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患癌老师坚守十一年,为了让600余名失聪孩子开口说话

贵州日报 2021-10-18



在为孩子作发声气息训练的赵小平

赵小平是陕西人,11年前来到贵州黔东南后一直在从事失聪儿童语言康复工作,至今为止300多个失聪孩子从他机构里走了出来,这些孩子不仅能开口说话,而且都顺利融入社会生活中。2月8日,记者来到位于黔东南州滨江大道的黔东南州天使聋儿语言康复中心见到这位身患癌症却始终坚守在聋儿语言康复一线的赵老师。


偶然来到黔东南


赵小平一名聋儿语言康复训练教师,在陕西和同样是康复训练师的前妻创办了一所康复中心,中心里有几名来自贵州的孩子,其中一个孩子家在遵义。

“才一个学期又不会说话了”,大概是2004年赵小平接到了这名遵义孩子家长打来的电话,原来这个孩子在中心接受训练后能开口说话了,但由于工作关系父母把孩子接回家,进入一所小学就读,或许由于缺乏训练,孩子的语言功能又丧失了。

电话中,家长告诉赵小平贵州也有很多失聪孩子因为得不到科学的训练最终丧失了言语能力。

和家长通话后,赵小平前往贵州实地考察。2006年赵小平和前期把聋儿语言康复中心建在了贵阳。

然而,好景不长,夫妻二人面对很多压力,加之也有些分歧,最终两人于2008年分道扬镳。

就这样,2009年,赵小平来到了黔东南州凯里市创办了一个聋儿语言训练班。


八名学生 最后留下一粒“种子”


招生是赵小平老师面临的最大问题,虽然在黔东南还没有一个类似的机构,很多需要做康复训练的孩子只能纷纷送出去。

黔东南州天使聋儿语言康复中心内,老师在教孩子们做手工

聋儿语言康复训练是陌生的领域,很难得到家长理解。回想起刚开始的那段,赵小平苦难重重。

加之康复训练需要配置助听器及相关的康复费用,这些因素都成了让身处无声世界孩子们开口说话的瓶颈,赵小平的招生情况也一筹莫展。

他找到了黔东南州残联,由当地残联提供名单,他独自开始了漫长的走访。那几个月他的脚步遍布黔东南的各县,走访了百余名孩子。

“很多人都担心我是坏人”,赵老师坦言,由于自己是外地人操着一口普通话,走访时逢人就问失聪儿童的状况,这让很多人对他产生误解。

为此,赵小平在走访时向每一位走访对象提供了自己的身份证复印件和照片,同时承诺免费给孩子20天的康复训练适应期。

即便这样,几个月下来康复训练班也只招收到了8位失聪语言障碍孩子,这些孩子到了训练班,首先就是要给孩子配助听器。

“从无声到有有声,孩子们表现得很恐惧。”赵老师说,通过前期就医和老师们的测试后给几个孩子配了助听器。当孩子第一次听到这个世界更多的声音时显得非常恐惧,哇一下就哭了起来,甚至一把就将助听器抓下扔出去。

接下来的这二十天,赵小平和女友杨欢耐心从孩子们进班测试、口型、发音练习多方面着手,两人如同培育温床上的种子一般悉心照料。

由赵小平一手建立起来的黔东南州天使聋儿语言康复中心

二十天后,很多孩子第一次从嘴里冒出了爸爸妈妈的词语。虽然孩子们的进展比较乐观,但家长们面对接下来的康复费用还是毅然选择将孩子接走,唯独一名来自丹寨的家长把孩子小秋留下。

就是这个孩子,像赵小平的聋儿语言康复训练计划的一粒种子一般种了下去,逐渐有家长找到了赵小平。


创建黔东南州唯一康复机构 学前儿童免费康复


当时,黔东南州没有一所针对残疾儿童康复训练的幼儿康复机构,虽然零星有孩子找到了赵小平,可实际情况却是很多家庭因经济能力有限错过了最佳的语言康复训练期,孩子永远丧失了言语功能。

“康复训练确实需要家庭有一定的经济承担能力”,赵小平记忆中,一大部分家长也意识到了语言康复训练对孩子的重要性,然而面对相关的费用时,家长们却无奈离开。

为此,他找到黔东南州残联,向时任理事长朱建华提出创建黔东南州天使聋儿语言康复中心的想法。


中心里有约70名失聪孩子正在接受语言康复训练

这个建议很快被采纳,黔东南州残联时组织班子成员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决定由赵小平具体负责黔东南州天使聋儿语言康复中心的筹建工作。

在黔东南州残、州民政局和教育局等单位的大力支持下, 2012年7月,黔东南州天使聋儿语言康复中心顺利通过了民政部门登记注册,2012年9月通过贵州省残联的评估备案,成为国家听力语言康复项目定点机构。

同时,黔东南州天使聋儿语言康复中心得到了国家项目支助,实现学前残疾儿童的免费康复,从根本上解决残疾孩子的家庭经济困难。

2013年,黔东南州天使聋儿语言康复中心顺利通过中残联的审核评估,成为黔东南州唯一一家在中残联备案的康复机构,填补了黔东南州残疾儿童学前康复领域的空白。


身患癌症 却毅然坚守


2011年4月,在黔东南州天使聋儿语言康复中心筹建的关键时期,赵小平被确诊患有直肠癌。

“习惯了,当时就没怎么在意。”赵小平记得,2011年4月的一天,他和杨欢老师到市区一家超市给孩子们购置生活用品。突然,腹部发出一阵刺痛,赵小平肚子里就像倒进了开水一般,五脏六腑剧痛无比。


为孩子矫正口型

腹部疼痛之前也有,但这一次尤其厉害,赵小平立即回家躺了起来,他觉得挨一艾也能挺得过去。但这一次却没想象的那么简单,他苦熬了一夜后觉得问题较严重,随后独自一人去了贵阳。

此时的他病情已经很严重,贵阳几家医院看了后表示无法接收。经过一天的奔走他好不容易在一家医院安顿下来。

“你这个必须马上手术”,赵小平豆大的汗从头上留下,医生简单诊治后果断剖腹手术,根据当时医生的初步判断,赵小平腹部绝对出了问题,但当时根本不允许作仔细的检查。

打开腹腔后,医生惊呆了。赵小平的直肠上长了好几个瘤子,因为压迫导致穿孔,腹腔内全是液体和排泄物。

最终,经医院确诊,赵小平患上的是直肠癌,而且已进入中晚期。

或许上天眷顾,三次手术、化疗后,病情明显好转。此后,他主动承担中心申报,评诂工作任务和教学工作“我确实舍不得这些孩子”,他告诉记者,在当时的情况下,他无法选择,无论自己的生命能延续多久,都会倾尽全力把中心建立起来,让更多的孩子走出无声的世界,开口说话。

有心人,天不负。正如赵小平所想,“天使聋儿语言康复中心”成功建立,迄今为止600多名孩子在中心的帮助下顺利融入社会。而他自己病情也得到了稳定的控制,没有复发过。


20岁少女已上班 家长梗咽致谢


小秋(右)和妈妈的合影

上文中记者提到了赵小平在黔东南招收到的第一批学生,后来只有一个名叫小秋的孩子留在了训练班里,经过打听记者联系上了小秋的妈妈张大姐。

“那时候几乎绝望了”,张大姐回想起十一年前送小秋到赵老师身边时梗咽起来。她回忆,小秋生下来就很可爱,但她发现孩子到了入学年龄时语言表达能力却很差,几乎不会叫妈妈。

不料,孩子送到幼儿园后,张大姐发现孩子情况不对,不会说话,放学时去接孩子,任凭自己在孩子身后怎么喊,小秋根本不搭理。在当时的条件和情况下,张大姐几乎放弃了。

后来,经过检查才发现,小秋患有先天性耳聋,听力极弱。而幸运的是,当时刚来到黔东南的赵小平通过残联联系上了张大姐。

“真的非常感谢他们,没有他们可能就没有小秋和我今天的喃喃私语。”张大姐记得,2009年她哭着把小秋送到了赵老师的康复训练班里。

“妈妈......”二十天后,她按照约定来看孩子,让她意外的是小秋生平第一次在喊了妈妈以后,后面还跟着冒出了些话,听到这些,张大姐抱着孩子,母女哭成一团。

之后,小秋在赵老师的帮助下连续进行了三年的语言康复训练,最终进入了普通学校就读。

据小秋妈妈介绍,小秋语言功能得到了很好的恢复,并已找到了工作,这一切都应归功于赵小平老师及康复中心的老师们。

采访最后,赵小平告诉记者,目前在中心进行语言恢复训练的孩子有70余名,之前面对诸多的困难自己都坚持了下来。而现在,在国家一项名为“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项目的资助和扶持下,孩子们几乎不出费用就能享受免费的康复训练。将来,希望自己能一如既往侵尽全力去帮助更多的孩子,让更多失聪孩子在最佳的时段得到最好的康复。鉴于对赵小平在助残工作的肯定,2014年他被评为“全国助残先进个人” “贵州省先进工作者” “感动黔东南十大人物”等称号。



撰文摄影: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廖尚海编辑:胡蓉 喻辉
统筹:王迟
编审:田旻佳

更多新闻

· 党中央、国务院表彰!贵州这些集体和个人在列,名单公示!

· 致敬!宋宝安、马克俭院士获颁贵州省首批“优才卡”

· 贵州一县4名干部任前公示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