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奥+“油” | 中石大“双奥”志愿者,全新姿态再出发!
从2008年夏季奥运会
到2022冬奥会
北京成为全球首个“双奥”之城
14年前的夏天
志愿蓝点燃了这座城市
而如今
中石大“双奥”志愿者
以全新姿态
再次出发!
★
王天:重返奥运“舞台”做好传帮带
★
虽然已经过去了14年,但王天依然记得当时自己服务北京奥运会的岗位昵称为 “小c”,他所在的小组岗位设在奥林匹克公园东8安检口,负责引导观众快速安检通行,进入奥运场馆观赛。
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作为学生志愿者的王天,如今已是地球物理学院的团委书记。这次北京冬奥会,他选择带领学生志愿者再次为奥运盛会服务。“我希望把14年来对志愿精神的理解传递给学生们,唤起他们的志愿服务热情。”王天说。
由于出色的服务,王天获得了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优秀志愿者的荣誉。在2011年本科毕业之后,王天继续攻读研究生,其间担任兼职辅导员,带领学生们参与各种志愿服务。2015年正式走上工作岗位后,他作为专职辅导员和团委老师负责指导学校青年志愿者协会的工作,成了志愿服务的“引路人”。
从昔日的学生志愿者,到如今志愿者的培训师,王天心中的志愿“火种”从没有扑灭过。“在为志愿者进行冬奥志愿服务培训之前,我先参加了北京冬奥组委组织的培训师候选人培训,这个培训分为三个方向——礼仪、助残和医疗急救,我参加的是礼仪培训。”王天说,“通过培训,我发现中国的礼仪与世界各国的文化差异还是很大的。在冬奥的舞台上,我们需要使用符合奥运精神的标准礼仪来服务。我在培训中确实学到了很多东西,也强化了自己的技能水平。”
结束培训后,王天回到学校,把他在培训中所学传授给学生志愿者们。除此之外,他分享的自己在14年前参与北京奥运会志愿服务的故事和经历,也是学生们最爱听的内容之一。对于志愿者提出的关于北京奥运会的各种细节问题,王天都努力回想予以解答,当时的一幕幕场景在他的脑海中不断浮现。
其实,王天不仅仅是一名培训师,他在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期间,还将以延庆冬奥村(冬残奥村)注册助理的身份上岗,成为名副其实的“双奥”志愿者。他说:“我们的岗位负责受理和回答客户的各种问询,每天都要接触各国运动员,志愿者的语言交流能力尤为重要,特别是要熟练掌握服务领域的相关专业术语,所以我们要利用备战冲刺的时间进行更有针对性的语言培训。在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期间,各代表团官员和运动员进入冬奥村后,会先来我们服务的区域激活注册卡。我们不仅要做好交流,还要熟悉工作流程,对可能出现的各类问题都要有所准备,这样才能让服务工作更加顺畅地进行。”
作为曾经服务过北京奥运会的志愿者,王天最清楚后勤保障工作的重要性,“根据我的经验,值晚班的志愿者会比较辛苦,延庆冬奥村对志愿者的饮食住宿等生活保障非常到位,针对紧急情况加班的志愿者也有物资补给,包括发放食品、暖宝和应急药品等。我跟志愿者们说,有了场馆和学校的双重保障,大家可以安心地在岗位上工作。”
回首14年前的奥运志愿服务,王天认为,这是自己人生道路上最重要的一段经历,影响着他近些年来的工作和生活。他很愿意把自己的经验和热情传递下去,帮助年轻一代志愿者们梳理情绪,以最好的状态投身到冬奥志愿服务中,在践行志愿者精神的同时也见证他们的成长。
★
马超: 成为“双奥”志愿者, 变的是年龄, 不变的是初心
★
2008年那个难忘的夏天,马超作为赛事志愿者全程参与了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如今,他又作为一名光荣的冬奥赛会志愿者,进驻延庆冬奥村。
2008年奥运志愿者的经历让马超在志愿服务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他参与创建了学校青年志愿者协会的前身——青年志愿者服务大队,让更多中石大师生体会到了志愿服务的快乐和意义。毕业后,马超留校工作,组织了上百次志愿服务活动,带动全校师生一起做志愿者。现在,在延庆冬奥村,他是餐饮领域的志愿者。按照防疫要求,他们需要身穿防护服,佩戴防护面屏、N95口罩、一次性手套,一班工作五个小时,这对志愿者的身心都是很大的考验。但是,看到运动员们为他们周到细致的服务竖起大拇指,这一切都很值得。
从2008年到2022年,变的是年龄,不变的是初心!马超很自豪成为“双奥”志愿者。“我将用自己的行动继续践行好‘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我愿做一片‘燃烧的雪花’,做好志愿服务工作,为北京冬奥会添彩,向世界传递中国青年的声音,展示中国志愿者的风采。”
来源:北京冬奥组委官网、北京日报客户端
编辑:陈淼
冬奥+“油” | “超级精彩,给中国点赞!”
冬奥+“油” | 迎接盛大开幕,中石大,准备好了!
冬奥+“油” | 五将,出马!
团圆!校领导慰问留校学生和坚守岗位工作人员
我在学校过新年 | 留校CUPers暖心春节不容错过
冬奥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