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78岁老戏骨去世!远离中风做好这几点!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健康时报 Author 关注→

11月10日

#TVB资深艺人余子明去世#

冲上热搜第一



据报道,TVB知名绿叶演员余子明去世,享年78岁。


据悉,余子明于今年一月份在家中跌倒,此后活动能力大幅减弱,左边身暂时瘫痪。家人送其入院后经医生诊断,证实为缺血性中风回家休养,期间一直在家休养。

余子明儿子在社交网公布爸爸死讯,并以黑白照留言:“爸,一路好走”。


报道称,余子明入行超过56年,曾经参演超过的影视作品接近200部,他饰演的不少角色都深入人心,如在《封神榜》中饰演姜子牙、《寻秦记》中饰演邹衍、《鹿鼎记》中饰演澄观大师,还曾出演《溏心风暴》、《法证先锋》系列、《潜行狙击》等百余部剧集。


《封神榜》中饰演姜子

《寻秦记》中饰演邹衍


《鹿鼎记》中饰演澄观大师


近30年间,脑卒中一直为死亡首因

脑卒中(中风)一直是国人的第一大死亡原因!

2019年,权威期刊《柳叶刀》上发布的一篇研究分析了1990年到2017年我国34个省(市、区、特区)的人们的死因原因,以及导致死亡的高危因素。结果显示:1990~2017年间,其他疾病的位置有变化,但唯一没有变化、一直居于首位的中国居民主要死因的是——脑卒中(中风)!


为什么有些人容易中风?这些原因值得关注!

1、慢性病人越来越多

2015年发布的首个《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的调查结果表明,影响脑卒中发病主要危险因素中,吸烟占33%,血脂异常占29%,高血压占25%,超重21.5%,糖尿病占6.7%,可见慢性病是影响我国脑卒中防治任务的重要因素。

2、习惯吃大鱼大肉

中国人拿着吃“吃糠咽菜的基因”来吃大鱼大肉,结果把自己吃病了。

改革开放前,都是糠咽菜的日子,人们都担心的是如何避免营养不良,哪里有什么糖尿病、心脏病、肥胖症。可现在,大鱼大肉成了常态,反而肥胖、心脏病、脑卒中高发。

3、腰围越来越粗

河南省肿瘤医院普外科主任医师李智2017年在健康时报刊文指出,当前中国约有10亿成年人,超重和肥胖占3.1亿,40~50岁的男性平均腰围已达82.6厘米,中国肥胖人数比例已排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

腹部脂肪聚集对康健伤害最大。肥胖不仅会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风险,也易增加患癌风险。

4、口味越来越重

“中国是高盐饮食的国家之一,平均每人每天摄取的盐在12克以上。”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陈伟伟在2017年接受健康时报采访时介绍,食盐摄入过多是高血压的三大危险因素之一。很多人喜欢吃点咸菜,或者用酱油烹调,无形之中都增加了盐的摄取。

5、一直戒不掉烟

吸烟是成为心血管疾病发生的致命因素。2012年,原卫生部发布的《中国吸烟危害健康报告》指出:“有充分证据说明吸烟可以导致冠心病”。香烟烟雾中的尼古丁、一氧化氮、一些氧化物质会导致交感兴奋、心率血压升高、诱发心律失常甚至心力衰竭。

6、睡眠休息不规律

江苏省南京市第一医院内分泌科主任魏敬2017年在健康时报刊文指出,通常情况下血压在夜间会比较低,凌晨时会急剧上升,白天血压基本上处于较高的水平,而熬夜会导致去甲肾上腺素分泌过多,造成血管收缩,血压升高。而心血管病变又是引发心肌梗塞及脑卒中的危险因素。

远离脑卒中,做到这8点!

1. 运动多一点

“现代人普遍运动缺乏,尤其中老年人,没有运动的概念和习惯,而自然健康快步走是一项非常适合中老年人的锻炼项目,从全民健康的角度来说有很大的意义。”原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研究中心副主任段立公接受健康时报采访时介绍。

自然健康快步走作为一种常见的运动干预方式,不仅能够很好地起到减少体内脂肪,降低心脏病、糖尿病等疾病的患病风险作用。而且,如果将健康快步走和日常的健康饮食方式相互结合起来,还能有效控制慢性疾病的发病概率。

2. 吃得淡一点

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成为健康隐患,不健康饮食是主要危险因素。国家卫健委启动了“三减三健”的专项行动,倡导健康生活方式,“三减”即减少盐类摄入,减少糖类摄入,减少油脂摄入。

减盐——成人每天别超6克;减油——每天别超30克;减糖——每人每天添加糖摄入量不超过50克,最好控制在25克以下。

3. 吃得杂一点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李卫敏2019年接受健康时报采访时指出,多样化的饮食应该贯穿日常。

每天至少摄入12种食物,每周至少25种,多摄入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水平较高的水果、蔬菜、豆类及其制品和富含白蛋白的鱼类和海产品等,而红肉类(猪牛羊肉等)及饱和脂肪酸的摄入要减少,这样的膳食模式有利于降低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结直肠癌等多种疾病的发病风险。

4. 吃得素一点

还要培养多吃新鲜蔬果的习惯,按照《中国居民膳食指南》要求,蔬菜摄入量大约为0.6~1斤/天,水果200~350克/天。尽可能选用应季的蔬菜和水果。

5. 睡得早一点

睡眠是一件自然而又必不可少的事情,别在熬夜中折损健康、折磨精神,这样不值!还是早点睡觉吧,超过23点睡觉算熬夜。

6. 好心情好一点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中医科主任宋恩峰2019年接受健康时报采访时介绍,生气会引起交感神经兴奋,血压升高,心率加快,这的确会加重心脑负担,这时往往容易突发心脑血管意外事件。

现在也要告诉大家还要“安顿好心,调整好情绪”,凡事看开点!尤其对女性来说安顿好心,情绪稳定一点,多交交友更关键。

7. 体重轻一点

北京朝阳医院急诊科杨悦在2018年健康时报刊文指出,体重增加是血压升高的重要危险因素,肥胖的类型与高血压发生关系密切,腹型肥胖者容易发生高血压。

体重每下降1千克,血压就会下降1毫米汞柱,注意低盐低脂饮食,并增加新鲜蔬菜和水果的摄入,适当运动,定期进行血压监测。

8. 控制好慢性疾病

发现有“三高”的话,要严格控制好血压、血糖、血脂。在改变生活方式无效的情况下,可以按医嘱添加药物进行辅助治疗。

来源:杭州交通918、新浪娱乐、健康时报

编辑:吴涛

投稿邮箱:laoyoule@163.com

更多内容

新冠疫情防控多项措施优化调整

大连市疾控中心健康提醒

雨来了,连着三四天!紧接着断崖式降温…

逛老博会,来最爱的“老友乐”转一转乐一乐

名医讲堂·直播|本周三听专家讲胆囊结石的防治

就在今天18时45分!

大连市在域外来连人员及其密切接触者中发现4例无症状感染者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