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凶案:你永远无法说服一个装逼犯
点击上面蓝字关注本公号
在中国,发生任何事,不管事实是多么清楚,道理多么明白,只要影响力足够大,都会有100种观点扑面而来。而在这100种观点中,至少有95种属于装逼型抬杠。
1.
装逼犯是这样的一群人:伪精英,自视甚高,有一点专业知识,擅于把握热点和民众心理。一事当前,他们绝对不屑于人云亦云,大多数人说A,他们一定要说个B,语不惊人死不休,然后给出一幅“你们看问题太肤浅,事情永远比你们想象得复杂得多”的表情。
独立思考是好的,百家争鸣也没错,我誓死悍卫别人说话的权利。但凡事有个度,具体问题也要具体分析,过度装逼,就有点走火入魔。
温州乐清女孩搭滴滴顺风车不幸遇难,引发一场舆论海啸,滴滴千夫所指,顺风车应声下线。然而,不知是滴滴的公关起了作用,还是某些人按捺不住内心的骚动,总之一天不到,舆论风向就发生了反转,同情的,洗地的,分散火力的……好像滴滴不是一个估值千亿的独角兽公司,而是一只被全国人民欺负到喵喵叫的小可爱。
2.
比如,一篇刷屏文章《滴滴女孩遇害:当消费降级遇上消费降级》,在罗列了凶手“留守儿童、创业难民、金融难民”等诸多身份后,忧国忧民地指出:
当一个系统整体出现危机时,则个体的悲剧不可避免。
作者肯定很得意自己将个案与“消费降级”这个热词做了一次巧妙融合,从而在更大的视野上看问题。但是用脑子想想就知道,这纯属扯淡。任何时代都有失败者,很多人一直在消费降级,这能成为作恶的理由?
人是社会的动物,所以严格意义上说,一个人的任何行为都有其社会根源,所以这种大而无当的归因,等于什么都没说,我们可以把所有犯罪甚至夫妻吵架都推到消费降级头上,有意思吗?
话说回来,我们的系统什么时候没有危机呢?倘因此就“个体的悲剧不可避免”,是不是意味着死了活该,大家都得等死?制造恐慌和焦虑,是某些人的拿手好戏。
我一直认为,所谓“消费降级”是社会中上层阶级的撒娇和呻吟,对占人口80%的下层老百姓来说,没什么太大影响,别跟着瞎起哄。区别无非就是,以前吃5块钱的桶装面,现在改吃2块钱的袋装面,味道其实一样,只是虚荣心受到点打击。你比如说像我这样,看到“少妇重金求子”的小广告都有想法的人,我有什么资格嚷嚷消费降级?已经在最底层了,降无可降。同样,一个滥赌的人渣,什么时候都是人渣,跟消费降级有个屁关系。
3.
还有一种更有代表性的观点,叫做“滴滴死了,我们就安全了吗”,意思是说,悲剧是多重原因造成的,滴滴也做不到绝对的安全,所以这个锅不能让滴滴一家来扛。而且滴滴只是产品设计出了问题,价值观没毛病。
这个说法很有迷惑性,它的逻辑陷阱就在于,你不能直接回答,一回答就就掉进去了,是啊,就算滴滴死了,我们也不敢说就安全了,那么为什么滴滴还要死呢?更何况,滴滴还为我们带来出行便利,贡献很大。
但是我们可以反过来问:就算我们永远得不到想要的安全,滴滴就不该骂,不该死吗?这样就思路清晰了,滴滴死不死,取决了它究竟有没有犯错,犯了多大的错,而不是社会环境。卖有毒食品的企业全都死光了,也未必能换来食品安全,但它们不该死吗?
我还不得不说,有些人真是为滴滴操碎了闲心。放心吧,滴滴不会死,更不会被公众骂死,就连目前下线的顺风车业务,相信也很快会上线。一个用“湿了吗、紧了吗、硬了吗”做广告语的企业,是没有多少羞耻感的。长生生物貌似到现在都还没死呢。诅咒滴滴的网友,事实上也并不是真的希望滴滴去死,而只是一种情绪发泄。不是有那么一句话吗,没有什么用户是一张优惠券拉不回来的,如果有,那就两张。在利益面前,人都是健忘的。
4.
其实这是一件特别简单的事情,不是消费降级遇到消费降级,而是一个具有反社会人格的人渣,遇到了一家安全意识为零的企渣,于是金刚战女优,人渣直接把企渣爆菊了。反社会人格的人,冷酷、凶残、毫无同情心,他的犯罪带有很大的随机性,也很难绝对避免,但这并不意味着,不可以从产品设计的角度加以防范,将犯罪概率降到最低。
如果仅仅是一起凶杀案,那么滴滴决不至于遭遇如此猛烈的舆论抨击。事实上,滴滴顺风车并不是第一次发生恶性犯罪。这一次之所以引爆舆论,不在于案件本身,而在于事发前一天,凶手已经被举报欲有不轨,但迟迟未受理。事发之时,受害者的亲友的举报也没有得到重视,从而彻底撕开了滴滴最丑陋的一面,这才是人们最担心的。
有些人很有正义感地为滴滴打报不平,说不该让滴滴承担无限责任,这简直就是一个笑话,滴滴连最该承担的责任都未承担,何谈无限责任?
5.
作家刘瑜说过一句经典的话:在北京从朝阳区到海淀区,是可以不绕道阿尔卑斯山的,坐地铁2号线就行。这话特别适合形容某些自媒体,明明很简单的事情,他非要装个毫无意义的逼,动不动消费降级,一言不合就要深度剖析悲剧的社会根源,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有桥不走,非得摸着石头过河,强行摆POSE,似乎不如此,就不足显得自己高人一等。
恭喜这些装逼犯,猪……滴滴也是这么想的。滴滴一种高歌猛进野蛮生长,核心竞争力并不是技术和管理,而是他们深谙国情,知道流量为王数据为王,所以不惜代价抢占市场挤压同行,即便出了事,也毫无负罪感,因为可以轻轻松松地推给社会和国情:风险无处不在,出租车也不安全,社会这么乱,我能怎么办……滴滴的愚蠢与傲慢,还是有群众基础的。
只是我没想到,居然还有人为滴滴洗地洗得这么卖力,也是服了。装逼犯们最喜欢引用的一句话是:雪崩来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其实,这句话也适合他们自己:
请记住,你的每一次装逼,都是在纵容企业作恶,你的每一次卖弄,都是召唤下一个凶手。
往期文章
原创作品 欢迎转发
我们的口号是
坚决和主流对抗
交流请留言或添加作者微信号:qmmc326
长按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