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未来可期!2024,我们准备好了!

冬天的校园,静谧深沉

冬天的温暖

在聚精会神的教室

在春风化雨的讲台

在岁末年初回望时内心的宁静和充盈

新的时节,新的篇章

让我们来听一听新一批“青椒”的故事



地球科学学院教师 徐振华

“立足国家能源需求,严谨做好石油科研人。”























2021年获得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博士学位,2021至2023年在长江大学从事博士后、讲师工作,主要研究领域为油气田开发地质与三角洲沉积动力学。

在大学期间,印象最深的一件事就是学到“大多沉积物是在水下沉积的”,我一开始很困惑,逐渐才真正理解到其成因,在这个过程中也逐渐爱上了地质专业。对地质专业的热爱与好奇心不断驱使着我走上科研之路并来到中石大教书。读博期间,我的导师以行动教导我,做科研要严谨求实、辩证思考,我想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去传递知识和力量,脚踏实地、求实创新,在地质的道路上越钻越深。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教师  孙庆骁

“晨光初照,心随梦逐。”























2023年获得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高性能计算和计算机体系结构,涵盖并发运行时系统、性能自动调优和加速器架构扩展等领域。

成为一名教师后,所在的课题组斩获超级计算旗舰会议SC的唯一最佳论文奖(中国首次),虽未能参与其中,但我为团队的卓越成就感到十分自豪。“三年磨一剑”的PanguLU解法器让我意识到,在学术创新上“质重于量”,不能只追求“短平快”的学术成果。未来工作中,我将紧跟最新技术革新趋势,攀登科研高峰,希望为国产化应用软件生态走向成熟贡献自己一份力量。


化学工程与环境学院教师  何晨

“逐梦前行,不负时光。”























2018年获得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博士学位,2018年至2022年在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主要研究领域为溶解性有机质组成表征方法与应用。

作为一名刚走过学生时代的人,我深知老师对学生的影响有多大。还记得大学期间,现代仪器分析与实验课的老师在课堂上讲授质谱仪实验的过程中,悉心熟练地操作仪器,仔细观察和逐一解释质谱图的特征峰和碎片,充满激情地向同学们揭示质谱技术在化学分析和环境领域的重要性。能够动手实践的学习体验激发了我的好奇心和学术兴趣,让我更加渴望深入探索仪器分析的前沿知识和应用领域。


理学院教师  马丁

“时光不悔,未来可期。”























2022年获得德国亚琛工业大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领域为有机合成方法学。

读研究生的时候,导师对我说过一句话,对我影响很深。他说:“每一件事情,不仅要看是否做了,更重要的是这件事有没有做好。比如洗衣服,只有洗干净了,才有意义,做任何事都是如此。”硕士刚入学的时候,我的导师手把手指导我怎么查阅文献,怎么思考如何做好课题,怎么动手做实验,告诉我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事情做好,把该传承的传承下来。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懂得这句话的含义,希望自己能够做好为人师者的每一件事情。


理学院教师  于笑笑

“让自己变得更好,是我现在唯一想要做的事。”























2020年获得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博士学位,2020年至2023年于北京理工大学从事博士后工作。主要从事功能型有机/无机纳米催化材料的设计、调控及其光/热催化性能研究。

作为新入职的教师,有幸参加了学校“躬耕教坛,强国有我”育人故事讲述暨师道传承典礼,在这里我听到了青年教师的成长故事。郑馨竺老师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她分享了从教学小白到青教赛一等奖的成长经历,一路上有自己不懈的坚持和努力,有前辈们无私的帮助与支持,有来自同行暖心的分享与鼓励,最终,功不唐捐,玉汝于成。未来,希望自己能够快速成长,以郑老师等前辈为目标,向着好老师的方向努力,择一事,终一生,为国家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



经济管理学院教师  宋广蕊

“不畏挑战,勇担时代使命。”























2023年获得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博士学位。主要研究领域为公司金融、公司治理和行为财务等。

博士期间,有幸赴深圳华为总部调研交流,深入了解了华为的发展历程、企业文化和科技创新,它的发展充满挑战和机遇,体现了中国科技产业的崛起和在科技领域的创新精神。这次调研经历给了我很多启发,未来工作中,面对工作中的诸多困境,要不畏艰难、勇于探索,不断寻求突破,更要注重加强团队合作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和使命,为学生的成长和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外国语学院教师  徐萌敏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2023年获得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领域为认知构式语法、概率语法和跨语言对比分析。

大学期间,让我印象最深也受益匪浅的事就是进入研究导师团队旁听研讨会。这让我有机会提前接触研究领域,有更多的时间适应科研生活,也看到师长对学科的热爱和对学术的严谨。师长们一起讨论帮助研究提案,这给予了我极大的指导和鼓励,也坚定了我进入认知语言学领域的决心。希望我和我的学生都能够保持好奇心,持续学习,积极参与学术论坛和项目研究,为行业和国家发展贡献力量。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  何土凤

“爱在科研教学路上。”























2022年获得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青年发展理论与青年工作。

作为刚入职的思政课教师,对我来说,教学科研工作中最大的挑战就是如何把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将理论研究与帮助解决青年学生实际问题相统一,促进教学科研相长相融。科研是一种“爱”“苦”“哭”“乐”的反复体验,迎接每个阶段挑战,秉持“研”路育教学,用心教好每一堂课,引导青年在成长的路上学思用贯通、知信行合一,努力成为学生喜爱的思政课教师。


碳中和示范性能源学院教师  蒲景阳

“始终如一,脚踏实地,勤奋工作,努力为学校‘双一流’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2019年获得美国密苏里科技大学博士学位,2019至2023年分别在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和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主要研究领域为复杂油气开采微纳米材料开发与应用技术和CCUS-EOR二氧化碳驱油-埋存一体化技术。

成为一名教师后,第一次作为班主任指导了一个2020级的留学生班,与7个来自不同国家的学生成为了朋友。留学生们开朗的性格和积极的学习态度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我还有幸作为南苏丹大使馆嘉宾联络人参与了学校建校70周年校庆大会,感受到学校在能源领域的重要地位和国际影响力。未来,我将紧跟时代步伐,尽快加强自身科研和教学能力,为学校“一带一路”大背景下快速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新能源与材料学院教师  许崇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2023年在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获得博士学位,主要研究领域为碳材料、锂电池、钠电池、退役锂电池资源化再生利用。

成为中石大的一名教师后,恰逢70周年校庆,而我也有幸被选为校友联络员与老校友进行对接。在与老校友们交谈的过程中,我了解到了学校的创业故事、发展历程。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实事求是,艰苦奋斗,爱国奉献,开拓创新”中石大精神,他们是我真正要去学习的榜样。未来工作中,希望自己能够脚踏实地做科研,在新时代能源领域不断开拓创新,为国家能源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为了讲台下渴望求知的眼睛

为了国家科研事业的繁荣

你们躬身耕耘   

将无涯学海化为海阔天空

带领年轻的学子筑梦圆梦

推动教育强国美好的未来!

来源:教师工作部

编辑:罗子怡 杨文琰

责任编辑:华南

审核:李丽平 刘志庆



留住光影,日月相伴!中石大版2024年日历get!

难忘2023!如约,如愿!

中石大新年致辞|勇闯新路 再启新程

青春的盛会!中石大召开第十八次团代会

教育部官网报道!产教深度融合培养卓越工程师!

 躬身耕耘,创美好未来!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