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学院之窗】——东南大学建筑学院等你而来!
学院概况
东南大学的建筑教育起始于1927年,是中国现代大学教育史上第一个具备完整意义的建筑系(科),她持续引领中国建筑教育的发展,同时也是中国最重要的建筑类科学研究基地之一。学院设有建筑学、城乡规划两个一级学科和风景园林专业学位类别,在全国第五轮学科评估中,建筑学获评A+、城乡规划和风景园林均获评A、取得历史最好成绩。学院历来重视人才培养,多次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建筑学、城乡规划、风景园林三个本科专业全部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17年入选国家外专局和教育部“建筑国际化示范学院”推进计划,2019年荣获 “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称号,2021年获“全国教材建设先进集体”,2023年入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九十多年来,建筑学院为国家培养了10000多名高级建设人才,包括吴良镛等12位院士、张开济等15位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以及世界建筑领域最高奖普利茨克建筑奖中国首位获得者王澍教授等杰出人才。
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师资队伍
建筑学院现有教职工200余人,师资力量雄厚,拥有院士4名、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4人、国家级高层次人才5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5人、江苏省设计大师14人、入选江苏省人才计划20余人。学院现有教授49名、副教授67名,其中博士生导师53名、硕士生导师136名。专业教师均有出国学习、进修、工作、考察交流的学术背景,这支以院士为核心、中青年教授为骨干的教师队伍,学术活跃,勇于探索,团结奋斗,长期耕耘在本科教学第一线,为学院的建设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教材建设先进集体
科研情况
学院坚持科学研究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导向,立足本土问题,融通国际经验,服务国家和地方发展战略。
近五年来承担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国家重点基金等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50余项,获得各类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14项。2020年王建国院士牵头申报的“中国城镇建筑遗产多尺度保护理论、关键技术及应用”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建筑学领域唯一)。
近五年来承担规划与设计项目1000余项,获得各类设计奖项500余项。
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两大学术高峰:
·应对新型城镇化转型的城市设计理论、实践与范式创新
·城乡建筑遗产多尺度整体性保护与活化利用
三大强势方向:
·基于中华优秀文化传承的中国建筑理论研究与体系建构
·先端数字设计与智能建造
·低碳健康人居环境关键技术
多个国内国际科研平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地理信息技术研究中心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洲遗产管理学会
·亚洲建筑档案中心
·中华民族视觉形象意识研究基地(共建)
·城市与建筑遗产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传统木构建筑营造技艺研究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
·当代城乡环境整合技术创新引智基地
·江苏省城乡与景观数字技术工程中心
·自然资源部空间发展与城市设计技术创新中心
·江苏省城市建成环境热污协同调控工程研究中心
国际建成环境创新实验中心和亚洲建筑档案中心
缅甸历史都城测绘和故宫博物院测绘
本科教学场景
国际交流
学院现与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宾夕法尼亚大学、英国建筑联盟学院、日本东京工业大学、京都大学、意大利米兰理工大学、都灵理工大学、奥地利维也纳理工大学、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等十余所国际著名高校的建筑院系建立了各种教学、科研的合作关系,完成多项高水平的合作研究和国际联合教学。
每年有约30%的本科生毕业后出国深造。教师互访、学生交流频繁,国际合作教学经常化、制度化,取得了良好成效。学院通过建筑国际化示范学院建设、“111”国家引智基地建设、亚洲建筑档案中心建设,积极以世界一流标准展开高水平国际合作。
国际化示范学院莱瑟巴罗院长参与本科教学研讨
本科生国际联合教学
本科专业和培养
建筑学专业
文理兼备 | 历久弥新 | 融创未来
服务国家战略、社会关切和产业需求,着眼建筑环境可持续发展和科技变革,构建“以学为中心、做为路径、知识融贯、实践创新”的人才培养体系和“宽基础、强主干、拓前沿”的培养路径,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兼具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科学精神与专业素养,融通思辨、学习、实践、创新、领导能力,担当引领未来和造福人类的建筑学领军人才。
本专业为首批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江苏省品牌专业和“十四五”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品牌专业及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2.0专业建设点。引领示范国内专业教育教学,具有广泛国际影响,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与国际建协建筑教育创新奖。拥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等国家级教学团队及省级国际化优秀教学团队,课程体系以建筑设计为核心,史论、技术和艺术为支撑,跨专业拓展,融合系列实践,并聚焦城市设计、遗产保护、数字智能、绿色低碳等前沿方向,推动面向未来的发展与培养。
本专业学制5年,文、理科考生兼收,修满规定学分可获建筑学学士学位。毕业后可继续攻读硕士直至博士学位,或到建筑及城乡建设领域相关单位从事设计、科研、管理、教学等工作。
城乡规划专业
服务国家战略 | 规划理想城乡 | 设计美好生活
服务国家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追踪全球社会经济和技术变革,构建“传承创新、开放融和、通专结合、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理念和“宽基础、强主干、多方向”的培养路径,培养兼备家国情怀与国际视野、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具有综合思辨能力、实践创新能力、研究探索能力的城乡规划实践、管理、科研多领域领军人才。
本专业为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以优秀成绩通过历次国家城乡规划专业教育评估,是教育部国家特色专业、江苏省品牌专业、重点学科和优势学科。拥有一支两院院士和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领衔、知名教授专家为骨干、学科领域多元的一流师资队伍,专业教育教学在国内外声誉卓著,曾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面向未来理想城乡发展和美好城乡生活需求,建构融贯城乡规划理论、设计、实务、技术与人文的多线并进课程体系,并聚焦国土空间规划、城市设计、历史与遗产保护、城市更新、空间政策与规划治理、智能规划设计等前沿方向。
本专业学制4年,文、理科考生兼收,修满规定学分可获工学学士学位。毕业后可继续攻读硕士直至博士学位,或到城乡规划设计与管理领域相关单位从事规划设计、规划管理、城市研究、专业教育等方面工作。
风景园林专业
创意工科 | 文理融通 | 多元发展
适应全球化时代人居生态景观景观环境高质量发展和新质生产力需求,以“卓越化、国际化、研究型”为核心优势,凸显“宽基础、强主干、拓领域”的育人特色,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培养具有深厚的家国情怀、广阔的国际视野、敏锐的本土意识,“创新、创意、创智”三位一体、文理融通、多元发展的行业栋梁与领军人才。
本专业获评江苏省重点学科(2010)、重点专业(2012)、优势学科(2014)和品牌专业(2019),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2019)和“双一流”建设学科(2017,2022);在历次学科评估中均名列第一方阵前茅。
本专业学制4 年,文、理科考生兼收,凸显“理性与感性交织、科学与艺术融合”的研学特色,形成以景观规划设计教学为核心、“专业基础课、跨界选修课、前沿研讨课、实践创新课”灵活组合的课程体系,修满规定学分可获工学学士学位。在学期间可选修第二学位、推免攻读硕士学位以及本硕博连读,毕业后就业、升学、留学优势显著、前景广阔。
学生完成设计作品
实践课程
建筑类专业和瑞典皇家理工大学共同建设了“3+2”本硕连读的“可持续城市”项目。学生通过遴选后赴瑞典皇家理工大学学习两年,按规定完成相关学分后,可获得东南大学工学学士学位和瑞典皇家理工大学对应方向硕士学位。
毕业去向
建筑学院学生具有宽阔的国际视野、敏锐的本土意识、兼具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致力于成为未来建筑类行业的领军人才,备受国内外重点高校和用人单位的青睐和赞誉。毕业生就业率近 100%,其中 30% 的本科毕业生出国(境)留学,40% 的本科毕业生国内升学,30% 的本科毕业生选择机关事业单位、科研设计单位、国有企业等就业。
2023届本科生去向分布
院长寄语
推动世界进步的人类活动在基本意义上可以概括为两类:发现与设计。前者显示着人类不断探索未知领域的好奇与勇气;后者则是我们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技术与方法的总和。建筑类学科,包括建筑学、城乡规划学和风景园林学,兼具科学、艺术、人文与工程学的属性,是设计领域中最为综合、集成、并具创意性的学科组群。
城乡建筑与其空间环境整体承载了地区社会的生产与生活、物质与资源的流通、文化与记忆的积淀。它们是古典的宏丽艺术,也是当代的复杂系统集成。建筑师、城市规划师与风景园林师是自然与社会系统的总设计师,需要有宏观的决策视野、均衡的能力素养和旺盛鲜活的创造力。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热忱欢迎海内外优秀学子加入这个英才辈出的学术大家庭,投身这一古老而又持续焕发魅力的专业,为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类文化的传承创新贡献自己的智慧与力量。
建筑学院院长
张彤
建筑学院
遇见东南
欢迎你!
联系方式
网址|http://arch.seu.edu.cn
邮箱|seuarchxb@163.com
电话|025-83792223
图文来源 |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
往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