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报】打造创新‘策源地’ 构建人才‘蓄水池’
南方日报在7月2日第HC03版以“打造创新‘策源地’ 构建人才‘蓄水池’ ,惠州学院加快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培养高素质人才”为题,图文聚焦、专题报道惠州学院办学情况,现全文转载如下。
今年的广东省高质量发展大会聚焦产业科技话创新、谋未来,作为科技创新的策源地,高校使命重大。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地处珠江东岸的惠州学院把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作为核心使命,着力打造创新“策源地”、构建人才“蓄水池”,探索协同育人新路径,朝着理工科特色鲜明、教师教育协调发展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大步迈进。
惠州学院加快推进本科人才培养高质量内涵式发展
专业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
今年4月,惠州学院能源与物理学院揭牌成立。该学院由惠州市政府、惠州学院、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先进能源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四方共建,将增设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储能科学与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3个本科专业。
面向新兴产业培养应用型人才,是惠州学院服务广东培育“双十”产业集群,加快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重大举措。
惠州学院前身是广东省立惠州师范学校,历经惠阳师范专科学校等发展阶段,2000年升格为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2016年转型建设应用型高校。学校立足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惠州,面向和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奋力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
学科专业是发展立业的根基。近年来,惠州学院优化专业学科布局,以新文科、新工科、新师范建设为抓手,推动专业建设从“有”到“强”,走好内涵式发展道路。
蓬瀛湖畔的旭日科技大楼
近5年,学校新增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网络、新媒体、科学教育等4个专业,撤销8个社会需求不足、优势不明显、特色不鲜明的专业。通过优化专业结构与学科布局,“瘦身强体”为特色发展争取了空间和资源。
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为更要善作为。学校聚焦粤港澳大湾区战略性支柱产业发展,特别是结合惠州打造两个万亿级现代产业集群的需要,重点布局控制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等6个省级重点学科,形成与区域产业高度契合的学科专业体系。
学校现有本科专业56个(含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覆盖10个学科门类,其中理工科类专业占比44.6%;师范类专业15个,占比26.8%。逐渐形成与地方经济发展、产业结构相适应,与行业相匹配,结构合理、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专业结构体系。
体育场
在优化专业布局过程中,惠州学院牢牢把握“应用型”和“地方性”的生命线,将课程教学改革作为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第一着力点,搭建起人才培养的“四梁八柱”,系统推进教育教学内涵建设,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内涵式发展结出累累硕果。目前,惠州学院拥有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专业18个,通过教育部师范类专业二级认证专业4个、IEET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业4个,与美国北阿拉巴马大学举办中外合作办学专业1个。学校拥有省级优质课程97门次,其中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4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55门;共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5项,省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4项、一二等奖近20项。
协同培育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在你追我赶的高教赛道,如何走出一条差异化发展、特色鲜明的育人之路?近年来,惠州学院坚持开门办学,在建设理工科特色鲜明、教师教育协调发展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过程中,走出了一条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
学校以共建现代产业学院、卓越工程师班为抓手,加强“新工科”建设,应用型人才培养成效显著。学校携手县区、行业企业布局“一县(区)一特色产业学院”,先后共建仲恺信息学院、大亚湾化工新材料学院、惠东时尚创意学院、未来视听产业学院等一批现代产业学院。学校连续四次获批广东省示范性产业学院,成为全省仅有的两所连续四次获批的高校之一。
校园里的东坡雕塑
人文底蕴深厚的惠州学院,不仅矗立着苏轼、葛洪等历史名人雕像,还有现代化的旭日科技“双子”大楼,吸引了一批优秀师资来此教书育人。
惠州学院特聘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夏佳文,特聘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复明等一批顶尖师资团队,在学校开设重离子加速器技术卓越工程师、工程医师特色班,为惠州以及粤港澳大湾区输送一大批优秀工程师人才。
当前,师范起家的惠州学院正在深入推进“新师范”建设,实施“双进双培”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模式,成为珠江流域教师教育的摇篮。学校开设的数学与应用数学、汉语言文学、历史学、生物科学等4个专业,通过教育部师范类专业二级认证。从修订培养目标开始,改造、重构师范专业,惠州学院的这一创新探索在全省高校中走在前列。
惠州学院叶竹君图书馆
今年是惠州学院建校第78年。78年来,学校为社会输送优秀毕业生近20万名,成为东江流域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摇篮”。
人才是一个学校发展的根本依靠和关键因素,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扩大社会服务供给,都离不开高水平的教师团队。近年来,惠州学院先后引进和培育特聘岗学科带头人5名、学科骨干1名,引进教授19名,博士373名,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
惠州学院培养了近20万名优秀毕业生
争当服务地方发展“智高点”
2023年12月,OpenHarmony创新实验室在惠州学院揭牌,这是惠州本土上市企业广东九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携手惠州学院共建的协同创新平台。创新实验室不仅可以为在校生提供实训平台,还有助于OpenHarmony人才生态的发展。
OpenHarmony创新实验室在惠州学院揭牌
这样的校企合作案例,在惠州学院还有很多。学校构建校企融合发展共同体,与中海壳牌、旭日集团、TCL、德赛集团、亿纬锂能、华阳集团、利元亨、九联科技等企业深度合作,协同开展科技创新,共同培养和输送了大量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人才的火种在学校、企业闪烁,智慧的火花在车间、田间碰撞。去年以来,惠州学院全面贯彻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深入推进百校联百县助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行动(下称“双百行动”)。依托“双百行动”,学校梳理项目清单,重点立项“荔枝龙眼品种更新和栽培技术研发与果品加工”项目。经过近一年帮扶,该项目共建设荔枝龙眼生产示范基地5个(核心面积超800亩),覆盖影响面积超3万亩,增加产值估计超6000万元。在高校的加持下,当地农业实现转型升级,村民钱袋子也“鼓了起来”。
项目团队在惠东九龙峰旅游区楼下村开展龙眼品种改造
在推进“双百行动”的过程中,惠州学院还大力实施“智撑乡村振兴计划”,先后与惠东县、龙门县、惠阳区等地签署深化协同合作协议,致力于在科研、农业、教育等十个方面开展多层次、多方位合作,促进高校科研成果转化落地,助推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此外,作为第一家惠州市级企业科技特派员试点实施单位,惠州学院围绕惠州“2+1”现代产业集群,选聘了60名业务素质高、有开拓创新能力的科技人员进企业“结对子”,助力企业解决发展过程中“卡脖子”的难题。
熊前程博士作学术报告
其中,惠州学院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教师熊前程博士以广东省企业科技特派员身份,进驻惠州市杜科新材料有限公司任职研发总监,与公司同心协力开展技术攻关,研发出系列紫外光固化产品9项,申请6项专利,新产品在深圳、东莞和山东青岛等企业投入使用。值得一提的是,熊前程博士还协助该公司在2021年9月完成了B轮3000万元的融资。
企业出题、政府立题、高校答题、市场判题,携手奋战新赛道,是惠州学院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缩影。作为惠州唯一的省属公办本科高校,惠州学院责任在肩,不断增强教育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需求的能力,突出办学特色、提高办学水平,奋力争当“智高点”。
往期推荐
来源丨
编辑丨
初审丨
复审丨
终审丨
南方日报、南方+
新媒体部 / 覃惠颜
谢志雄
叶新豪
刘曼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