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刊推介】《时代建筑》2020年第3期 ​ 建造:技术与文化

T+A 时代建筑 2020-08-26

主题阐释


在建筑学中,对建造技术的讨论往往与建造技术史和建造理论的研究紧密关联,尤其是两者之间的关联牵扯着众多文化层面的议题。建造历史不仅是技术史的组成部分,并且映射着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文化形态。这种建造文化的丰富性使得技术可以通过多样化的方式渗透在建筑学中,形成差异性的物质空间形式。那么,在当代全球化的进程中,我们该如何反思建造中的技术与文化关系?东西方的技术观念与建造文化在此会发生如何发生碰撞?数字化语境下建造的文化本质又应该如何与人建立关联?本期杂志将邀请历史理论学者、建筑技术学者、建筑师从不同视角对这一系列议题展开讨论。


闫超、袁烽的文章以20世纪末建筑的数字化与建构性的对立关系作为切入点,提出了将建构视为一种动态变化体而非一种静态形式语言的认知方式,并对数字化与建构性的对立本质展开发问。安托万·皮孔的文章指出建造史作为一种连接,为今天重新思考技术与文化之间的关系提供了独特的视角。劳伦特·斯塔德提出了一种永久的、本质的双重性:技术始终具有并将继续具有文化价值,文化也包含着技术价值。李海清基于开设技术史与技术观课程的契机,从学科自主的立场出发,梳理与检讨了有关建筑技术史研究的理论问题。柳亦春通过有选择地对结构问题进行历史性回顾,引出潜藏且贯穿其中的即物性概念,并从一个侧面概要地论述了结构隐匿或显现的即物体现——一种具体化的物的风景。阿里桑德罗认为,当代建筑的复杂性已经无法由建构以及现象学分析来描述,需要我们从根本上重构建筑技术理论,而建筑外围护则刚好是承载这一探索的最佳领域。陈镌、孟刚、颜宏亮针对本科生教育,回顾了同济大学建筑系技术教学体系近十年的改革,分析了建造技术和设计团队为弥合课程脱节从深度和广度上所进行的建筑设计和建造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王祥、李可可、姚佳伟总结了国外一流院校建筑技术教学体系改革的主要策略,为中国的建筑技术教学改革提供借鉴。金倩对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以室外实验房为载体的建筑围护结构性能研究进行了梳理,探讨了室外实验房的设计建造和使用维护。


专题栏目“拱的探索——从住宅到公共建筑”的两篇文章回顾并评述了佚人营造的实践历程。作品栏目刊登了楼纳露营基地服务中心、云在亭、边园、南开大学海冰楼、安德森纪念藏书馆室内改造、章堰文化馆以及复旦大学相辉堂改造。现代历史与理论栏目刊登了徐明松、黄玮庭的文章,对张肇康在东海大学规划案第一阶段的实验与特殊贡献进行了深入分析。


本期杂志特别邀请了袁烽教授担任客座主编,博士后研究员闫超担任客座编辑,感谢他们在主题文章的策划、组稿和翻译、校对工作中的重要贡献。


另虽受新冠病毒疫情影响,本期克服困难如期出刊。


主编:支文军教授


封面:自由砖拱,上海(麻省理工学院-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同济大学三校联合工作营;指导教师:菲利普·布洛克、袁烽;助教:柴华、高鼎钧、赞恩·卡森、谭锦明、王祥、张立名;学生:亚历山大·博杜安-麦凯、高伟哲、郭喆、本雅明·卡尔顿·霍伊尔、李策、莫莉·丽塔·梅森、朱蔚然;摄影:吕凝珏)


目次


建造:技术与文化


1 / 编者的话 / 支文军


时事点评

4  / 空间重现:信息共享下的交互技术 / 顾容竹 


建造:技术与文化

6  / 后人文建构:论数字建造中的技术与文化映射 / 闫超    袁烽 

12 / 建造的历史:在技术史与文化史之间 / [法]安托万·皮孔  著    周渐佳  译

20 / 趋势与事实:作为技术物的建筑 / [瑞士]劳伦特 · 斯塔德  著    罗又源  译    闫超  校

24 /  技术史、技术观与技术史观:关于建筑技术史研究的理论检讨 /李海清   

32 / 结构的体现:一段思考与实践的侧面概述 / 柳亦春

38 / 外围护:材料和环境本体论 / [美]阿里桑德罗 · 柴拉-波罗   著   李可可 译   闫超 校

45 / 技术与设计的整合:同济大学建造技术与设计团队教学改革十年回顾(2010—2020年)/ 陈镌    孟刚    颜宏亮

50 / 数字文化下的建筑技术研究与教学发展现状 /王祥    李可可    姚佳伟 

58 / 以室外实验房为载体的建筑围护结构研究综述 /金倩   孟刚 


专题:拱的探索——从住宅到公共建筑

64 / 从家乡建筑学到原型开发:回顾王灏的十年实践 / 江嘉玮

70 / 反“乡愁”的建筑:浙江前童工会中心建造札记 /王灏  


设计作品

82 / 万峰林中的石头房子:贵州兴义楼纳建筑师公社露营服务中心 / 李兴钢    侯新觉

92 / 体现可持续设计适宜技术及物尽其用思考的云在亭设计 /宋晔皓     陈晓娟    孙菁芬    刘梦嘉

100 / 边园中的基本元素 / 莫万莉 

108 / “脆弱”的力量:天津南开大学海冰楼的设计思考 /董功   郭廖辉  

118 / 疑似定局:安德森纪念藏书馆室内改造设计 / 王方戟    游航

124 / 场景控制下的历史建筑环境再生:复旦相辉堂改扩建工程 / 肖镭

132 / 诗意的新陈代谢:章堰文化馆  / 王飞 


建筑创作

140 / 以小建大:青岛平度奥体中心设计 / 吴建

148 / 基于“整体性”的城市再生设计:长春水文化生态园一体化设计 / 邓刚


现代建筑历史与理论

156 / 1959年前的张肇康:乌托邦的寻回与想象的中国性 / 徐明松    黄玮庭 


设计研究

168 / 面向住区开放空间热舒适的加减法设计策略:以夏热冬冷地区为例 / 黄一如    赵曜  


特别报道

172  /从城市到乡村:库哈斯新展“乡村,未来所在”/ 钟念来 


书评

176 / 建筑的工程史:阿迪斯的《建筑:3000年建造与工程设计史》简析 / 余君望    彭怒


时代建筑视窗

180 / 今日建筑 / 章明  孙嘉龙 (主持) 

182 /  简讯 / 王秋婷  孙嘉龙 (主持) 


===================================


主题文章作者及主要观点


后人文建构

论数字建造中的技术与文化映射

A Post-humanist Tectonics

Technological and Cultural Reflections in Digital Fabrication

闫超    YAN Chao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博士后研究员

袁烽    Philip F. YUAN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教授,博士生导师

章以20世纪末建筑的数字化与建构性的对立为切入点,剖析了早期数字建构研究在尝试消解两者隔阂时“重形式生成过程、轻形式体验分析”的问题,进而针对数字建造催生出的建构形式本体展开具体研究。文章首先基于对建构文化中身体媒介的分析,讨论后人文主义身体认知对传统建构形式的挑战;然后进一步通过剖析人机共生下的后人文主义技术观,对后人类生产和后人类栖居语境下的建构形式意义展开思辨。基于上述分析,文章最终提出了将建构视为一种动态变化体而非一种静态形式语言的认知方式,并对数字化与建构性的对立本质展开发问。



建造的历史

在技术史与文化史之间

Construction History

Between Technological and Cultural History

[法]安托万·皮孔  著    Antoine PICON

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 建筑与技术方向G.Ware Travelstead教席教授,研究主任

周渐佳  译    Translated by ZHOU Jianjia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博士候选人,香港大学上海中心 讲师

文章的写作基于这样一种立场:建造史应当被重新思考,尤其是建造史与其他历史领域之间既有的或应有的关系。文章检视了建造史与技术史之间既有的差异与这种差异的由来,接着分析建造史对文化史的塑造所作出的贡献,最后指出建造史作为一种连接,为今天重新思考技术与文化之间的关系提供了独特的视角。


趋势与事实

作为技术物的建筑

Tendencies and Facts

Architecture as a Technical Object

[瑞士]劳伦特 · 斯塔德  著    Laurent STALDER

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 教授

罗又源  译    Translated by LUO Youyuan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硕士生

闫超  校    Proofread by YAN Chao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博士后研究员

今天,建筑的全球化不仅被视为当代世界的产物,也是一种新现象。技术的全球普适性亦被用于支撑全球化的必然性。然而,通过将技术变革的总体趋势与具体的事实奇点进行并置,我们可以在历史和观念层面对这种建筑学全球化的论断进行质疑。文章从分析单一技术物的演变入手,揭示出它如何整合进更为宏观的技术集合整体,并最终阐释它与社会和历史背景之间的关联性。由此,文章试图对文化与技术、本土与全球的现代性划分进行质疑,并进而提出一种永久的、本质的双重性:技术始终具有并将继续具有文化价值,文化也包含着技术价值。


技术史、技术观与技术史观

关于建筑技术史研究的理论检讨

History of Technology, Views on Technology and Views on History of Technology

Theoretical Review on the Research of History of Architectural Technology

李海清    LI Haiqing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 副教授

在中国的建筑学科内部,建筑技术史研究长期未获足够重视,这应与该学科初创阶段之“布扎”渊源有密切关联。基于作者开设技术史与技术观课程的契机,文章从学科自主的立场出发,梳理与检讨了建筑技术史研究的有关理论问题:一、明确的技术史观是开展技术史研究的前提;二、建筑技术史研究应该也必须面向建筑学基本问题;三、技术史研究与学科史研究之协同是学科自主立场的支点。


结构的体现

一段思考与实践的侧面概述

The Embodiment of Structure

A Synoptic Account of Recent Practice and Thinking 

柳亦春    LIU Yichun

大舍建筑设计事务所 主持建筑师

文章通过有选择地对结构问题进行历史性回顾,引出潜藏且贯穿其中的即物性概念,并结合大舍建筑工作室近期的6个建筑实践,从一个侧面概要地论述了结构隐匿或显现的即物体现——一种具体化的物的风景。


外围护

材料和环境本体论

Envelopes

A Material and Environmental Ontology

[美]阿里桑德罗 · 柴拉-波罗   著   Alejandro ZAERA-POLO

普林斯顿大学建筑学院 教授

李可可 译   Translated by LI Keke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博士生

闫超 校   Proofread by YAN Chao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博士后研究员

文章建立在这样一个假设前提下:尽管现代主义以来关于立面的建筑学危机在不断扩大,但是围护体本身仍是建筑的关键组成部分;然而,外围护体的性能是在表层和物质层面体现出对经济、技术和环境应对的问题的解决,而不是仅仅关联于表面化、装饰性再现过程的二元体系。20世纪建筑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现代建造业的急剧扩张,已经将“立面”的构成和装饰机能替换为“建筑围护体”的物质的、量化的和技术性的表现。外围护体在美学和情感上的表现需要被重新整合到与其关联的经济、技术、文化和政治生态中,进而重构当代建筑表皮学科。当代建筑的复杂性已经无法由建构以及现象学分析来描述:急剧增加的生态与环境问题的迫切性以及关联性、所谓的后人文感知的涌现,需要我们从根本上重构建筑技术理论,而建筑外围护则刚好是承载这一探索的最佳领域。微观细节剖面分析将成为主要的探索工具,使立面这一建筑学本体的重要元素,超越其在历史建构中的意义。


技术与设计的整合

同济大学建造技术与设计团队教学改革十年回顾(2010—2020年)

Integration of Technology and Design

Review of the 10-Year Teaching Reform of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 Design Team at Tongji University (2010-2020)

陈镌     CHEN Juan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副教授

孟刚     MENG Gang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副教授

颜宏亮    YAN Hongliang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教授

长久以来,中国高校建筑专业的诸多相关课程之间缺乏深层次的关联。文章主要针对本科生教育,回顾了同济大学建筑系技术教学体系近十年的改革。作者首先分析了建造技术和设计团队为弥合课程脱节从深度和广度上所进行的建筑设计和建造技术课程教学改革;进而从原理与运用的角度,重点讨论了材料与建造、空间与节能、结构与建筑、家具与建筑等关键的整合内容;最后指出数字化设计教学整合的意义。


数字文化下的建筑技术研究与教学发展现状

Current Development of Research and Teaching on the Building Technology in Digital Culture

王祥    WANG Xiang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博士后

李可可     LI Keke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博士研究生

姚佳伟     YAO Jiawei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副研究员

建筑技术作为建筑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一直得益于现代技术的发展,也引领着建筑学科的发展趋势。然而,在中国建筑技术教学的改革过程中,多数院校的教学体系仍以技术应用与设计探索为主,缺乏对系统改革以及体系创新等方面发展的关注。文章从数字文化带来的当代时代背景出发,以世界一流建筑类院校的学科体系架设、课程系统设计、科学研究热点与交流合作模式为主要分析对象,试图总结出国外一流院校建筑技术教学体系改革的主要策略,具体从课程体系架设与科研平台建立两方面深入剖析其发展现状。文章从高频词云统计、知识体系图谱等方式入手,全面地对相关学科和高校的发展进行了科学性回顾和总结,为建筑技术研究与教学改革中的研究方向分类、课程方案的建设提供科学的分析基础。


以室外实验房为载体的建筑围护结构研究综述

Studies on Building Envelope Performance Using Outdoor Test Cells 

金倩    JIN Qian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筑系 副教授

孟刚    MENG Gang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筑系 副教授

建筑围护结构作为建筑室内与室外的分界面,其性能优劣对建筑的室内环境质量和总能耗有着不可忽略的影响。在众多针对建筑围护结构及其构件的研究方法中,利用室外实验房进行实验测试,可以在严格控制室内环境变量的同时,考虑真实的、动态变化的室外环境条件带来的影响,从而使实验结果更具科学性。文章首先对国内外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以室外实验房为载体的建筑围护结构性能研究进行梳理,讨论实验房在这些研究中所扮演的角色,并在此基础上,对室外实验房的设计、建造和使用维护给出具体建议。

===================================

本期杂志责任编辑:彭怒,尹珅

如有任何有关此期主题的建议、问题或讨论等,

欢迎发送邮件至ta_weixin@163.com

标题请写明前缀【建造:技术与文化】

谢谢!

===================================

《时代建筑》Time+Architecture

中国命题 · 世界眼光

学术性 · 专业性

时代性 · 前瞻性 · 批判性


《时代建筑》杂志电子版二维码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订购《时代建筑》杂志


感谢关注《时代建筑》微信平台

微信平台:timearchi(微信号),时代建筑(公众号)

新浪微博:@时代建筑杂志

内容策划:戴春

官方网站:http://timearchi.tongji.edu.cn

电话:(021)65793325、(021)65038903

邮箱:timearchi@163.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