如此。


如果一定要问读书的学问,我可以提供的一点建议就是,对于那些你认为应该精读的书,你一定要把它读“薄”,愈薄愈好,最好薄到一页纸(以上这句话就是本文的“酱油”)。每读一本书,试着去读薄它,有时候必须翻来覆去地读,就像古人所说的“韦编三绝”,从前面翻到后面,又从后面翻到前面,当你逐渐搞清楚这本书的内容的时候,你会发现其实厚厚的一本大书,,其实不过是几页纸,有时候甚至是一页纸的重要内容罢了。这个时候你就会豁然开朗,就像看到作者在文字间对你神秘一笑,有一种顿悟的感觉。

我做学生的时候,常常用这个办法对付考试。一般考试之前几天,把这本课本,连同讲义、笔记和作业(已经老师批改),放在我书桌的左边,右边放一张白纸,把左边的材料从头仔细看下去,看到我认为最重要的内容或者容易混淆的内容,就在右边的纸上记下来(把它尽量记得挤一点,占用很小的空间),这样一直看下去,直到把课本看完,完成了整门功课的复习,所有最重要的内容已经整理在右边的白纸上了。如果整理的重要内容仍是几页纸的话,我会再把它放在左边,右边放一张白纸,继续这一过程,把最重要的内容写在右边,直到右边整理的那张纸上的内容只有大概半页纸的长短,这个时候,我会再认真地研究这半页纸上的内容,在考试之前的半小时里,再看一看它,然后就进考场,进考场时我是很有信心的,因为我知道我掌握了这门课最重要的内容。

现代的书籍越来越多,电子阅读更是五花八门,但这并不意味着阅读的质量会有所提高。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国外有句名言:“让对手死去的最好的办法是给他提供无穷无尽的信息。”让他在书海里死去吧!这并不是一句玩笑话,叔本华也说过:“读好书的先决条件是不读坏书,因为人的寿命有限。”书海里死去的不是少数,这就说明读书要有选择,要注意精读。愈是浮躁的时候,愈要相信诚实厚道的人会有更多机会,而愈是贪求快速的世界,愈会有追求精良质素者的天地。读书,写书,做事,做学问,都是如此。


读书就像行山。行山的人有三种,一种人是心血来潮匆匆忙忙去行山,也不找山路,胡乱走了一会儿,倦了,就停下来了。第二种人是找到了山路,走着走着便忘了自己在爬山,一直不停地在山路上走,却一直走不到山顶。第三种人则是寻着山路,看着路标,一步一步地走向山峰。第一种人看到的是“树”,第二种人看到的是“路”,第三种人看到的才是“山”。读书也是这样,第一种人看到的是“字”,第二种人看到的是“意”,第三种人看到的才是“道”。现代十几年的学校教育主要是教人如何完成从“字”到“意”的过程,这篇小文则想提醒诸位,在此之外其实还存在另一层次的追求,即从“意”到“道”的过程。

从“意”到“道”是一个“悟”的过程。“道”在本质上是简单的,没有像人们所想象的那么复杂,古人云:“大道至简”。然而,悟“道”并非易事。把书读薄,找到藏在书里的那个酱油,无非是想告诉我们,从浩瀚书海里去悟其本质规律与理论,是有可能的。


图 | Jackson Pollock作品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徐扬生微信号


欢迎投稿 | 邮箱 : cuhkszjz@foxmail.com


点击识别二维码关注

微信编辑器 构思编辑器


港中大深圳家长微信公众号:cuhkszjz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微信公众号:cuhksz2014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招生办微信号:CUHKSZ_AO

徐扬生微信公众号:xuyangsheng-

博闻约理微信公众号:cuhkszbwyl

港中大(深圳)家长咨询2群:439713965

港中大(深圳)家长广东咨询群:199520697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