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刊推介】《时代建筑》2019年第2期 媒介空间:传播视野下的城市与建筑
主题阐释
建筑学对于空间的讨论已由来已久,近年网络数据媒介技术的发展正在日益深入地介入到城市建筑空间中,空间因此具有了媒介属性,准确地说,基于媒介传播视角的讨论主要集中于传播与公共空间的互动和影响,它连接了公共交往、生活与空间的诸多话题,这成为我们理解和体验城市与建筑空间的一个不可忽视的认知视角。本期主题尝试基于上述背景做一次观念性的讨论,这一讨论未必是全景式的,但注定是跨学科的、多元化的。
在主题文章中,斯考特·麦夸尔的文章引入了“地理媒介”这一概念,融合了媒介理论和建筑学的理论视角,讨论数字网络媒介对城市空间带来的深刻变革。孙玮的文章从传播学的视角,考察了传播与建筑作为两种实践形式,在移动网络时代从区隔到融合的关系演变。褚传弘将新媒体地图作为案例,讨论新媒介如何改变了我们对于城市的认知、体验与想象。周海晏则从无人机的案例研究入手,将“公民建筑”自身视作公共传播媒介,探讨“公民建筑”的可沟通性。李凌燕、徐翔的文章探讨在智能媒体语境下城市与建筑空间在不同层面上的特征转向。之后是三篇关于媒体建筑的文章:M·汉克·霍伊斯勒长期关注建筑立面的媒体属性,探索数字技术与立面设计的各种可能性;常志刚、曹群和许宁的文章指出媒体建筑的本质是实体建筑与虚拟空间的结合体,并在场所意义上构成了新的交流维度;杨建华、李巧芸和林静的文章则对媒体建筑的类别与特征进行了梳理。范文兵的文章分析了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媒体传播及其对建筑学形成的冲击。
本期的小专题关注于作为设计工具的模型。李博、程博的文章介绍了建筑工房开展的关于工作模型的教学实验,对设计训练进行深入剖析;金秋野和于岛围绕“工具”这一话题展开了一次深入对谈;沃纳·奥克斯林教授的文章旁征博引地回溯了模型的概念发展和理论沿革,籍此讨论其之为方法的本质特征。
作品栏目本次刊登了原作工作室的上海白莲泾M2游船码头,致正建筑工作室的望江驿,地方工作室的田汉文化园,董豫赣的小岞美术馆(一期),俞挺的微光之宅,吴回飙的微流青旅。特别报道栏目对展览“勒·柯布西耶——色彩的交响乐”进行了深度报道。建筑理论与历史栏目分别刊登了钱锋和卢永毅教授的关于布扎教育历史研究的文章。
为促进本期主题的跨学科研究,本期杂志邀请了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参与合作,感谢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副主任孙玮教授在策划组稿工作中为本刊所做出的重要贡献。感谢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常志刚教授对本刊的支持。
主编:支文军教授
封面:上海市白莲泾M2游船码头(建筑师:章明,摄影:章勇)
媒介空间:传播视野下的城市与建筑
目次
1 / 编者的话 / 支文军
时事点评
4 / 外资建筑设计企业从“超国民待遇”到“国民待遇”/ 李武英
媒介空间:传播视野下的城市与建筑
6 / 媒介与城市: 城市作为媒介 / [澳]斯考特·麦夸尔 著 潘霁 译
10 / 移动网络时代的城市新时空: 传播学视野中的传播与建筑 / 孙玮
14 / 艺术地图与上海城市: 地图绘制实践与新型城市体验 / 褚传弘
20 / 建构新媒体时代的“公民建筑”: 上海无人机飞手群体“行话”中的空间可沟通性分析 / 周海晏
24 / 智能媒体影响下的城市空间特征转向初探 / 李凌燕 徐翔
28 / 屏幕作为建筑元素的发展历程 / [德] M · 汉克· 霍伊斯勒 著 郑超 译 尹珅 校
33 / 媒体建筑:通向混合空间的入口 /常志刚 曹群 许宁
36 / 媒体建筑的源起及其特征探析 / 杨建华 李巧芸 林静
41 / 互联网时代中国建筑媒体的四种现象 / 范文兵
专题:模型作为设计工具
48 / 对设计训练的设计: 以建筑工房工作模型课题的教学实验为例对设计训练方法论的反思 / 李博 程博
56 / 工具与房子: 关于建筑师工具自觉性的一次对谈 / 金秋野 于岛 著 王丹旸 杨锦涛 整理
60 / 建筑模型:“物质化的构想”/ [瑞士] 沃纳 · 奥克斯林 著 赵越 译 程博 校
设计作品
68 / 城市水岸边的“弧”步舞: 上海白莲泾M2游船码头的形式解读 / 张洁 章明 孙嘉龙
78 / 基础设施的日常尺度: 上海东岸望江驿的设计 / 许晔 张斌
86 / 回到建造: 田汉文化园 / 魏春雨 黄斌 吕昌
100 / 地形、场所及场景: 小岞美术馆(一期)设计实践解读 / 辛塞波
108 / 人书俱老·城池日新: 微光之宅的平凡与不平凡 / 袁牧
116 / 微流: 城市反哺与一手命题 / 张婷
建筑创作
124 / 性能、系统、诗意: 上海崇明体育训练中心1、2、3号楼生态实验 / 李麟学 侯苗苗
132 / 超级容器与巨型风景 : 长沙国际会展中心设计实践解读️c / 曾群 文小琴
138 / 建筑助力“公共外交”: 中国驻慕尼黑总领馆新馆舍设计 / 王志军 陈祺炜
特别报道:勒·柯布西耶——色彩的交响乐
146 / 勒·柯布西耶现代建筑(五点)之第六点:颜色 / [法]帕斯卡·莫里 著 牛燕芳 译
150 / 在画家与建筑师之间 / 王澍
152 / 从色彩交响曲来解读勒·柯布西耶 / 王辉
当代建筑期刊研究
155 / 创造一个差异性的话语世界:《时代建筑》里的象山校园 / 丁光辉
中国现代建筑历史与理论
160 / 20世纪20年代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设计教育及其在中国的移植与转化: 以之江大学建筑系为例 / 钱锋 王森民
166 / 规则与自由: 关于布扎教育及其现代萌芽的追溯与反思 / 卢永毅
书评
172 / 保罗·奥利弗《世界风土建筑百科全书》评述 / 潘玥
时代建筑视窗
174 / 今日建筑 / 章明 孙嘉龙 (主持)
176 / 简讯 / 王秋婷 孙嘉龙 (主持)
主题文章作者及主要观点
媒介与城市
城市作为媒介
Media and the City
The City as Medium
[澳]斯考特·麦夸尔 著 Scott MCQUIRE
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文化与传播学院 教授
潘霁 译 Translated by PAN Ji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 教授
文章基于一系列历史和当下的实例,阐释了“地理媒介”的概念,将其作为理论视角来理解数字城市环境中公共空间的网络化过程。文章基于一系列历史和当下的实例,阐释了“地理媒介”的概念,将其作为理论视角来理解数字城市环境中公共空间的网络化过程。
移动网络时代的城市新时空
传播学视野中的传播与建筑
New Urban Time-space in the Era of Mobile Network
Communication and Architectu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mmunication Studies
孙玮 SUN Wei
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 副主任,复旦大学新闻学院 教授
文章从传播学的视角考察了传播与建筑两种实践在理论与现实层面的关系演变。传播与建筑的交织点,在理论维度上,是通过人的连接、交流以达成社会的公共性;其面对的现实问题,是当代都市公共交流的匮乏,以及城市公共空间的沉寂。一个共同的目标将传播与建筑连接在一起:激发公共与私人交流,构筑人与自然、环境以及社会的和谐关系。在移动网络时代,通过新型信息传播技术,将传播与建筑所处的两个世界以一种崭新的模式勾连在一起。因此,传播与建筑的结合,不仅限于建筑通过传播的媒介再现得以扩散,为大众所了解。这两种实践在移动网络时代产生了一种新的连接,这种新型连接正在构筑城市新时空。
艺术地图与上海城市
地图绘制实践与新型城市体验
Art Map and the City of Shanghai
Mapping Practices and New Urban Experience
褚传弘 CHU Chuanhong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 博士研究生
文章通过“上海风貌艺术地图”这一个案,呈现当前上海城市中地图绘制的最新实践,并从“重构城市地理”“激发市民沟通”和“创造新型体验”三个维度,试图梳理、归纳嵌入新媒介之中的城市地图实践是如何改变了我们观看、认知、想象上海城市的方式,又是如何打开了我们参与城市公共文化实践的种种可能。笔者认为,新媒体地图借助媒介多文本拼贴的技术,实现了城市时间的流动和穿梭,重构了上海既有的地理区域划分,丰富了我们观看上海城市的视角;同时,地图通过嵌入其文本之中的交互性技术,实现了留言、推荐和举报等全新的交互式媒介实践,展现了公众参与城市遗产保护的新型可能;此外,线上与线下的空间叠合的“新技术漫游”,开创了一种与之前截然不同的新型城市体验。
建构新媒体时代的“公民建筑”
上海无人机飞手群体“行话”中的空间可沟通性分析
Constructing "Civilian Architecture" in the Era of New Media
An Analysis of the Spatial Communicativeness of the Jargon of Shanghai UAV Pilots
周海晏 ZHOU Haiyan
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 研究员,复旦大学新闻学院 副教授,新闻学博士,政治学博士后
无人机等新媒体将“公民建筑”的意义由话语转向体验。文章重点考察无人机操控体验中“公民建筑”沟通关系从“属地”到“对空”的延伸,通过比较上海无人机飞手群体“行话”中的两个典型建筑群——作为“新手村”的飞行基地与作为“圣地”的陆家嘴,分析其建筑空间的可沟通性,提出“公民建筑”本质上是可沟通建筑的观念。
智能媒体影响下的城市空间特征转向初探
A 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Change of Urban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under the Influence of Smart Media
李凌燕 LI Lingyan
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副教授
徐翔 XU Xiang
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教授
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迅速发展,智能媒体成为“零点智媒”时代的弄潮儿。城市空间与智能媒体的深度融合成为看得见的日常与趋势。文章重点关注了智能媒体语境下,城市空间在宏观空间系统生态、中观空间场景化和个体化空间体验等三个层面的特征转向,对智能媒体语境下的空间发展趋势进行了初步探讨。
屏幕作为建筑元素的发展历程
A Retrospective on the Development of Screens as an Architectural Element
M· 汉克· 霍伊斯勒 著 M.Hank HAEUSLER
悉尼新南威尔士大学 副教授 计算设计学位学科主任,悉尼媒体建筑学院 院长,中央美术学院 高级视觉创新研究所 教授
郑超 译 Translated by ZHENG Chao
自由撰稿人
尹珅 校 Proofread by YIN Shen
《时代建筑》杂志编辑部 编辑
立面和立面设计是建筑的基本要素,媒体立面是立面设计相对较新的分支领域。文章概述了媒体立面的设计与研究过程,并以六个项目为例介绍立面设计涉及的元素与子元素如何与通信技术相互结合。
媒体建筑
通向混合空间的入口
Media Architecture
An Entrance to Hybrid Space
常志刚 CHANG Zhigang
中央美术学院视觉艺术高精尖创新中心 常务副主任,教授
曹群 CAO Qun
中央美术学院视觉艺术高精尖创新中心 研究员
许宁 XU Ning
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 教师
人类社会进步的最大推动力来自交流,在互联网出现之前,城市和建筑一直承担着促进人类交流的使命。媒体建筑不仅是一种新的建筑形式,它开启了城市中场所营造和空间交流的新的维度,成为物理世界与虚拟世界之间的入口和界面,在混合空间中创造出全新的“交流”范式。
媒体建筑的源起及其特征探析
The Origi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Media Architecture
杨建华 YANG Jianhua
福州大学建筑学院 副教授,硕导
李巧芸 LI Qiaoyun
福建农林大学东方学院 硕士
林静 LIN Jing
福州大学建筑学院 副教授(通讯作者)
数字化的信息时代,对各行各业产生了剧烈冲击,建筑自身的信息传递功能超于以往任何一个时代,其所引起场所内外的能量交织、信息传播、人景互动现象日益增强。科技进步、媒介发展、大众传媒文化与消费主义思潮的兴起无一不促进了媒体建筑的产生与发展。在此背景下文章从媒体的概念入手阐述了建筑的媒介性,并辅以建成实例及相关技术支撑分析论述了媒体建筑的立面肌理可变性、空间限定相对自由性、互动参与和沉浸体验性三个主要特征。以期,以管窥豹、抛砖引玉。
互联网时代中国建筑媒体的四种现象
Four Phenomena of Chinese Architectural Media in the Internet Age
范文兵 FAN Wenbing
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建筑学系 教授,博导
文章以互联网时代的中国建筑媒体为对象,在建筑学科现有框架内,结合媒介学视角,分析了它们的演变历程,以及互侵、美颜影像、层级化部落、网红建筑等四种突出现象,并借此对中国建筑学的独特性进行了思考。
===================================
本期杂志责任编辑:邓小骅,高静
如有任何有关此期主题的建议、问题或讨论等,
欢迎发送邮件至ta_weixin@163.com
标题请写明前缀【媒介空间:传播视野下的城市与建筑】,谢谢!
===================================
《时代建筑》Time+Architecture
中国命题 · 世界眼光
学术性 · 专业性
时代性 · 前瞻性 · 批判性
《时代建筑》杂志电子版二维码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订购《时代建筑》杂志
感谢关注《时代建筑》微信平台
微信平台:timearchi(微信号),时代建筑(公众号)
新浪微博:@时代建筑杂志
内容策划:戴春
官方网站:www.timearchi.com
电话:(021)65793325、(021)65038903
邮箱:timearchi@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