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24学院之窗】——东南大学人文学院


学院发展史


东南大学历来是人文渊薮之地,北大梁和钧教授曾言:“北大以文史哲著称,东大以科学名世,然东大文史哲教授实不亚于北大”。东南大学人文学院肇始于1902年成立的三江师范学堂,彼时校内文科大师云集,文科发展一时为国内之翘楚。1952年由于高校院系调整文科迁出,至1978年东南大学开始恢复文科。1990年,东南大学成立文学院,2002年正式更名为人文学院



学科建设


人文学院优化学科布局,促进学科发展,巩固学科优势,拥有哲学和公共管理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哲学学科和公共管理2个博士后流动站;哲学、社会学、心理学、中国语言文学、公共管理、中国史6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旅游管理1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公共管理(MPA)、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社会工作硕士、应用心理硕士等4个专业学位授权点

 

学院下设五个本科专业:哲学、汉语言文学、旅游管理、政治学与行政学、社会学,其中哲学获批江苏省优势学科,入选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基地,获批教育部强基计划;哲学专业与汉语言文学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社会学专业获批江苏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此外,学院下设哲学学科博士后流动站和“科技伦理与艺术”国家“985”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公民道德与社会风尚”江苏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江苏省首批重点高端智库“道德发展智库”等研究平台,与兄弟院系共建的东南大学“中华民族视觉形象研究基地”入选中宣部、统战部、教育部、国家民委联合批复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东南大学“国家智能社会治理教育特色实验基地”入选中央网信办、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民政部、生态环境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市场监管总局、国家体育总局联合批复的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基地,为教学师资水平和教学质量提供保障。





人才培养


学院面向领军人才培养目标,采取宽口径培养模式,在校内率先开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文科试验班”中《伦理》、《法理》获一流本科课程(2021),基于“文科试验班”、“秉文书院”教学改革探索基础上的《“五理”一体:学生完整知识体系、素质体系、人格体系与教育教学体系的新文科建构》获批教育部新文科项目(2021)。


学院积极响应学校“三制五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进秉文书院建设。围绕“秉文达理,成己成物”的核心理念,致力于将秉文书院打造成为学生自我管理与发展的自主空间、师生互动与自由研讨的思想空间、引领思想和提升素养的文化空间,助力人文社科领军人才培养。



学院人才培养效果显著。在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大赛中,人文学院学生三次分别获得特等奖、金奖和一等奖。2020-2023年间,获全国大学生红色旅游创意策划大赛特等奖3项、二等奖1项;获全国大学生旅游设计大赛二等奖1项、优秀奖1项;获粤港澳大湾区海洋旅游设计大赛华东赛区一等奖1项;8位同学获批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联合培养项目;获第五届中国大学生农村支教奖全国铜奖1枚;获江苏省优秀博士论文2篇;获江苏省优秀硕士论文5篇;获江苏省本科优秀论文二等奖1项;获江苏省研究生公共管理案例分析大赛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获江苏省研究生调研设计大赛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







师资力量


东南大学人文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教师总数122人,教授、副教授职称人员占比超过60%,博士比例超过99%,具有海外博士学位的教师超过35%。目前已形成一支中青年学术带头人为骨干,年龄、学历、职称、学科结构合理,国际化水平高的教学科研队伍。


学院拥有“人文社科资深教授”樊和平等一批知名学者和国家级人才,国务院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江苏省“333”工程次优秀人才4人,获江苏省社科英才称号2人,获江苏省社科优青称号2人,江苏高校“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1人。



科研实力


坚持“四个面向”,统筹资源配置,做有格局、有组织、有学术引领力的科研,近五年共获得国家级项目达48项,35项省部级项目立项,年均到账经费800万左右;共发表CSSCI、SSCI、A&HCI等高水平论文520余篇,其中中文学科最高刊论文37篇,SSCI、A&HCI论文120篇;共出版专著66部。近五年获得省部级以上奖项9项,其中包括教育部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1项,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3项。另获得文化和旅游部奖一等奖等省部级和厅局级奖项多项。


人文学院国际化程度高。全院教师中海外获得博士学位的师资比例达到36.6%,教师中有1名专职外籍教师。学院与耶鲁大学全球正义研究中心、德国图宾根大学世界伦理中心、英国伦敦国王学院、美国布朗大学哲学系等国际一流教学研究机构建立了长效合作机制。国际化培养深入拓展,近五年共94名本科生赴国外交流;研究生中15人通过CSC国际留学基金委项目进行公派交流,8人通过学校资助参加短期国际学术交流,7人参加东南大学国际组织人才培养项目,4人作为汉语教师志愿者赴国外进行志愿服务。



升学就业



人文学院2023届毕业生毕业去向总体落实率为90.72%,本科毕业生去向落实率83.78%;硕士毕业生去向落实率95.43%:博士毕业生去向落实9人,落实率90%。本科生升学意愿较强,其中国(境)内升学58人,占比39.19%;出国、出境14人,占比9.46%;就业52人,占比35.14%。硕士毕业生5名升学,占比2.28%;204名就业,占比93.15%。博士毕业生9名就业,占比90%。



2023届本科毕业生境内升学人数共计58人,其中进入双一流高校深造58人,占比100%;境外深造共计14人,其中QS世界大学排名(2023)前100名高校11人,占比78.58%。




校园活动



秉文大师系列讲堂



南雍论史系列讲座



润心育美系列课程



“中华赞”经典诵读大赛



毕业生晚会



二十四节气文化中的耕读体验



优秀毕业生


华杰

华杰,人文学院社会学专业2016级本科生,绩点排名专业第一,累计SRTP学分47.7,现在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攻读博士学位。曾取得斯坦福大学数据科学夏校全A,SAS数据分析大赛全国百强,华政杯长三角社会调研大赛定量组第一名,2020优秀毕业论文等荣誉奖项。本科期间在洪岩璧教授指导下参与中国社会学年会等学术会议,完成两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硕士就读于牛津大学互联网研究院SocialDataScience项目,为2020年该项目唯一录取的中国大陆本科生,硕士期间参与2022ICA年会等国际学术会议,担任斯坦福大学传播学系、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研究助理。




王硕

王硕,人文学院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2017级本科生(首届郭秉文班毕业生),高中就读于江苏省宿迁中学,现在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直接攻读博士学位。本科期间曾获得国家奖学金、唐仲英德育奖学金、郭秉文奖助学金等及江苏省优秀学生干部、东南大学优秀毕业生、东南大学优秀学生干部、东南大学优秀团干部、东南大学学习优秀生、东南大学三好学生、东大好青年、东南大学本科优秀毕业设计等荣誉称号。曾担任东南大学第三届校长学生事务特别助理。本科期间在导师的指导下发表1篇CSSCI期刊论文,2篇省级智库参考报告。



王佳珏

王佳珏,人文学院旅游管理专业2018级本科生,高中就读于辽宁省大石桥市第二高级中学,现在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本科期间曾获国家奖学金、唐中英德育奖学金、煜平公卫奖学金等;获评江苏省三好学生、东南大学三好学生标兵、东南大学优秀学生干部、东南大学学习优秀生等荣誉称号。曾参加第十届全国大学生红色旅游创意策划大赛,带领团队获得全国特等奖,主持一项国家级大创项目并优秀结题,参与省级、校级大创项目四项,以学生负责人身份参加,参与世界动物保护协会项目,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期刊论文与会议论文各一篇。



阿依妮尕尔·艾热提

阿依妮尕尔·艾热提,人文学院社会学专业2018级本科生,高中就读于山东省牟平第一中学,少数民族学生骨干,长期投入志愿服务和社会工作相关实践,2022年入选中央专项选调生,现就职于江苏省苏州市民政局。在校期间,曾获得东南大学社会工作优秀奖、2022届“至善奋斗奖”一等奖等。未来,希望能够投身于新疆的建设中,用青春回报祖国,用理想和信念照亮继续前进的方向。



蹇爱群

蹇爱群,人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2019级本科生,高中就读于四川省苍溪中学校,现就职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本科期间曾获国家励志奖学金,主持一项国家级大创项目并优秀结题。曾参加国防军事实践团和学生教官集训营,并参与2020年新生军训带训工作。




院长寄语



未来已来,人类已置身于高科技席卷的风暴之中。今天人类面临的很多重大问题都是综合性问题,人文社会科学的大视野、大格局、大情怀成为不确定世界的精神灯塔,在生命的整全、意义的重建、秩序的维护、人类的和谐等方面都将大有作为。欢迎更多的优秀学子来到人文学院,成为"心中有家国,眼中有世界",担当引领未来和造福人类的精品文科人才。

——人文学院院长王珏教授




排版 | 唐雨菡 温舒璠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东南大学本科招生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