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灾后重建规划与设计集成方法实践:“5 · 12”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十年回顾 | 周俭 | 时代建筑2018年第3期

周俭 时代建筑 2023-10-08



汶川地震十周年栏目简介

杂志特邀吴长福教授、周俭教授撰文回顾北川地震遗址博物馆策划和整体方案设计,以及汶川地震灾后重建规划,以此纪念“5·12”汶川地震十周年。

灾后重建规划与设计集成方法实践

“5·12”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十年回顾

Integrated Planning and Design Approach for Post-disaster Reconstruction

Ten-year Post-disaster Reconstruction of Wenchuan Earthquake in Retrospective

周俭    ZHOU Jian

Abstract

为实现灾后城镇恢复重建“既好又快”的目标,需要“建设周期压缩、技术可控可行可靠、城市空间品质营造”三方面的技术保障,简单的多技术叠加在灾后城镇恢复重建的特殊条件下是无法实现的,因此规划与设计技术方法的科学、合理集成是达成这个目标的有效路径。文章针对灾后城市恢复重建特殊的复杂条件,归纳了在实践中集成多学科和多专业建构的灾后城镇重建规划与设计技术方法集成体系,以及以城市设计作为“空间总控”平台进行集成应用的经验。这一体系主要有三方面的特点:应对灾后城镇重建复杂条件的规划与设计适用技术选择;多学科协同的灾后城市重建规划设计技术集成体系;以城市设计作为整体技术集成的协作合成平台。


在线阅读


1 回顾


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后,同济大学在都江堰市先后承担了“都江堰市灾后重建城镇体系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都江堰市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 “都江堰壹街区综合商住区规划与设计”、“都江堰古城区灾后重建规划”以及“都江堰西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性重建详细规划与设计”等20余项规划与建设工程设计,同时完成了“映秀镇灾后重建城市设计与详细规划”、“北川老县城地震遗址保护规划与实施方案”等其他城镇的近20项规划与建筑工程设计。


上述规划与设计项目先后获得各类规划与设计奖项30余个,包括全国优秀城乡规划设计奖6项、省部级优秀城乡规划设计奖7项、省部级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17项、国际建筑金奖1项等。在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和亚太经合组织秘书处主办、国家减灾中心和上海市民政局承办的亚太经合组织“灾后恢复重建能力建设国际研讨会”上,项目团队应邀就项目成果进行了“各方协同重建过程中的地方提升——都江堰灾后城市重建中的对口支援实践”(Local collaboration and promotion during the Post-Earthquake Reconstruction and Planning in Doujiangyan 2012,6,28)的专题发言,并多次在中国城乡规划和建筑设计学术会议上作报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官方期刊《世界遗产》收录了“基于社区参与的历史街区灾后重建实践——中国四川省都江堰市西街历史街区案例”(Community-based Post-disaster Reconstruction of Historic Quarter: Case study of Xijie historic quarter in Dujiangyan, Sichuan province, China)。


针对灾后城市恢复重建的复杂条件,集成多学科和多专业,项目团队建构了一个因地制宜、量才适用的灾后城市重建规划与设计的技术方法集成体系,并以城市规划为统领、以城市设计方法为工具,形成规划项目实施的整体“空间总控”平台,不仅圆满完成了灾后重建的任务,同时也获得了显著的社会效应和宝贵的城市建设经验。


2 灾后复杂条件下多学科协同的城镇重建规划与设计集成体系


将城乡规划、建筑、景观、土木工程、市政工程、交通工程等与城市建设直接相关的学科和专业,以及文化遗产保护、社会学、管理科学等与灾后重建横向相关的学科和专业的适用性技术方法作为集成对象,项目团队在汶川地震灾后城镇重建工程中建构了一个应对复杂条件,能够可控、可行、可靠地开展恢复重建的规划设计技术集成体系。


特大地震的灾后恢复重建具有特殊的复杂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受灾的信息随时会发生变化,同时恢复重建有明确而紧迫的时间表,因而在城镇灾后总体规划和安置点选址等方面既需要尽快准确地作出判断和决策又要随时进行调整;其次,灾后的重建机制与正常情况下城市开发建设的机制完全不同,汶川特大地震灾后重建中,中央采用了全国对口支援的机制,外部资金和技术力量的支持使建设主体和受益群体等建设环境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这对在短时间内必须适应的各专业外部支援技术团队而言更具挑战性;最后,重建政策的特殊性也为灾后重建带来了技术上的复杂性,比如重建项目选址的安全性和可实施性、灾民住房安置标准、新建筑的抗震标准、社会稳定与社会公正问题。上述三方面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决定了灾后恢复重建的不确定性。规划与设计是灾后恢复重建不可缺少的前期性和支撑性技术工作,如何综合运用规划与设计的技术方法科学地应对这些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从而尽快恢复灾民的日常生活和城镇的正常秩序,防止在建设中发生时间和资金上的重复浪费,并为城镇和灾民建设一个具有地方特征的、相比灾前更安全、品质更高的宜居生活环境,这既是一个灾后恢复重建,推进城镇可持续发展的科学问题,也是灾后城镇重建中关键的技术问题。


2.1 建设期限短——技术与方法集成的必要性

灾后重建有明确的时间表。特别是汶川特大地震灾后重建,中央提出“三年重建二年完成”的要求使规划设计与建设周期缩短。在笔者参与的众多汶川地震灾后城镇恢复重建项目中,都江堰“壹街区”综合商住安置区项目最为典型。项目从2009年4月提出到2010年9月全部完工交付使用,规划面积1.48 k㎡,建设面积46 h㎡,共计34万㎡建筑工程,27.8万㎡道路工程以及5座车行桥和3座步行桥,12.35万㎡水系调整工程,3.5万㎡公共绿化景观工程。灾后重建的不确定性和限时性,以及该项目自身的专业复合性,都不允许项目采用正常情况下从一个上游专业到下一个下游专业的序列传递路径。


2.2 技术可控可行可靠——技术与方法集成的路径

灾后重建不仅有时间限定,同时也有资金限额,因此需要项目的各项技术运用在时间、资金和质量上可控可行可靠。在项目所涉及的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建筑设计、建筑结构、建筑设备、道路工程、桥梁工程、地下管线工程、交通工程、景观设计、历史建筑保护工程11个专业技术领域中,借助“技术集成”原理组织拥有大量实践经验的各专业技术团队,各团队成员在规划团队的统筹下对各专业技术的选择进行以“可控可行可靠”为原则的分析评估,在各专业多种技术解决方案中逐步确定各专业采用的适用技术方案,从而获得了可控、可预期的项目整体效果。同时确定各专业和各工种在技术方法上相互协同、在时间进度上无缝搭接的有效合作机制,从而使项目的技术与方法集成体系实现整体优化,减少了对前期规划方案的无效反复,并有效地控制建设时间和建设成本。


2.3 城镇空间品质营造——技术与方法集成的核心

灾后重建并不是救灾性质的临时生活安置,与正常条件下的城镇建设一样,是城镇发展的百年大计。特大地震带来重大损失的同时也带来了短时期内大规模的城镇建设,这一点对受灾城镇的品质提升和未来发展而言往往是一个重要的机遇。城镇空间的品质包含了城市特色、城市吸引力、宜居环境等有关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属性。灾后城镇恢复重建的规划与设计对地震破坏严重的城镇空间品质而言影响重大。


灾后重建短时间、集中式的外部技术的支持,往往容易出现简单“移植”以往在其他城镇规划与建设中成功的技术与方法的现象,可能会产生与地方环境、文化以及生活方式不相融的后果,从而对城市特征产生负面影响。事实上,这种情况也常常发生在非特殊情况下的城市建设中,中国城市往往千篇一律、形象雷同,外部技术力量的介入所带来的负面后果是其主要成因之一。规划团队是进入项目最早、了解地方情况最全面的技术团队。为此,在都江堰“壹街区”综合商住安置区项目和映秀镇灾后恢复重建项目中,项目团队建构了一个以城市规划专业为核心的“规划与设计技术方法集成平台”,该平台使各个专业集成板块的技术方案与地方的空间形态、生活习惯、城市风貌、历史文化特征以及项目基地的地形地貌、自然与文化资源情况发生耦合关系,同步定义项目需要达成的整体空间品质目标,以应对地方适应性课题。


2.4 规划与设计技术方法集成体系的内容

各个实施项目的集成体系由2~5个专业(或工种)组合集成若干个集成板块。在都江堰“壹街区”项目和映秀镇重建规划项目中,分别运用建筑结构抗震、城市空间类型学、遗产保护与利用原理及城市意象、场所与空间领域理论在各板块的技术方案中予以集成运用。在技术方案选择中将“适用性”和“可控可行可靠性”作为选择标准,为此辅以2个以适用性为原则的集成应用管理系统(图1),具体包括6个方面。

1. 城镇规划与设计技术集成体系


(1)针对汶川地震灾区建筑8级抗震新要求,在多层和小高层住宅的结构选择中采用可靠性强的异形柱或短肢剪力墙结构方案;同时,不同形态的地方性围合式街坊布局、底商型住宅、转角住宅单元等规划要求在满足建筑安全的前提下,与建筑结构和建筑设计方案结合从而兼顾多方面的要求。

(2)为传承城市空间格局和地方生活空间,运用类型学原理分析城市肌理,与“小街区-密路网”的规划设计方案结合,辅以交通组织与交通分析方法,在项目中营造富有地方感的城镇生活空间。

(3)从城市空间意象分析入手,运用城市设计的技术方法将项目细分为14个建筑子项目,选择了多个建筑设计团队,依据子项目不同的空间位置和环境条件以及建筑师的设计特点,共同在城市设计的管控下开展集成创作设计,实现城镇空间的多样性和识别性。

(4)运用场所与空间领域理论集成社会行为分析、空间层次分析及“围合式住宅街坊”建筑与空间设计方案,营造了具有社会性的日常街道空间和院落空间,从而使入驻的居民更具有空间归属感。

(5)通过对项目基地范围内地震遗址、建筑遗产和自然景观的评估,确定需要保护和利用的遗产资源,集成历史建筑修缮与利用的设计技术与建筑结构的卸载、分离和加固技术、自然景观保护与公共空间景观设计方法以及社会学与文化遗产保护方法,保留项目基地的市民集体记忆,对遗产实现了活化利用。

(6)在都江堰“壹街区”项目中,将都江堰独特的城市水体作为体现地方性的重要空间元素,通过调节径流分配、合理利用水位落差、有效控制流速等方法,将人工水系和水景与景观工程一体化设计。


为防止项目整体目标的失控,集成体系的建构既不是简单的技术分工安排,也不是各专业按技术上下游关系层层专递的序列。项目以整体目标的实现为目的,在基于学科理论与技术方法的基础上,对相关专业在同一层面上开展并行合作,既大量节约了时间也有效地避免了重复和浪费,同时考虑到项目灾后重建的特殊现实,技术选择的标准更多的是考虑“可控可行可靠”和因地制宜的相互匹配性(图2)。

2. 城镇规划与设计技术集成体系


3 以城市空间原理为基础的灾后城镇重建规划与设计集成方法


以城市空间原理为基础、“空间总控”为集成机制、城市设计作为技术集成的技术与方法工具、实现灾后城镇重建城市空间品质的整体优化。


3.1 街道空间界面设计规定

关于建筑沿街界面形式和街道转角建筑形式的规定。在都江堰“壹街区”项目的“城市设计导则”中确定了4种沿街建筑界面的类型及技术指标,并对所有城市道路的沿街界面按此4种形式确定了布局,同时对所有街道转角建筑提出了底层公共化和形式差异化的要求。


3.2 建筑高度和屋顶形式整体管控规定

关于“基准建筑高度”(占街区全部建筑70%以上的建筑高度)的确定与布局规定。在都江堰“壹街区”项目的“城市设计导则”中综合考虑道路空间尺度、道路断面设计形式、历史建筑和自然景观保护以及城市景观设计的关系,确定18 m为街区的“基准建筑高度,同时规定了90%的住宅建筑为坡屋顶,所有公共建筑为平屋顶(图4)。

4. 壹街区街道空间界面及建筑高度技术管控图示


3.3 建筑色彩与材料调控

由规划专业整体调控并优化每栋建筑的色彩与材料。都江堰“壹街区”项目将一个色系的15种颜色和2种外墙建筑材料定为建筑外墙色彩和材料库,建筑师在各自的设计方案中选中颜色后,由总规划师在保持建筑师原设计色彩特征的原则下对每栋建筑的色彩和材料进行现场整体调整。


3.4 多样性集成设计方法

基于城市设计要求组织了5位城市规划师、14个建筑设计团队、3位景观设计师、4个市政工程设计团队,在城市设计的总体管控下共同开展方案设计。


整体性和多样性并存是城市空间构成的基本属性,整体性基础上的多样性以及由多样性构成的整体秩序是大规模、短时间灾后城市恢复重建的技术难点。3.1~3.3是整体性空间管控规定是城市空间秩序的重要保障,多样性集成设计方法为营造城市空间的多样性和包容性,以及营造城市公共空间的吸引力和活力,为激发多个个体的创造性提供更多的可能性(图5)。


5. 壹街区多样性集成设计布局及城市设计“空间总控”效果


上述各项城市设计技术方法,以城市空间和城市景观的整体性和多样性为核心,营造具有地方性的城市空间特征和公共空间活力为目标,综合城市规划、城市景观、遗产保护、市政工程和城市社会学等专业的理论与技术方法,对建筑布局、建筑造型、建筑体量的设计,以及对景观、遗产、环境和市政设施的设计予以“空间总控”,以营造一种符合城市空间演变客观规律的、具有地方特征的、更具生活品质的城市空间(图3)。

3. 城镇规划与设计技术集成体系


4 灾后城镇重建规划与设计技术方法的理念融合与集成应用


4.1  “小街坊-密路网”

将“小街坊-密路网”的规划理念结合城市现有的空间结构特征、项目基地的自然资源和文化遗产资源分布状况以及市民的日常生活方式,建立一个具有地方特征及项目基地特色的“密路网”形态骨架,最终建成中国首个“小街坊-密路网”概念的生活居住区,最小街坊用地面积为5 500 ㎡,道路交叉口间距80 m~120 m,路网密度12.6 km/ k㎡(图6)。

6. 壹街区“小街区-密路网”规划图示


4.2 城市设计

为实现项目地方化、特色化的空间品质,在各专业开展设计工作伊始就采用城市设计技术方法,借助城市设计工具,建立一个规划与设计的技术集成平台,加强各专业技术方案的整体融合程度,发挥出各项专业技术集成的有效性,从而使项目良好地实现了整体性与多样性的统一,营造出富有地方特征的城市景观以及富有归属感和领域感的日常生活空间。


4.3 文化遗产保护

以遗产保护与活化利用为核心,科学评估灾后尚存的文化遗产,确定保护对象和利用方式。通过建筑设计、结构设计和城市规划的技术集成,科学合理地保护与活化利用文化遗产。在都江堰“壹街区”项目中,将20世纪80年代的造纸厂加固改建为公共图书馆,将地震残存的烟囱作为街区公共景观的标志物之一,将原村庄林地(林盘)改建为街头的社区公共活动场所,保留了项目基地中所有的高大乔木,并将基地中20世纪50年代工业遗产的清水红砖外墙作为项目所有新建公共文化建筑的外观元素,力图传承城市和基地的文脉。


在都江堰西街历史街区重建项目中,将文化遗产保护与文物修复技术以及传统建筑工艺融合集成,修复了明代城墙以及31处木结构川西传统民居,现已用作住家、纪念馆、私房菜、商铺等多种用途。在物质遗产保护和活化利用的同时,项目集成遗产保护、城乡规划、社会学和建筑学的技术方法,在400多户居民中全程开展深度的社区参与,包括参与政策与机制、社区宣传、规划意见征询、调整规划规定以及为每位业主的房屋进行定制设计等五大步骤,为历史街区的价值保存以及街区的文化和经济复兴提供了文化基础(图7)。

7. 西街保护前后

4.4 推广应用

四川芦山4.20地震,雅安市宝兴县灵关镇灾后恢复重建项目涉及镇区48.6 h㎡范围,1 754户居民,37.38万㎡的建筑面积。项目涉及到城乡规划、建筑设计、市政工程、景观工程、结构工程和建筑设备等多个学科和专业。在项目的规划与设计中,采用了汶川地震灾后重建中建构的规划与设计技术集成体系,启用了9个建筑师团队、2个市政工程设计团队和1个景观设计师团队,在规划团队的统筹下,以城市设计为平台,集成各方的技术方案,同样也获得了良好的实施效果。


该集成体系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灾后城镇恢复重建的效率和城镇空间的品质,入住的灾民普遍满意;城镇的特色和形象得到了明显的提升和凸显,都江堰“壹街区”、汶川县映秀镇、都江堰西街历史文化街区已经成为著名的旅游景区和城市名片,城镇重建项目的社会效益显著。


参考文献:

[1] 周俭. 规划让城市更美好——都江堰灾后重建中规划思想之回顾[J]. 时代建筑,2011(6):10-15.

[2] 周俭,俞静. 都江堰灾后重建规划策略分析——都江堰“壹街区”营造实践[J]. 建筑学报,2010(9):33-37. 

[3] 周俭. 新城市街区营造——都江堰灾后重建项目“壹街区”的规划设计思想与方法 [J].城市规划学刊,2010(3):62-67. 

[4] 周俭,夏南凯. 立足跨越发展的都江堰城区灾后重建规划思想——关于空间、时间、形态的关系[J]. 城市规划学刊,2008(4):1-5.


本文精选于《时代建筑》2018年第3期 环境调控与建筑设计,周俭《灾后重建规划与设计集成方法实践 “5 · 12”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十年回顾》,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作者单位: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高密度人居环境生态与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作者简介:周俭,男,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教授

相关阅读

[1] 孟岩、林怡琳、饶恩辰. 村/城重生: 城市共生下的深圳南头实践 [J]. 时代建筑,2018(3):58-64.

[2] 张宇星. 超图像建筑: 欲望之屋 [J]. 时代建筑,2018(3):65-69.

[3] 汪莹. 诗意的建造: 九熹·大乐之野·胡陈粮仓酒店 [J]. 时代建筑,2018(3):70-77.

[4] 张姿、章明、王瑶. 自然之灵: 四川山区老杨家农舍改造 [J]. 时代建筑,2018(3):78-87.

[5] 董斯静、杨明. 公共性视角下的空间实践: 关于世博会博物馆设计的访谈 [J]. 时代建筑,2018(3):88-95.

[6] 蔡永洁.“非建筑”的设计策略: “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中人与自然的一次审慎对话 [J]. 时代建筑,2018(3):96-101.

[7] 刘姝婷. 云中图书馆: 北京万科翡翠书院天空图书馆 [J]. 时代建筑,2018(3):102-105.

[8] 吴长福、张尚武、汤朔宁、谢振宇. 责任于心,专业至上:北川地震遗址博物馆策划与整体方案设计项目实践回溯 [J]. 时代建筑,2018(3):121-127.

[9] 周俭. 灾后重建规划与设计集成方法实践“5·12”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十年回顾.[J]. 时代建筑,2018(3):128-131.

===================================

本期杂志责任编辑:彭怒,高静

如有任何有关环境调控的建议、问题或讨论等,

欢迎发送邮件至ta_weixin@163.com

标题请写明前缀【环境调控与建筑设计】,谢谢!

===================================

《时代建筑》Time+Architecture

中国命题 · 世界眼光

学术性 · 专业性

时代性 · 前瞻性 · 批判性


《时代建筑》杂志电子版二维码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订购《时代建筑》杂志

感谢关注《时代建筑》微信平台

微信平台:timearchi(微信号),时代建筑(公众号)

新浪微博:@时代建筑杂志

内容策划:戴春

官方网站:timearchi.com

电话:(021)65793325、(021)65038903

邮箱:timearchi@163.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