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工业兴国中的东大浪漫


东南大学,工科生的骨子里

浸透着文理艺术的浪漫

沉默内敛的内心世界里
仍藏着一片工业兴国的赤子丹心

推荐阅读:系列推送(1)钢筋水泥中的东大浪漫
推荐阅读:系列推送(2)思想永不停歇的东大浪漫



1916年,江谦在南高师设工艺专修科
专施机械制造工艺之教育
开全国师范学校设立工科之先河
机械工程学院,便是源起于此

工艺专修科设立之初,是为了发展民族职业教育
当时,实业救国的浪漫思潮席卷
“欲发达中国之工业,便培养工业专门人才”
于是,用于机械工程专业技术培训的
中国最早的工艺实习场
在东南大学的土地上落地生根


从这里,创造了我国机械工程专业学科发展中的数个第一
最早设立的机械工程本科专业
最早开办的机械工程研究生班
最早设立“农业机械”、“电子精密机械”
和“电子设备结构”专业
培养出第一批机械工程研究生
编著出第一本机械类教材等等


1921年,首设机械工程系
百年来,16位两院院士曾在这里学习工作

陶瓷学及电炉炼钢的开创者之一
中国现代钢铁冶金学家周仁,曾在这里任职
就是在他的领导下,建立了三相电弧炉
炼出不锈钢、锰钢、高速钢等



我国著名材料科学家、教育家周惠久
曾任国立中央大学(今东南大学)机械系、航空系教授
长期从事金属材料、热加工、热处理、
材料强度等方面的科技工作和教育事业的他
创立了多次冲击抗力理论
在低碳马氏体的理论和应用方面作出贡献
对中国材料强度学科的建立起到了推动作用


著名空气动力学家柏实义
1931年考入国立中央大学电机系
赴美留学回国后
他担任国立中央大学航空工程系主任兼教授
为发展我国第一个航空工程系竭智尽力

△ 1956年第九届国际应用力学会议合影(第一排左五,柏实义)

历史的长卷星光熠熠
机械的文化底蕴从大师们身上孕育
流传至今,机械学院独有一份
一头钻研进创新的实践中的扎实的浪漫

学院组建了东南大学智能车辆学生创新基地
Robocup机器人竞赛基地电光源工程创业基地
机械设计与智能控制学生创新基地


由学生组建的赛车俱乐部、机器人俱乐部
以及学生自己的科技作品
国际方程式赛车比赛、挑战杯、
全国大学生机器人竞赛Robomasters比赛
世界智能驾驶挑战赛等重要赛事中屡创佳绩
国际舞台上也有了机械学院的身影


带着实业救国的浪漫初心而来
投身到描摹未来的书写之中
机械工程学院,永远乘着时代的巨浪前行



作为国内最早开设能源学科和卫生工程的高校之一
能源与环境学院最早源于国立东南大学
1923年创立的电机工程系和机械工程系蒸汽动力方向
以及1942年中央大学设置的卫生组

2006年,原动力工程系与原环境工程系合并
形成了如今的能源与环境学院


既关注了基础能源和新能源的转化利用
又着眼于合理利用资源治理环境污染源
从这里走出去,学生们自然带着雄心壮志
去给国家的发展事业加一把火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贯彻落实


中国工程院院士于俊崇,1965年从这里毕业
作为核动力专家
他一直从事核反应堆工程研制及设计研究工作
参加了中国第一代压水堆型核动力装置、
第一座脉冲反应堆、乏燃料研究堆等工程研制


“01”指挥员胡旭东,2003年从这里毕业
作为现任文昌航天发射场副总工程师
他曾参与发射任务60余次
担任北斗二号、风云二号、长征五号
运载火箭首飞任务以及嫦娥五号的“01”指挥员
被誉为最年轻的“01”指挥员


打破西门子、ABB等洋品牌的控制系统“垄断”
南京科远自动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长刘国耀和夫人胡歙眉相识、相恋于东大校园
114周年校庆,二人向母校捐赠4300万元
用于改善教学条件和资助东大学子
曾创东南大学史上个人捐款最高纪录


能源与环境学院
始终把国家需求放在第一位

2020年,东南大学长三角碳中和战略发展研究院揭牌
作为国内乃至全球第一家
以“碳中和”命名的研究机构
旨在促进碳中和技术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的同时
助推长三角地区成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
先锋城市和低碳转型升级的标杆城市


关于家国未来的梦,在能源与环境学院
一直是如火一般热烈,可持续燃烧着的

学院教师为青海农业农村厅、山东生态环境厅、住建厅、太湖办、南京水务局等多个省市县级单位提供农污生活污水处理的培训支撑着力于乡村振兴,实现生态宜居推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可持续实施


依托国家“973”计划、“863”计划、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
学院创新烟气减排控制,服务气态污染物防
在国内率先研制出燃煤烟气汞固态定向吸附装置
为燃煤污染物防治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实现了能源环保新突破


 树立援藏典型,积极参与新冠疫情防控……
能源与环境学院的浪漫
是立足于发展、也是立足于民生的浪漫

能源供给如火如荼
绿水青山爱你如初



自动化学院,前身是1957年筹建、
1962年正式挂牌招生的自动控制系
作为我国最早设立自动化专业的院系之一

2016年,自动化学院
获批设立“机器人工程”专业
这是我国首个,也是当年唯一一个
“机器人工程”的本科专业


作为推进工业化培养人才而设立的专业
半个世纪过去,自动化学院面向国家经济建设
积极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同时,也培养出一大批人才骨干

中国科学院院士钱钟韩曾在这里任职

长期从事热物理学和热工仪表自动化的教学研究的他
创办了国内最早的热工仪表自动化专业
培养出新中国首批电厂运行自动化专家


 
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冯纯伯
1976年起在这里任教
他长期从事系统建模及自适应控制方面的研究
所编写的《非线性控制系统分析与设计》、
《自适应控制》、《鲁棒控制系统设计》等专著
均是全国统编研究生教材

△ 冯纯伯(左一)

微软公司前执行副总裁沈向洋
未满十四岁便考入了自动控制学系
如今,他是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双聘教授
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英国皇家工程院外籍院士
第三任微软亚洲研究院院长兼首席科学家

 
至今天,现任联想集团首席技术官、高级副总裁芮勇
现任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副校长余星火
现任华为董事、战略研究院院长徐文伟……
许许多多校友已经在各自的岗位上做出了一番成绩


培养从事相关研究的创新、复合型人才的浪漫愿景
以自动化学院为起点,日益落成现实

攻克了弧焊机器人装备设计制造中的一系列关键技术
荣获2011年江苏省科学技术一等奖  
自主开发的三维信息重构系统
获授权国际发明专利 PCT2项、国家发明专利40余项
105~1016Ω数字超高阻测试仪
改变了我国该量级测量完全依赖国外进口的现状


最初的梦想已慢慢实现
走进新时代,自有新时代的浪漫




早在1928年,中央大学设立了
工程材料、铸造及锻工等材料类本科专业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由此发展起来
1947年,我国第一所专门从事
混凝土材料研究实验室在这里创立

数代材料人的精神和梦想
在这片土地上薪火相传

     
我国铸造学科著名学者和开拓者之一
南京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创始人舒光冀
长期从事金属材料与金属凝固理论的教学与研究
是全国首批博士生导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
曾出版了《铸造合金原理》一书
被选为全国高校铸造专业教材

中央大学混凝土材料试验室创始人
中国工程院院士吴中伟
作为建筑材料与土木工程材料专家
他率先提出“混凝土科学”的概念
在这里组织起第一支混凝土科研队伍


中国工程院院士、建筑材料专家缪昌文
一直活跃在我国重大工程建设项目的第一线
在重大基础设施工程服役寿命及耐久性能提升技术
多功能土木工程材料的研发等方面取得多项成果
曾获得香港何梁何利奖、

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奖


△ 中间为缪昌文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土木工程材料专家孙伟
1958年毕业于南京工学院后留校任教
从此,将毕生精力奉献于材料教育和科技事业

她亲自培养博士和硕士150余人
带领学院全体女教师获得“全国三八红旗先进集体”
指导了数十项国家重大工程混凝土材料的应用
奠定了我国混凝土科学研究的国际地位

  
孙伟院士曾说:“我的一生只做了一件事
就是用混凝土更好地诠释建筑之生命
这件看似枯燥的事,我琢磨了一辈子,
可还是觉得意犹未尽

在研究混凝土中度过了一生中的黄金时间
她满怀感激和快乐
这份不忘初心的浪漫,陪伴着所有材料人
一起走向无穷大的未来

*2002年百年校庆之际,材料科学与工程系领导和嘉宾在系办公楼前合影,左起:缪昌文(缪昌文奖学金设立者)、孙伟、赵稼祥(系兼职教授)、颜鸣皋(校友,中科院院士)、舒光冀、严志隆(金鼎奖学金设立者)、陈延年(陈延年、王劲松奖学金设立者)、吴申庆(时任系书记)、蒋建清(时任系主任)、王劲松。


三峡大坝三期工程凝结着材料人的心血

2004年,缪昌文院士团队研发的高性能外加剂

助力600万立方米大体积混凝土的成型

实现了自2006年完工至今无裂缝的世界建坝史奇迹



神舟飞船带着他们的成果起飞
何德坪教授团队在“神五”“神六”中
研发多样化超轻型泡沫铝技术
降低飞船着陆时的冲击力
成功确保宇航员安然无恙


高铁承载着整个学院的努力飞驰着

缪昌文院士团队帮助解决了砂浆填料技术难题
使高铁列车开起来更顺畅
郭丽萍课题组研究的高铁隧道用超长寿命结构混凝土
应用在京张高铁、贵广高铁之上


刘加平,胡张莉课题组
通过研究外加剂对混凝土质量控制的影响
成果成功应用于复杂结构、环境严酷的京沪高铁
课题组研发的混凝土收缩裂缝控制关键技术
应用于巴基斯坦卡拉奇核电站
助力“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


蒋金洋、戎志丹、高云、刘志勇课题组
历经十余年的科研攻关
形成了严寒季冻区高速铁路毫米级变形标准下
路基平稳性控制技术
成果应用于世界首条严寒季冻区高速铁路哈大高铁
为莫斯科至喀山高铁提供了“中国方案”


建立的核电牺牲混凝土材料,结构的创新设计方法
实现了核电站牺牲混凝土理论与应用技术的重大突破
满足了第三代核电站需求的高性能核电牺牲混凝土
已应用于台山核电站


从核电到风力发电

从高铁到桥梁隧道

在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有一种浪漫

倾我所有,为国为民

尽我所能,攻坚克难


 


电气工程学院,始创于1923年成立的
国立东南大学电机系
东南大学最早设立的三大学科之一

△ 国立中央大学时期的电机实验室


从悠悠历史中走来
一大批知名电气学者、专家曾在这里从教
中国电机电子高教事业的开拓者,电坛宗师陈章
曾两度任中央大学工学院院长
45年躬耕不缀,门下毕业生有8000名之巨
十分注重电信人才的培养,力倡革新
与此同时,还编写了著作《无线电工程学》
创建了电信和电力两个研究所

△ 陈章教授(右)


著名电机学家、教育家吴大榕
编写了《交流电机》和《直流电机》教材
参与了我国第一次电机专业教学大纲的制定
四十余年,始终坚持在第一线辛勤耕耘
广大学生及青年教师把听他讲课当作"艺术享受"

△ 吴大榕教授教材著作

南京工学院电机学科创始人严一士
作为解放后我国首批电机学科研究生的指导教师
首先发现高压试验变压器的平衡绕组可以传递功率
将这一理论应用于我国第一台超高压试验变压器的生产
为我国超高压事业作出贡献


第一本《电机学》教材
第一本《微电机》教学参考书,由这里编写出版
诸如《电力系统》等教科书
为培养本领域新一代专业人才起到了重要作用
名师们的影响涉及海内外,至今犹存

电气人身上
自带一种坚持的浪漫

1937年9月,因“八一三”抗日战争爆发
中央大学全校迁往重庆时
陈章领导全系师生员工日夜奋战
使全部仪器设备在拆装运输中无一缺损

△ 国立中央大学重庆沙坪坝校址

这浪漫,在艰难的岁月里熠熠生辉
在往后的日子里依然绵延不绝

两弹一星元勋、中国科学院院士黄纬禄
1940年从这里毕业
在没有任何国外实物和资料可借鉴的情况下
他领导和主持研制出了中国第一枚潜地固体战略导弹、
第一枚陆基机动固体战略导弹
探索出了一条中国固体火箭与导弹发展的正确道路
为中国航天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著名计算机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夏培肃
著名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冯康
革命烈士成贻宾,电子学教育家管致中……
一批又一批杰出校友,为祖国建设奉献一生

△ 中国计算机之母,夏培肃


电力百载新征程,气韵海纳八方才
只要电气人还奋斗在路上
时间,自会证明所有浪漫



化学化工学院,最早源于1920年成立的化学系
在中央大学时期,她就是最重要的院系之一
2020年,化学专业入选了学校强基计划
一个世纪过去,她依然是东南大学的中流砥柱


化学化工学院
一向有着务实的浪漫

药用植物化学的先驱者,赵承嘏
1923年起曾在这里就职
为中国医药界培养了几代药学研究人才的他
毕生致力于中草药化学研究
独创碱磨苯浸法分离提取中药成分
研究了雷公藤等30多种中草药的化学成分
为发掘和提高祖国医药学、
植物化学都做出了卓越的成就

△ 中间为赵承嘏,右一为周仁

著名燃料化工学家、能源和环境保护专家
人造石油之父、中国科学院院士赵宗燠
1930年毕业后在中央大学留校作研究生和助教
他曾因爱国救国赴德留学
回国后,建设新中国的合成油厂
始终关注着中国能源的发展状况



有机化学家、化学史家和化学教育家袁翰青
1932年曾发现联苯衍生物的变旋作用
1933年底,他怀着一颗报效祖国的赤子心回国
在中央大学授有机化学、化学文献、
高等无机化学等课程的同时
继续进行有机化合物变旋作用的研究
为发展中国的科学、教育事业奉献一生


高分子化学家化学家 、中国科学院院士王葆仁
不满20岁时从国立东南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
他挑选课题,必须从有利于国计民生出发
晚年疾病缠身、奋力疾书写出《有机合成反应》
并将稿酬及平日节余捐赠给中国化学会
一生为高分子科学鞠躬尽瘁,殚精竭虑


“中国催化剂之父”、石油化工催化剂专家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闵恩泽院士

曾获感动中国年度人物

参加并指导完成了移动床催化裂化小球硅铝催化剂

打破了中国之外的其他国家技术封锁

中国石油化工技术创新的先行者


物理化学家和激光化学家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张存浩院士

作为中国高能化学激光奠基人、

分子反应动力学奠基人之一

长期从事催化、火箭推进剂、

化学激光、分子反应动力学等领域的研究


△ 张存浩(右一)及其夫人与丁肇中(左一)

还有如恽子强、曾昭抡、柳大纲、高怡生、
黄耀曾、高鸿、胡宏纹、时钧、陈鉴远、嵇汝运、
陈荣悌、黄葆同、陈家镛、楼南泉、梁晓天、闵恩泽、
朱起鹤、陆婉珍、张存浩院士等一大批科学家
或从这里学习毕业,或在这里执教授课
将化学系的务实精神,播撒到更广阔的社会里

△ 中国科学院筹备人恽子强(左二)
与钱三强(左一)、竺可桢(左四)、吴有训(右二)

至如今,化院师生连续几年
在全国性“挑战杯”等比赛中斩获殊荣
突破专业壁垒,在越来越多的化学领域做出贡献
这浪漫,仍然在发扬光大
 



仪器科学与工程学院所属学科专业创建于1960年
1992年5月,为了适应学科发展需要
精密仪器专业和检测技术及仪器专业从自动控制系分出
成立了仪器科学与工程系
2006年9月,仪器科学与工程学院成立


仪器科学与工程学院
是伴随着强国的夙愿成长着的

 1960年,中国首个机器人在东大礼堂门前展出

主持研究的查礼冠教授

我国机器人事业的先驱者之一
也是东南大学机器人传感与控制技术研究所的奠基人


1984年,查礼冠教授的助手黄唯一老师
建立了机器人传感与控制技术实验室
也就是现在的机器人传感与控制技术研究所
在此基础上,宋爱国教授建立了
远程测控江苏省重点实验室


先后研制成功舰船挠性陀螺仪、磁浮陀螺仪、
硅微加速度计以及舰载捷联惯导系统
装备在我国海军各类先进战舰上与航母


研制成功基于GPS/PDA技术的国土资源调查监测系统
攻克了隧道、山地情况下的卫星高精度定位难题
已在全国十三个省市的土地管理部门推广应用


针对我国核化反恐的急需
研制成功高机动小型核化探测遥操作机器人
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垄断和封锁
装备我国防化部队、秦山核电站、核反应堆工程等
并先后承担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
2010年上海世博会、2013年亚青会、
2014年南京青奥会等重大活动的安保任务


研制的航天员在轨操作力测量系统
安装于我国“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
在轨发挥了重要作用


宋爱国教授团队,花费近20年的努力
研发人机交互遥操作机器人系统
攻克了关键技术“力觉感知与反馈”
成果为“嫦娥三号”月面巡视器遥操作“月兔”任务
和卫星在轨服务机器人遥操作任务提供了技术设备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
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
都更需要建设世界科技强国
而建设世界科技强国
首先必须建设世界仪器强国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这是一种着眼全局的宽广浪漫

在未来的日子里
仪器科学与工程学院,仍在不懈探索着


在那段艰难的岁月里
工业兴国,曾是每一个国人青年的夙愿
纷飞的战火虽然已经远去
新时代下,我们仍不能忘怀
投身于国家事业中

准备好开启你的浪漫模式了吗
东南大学,就在这里等你

往期推荐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