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特别想说,我和乡亲们都笑了”!播州区花茂村村民喜算幸福账

贵州日报 2021-10-18


花茂村种植制作花草纸的鲜花


1月18日,花茂村雪后初晴。


远远望去,劳作的村民点缀在水墨画般的乡间。


花茂村风景


2015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到遵义播州区枫香镇花茂村视察时指出:“党中央制定的政策好不好,要看乡亲们是哭还是笑。”如今,花茂村广大干部群众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感恩奋进,结合村情找准发展定位,大力改善乡村环境,发展乡村旅游和现代高效农业,乡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020年,花茂村共接待游客102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65亿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6年的14119元增加到2020年的20400元。


花茂村农业产业兴起


农业产业兴起


随着这几年村里集体经济不断壮大,2019年合作社出资10多万元,购买了三台大型旋耕机。


杨清华是花茂村的一名旋耕机手,还是村合作社的一名管理员,“如果没有合作社把土地流转在一起规模化发展,这种大型旋耕机根本用不上。”他说,“我专门去学了驾驶资格证。用上这种大型机器,生产效率高得太多了。”


杨清华刚耕好的50亩地将用来种植羊肚菌和莲花白,旁边的一片土地是即将在春节上市的芹菜和花菜。杨清华说,随着种植技术的提升和销售网络的健全。村合作社基地种植的蔬菜、食用菌根本不愁销路。


杨清华是个有故事的人。


2016年以前,杨清华一直在外打工,当看见家乡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后,他迅速跑到重庆学习花椒种植技术,同时买了1万株花椒苗,转身回村流转了100亩坡地种花椒。


“这些花椒今年6月就要产生效益了,产值估计上百万元,除去成本,一年大概可赚50万元。”杨清华说,“习近平总书记来我们村里的时候说,党中央制定的政策好不好,要看乡亲们是哭还是笑。我现在特别想说,我和乡亲们都笑了。”


随着村民的日子越来越富裕,杨清华又开动了脑筋。2019年,杨清华让爱人在村里开了家超市,结果生意真不错,每年能挣10万元钱左右。“这都是因为乡亲们有钱了,超市才开得起来。你看,现在村里70%的村民家里买了汽车。”


花茂村党总支书记彭龙芬告诉记者,杨清华是花茂村过上富裕生活的村民之一,“他的例子更加坚定了我们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让村民们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的决心和信心。”


美丽的花茂村


乡村旅游兴旺


1月19日一大早,花茂村小有名气的村民母先才就找来三轮车,与妻子一起转运烧制土陶用的泥土。


最近一段时间,受天气影响,游客不多。母先才正利用这段时间备料。


母先才从小跟父亲学做土陶,是花茂制陶手艺第四代传承人。2014年,花茂村开始发展乡村旅游,他开办了村里第一家陶艺体验馆。


“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到我们村考察,问我做土陶多少年了,一年收入是多少,还问了我家里的生活情况。”母先才说。如今,他的土陶加工作坊从40平方米扩大到400平方米,解决了两人就业,年收入从3万多元增长到2020年的40多万元。


“电视剧《花繁叶茂》播出,生意更好了,全国各地都有人网上订购盬子,短短几个月时间,就卖了4000多个盬子”母先才说。


随着旅游的人越来越多,原有的土陶体验馆只能容纳四五十人,已经不能满足发展需要。如今,母先才又有了新的打算。


“我准备建一个能容纳100多人的体验馆。目前,申请资料已经提交给政府部门。”母先才说,如果能建成,他将把当地的土陶手艺人组织起来一起发展,至少可以增加10人就业。


今年春节后,他打算把大儿子叫回来一起发展这个产业。母先才说:“以前想方设法要把孩子送出去,现在家乡发展好了,又要想方设法把孩子叫回来。20多年前,我挑着坛坛罐罐到处叫卖,一出去就是好几天,要把东西卖完才回来。现在,那种日子一去不返喽。”


如今,花茂村正谋划对已有一定知名度的土陶文化、古法造纸等文旅产品进行深挖,开发新的文创产品,增加研学旅游等体验互动。


彭龙芬说,产业的发展不仅让村民富了,还让村集体经济也不断得到壮大,2020年已经增加到1147.6万元。“这让我们有能力为村民谋划更多福利。”


花茂村美景


生活环境更美


雪后阳光映衬下,花茂村错落有致的黔北民居,宽阔的柏油马路,干净整洁的农家小院,让人赏心悦目。


72岁的村民袁向敏告诉记者,他每天早上都要沿着河边的栈道逛一圈回来再和老伴一起做饭。“沿着河边走走呼吸新鲜空气,对身体好。”


花茂村雪景


花茂村的变化,袁向敏全部记在脑海里。过去花茂村只有一条通向集镇的砂石路,“路面太烂,运进运出基本上都靠人背马驼。这几年,你看,修了两条柏油路,装了路灯,路上有斑马线,路边有垃圾箱,更值得一提的是,我们村子栽了好多树种了很多花,你看得见的地方都是绿色的。”


要说袁向敏的最爱,还是那条河边的栈道,“河边的垂杨柳加上这条木栈道,一到春天,这里的游客多啊。我今年70多岁了,没想到晚年在村里还能见到这样的风景。你问我现在生活幸福不幸福,我要大声回答你,我幸福!”


袁向敏所见有数据支撑,彭龙芬说,这几年,村里累计整合资金3亿元,新(改)建1000余栋黔北民居,硬化20余公里通组路、串寨路,铺设污水管道、燃气管道、自来水管网11公里,种植绿化树木4000余亩,治理生态景观河道8.8公里。


彭龙芬给记者介绍时,满脸笑容,她说花茂村就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体现,生态好了,农产品质量就高,村里的绿色有机蔬菜供不应求就是最好的证明,还有,花茂村的烟、稻、鱼、鸭循环农业,让利润年年攀升。她还说,今年村里打算多开展各类文化活动,“让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提振大家的精气神,接续乡村振兴,再造一个‘花繁叶茂’。”



撰文: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潘树涛

编辑:刘添元 李娟

统筹:晏海艳
编审:田旻佳

更多新闻

·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 而今迈步从头越—贵州在新时代新的长征路上奋勇前进

· 省政府批复同意命名这两个地方为贵州省园林城镇

· 4.5%!贵州GDP增速连续10年位居全国前列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